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之路》影評,一場艱苦的朝聖之旅,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

2020-12-24 小馬娛記

父母總希望我們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他們不想看到我們經歷太過於折騰的人生。作為子女,大多數人會選擇妥協,向父母,向生活妥協,但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堅持追隨自己的內心。影片中的丹尼爾正是這樣,他放棄了美國頂尖大學的博士學位,選擇了一條800公裡的朝聖之路,所有的故事從他不幸遇難開始......

眼科醫師湯姆有一份體面穩定的工作,在他不忙的時候,會和老朋友們去高爾夫俱樂部打打球。這天天氣很好,湯姆的心情也很不錯,他在俱樂部慵懶的打著球,一通從法國打過來的電話破壞了這美好的寧靜,電話那端告知湯姆,他的獨子丹尼爾在庇里牛斯山遭遇暴風雪,不幸去世。

湯姆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就在不久前他還親自開車送兒子去機場,雖然他無法理解放棄即將擁有的美國頂尖大學博士學位,去未知的遠方旅行這種行為,這些在湯姆看來都太瘋狂。他把兒子和自己之間的想法差異歸結為,各自對生活的選擇不同,丹尼爾告訴父親,生活不是選擇出來的,而是過出來的。

生活不只是活著,那樣的活法叫過活,會讓人麻木。人需要偶爾聽聽自己內心最深處的低吟,跟隨自己的內心去旅行,這是人與靈魂獨處的方式。那些行走在路上,或者在路上行走過的人,才會明白生活不是自己選擇出來的,而是在路上,在行走中經歷出來的。

幾年前,我在旅途中碰到過一個在路邊唱歌的小夥子,他與我年齡相仿,西班牙人。他原本是一名醫生,畢業後在西班牙老家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但他放棄了這一切,孤身一人來到中國上海。他告訴我,他喜歡中國,喜歡唱歌,他想走遍中國的城市,在每一個城市的街頭路邊唱歌。

我遇見他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普通的窮遊小子,經常穿著拖鞋在路邊彈吉他,唱歌。後來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他,在微博關注他的行走狀態,前兩年他出了一本書,當我在書店無意中看到他的書時,我很激動也很開心,他終於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樣,也希望未來的日子裡,他能繼續保持做最真實的自己,追隨自己的內心。這位勇敢的西班牙小夥子,他叫摟大衛。

在人生這條漫長的路上,我們遇見的那些人,經歷的那些事,自然是有理由的,我們只需要珍惜美好,享受沿途的風景就好。放棄了美國頂尖大學博士學位的丹尼爾,放棄了西班牙老家體面工作的摟大衛,他們是真的瘋了嗎?並不是,他們只是比我們很多人都更勇敢一些,他們追隨了自己的內心,勇敢地走在了路上,並珍惜一路上的點點滴滴,享受旅途帶給自己的愉悅感。

從來沒有一個人是因為意外而走上朝聖之路的,在遠方總有一個理由,讓你走上朝聖之路,也許是因為追隨自己內心的聲音,也許是為了某個人,某件事,不管是什麼理由,在決定走上這條朝聖之路時,它就變得有意義了。

湯姆最初走上朝聖之路的目的很簡單,也很直接,他想完成兒子丹尼爾未能完成的心願,走一趟完整的朝聖之路,帶上兒子的骨灰。在最初的路上,湯姆無心欣賞沿途風景,他走的總是比別人快,並在不同的路口撒下兒子的骨灰。

這一段看的人心裡沉甸甸的,很心疼這個60歲的老人,尤其是在他不小心將背包掉進河裡,跳進水裡用盡力氣才將背包拖上岸。看到這裡時我以為他的心態會崩潰,整個人會垮掉,但劇情是溫柔的,主人公湯姆是堅強的,他第二天照常走在路上,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

在行走的路上,他認識了想要通過走朝聖之路減肥的荷蘭大胖子,認識了打算走完朝聖之路就戒菸的中年女人,以及為了找尋靈感來走朝聖之路的作家。也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出現,湯姆的內心開始出現變化,他不再只是為了完成兒子的遺願去行走。

和友善的陌生人們一起旅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湯姆從一開始的緊繃狀態,排斥外人,到後來融入團體氛圍,他找到了與別人合適的相處方式。這個過程並不輕鬆,他糾結過,痛苦過,也掙扎過。

在路途中偶然的一次醉酒,湯姆將自己內心壓抑的痛苦發洩了出來,他也為此付出了代價,他被關進警局,那個看似瘋瘋癲癲不著調的作家救了他。也許是心裡的痛苦被發洩出來了,也許是經歷了被關押的絕望,湯姆的心,慢慢敞開了。

