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警在身邊㉟|曾漢文: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頭

2020-12-13 大洋網

今年30歲的曾漢文,今年是他加入警隊的第七個年頭,作為東莞市公安局茶山分局茶山圩、粟邊村警務室社區民警,從警校畢業後進入公安工作,他就一直在基層派出所工作。吃苦耐勞、踏實肯幹、任勞任怨是他工作的真實寫照。由於出色的工作,他多次獲得嘉獎和被評為工作先進個人。在擔任社區民警後,曾漢文說,責任擔當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履職盡責。他深深地熱愛著社區民警這份職業,始終把轄區放首要位置,從而贏得了轄區廣大群眾的認可與支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名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疫情當前,他是「急先鋒」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茶山公安分局全體民警挺身而出、迎難而上,「舍小家為大家」,紛紛連夜趕回工作崗位。

作為一名社區民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曾漢文衝鋒在前,堅守在社區防疫的最前線,認真履行人民群眾的忠誠衛士職責。期間,他帶領警務室輔警到轄區各旅館、酒店檢查,要求嚴格做好旅客信息登記、體溫測量等工作;他全面檢查轄區娛樂場所,核查是否按規定暫停營業;他與醫護人員一道對從疫情發生地或途徑疫情發生地的返莞人員開展核查;他深入轄區村(社區),利用紮實的群眾基礎和良好的社群關係,詳細了解疫情和防疫工作開展情況,提出指導意見,並做好防疫宣傳工作,全面織密轄區防疫網絡。

為做好信息採集,提高群眾參與「莞e申報」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曾漢文創新工作方法,先後向茶山圩居委會爭取到2000個口罩,向粟邊村委會爭取到一批消毒酒精,用於獎勵主動配合申報的群眾。很快,就在上級規定的時間內,按質按量圓滿完成了「莞e申報」工作任務。


糾紛化解,他是「和事佬」

曾漢文明白,群眾工作,說白了就是真心實意地站在群眾的角度去想問題,去為他們解決問題。工作中,無論是糾紛、還是案件,解決問題的關鍵是真正將矛盾化解。近日,曾漢文及時救援一名輕生男子,並為其解決了矛盾糾紛,獲得群眾的好評。

7月22日上午9時許,茶山分局茶山派出所接報,稱在茶山圩茶興路某出租屋,有一名男子欲跳樓。接報後,曾漢文立即趕赴現場。到場後,只見一男子獨自站在五樓頂的邊沿上,神情異常,情緒低落,想要跳樓自殺。烈日當空,男子被曬得滿頭大汗,且情緒越來越激動,稍有不慎就會掉下樓去。面對輕生男子隨時可能出現危險,曾漢文馬上與其他警輔人員一起開展救援,進行苦口婆心地勸說,並聯繫了男子親屬及房東過來協助,最終將男子救了下來。

經過一番耐心交談,曾漢文了解到,該名男子名叫王某,是負責承包樓房裝修工程的工人。2019年11月承包了一項裝修工程,在交付使用時,房東懷疑房屋裝修質量有問題,少支付王某銘4萬元。看著辛苦得來的血汗錢收不回來,王某心有不甘,多次找房東協商但都是無功而返。少收了4萬元,加上之前信用卡欠款10多萬元,被銀行起訴,巨大的經濟壓力讓王某喘不過氣來,於是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曾漢文將王某勸下後,積極幫助其勸說房東,同時聯繫居委會出面調解。經多方協調溝通,雙方達成協議,房東願意再支付3.5萬元工程款給王某。取回了血汗錢,王某非常感謝公安機關的調解和幫助,同時承諾以後不再做出輕生的行為。


社區安全,他是「守護神」

曾漢文負責茶山圩、粟邊村兩個警務室,轄區面積約2.3平方公裡,實有人口2.3萬人,出租屋790多間,商鋪1300多間、工廠企業130多家、旅館業4家,學校及幼兒園4間。轄區內商業區與住宅區穿插混雜,多數住宅樓又是沿街而立,封閉的小區較小,這給社區的防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群眾安全無小事,曾漢文牢固樹立「社區是我家」的主人翁思想,牢記「發現得了,提供得了,控制得住」的工作職責,深入社區,了解情況,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時刻關心社區的安全,認真細緻耕好這塊「責任田」。根據轄區的特點,他把社區巡防、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矛盾糾紛、校園安保等各項專項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深入轄區排查重點單位、行業的安全隱患;他召開出租屋視頻門禁安裝會議,推廣視頻門禁安裝工作,全面提高轄區安全技術防範能力;他主動擔任法制副校長,開展警校共建,定期給學生舉辦講座,上法制輔導課,讓學生從小了解法律知識,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鍾宏連 通訊員:管萱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

