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 | 丈量城市公眾號
文 | 焦星宇
攝影 | 李忠
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人口不足十萬的小城,卻與羅馬、耶路撒冷並稱為天主教三大朝聖地。相傳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雅各安葬於此,自11世紀起,來自歐洲大陸各地的信徒不斷踏上前往此地的朝聖之旅,來瞻仰聖徒的遺骸,並希望通過朝聖之旅超越塵世的苦難。1993年,朝聖之路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遺產中第一條文化線路,同時,也是歐洲第一條文化線路。
朝聖之路以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為終點,向整個歐洲大陸延伸出網狀道路。其中北部連接裡昂、布爾戈斯、盧戈等城市的線路最為出名,沿線有1800多座歷史建築,被稱為法蘭西之路。如今,這條路線依舊是朝聖者的「必修」之路,不同是經過旅遊開發,它已成為西班牙最熱門的旅遊線路之一。
▲ 朝聖之路路線圖
國家:西班牙
區位:加利西亞自治區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
特色:從專屬「苦行」之路,發展成為大眾熱門旅遊路線
1、維護「人設」,常修常舊的教堂
抓住標籤人群
朝聖之路
是因朝聖而歷史地、自然地形成的,
要依託它形成主題遊線,「朝聖」首先得坐實。
那麼,
做為朝聖「人設」代表的教堂
就是重中之重了。
▲ 正在修復中的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它是整個朝聖之路的終點,聖徒雅各的遺體被安置在地下祭壇中,朝聖者們在這裡完成朝聖儀式
▲ 教堂內部關於歷史以及修復的介紹
▲ 大教堂內繁複的迴廊
朝聖之路的法蘭西支線上,
朝聖者們順著這條800千米的線路徒步,
會朝拜幾座風格各異的地標性大教堂。
這些歷史久遠的教堂,
時常會進行修舊如舊的修復。
這些修復不僅是為保持各自建築特色,
更是為保持住它們在朝聖者心中的形象,
吸引他們持續到此修行,
延續朝聖之路的精髓,
形成可持續的傳播力。
▲ 始建於1221年的布爾戈斯大教堂,是十三世紀哥德式建築風格,也是西班牙唯一一座單獨列為世界遺產的教堂
▲ 金碧輝煌的祭壇
▲ 布爾戈斯大教堂內穆德哈風格的穹頂,威嚴而精美,由於阿拉伯建築師對教堂建設的參與,這座哥德式教堂摻入了一些伊斯蘭的處理手法,形成了特殊的建築風格——穆德哈
跟隨朝聖者們傳播出去的除了聲譽,
還有遊線上風格反差巨大的建築們,
這一反差大的特點在法蘭西支線尤為突出,
可謂是步移景異,
從而成就了最熱門的遊線。
▲ 緊鄰聖地牙哥大教堂的歐伯拉都伊羅廣場(石匠廣場),其代表建築拉霍伊宮保持了新古典主義風格
▲ 中世紀的萊昂城是伊比利亞半島上最重要的基督教城市,在古代朝聖旅行的文獻中,它被描述為皇家宮廷之所在地,至今這裡仍保留著舉世聞名的基督教文化遺產其中的萊昂大教堂是全西班牙最美麗的哥德式天主教堂之一
▲ 教堂還有一個更通俗的名字Pulchra Leonina,字面意思就是「美麗的萊昂人」
▲ 盧戈聖瑪利亞大教堂,融合了羅馬式、巴洛克式、新古典等多種建築風格,它身上複雜的風格和歷史的痕跡記錄了小城變遷
▲ 教堂內部富麗堂皇、恢弘大氣
2、聖徒同行,兌現苦行商業價值
由「標籤」到大眾
歷史上,
朝聖之路只是一條徒步線路,