每個人都會有他旅行的意義,哪怕一開始你找不出任何意義,在行走的路上,你所看到的,聽到的,以及你所經歷的磨難,都會讓你的行走變得有意義。影片中這部分人物內心變化表現得很好,坐在屏幕前也能體會到他們的痛苦,他們的糾結,他們的快樂。

王石先生登珠峰時,最後一百米的距離他用了幾個小時才走完,登上山頂的那一刻,盡享巔峰體驗。他在山頂呆了十幾分鐘,那十幾分鐘應該是整個途中最幸福的時刻,哪怕之前走過的路很辛苦,在登頂的那一刻,他的行走變得有意義了。

看似波瀾不驚的日子裡,或者平淡的旅途中,總會突然跳出一些意外,讓你措手不及,經歷過要死不死的體驗之後是最幸福的時刻。如果你遺失勇氣,如果你需要療傷,那麼去行走吧,朝聖之路就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至少要有一個在路上。

在他們到達布爾戈斯時,湯姆的背包被吉普賽人偷了,三個男人飛奔出去追,但小偷藏進了吉普賽人聚居地,湯姆苦苦哀求對方把骨灰盒還給他,但對方沒有任何回應。湯姆內心受到重挫,兒子的骨灰盒沒了,他找不到支撐他繼續走下去的理由,他打算放棄朝聖之路。

這個畫面比較揪心,好在事情沒有那麼糟糕,偷背包的小男孩被父親帶過來歸還背包,背包原封不住地回到湯姆手上,吉普賽人在這個環節展現出了他們熱情的一面,吉普賽人邀請湯姆等人參加家庭聚會,在聚會中吉普賽人告訴湯姆,湯姆的終點不應該只是聖地牙哥,他應該把兒子的骨灰帶到木夏的海邊,將骨灰撒入大海。

當四個人到達朝聖之路的終點站聖地牙哥時,畫面變得異常莊嚴肅穆,這和在路上的那種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湯姆雙手捧著兒子的骨灰盒,在教堂的門口靜立了許久,才緩緩走進教堂,他在神像前雙手合十跪下。很多人說,為什麼在抵達朝聖之路的終點聖地牙哥後,還要添加最後四人去木夏海邊的情節,感覺畫蛇添足了。對於他們四個人來說,木夏並不只是湯姆的終極目的地,是他們所有人的終點站。

據說木夏的海邊是世界的盡頭,四個人站在這世界的盡頭,實現了與自己的和解,傑克不在對自己的平庸耿耿於懷,對作家的失意多了一份坦然,生活還是會繼續。莎拉明白了戒菸不是自己走朝聖之路的目的,失去孩子讓自己的內心無比痛苦,走朝聖之路正是為了救贖自己的內心。

約斯特放棄了通過走朝聖之路減肥的想法,他反正也需要一套新西裝,胖一點瘦一點,好像也無妨。而湯姆沒有講話,他把兒子的骨灰灑向大海,面朝大海的他明白了走朝聖之路的意義所在,不只是為了死去的兒子,更多的是為了自己,這一刻,他釋然了。

這些年我在旅途中遇到過很多窮遊者,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嚮往自由的生活而行走,跟他們聊天時,我發現他們都有共同的特性:樂觀,坦然,很多艱難的經歷他們總是能用非常平淡的口吻講述出來,這在他們踏上行走這條路之前,大概是很難做到的吧。

我很欣賞的一位自媒體人,鬼腳七,他在2015年底從五臺山走到峨眉山,全程兩千多公裡,不帶一分錢,從冬天走到春天,一路上挨過餓,迷過路,受過傷。從他後來寫的書中介紹,這一路走來,使他從浮躁慢慢走向寧靜,從迷茫逐漸走向堅定。生而為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走在路上的理由,也許是為了心中的夢想,也許是因為現實生活痛苦不堪。不管是什麼理由,在不斷的行走中,可以讓我們學會接納,接納別人,接納自己,糾正自己過往的那些偏見。

