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林鎮雙六村:「珍珠番石榴」脫貧好幫手

2020-12-12 博白縣廣播電視臺

▌那林鎮雙六村:「珍珠番石榴」 脫貧好幫手

近年來,那林鎮雙六村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珍珠番石榴種植,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輻射帶動100多名村民種植番石榴和就業,為脫貧攻堅注入新的強大產業動力。

走進那林鎮豐華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番石榴基地,一派豐收景象。一棵棵低矮的果樹上掛滿了拳頭大小的番石榴,翠綠色的果皮在塑膠袋和泡沫網的包裹下若隱若現,煞是誘人。

而在一旁的裝車點,十多名工人正在忙著包裝剛剛採摘下來的番石榴。按照個頭大小,番石榴被分為特、大、中三個等級,然後分別裝箱打包。當天採摘的番石榴以大、中等級為主,共裝了76箱3000多斤,批發價為每斤1.6元,下午隨即發往南寧。

劉芳是雙六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這兩年一直在該基地務工,從事除草、包果、修枝、摘果、包裝等工作。這段時間,基本上每天都來基地幹活。

那林鎮雙六村貧困戶 劉芳▼

在這裡幹活天天都有活幹,60塊錢一天,1800一個月,這裡近,可以照顧家裡人,非常好。

據介紹,雙六村番石榴種植面積現在已經超過1000畝,均為從海南引種的臺灣改良品種「珍珠番石榴」,具有易栽培、產量高、肉質細嫩、清脆香甜、營養豐富等特點,暢銷廣東、南寧、柳州、北海、欽州等地。

目前,在豐華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輻射帶動下,雙六村、珊瑚村、多福村、平安村、金陣村、石塘村、佑邦村等7個村130多戶農戶從事種植番石榴,其中有5戶貧困戶。該合作社還贈送苗木1萬多株給貧困村民種植,並成立扶貧車間,安排10多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有效帶動貧困戶創業、就業、增創收。珍珠番石榴,成為了脫貧致富好幫手。

那林鎮雙六村村支書 李其東▼

現在我們雙六村種植有番石榴1000多畝,帶動務工人員有100多個,其中貧困戶有10多個,現在產值有差不多1000萬元。下一步我們加大青柚和早熟蜜梨的種植,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本文來源:博白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劉宇鵬 秦菊苑 高麗敏