朝聖者需長途跋涉上百公裡,
強調的是苦行,
與主題遊線開發是不相容甚至是相悖的。
▲ 現代朝聖者們
這就意味著朝聖者及遊線的神聖感,
可以作為遊線的形象代言,
但絕不是可以延展消費、
帶動區域發展的力量。
因此,必須以現有形象
帶動「與聖徒同行」的其它群體,
為他們打造針對性的可消費的產品。
▲ 朝聖者們追求苦行,並不能帶動旅遊消費
| 感知故事 |
對於來到朝聖之路的遊客,
想見識一番朝聖者們的艱辛絕非易事,
於是,
遊線沿途的很多建築被改造成為博物館,
每座博物館都有「專題」展示,
遊客們不僅可以了解路線的歷史文化,
更可以感受到朝聖者艱辛旅程的背後故事。
▲ 朝聖者博物館,展示不同地區的朝聖文化,遊客可以在這裡了解朝聖的歷史,探尋幾個世紀以來的朝聖之路
▲ 神聖藝術博物館,位於聖佩拉約修道院內的一座博物館,展出了繪畫、雕塑到金銀製品,以及本篤會和詹姆士時代的文件
▲ 加利西亞博物館,這座建築最初是一座女修道院,裡面有一座哥德式教堂,其中的三倍螺旋樓梯令人炫目,成為眾多遊客的打卡點
▲ 加利西亞博物館內部展品,展示了加利西亞人的生活和藝術,包括捕魚業、音樂、傳統服飾
| 同行共宿 |
住宿是旅遊業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在朝聖之路也不例外,
而且住宿已成為文化體驗的一部分。
朝聖之路上的很多酒店,
刻意選取與朝聖者沾邊的老建築進行改造,
營造出一種
入住酒店是在與朝聖者同行的感覺。
▲ 天主教君主酒店入口
朝聖沿途有很多朝聖者「專屬」旅館,
價格非常便宜(5-10歐元一晚)。
為了增加遊客的旅遊體驗,
也有一些升級為主題酒店。
例如天主教君主酒店,
這座由斐迪南和伊莎貝拉建於1499年的建築,
被稱作歐洲最美麗的酒店。
最初建立時用於留宿
晚上在聖地牙哥街道上睡覺的朝聖者,
如今這裡已經變成豪華的國營連鎖酒店,
但仍可在其中尋找中世紀風味。
▲ 酒店內的標牌向人們展示這裡悠久的歷史
▲ 酒店內部精美的裝潢體現了新與舊的碰撞
| 體驗「苦行」|
在朝聖之路沿線的老城內,
遍布著為朝聖之路專門設計的
「扇貝路標」。
▲ 圖案設置在城市主街區、聖跡門口等地帶,朝聖之路的標誌指引著徒步者的方向,其紋樣靈感來源於古代朝聖者行囊中特有的貝殼圖騰
遊客不必長途跋涉,
在城鎮內,
只需沿著標識
就可進行一次迷你版的朝聖之旅,
大大提升了遊客的「獲得感」。
▲ 為徒步者提供直飲水的水站
▲ 「扇貝路標」會引領遊客來到商業街區
3、苦中作樂,朝聖主題外的關聯延展
造特色,成磁極
朝聖之路所經城鎮眾多,
朝聖同行者雖以「朝聖」之名來此,
但「既來之,則安之」,
朝聖之路上的小鎮都紛紛亮出自己的「絕招」,
招攬遊客,刺激消費,
很多旅遊小鎮都根據自身特色,
打造了不同的旅遊產品。
即使是旅遊資源平庸的小鎮,
也甚至通過打造新潮建築,
來構建自己的亮點。
▲ 盧戈羅馬城牆,始建於3世紀,是西班牙保存最完好的羅馬城牆之一,是「古羅馬」之旅的必去之地
▲ 盧戈的城牆總長2140米,在城牆上即可一睹小鎮風貌
▲ 城牆上的哨塔
這些遊線上精彩各異的旅遊體驗,
不僅有效推動了當地的發展,
同時也解決了旅遊體驗雷同的問題,
延長了遊客在線路上的行程,
為遊客帶來了難忘的「朝聖之旅」。
▲ 加利西亞文化城,是位於聖地牙哥的蓋伊斯山上的文化建築群,由美國建築師彼得•埃森曼設計的前衛建築。使一條千年朝聖之路與現代生活產生對話,為遊客帶來了不一樣建築之旅
▲ 瑞格爾侯爵酒莊是遊客品嘗美酒,購買文創產品的旅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