不要給旅行賦予太多的目的,最美的時光,最好的成長,都在路途中。

相關焦點

  • 朝聖之路
    就這樣,兒子去走朝聖之路,卻死在了庇里牛斯山。 父親去取兒子的屍首,看到兒子行李箱裡自己的照片,看著成群結隊的朝聖者,他決定帶著兒子的骨灰走完朝聖之路。 數不清的人帶著各自的目的,走在這條路上。Tom只是為了走,為了完成兒子的心願。出發前,導師說,「沒有人走上這條路是因為偶然,你走這條路,只能是為了你自己。」
  • 燈塔靈感|在聖地牙哥的朝聖之路上 找到生活的答案
    歌德曾說:「歐洲是建立在通往德孔波斯特拉市的朝聖道路上的。」這條橫跨伊比利亞半島的「聖地牙哥朝聖之路」在發展伊始作為重要的宗教中心,是無數教徒的應許之地。即便是步行最快的徒步者,走完在這條朝聖之路也需要一個月。
  • 西班牙的朝聖之旅,聖地牙哥之路! | 公開課
    你知道聖地牙哥朝聖之路的由來嗎?你知道人們踏上聖光迪亞哥朝聖之旅的目的都是什麼嗎?你知道完成聖地牙哥朝聖之旅會有什麼收穫嗎?你聽說過西班牙的聖地牙哥之路嗎?你想知道歐洲的朝聖之路是什麼樣的嗎?現在的聖地牙哥之路已經遠遠超越了它的宗教意義,是一條文化之旅也是一條知名的旅遊線路。沿途可以領略到西班牙美麗的自然風光,也可以洗滌心靈,淨化思想。
  • 從《一個人的朝聖》到《朝聖之路》: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
    「朝聖」一詞起源於宗教,在幾乎每個宗教信徒的心中,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地方是他們心之嚮往的。所以,虔誠的信徒們從自己所在地出發,以徒步或者騎行等形式向心中聖地出發。《一個人的朝聖》發生在英國,講述的是一位退休老人徒步穿越英國去看望臨終老友的故事,而《朝聖之路》中,則是一位刻板的醫生老年喪子,他毅然決然地背起兒子的登山包,替兒子走完了沒有完成的朝聖之路。
  • 從《一個人的朝聖》到《朝聖之路》: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
    《一個人的朝聖》發生在英國,講述的是一位退休老人徒步穿越英國去看望臨終老友的故事,而《朝聖之路》中,則是一位刻板的醫生老年喪子,他毅然決然地背起兒子的登山包,替兒子走完了沒有完成的朝聖之路。在《一個人的朝聖》中,哈羅德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男人,在一家酒廠工作幾十年後退休。他在職場裡沒有敵人,對任何事情隱忍。即使在喝醉之後將刻薄老闆的心愛之物打破,也懦弱的不敢承認。而在《朝聖之路》中,年邁的牙醫湯姆工作波瀾不驚一生平穩,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同樣安穩的度過一生。
  • 行走,為了遇見自己——《朝聖之路》影評
    今天推薦的是一部2010年的公路片——《朝聖之路》,雖然距離影片上映已有九年之久,但是如今看來,仍然處處充滿了驚喜和感動。由於電影本身並不存在劇透的因素,我會一邊回顧影片的重要劇情,一邊談及自己的所感所想。閒言少敘,直奔主題。
  • 朝聖是一場頓悟 淺談印度朝聖的意義
    ——體恆法師·2012印度尼泊爾朝聖之旅佛陀的聖地沒落於此,佛子應勤修行以求解脫,才不枉聖地朝聖之行。真的佛子,應對佛教有真感情。朝聖不能以旅遊的心態,隨意嘻笑怒罵,挑三撿四,否則耗損福報,亦錯失累積福報之機緣也。
  • 《阿拉姜色》一場心靈的朝聖之旅
    平坦的草原我像讀經書一樣掀過……朝聖,是一種身體力行的信仰一場心靈的淨化史這是一個關於承諾、諒解、寬容與愛的故事>而劇中的主人公俄瑪,是嘉絨藏族,多年來有未能了卻的心願得知自己身患絕症後俄瑪隱瞞病情執意前往拉薩朝聖
  • 小說推薦:《一個人的朝聖》,我們都需要一場朝聖的旅行
    當世界呈現在你面前的不是它好的一面時,不妨向著遠方走去,徒步來一場朝聖的旅行。生活可以忙碌但不能失去自我,生活可以卑微但不能自卑。正視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就給自己一場放鬆的機會,看看天空也好,散散步也罷,不要讓自己總那麼緊,試著放空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 聖地牙哥朝聖之路
    然而,此行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單純地去體驗朝聖之旅,它還為我的攝影創作提供了實踐的語境。從早期針對英國觀念藝術家理察·朗(Richard Long)和漢密斯·富爾頓(Hamish Fulton)「行走藝術」的研究,到陸續收集來關於再現朝聖之路的攝影作品,再到大量的文本閱讀,我所關注的重點在於考察圖像是否能夠將朝聖之路這一特別地理區域的時間和空間概念抽離出來,從而構建集體記憶的樣本。
  • 與聖徒同行——西班牙聖地牙哥朝聖之路
