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歲的曾漢文,今年是他加入警隊的第七個年頭,作為東莞市公安局茶山分局茶山圩、粟邊村警務室社區民警,從警校畢業後進入公安工作,他就一直在基層派出所工作。吃苦耐勞、踏實肯幹、任勞任怨是他工作的真實寫照。由於出色的工作,他多次獲得嘉獎和被評為工作先進個人。在擔任社區民警後,曾漢文說,責任擔當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履職盡責。他深深地熱愛著社區民警這份職業,始終把轄區放首要位置,從而贏得了轄區廣大群眾的認可與支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名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疫情當前,他是「急先鋒」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茶山公安分局全體民警挺身而出、迎難而上,「舍小家為大家」,紛紛連夜趕回工作崗位。
作為一名社區民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曾漢文衝鋒在前,堅守在社區防疫的最前線,認真履行人民群眾的忠誠衛士職責。期間,他帶領警務室輔警到轄區各旅館、酒店檢查,要求嚴格做好旅客信息登記、體溫測量等工作;他全面檢查轄區娛樂場所,核查是否按規定暫停營業;他與醫護人員一道對從疫情發生地或途徑疫情發生地的返莞人員開展核查;他深入轄區村(社區),利用紮實的群眾基礎和良好的社群關係,詳細了解疫情和防疫工作開展情況,提出指導意見,並做好防疫宣傳工作,全面織密轄區防疫網絡。
為做好信息採集,提高群眾參與「莞e申報」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曾漢文創新工作方法,先後向茶山圩居委會爭取到2000個口罩,向粟邊村委會爭取到一批消毒酒精,用於獎勵主動配合申報的群眾。很快,就在上級規定的時間內,按質按量圓滿完成了「莞e申報」工作任務。
糾紛化解,他是「和事佬」
曾漢文明白,群眾工作,說白了就是真心實意地站在群眾的角度去想問題,去為他們解決問題。工作中,無論是糾紛、還是案件,解決問題的關鍵是真正將矛盾化解。近日,曾漢文及時救援一名輕生男子,並為其解決了矛盾糾紛,獲得群眾的好評。
7月22日上午9時許,茶山分局茶山派出所接報,稱在茶山圩茶興路某出租屋,有一名男子欲跳樓。接報後,曾漢文立即趕赴現場。到場後,只見一男子獨自站在五樓頂的邊沿上,神情異常,情緒低落,想要跳樓自殺。烈日當空,男子被曬得滿頭大汗,且情緒越來越激動,稍有不慎就會掉下樓去。面對輕生男子隨時可能出現危險,曾漢文馬上與其他警輔人員一起開展救援,進行苦口婆心地勸說,並聯繫了男子親屬及房東過來協助,最終將男子救了下來。
經過一番耐心交談,曾漢文了解到,該名男子名叫王某,是負責承包樓房裝修工程的工人。2019年11月承包了一項裝修工程,在交付使用時,房東懷疑房屋裝修質量有問題,少支付王某銘4萬元。看著辛苦得來的血汗錢收不回來,王某心有不甘,多次找房東協商但都是無功而返。少收了4萬元,加上之前信用卡欠款10多萬元,被銀行起訴,巨大的經濟壓力讓王某喘不過氣來,於是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曾漢文將王某勸下後,積極幫助其勸說房東,同時聯繫居委會出面調解。經多方協調溝通,雙方達成協議,房東願意再支付3.5萬元工程款給王某。取回了血汗錢,王某非常感謝公安機關的調解和幫助,同時承諾以後不再做出輕生的行為。
社區安全,他是「守護神」
曾漢文負責茶山圩、粟邊村兩個警務室,轄區面積約2.3平方公裡,實有人口2.3萬人,出租屋790多間,商鋪1300多間、工廠企業130多家、旅館業4家,學校及幼兒園4間。轄區內商業區與住宅區穿插混雜,多數住宅樓又是沿街而立,封閉的小區較小,這給社區的防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群眾安全無小事,曾漢文牢固樹立「社區是我家」的主人翁思想,牢記「發現得了,提供得了,控制得住」的工作職責,深入社區,了解情況,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時刻關心社區的安全,認真細緻耕好這塊「責任田」。根據轄區的特點,他把社區巡防、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矛盾糾紛、校園安保等各項專項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深入轄區排查重點單位、行業的安全隱患;他召開出租屋視頻門禁安裝會議,推廣視頻門禁安裝工作,全面提高轄區安全技術防範能力;他主動擔任法制副校長,開展警校共建,定期給學生舉辦講座,上法制輔導課,讓學生從小了解法律知識,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鍾宏連 通訊員:管萱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