記者高亞平實習生袁文妮
今年2月12日上午,南大街派出所鐘樓社區警務室裡歡聲笑語、春意濃濃。這天,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丁健來到了警務室,與群眾一起交流關於警務室建設的意見。
是誰改變了社區的面貌?毋庸置疑,是民警的辛勞,是群眾的努力,是他們共同搭建起了鐘樓社區平安的基石。
好民警
血染轄區保和諧
說到鐘樓社區警務室,有兩個人不得不提,這就是民警李斌和雷力。因為沒有人能忘記2005年3月的一天,李斌和雷力為了追捕嫌疑犯,不顧傷痛和流血(兩人在抓捕嫌疑犯時,右手均受傷),最終,在群眾協助下,抓獲兩名嫌疑犯,並從中打掉了一個吸毒團夥,抓獲涉案人員8名。他們勇鬥歹徒的事跡,受到了市民的普遍關注,鐘樓社區的群眾更是一撥一撥地往醫院跑,許多老太太拉著李斌的手,心疼得直掉眼淚。
刑警出身的李斌,對打擊犯罪有著自己的一套。一到社區工作,他就多方走訪,反覆調查,把防範工作列到了工作日程的第一項。考慮到社區中低保戶多的實際,他和雷力一起協商,從低保戶中選出了48名品行端正、身體條件好、熱愛治安工作的低保人員組成巡邏隊,堅持每晚12點到第二天凌晨5點在社區巡邏。另外,李斌又和社區居委會協商,對社區四個出口中的兩個進行了堵封,這些措施對社區的治安防範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去年以來,鐘樓社區刑事案件發生率比上年下降50%,未發生機動車輛被盜案件,社區還連續六個月實現「零發案」,鐘樓社區治安面貌煥然一新。
好群眾積極參與共築平安家園
鐘樓社區,是一個典型的「四多社區」。租住戶多,貧困下崗職工多,低保戶多,暫住人口多。這樣的社區往往人心渙散,大家對什麼工作都沒有多大熱情。為了搞好治安防範,社區居委會從2003年起就開展了樓長、單元長制度,使得責任分工更加明確,以確保就近管理。但居委會的熱心碰到了冷釘子,相當一部分群眾覺得麻煩,對他們工作不冷不熱。警務室成立後,社區民警積極找上門,和居委會共同深入到群眾中,給居民做工作。與此同時,他們又給樓長、單元長講道理,做工作,分析了社區治安的重要性。慢慢地,社區群眾都積極參與到了社區防範的工作中,特別是各樓長、單元長,克服年老病痛,加班加點配合民警工作,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才使社區有了今天的安定和諧。社區4號樓的樓長張淑閒老人,在辦理暫住人口登記時,還注意到了搞好防範工作,樓裡的每戶居民都聽過她的四防安全知識講解。一次,她到一戶人家登記時,發現主人不在,門也沒鎖。怕有小偷的張淑閒索性站在門口。這樣一站就是兩個小時。直到主人回來。
在房屋出租、暫住人口整治工作中,社區居委會又配合警務室,給社區全體群眾發出倡議書,提出開展「單元一家人,小區一家親」的活動,倡導居民和諧相處,共建和諧平安的社會氛圍。這次活動,拉進了警民距離,改善了幹群關係,社區居民之間的聯繫也密切了起來。去年,鐘樓社區被評為「全國服務先進社區」。如今的鐘樓社區,警民一家親,鄰裡一家人。這個曾經讓人頭疼的社區,變成了歡樂、平安、友愛、和諧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