相關焦點

  • 社區民警在身邊(59)|吳燦城:為群眾解難題,做群眾貼心人
    自從做了社區民警後,每天,東莞市公安局謝崗分局趙林派出所五星村警務室社區民警吳燦城都會接到群眾諮詢或是求助的電話。 吳燦城說,作為一名社區民警,就要時時為群眾著想,為他們解決難題,做群眾的貼心人,因此,無論多忙或是多晚接到群眾的來信或是來信,吳燦城都會抽空來回復群眾。「這是一份信任,更是作為社區民警肩上的責任。」
  • 社區民警在身邊丨李海波:社區百事通!
    穿上警服,他就是群眾的守護者;脫下警服回到生活,他又是群眾中最貼心的人。「誠心」為民百事通「群眾找到你,就是對你的信任。」在社區工作十餘載的李海波一直認為:社區民警要紮根於社區,做到務實為民,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盡己之力幫助居民。而他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 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全市群眾工作現場推進會側記
    一路所見所聞,社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讓大家振奮不已。轉入會場,與會同志在發言中感觸頗深。「以人民為中心,首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幹部們幫社區辦的,都是一件件具體的小事,但小事不小,關係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現實需要。大宗旨、大道理,就體現在這些小事情上。要處理好『大』與『小』的辯證關係。
  • 社區民警易衛軍:一心為群眾做好事
    11月初,一名好心人撿到了範先生的身份證、駕駛證、銀行卡和信用卡,將撿到的證件轉交給了正在巡邏的兩名輔警,大朗公安分局高英警務室社區民警易衛軍找到範先生的聯繫電話,將7張證件和卡交回了範先生。易衛軍把範先生證件失而復得的故事發到轄區微信工作群,鼓勵群眾撿到別人的證件就交給警務室,再由警務室找回失主,得到了大家點讚。當時,群裡就有一名蔡先生說撿到社保卡,失主也姓範,通過查找、聯繫,失主從橫瀝來高英警室,領回失物。
  • 社區民警韓小飛:腳踏實地服務群眾 確保轄區治安穩定
    對於社區民警來說,面對面地與群眾交流,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大朗公安分局石廈警務室社區民警韓小飛,始終堅持「腳踏實地,服務群眾」的工作態度,將「社區群眾人人認識、認可」作為首要的工作目標。他加強社會面治安管控要素摸底工作,主動對接轄區社區、單位,重點圍繞各類利益訴求等引發的不穩定因素,加強協調配合,加大排查梳理,落實預警管控措施,確保不漏管、不失控。同時,他採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抽查與互查相結合的方式,對轄區物流寄遞業、旅館、網吧、洗浴、娛樂場所等進行「拉網式」檢查,及時發現和整改各類安全隱患,對發現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打擊。
  • 社區民警在身邊(120)|尚峰:我是社區一塊磚,可建高樓,可拍壞人
    東莞市虎門鎮懷德警務室民警尚峰這樣說。自2020年5月起,尚峰來到懷德警務室擔任社區民警,在充分了解社區警務內容和社區民警職業後,他這樣定位社區警務工作。為了夯實社區警務這塊基石,他走進社區,貼近群眾,聽取意見建議,宣講社區警務工作理念和社區警務開展情況,密切警民和諧關係,爭取廣大群眾大力支持社區警務,積極參與群防群治,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 三春暖不如梨鄉群眾的心頭暖
    深夜閃爍的警燈 4月15日凌晨,譚格莊派出所民警在巡邏途中,行駛至不動山村附近時,發現一名群眾在路邊招手示意停車,民警遂下車詢問情況,了解到司機因為天黑且對道路情況不熟悉,不慎將自己的麵包車開入路邊溝壑內,民警遂用纜繩等工具協助司機將車拖到路上,幫助司機脫離困境。
  • 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畫面裡總有民警的身影
    來源:中國警察網人民公安為人民。這是人民警察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這是警民魚水情深的最真實體現。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打擊犯罪場景,一個個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感人故事,一個個人民群眾關愛擁戴公安民警的溫情瞬間……人民公安牢記初心使命,忠誠履職,在新時代波瀾壯闊的壯美畫卷中,書寫著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今年1月10日,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在這神聖的時刻,廣大人民群眾由衷地向人民警察道一聲:「向你們致敬,人民警察!」
  • 社區民警在身邊8:「霸王花」轉型記
    在東莞厚街鎮寶屯社區,無論是早起送孩子上學的家長,還是正午烈日下趕路的群眾,都會經常看見一位女警官忙碌的身影。她一會兒在校門口護學崗維護秩序、一會兒拿著反詐宣傳單沿街派發,有時候還身著便裝做起了志願者……她就是寶屯警務區社區民警許玲美,一位做了十多年特警的「霸王花」,如今轉型紮根基層,每天忙碌於解決群眾的各種需求。
  • 王清源指出,舊城改造要將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我市實施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是優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徑,符合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高鐵時代」來臨等諸多利好因素疊加,為我市加快推進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工作開展以來,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攻堅克難,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良好效果。