    相傳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雅各安葬於此,自11世紀起,來自歐洲大陸各地的信徒不斷踏上前往此地的朝聖之旅,來瞻仰聖徒的遺骸,並希望通過朝聖之旅超越塵世的苦難。1993年,朝聖之路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遺產中第一條文化線路,同時,也是歐洲第一條文化線路。朝聖之路以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為終點,向整個歐洲大陸延伸出網狀道路。
  • 不為朝聖而朝聖-2018送給自己的旅行 西班牙聖地牙哥朝聖之旅(Camino de Santiago)
    而在尋找Camino de Santiago(聖地牙哥朝聖之路)Vigo打卡的線路時,走了10多公裡,卻一個貝殼標識都沒看到。搜了一下,看到網上有的攻略裡說:這個城市的市長不喜歡朝聖之路的人,因為沒有給這裡旅遊帶來效益。不管真假,我確實在城市裡一個貝殼線路標識都沒找到。(應該是在城市邊緣,這一段朝聖之路不經過Vigo城區的緣故。)
  • 聖雅各朝聖之路
    而如果你在歐洲尋找一次遠離塵囂、回歸本真的旅途,你不妨選擇這樣的一條朝聖之路——聖雅各之路。歷史西班牙加利西亞的首府聖地牙哥- 德孔波斯特拉古城Santiago de Compostela是中世紀最重要的天主教朝聖地之一,與羅馬、耶路撒冷齊名。
  • 盛夏的果實 | 徒步朝聖之路的人生收穫
    事實上在2018年踏上了朝聖之旅之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但人生總是在一個特別的節點上,就會發生一些改變。對我而言,2018年的西班牙聖地牙哥朝聖之旅(Camino de Santiago)應該就是這個特別的節點。聖地牙哥朝聖之路已超越宗教本身的意義,你在徒步前往聖地牙哥的漫長路途中,在領略西班牙美麗自然風光的同時,更能感受到朝聖者虔誠的心。
  • 沒有一個人是因為意外而走上朝聖之路的 電影《朝聖之路》
    這是一條老人與兒子的朝聖之路,這是一條人與靈魂的朝聖之路,這是一群人的朝聖之路,這更是一條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的朝聖之路。當你踏上這條路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在路的另一頭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名叫聖地牙哥,每當你感到傷心、痛苦、絕望的時候它都會默默的傾聽你內心最深處的低吟。不防試著交出那個曾令你失望與厭惡的自己,那個嶄新的自己已經在終點等待。
  • [興悅會] 朝聖之路——西班牙聖地牙哥傳奇徒步之旅
    Day510月4日聖塞瓦斯蒂安—萊昂(Leon)-薩裡亞(Sarria)酒店早餐後驅車前往萊昂,這裡也是朝聖之路一個重要的城市。萊昂大教堂是西班牙最傑出的教堂之一,萊昂大教堂的彩色玻璃規模號稱世界第二。萊昂質樸美麗的建築物和天主教文物的豐富的結合使城市成為沿聖地牙哥朝聖之路上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 中國的朝聖之路在哪裡?
    01朋友對歐洲「朝聖之路」的分享:2019年,我的朋友劉麗前往了舉世聞名的「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大道」徒步,回來後,她為我們做了一次分享。圖片來自劉麗在聖地牙哥朝聖之路,多麼自信美麗我羨慕不已,為她的經歷與內心的收穫,也為她能去到遙遠的朝聖之路。同時我也思考,中國也有這樣的「朝聖之路」嗎?
  • 行走|重走聖雅各朝聖之路
    我走在法國西南部庇里牛斯山區中,今年只完成了聖雅各朝聖之路的一小段路程。歐洲至今保留著很多古道。越過關隘、繞過山巒,這些古道通向大大小小的教堂、河流或海洋。在蘇格蘭,有堆石之路和夏季放牧之路。在愛爾蘭,1840年挨餓的難民曾建立起了近千公裡的饑荒之路,連接各個蠻荒之地。在荷蘭,死亡之路和鬼魂之路交匯於中世紀的墓地。
  • 西班牙朝聖,它才是世界頂級的朝聖之路
    >You don't choose a life,You live one.你有沒有因為一本書或一部電影,便心心念念一個遠方?關於「在路上」的電影我也是看了不少,可唯有那一部《The Way》(朝聖之路),讓我念念不忘。
  • 踏上心中的朝聖之路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有一條「朝聖之路」?如果你想去一個地方朝聖,你會選擇去哪裡?所有朝聖之路,其實都是找尋內心深處之路。當世界呈現在你面前的不是它好的一面時,不妨向著遠方走去,徒步來一場朝聖的旅行。若逢藏曆羊年,轉經朝聖的信眾紛至沓來,匍匐頂禮,場景十分震撼。轉山途中景物,皆依佛教的內容作指引和解說,轉經路上也有許多瑪尼堆,堆集著朝拜者的心願。20 世紀 30 年代,美國探險家洛克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稱卡瓦格博峰是「世界上最美之山」。而 1991 年的一場山難,才真正讓這座山走到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