相關焦點

  • 那林鎮雙六村:黃皮飄香,銷路不愁
    ▌那林鎮雙六村:黃皮飄香 銷路不愁民間有句諺語說道:「飢食荔枝,飽食黃皮」,意思是餓的時候可以食用荔枝充飢,而飽的時候應該吃點黃皮,促進消化。那林鎮雙六村有著全縣面積最大的連片黃皮種植基地,這幾天,那裡的黃皮陸續成熟上市了。
  • 那林鎮平安村塘根隊: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那林鎮平安村塘根隊: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那林鎮平安村塘根隊通過創立白鴿養殖場扶貧車間,利用養殖場產出的肥料和本地豐富的土地資源大力發展鳳梨、青柚等特色產業,解決了本村貧困戶的就近就業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津甘雙地科技特派員」脫貧路上「好幫手」
    新華社天津12月2日電(記者 周潤健)趙飛和李江闊雖然單位不同,專業不同,但他們卻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天津市科技局和甘肅省科技廳聯合認定的「津甘雙地科技特派員」。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天津市科技局與甘肅省科技廳聯合認定了首批「津甘雙地科技特派員」共145名,為甘肅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這145名『津甘雙地科技特派員』來自中央在津及天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圍繞甘肅特色產業發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開展服務。」
  • 僑鄉玉林打造廣西最大臺灣珍珠番石榴生產基地
    僑鄉玉林打造廣西最大臺灣珍珠番石榴生產基地 圖為遊客在廣西玉林市玉州區臺灣珍珠番石榴基地採摘番石榴
  • 博白縣那林鎮
    那林山泉 圖源網絡 那林鎮在博白西北面,距離博白縣城40公裡,總人口5萬,當地人說的是地佬話。 那林魚已獲批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那林鎮、江寧鎮、頓谷鎮、永安鎮、水鳴鎮、浪平鎮、雙鳳鎮一帶地處六萬大山餘脈深處按上述方式養殖的魚都屬於那林魚。 位於博白縣那林鎮那林村委會旁的大村圍城民居,一座典型的祠堡合一的大型青磚砌築圍城型民居,是博白現存最完整的客家七進廳堂圍城式民居(含蔡氏宗祠)。圍城築有六座炮樓,四座祠堂。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裡洞鎮裡江村種植460畝紅心番石榴,助力脫貧...
    裡洞鎮裡江村位於旅遊度假區天露山腳下常年晝夜溫差大空氣新鮮、水源純淨是發展水果種植的溫床2018年,裡江村通過引進新興縣果芝林種植合作社,利用高明區50萬元的扶貧專項資金,在村中合作開發110畝土地種植臺灣紅心番石榴,成為當地一大特色農業產業。
  • 雙合又一世外桃源,有奇石有荷花有番石榴!約嗎?
    雙合又一世外桃源,有奇石有荷花有番石榴!約嗎?村前是一大片田地還有魚塘!此時正是黃昏天空中西斜的太陽給雲彩鍍上了一層金色番石榴園中已經掛滿了一顆顆佳果園主小心地為它們裹上了白色外套這種番石榴比較圓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臺灣珍珠番石榴
  • 甘肅祁連山水泥幫扶雙場村脫貧攻堅紀實
    一開始就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旳政治任務、頭等大事來抓,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緊扣「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脫貧舉措和精準扶貧政策,以「滾石上山」的精神,深入雙場村了解情況,制訂精準扶貧方案,選派素質好、能力強、肯吃苦的扶貧隊員駐村開展工作,決心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 如何種植珍珠番石榴?又該如何進行病害蟲害的防範?
    導語:如何種植珍珠番石榴?又該如何進行病害蟲害的防範?珍珠番石榴,又稱芭樂,桃金孃科番石榴屬,20世紀90年代從臺灣引入,是海南著名的熱帶水果,果實橢圓形,顏色乳青至乳白,大且脆甜,果心肉質嫩滑可口且少籽,風味佳,營養豐富,具有治療糖尿病及降血糖的藥效。
  • 清遠「網紅村」脫貧奔小康,引入產業發展粵來粵好
    清遠「網紅村」脫貧奔小康,引入產業發展粵來粵好金羊網  作者:鄢敏  2020-11-03 回顧水西村從省定貧困村到「網紅村」的蛻變之路
  • 長泰:臺灣珍珠番石榴採摘忙 每年畝產量已達上萬斤
    近日,筆者走進位於長泰縣陳巷鎮雪美洋的綠港園生態農場果蔬種植區,只見種植區裡的臺灣珍珠番石榴果滿枝頭,工人們邊採摘邊修剪,以便調節芭樂的掛果量和上市時間,提高種植效益。珍珠番石榴,俗稱芭樂或拔子。是臺灣芭樂為桃金孃科番石榴屬果樹,肉質非常柔軟,肉汁豐富,味道甜美,幾乎無籽,風味接近於梨和臺灣大青棗之間。
  • 番石榴豐產栽培技術
    番石榴在世界範圍發展的比較廣,品種十分豐富,在中國各地方也有自己的優良品種,如廣東省的胭脂紅七葉紅,雲南省的紅心番石榴,海南省從臺灣引進的珍珠番石榴等等。珍珠番石榴種植為最大的面積品種,樹形較疏散,果實呈橢圓形平均單果重500克左右,籽少而軟,風味較佳,糖度高,在9~15度,品質優,有特殊的芳香味。
  • 坦洲新品種番石榴「金鬥香」!聽說是目前最香的番石榴~你有吃過嗎?
    「市場上對番石榴需求量激增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臺灣種的『珍珠』番石榴因果肉細緻爽脆、化渣、糖度及風味均優於當時其他品種,種植面積與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番石榴才一躍成為嶺南水果日常大宗水果中的一員。」為何要培育新的品種?
  • 一顆番石榴 一片愛農心
    調整新思路明晰新定位溫錦玲的創業路,緣起一顆番石榴,多年來,她一直在培育鄉土特色產業上用心用情用功。這個名為臺灣珍珠石榴的水果,原產熱帶美洲,易於種植,粗放管理,病蟲害少,早產豐果,果實好看且營養豐富,現在已經成為區域水果開發種植的熱門品種。
  • 揭陽惠來這個村的番石榴熟了,田間儘是豐收的景象
    時下是番石榴的成熟季,在惠來縣葵潭鎮兵營村的番石榴果園裡,一個個番石榴都已壓彎枝頭,香氣四溢,田間儘是豐收的景象,吸引不少遊客前去採摘和購買。近日,記者在葵潭鎮兵營村的這個番石榴果園裡看到,田間成片的番石榴果樹一棵接一棵,枝頭掛滿了拳頭般大小的果實。果園主人黃武鳳正與市助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一起,在為果園的番石榴進行直播推介。黃武鳳的番石榴園面積約有20畝,種了有1500棵番石榴。
  • 深圳市羅湖區對口幫扶陸豐市26個貧困村達到脫貧標準:「一村一品...
    截至2019年底,累計脫貧3910戶17751人,貧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約14288元,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26個村達到脫貧標準。村容村貌換新顏「工作隊來了後,幫我們又是修路又是建房,環境衛生變好了,黨群服務中心建起來了,特色產業搞起來了,村民收入逐年提高了,大家的精神面貌也都煥然一新。」
  • 化州這個鎮的番石榴上電視了,是你鎮的嗎?
    新 聞 提 要味道鮮甜、營養豐富的番石榴一直以來深受我市廣大種植戶的喜愛,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產業發展越來越好。作為番石榴產地之一的官橋鎮旺竹山村委會,當地農民正轉變發展思路,從「水果銷出去」變為「遊客引進來」。
  • 廣西藤縣:引進種植臺灣紅心番石榴 助推脫貧致富
    紅心番石榴果園。  中新網廣西新聞12月20日電(霍金鈴)去年以來,廣西藤縣金雞鎮古道村引進臺灣紅心番石榴作為扶貧產業來發展,如今紅心番石榴喜獲豐收,成為了當地一大特色農業產業,走出一條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 【千村千戶脫貧故事】​​雙海、吳金山、陳呼日杜胡、張震嶽...
    雙海:從貧困戶到養牛大戶的「華麗變身」在科右中旗好腰蘇木鎮好腰蘇木嘎查,農牧民雙海有「牛」人的稱號,他靠養牛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還激勵其他貧困戶一起脫貧,成了遠近聞名的「脫貧之星」。2017年,通過駐村第一書記、嘎查「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的分析研判,將雙海一家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體弱多病缺勞力、無穩定收入來源,困擾了雙海家多年。嘎查「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通過多次入戶和雙海溝通交流,了解雙海的想法,同時結合雙海本人的實際情況,出謀劃策為他指出了一條發展致富的道路——養牛。
  • 雙楊街道三埠子村以過硬支部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經濟區雙楊街道三埠子村著力推進脫貧攻堅,實現了從省定貧困村到和諧穩定、環境優美、村集體年收入達到十幾萬元的華麗「蛻變」。支部引領強化組織保障。為化解村莊脫貧攻堅面臨的難題,三埠子村抓住換屆有利時機,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