  • 社區民警在行動|群眾所急無小事 社區民警走訪3小時找回群眾錢包
    近日,大利派出所接到一市民報案求助,稱其錢包遺失,內含重要證件,希望民警能給予幫助。群眾所急無小事,大利警務室社區民警鐘曉峰接令後,立即帶領隊員趕往報警人李女士處了解情況。民警鐘曉峰遂決定對沿路商家進行上門詢問。歷經3小時的走訪後,在博陽便利店附近的小巷巷口處發現李女士的錢包,錢包裡面財物完整。找回錢包後,李女士萬分感謝,並邀請民警鐘曉峰及一行輔警到家中做客。碰巧李女士的女兒遇到功課難題,民警鐘曉峰還對其女兒進行了功課輔導,並給李女士留下了聯繫方式,讓李女士日常遇到困難可以直接找他幫忙。
  • 「我們在常平安」「孖寶」社區民警共同守護基層平安
    結合轄區實際,常平公安分局選派了34名社區民警下沉到各村(社區),打造了一支沉得下、扎得深、做得實的專職化社區民警隊伍。我鎮崗梓村警務室社區民警周灼棋和橋梓村警務室社區民警周創明就是這支隊伍裡的「孖寶」。他們俯下身子、深耕基層,成為了基層群眾的「知心人」和「守望者」。
  • 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臺東派出所民警張法猛:當好警務室的"掌門人"
    張法猛,臺東派出所新華裡社區民警,主任科員,44歲,2011年由部隊轉業參加公安工作。他曾榮獲2018上合安保個人嘉獎、青島市2017年度公務員「職業道德標兵」、連續三年優秀公務員、榮獲三等功1次。張法猛愛崗敬業,用心進取,用心開展熟悉群眾、巡邏防範、治安管理、信息收集和服務群眾等工作,以社區為家,做群眾所需,為群眾排憂解難,社區警務工作開展得紮實有效,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和群眾的稱讚,被群眾譽為新華裡社區警務室的「掌門人」。工作中,張法猛深刻領會當前警務戰略的重要性,除必要的單位值班執勤外,都能堅守社區崗位,堅持到社區警務室開展工作,掌握社情民意。
  • 這個派出所的社區民警不一般,每人都有一個叫得響的外號!
    入戶訪查訪從武漢回來居民,要求其居家隔離據了解,從2019年6月開始,穿山派出所專門安排7名社區民警主動開展「每日一查」行動,每天有一名社區民警帶隊清查各自社區、村委的出租房和賓館,走訪群眾,收集社情民意的同時,清查出租人員,檢查消防安全。該行動開展至今,轄區未發生一起重大安全責任事故。
  • 晉江:首批5名社區民警住進「群眾家」
    「全省首創社區民警住進『群眾家』」追蹤①  背起「新背包」 從「心」再出發  晉江新聞網10月28日訊 背上草綠色「住村背包」,住進普通村民家裡。25日,晉江市公安局啟動社區民警「住村」試點。當日下午,陳埭派出所首批5名社區民警陸續進村入戶,開始他們不一樣的生活。  「歡迎歡迎!警察住進來,多了一份安全感!」25日下午4時許,陳埭蘇厝村村民張東燊熱情迎接社區民警嚴偉萍。  安頓完畢,已是夜幕降臨,嚴偉萍開始日常入戶走訪。「蘇厝是有名的電商村,外來流動人口較多,再加上處於城鄉接合部,治安問題必須常抓不懈。」
  • 請記住他們的面孔,東莞石碣15名社區民警集中亮相了!
    (15名社區民警集中亮相)為進一步增強警民聯繫,提高社區民警知曉率,推動社區警務工作,全面加強石碣鎮公安基層基礎建設,6月1日上午,石碣鎮舉行社區民警集中亮相活動。鍾惠洪同志宣讀了關於15名社區民警的任職決定,並逐一介紹了社區民警的相關情況。隨後,社區民警代表鄭玉國同志作了表態發言,對黨和政府、對轄區人民作出了鄭重的擔當決心和工作承諾。接著,公安分局局長羅志強同志代表分局作了發言。
  • 【沙公警營之星】第七期 社區民警王衝 一心只為解決群眾的操心事...
    而在這樣一個轄區,為了更好地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最大限度擠壓違法犯罪空間,為群眾創造一個安全、宜居、和諧的生活環境,社區民警就顯得尤為重要,社區民警的工作也成為非常關鍵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向陽警務室社區民警——王衝。
  • 陳義平:打造群眾身邊的「兩應」黨組織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提供群眾所需要的服務,既是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核心要義,也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新時期群眾利益訴求日益增多,如何更好地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是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關鍵。以往一些基層黨組織通常建在行政鏈條上,服務功能不足,出現服務載體單一、服務內容虛置、服務距離拉大等現象。
  • 松山湖社區民警蘇東陽:「鐵嘴」民警「鐵腿」跑社區
    上午8時,松山湖公安分局理工警務室社區民警蘇東陽準時出現在東莞理工學院門口,宣傳防詐知識,「今天第一批學生返校,我來把好反詐首道關卡。」一邊協助學生搬運行李,他一邊替自己打起了「廣告」:「我是理工警務室社區民警蘇東陽,遇到困難隨時找我幫忙!」
  • 知信行|如何更加突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 增強群眾獲得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我國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趙樂際同志在中央紀委常委會傳達學習五中全會精神時指出,要立足於人的現代化,更加突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如何做好「更加突出」這篇大文章,進一步提高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檢驗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幹部的人民立場、人民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