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釣友都喜歡野釣,野釣的魅力不但在於不收費,而且野外釣魚可以接觸大自然的青山綠水,放鬆心情。之外野釣的魅力還在於野釣的不可預知性,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桿是什麼魚吃鉤,所以充滿期待和刺激。
但是也正是這種未知因素,往往造成我們經常嚮往、可遇不可求的大魚總是和我們擦肩而過。因為野釣十之八九釣的都是小魚,所以大多數釣友的配備總是以適合小魚為主的裝備,這樣一旦遇上大魚不是鉤小而脫鉤,就是線細而斷線跑魚,所以往往煮熟的鴨子也飛了,望魚興嘆,抱憾而歸。
那麼如何避免這種尷尬局面,筆者認為我們雖然是野釣,但是開釣之前做好計劃,確定目標魚還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釣大魚就得用大魚的策略,釣小魚就得用小魚的方法,不要傻傻不分,結果大魚釣跑路了,小魚也釣不多,有些得不償失。只有有針對性了,才會各得其所,小魚爆盆,大魚爆護。
下面我們就具體來說說為何要垂釣要將目標魚分開,以及簡要說明大小魚的不同垂釣方法(說明一下本文的小魚是指以鯽魚為主的中小魚類,而非小白條,小麥穗類):
第一. 專釣小魚:
1. 釣位選擇:宜選擇水深適中(建議最深不超過3米),水面適中,水草豐富的水域。不必追求深水和大水面,雖然大水面也可以釣到小魚,但是殺雞焉用牛刀,相對於大水面深水區,小水面、水深適中的地方食物更豐富,一般鯽魚更喜歡在這些地方覓食和生兒育女。特別是水草豐富的水域,幾乎一年四季都是鯽魚的理想藏身之地。
2. 線組搭配:確定目標魚後,線組搭配就可以有的放矢,選擇適合專釣鯽魚的竿、線、鉤、漂。具體怎麼選擇,其實這個話題大家聊的很多,沒必要細說,筆者建議0.8~0.4或者1.0~0.6,鉤子選3號伊勢力魚鉤或者同樣大小的其它類型的鉤就可以了,小漂細長身,長尾漂即可。
3. 窩餌:釣鯽魚窩料經典的就是細酒米,這樣聚魚快魚也不容易吃得飽,窩料也不用打太多,酒米一般100克最多不超過200克,或者不用打窩,以抽窩的方式也非常不錯,建議餌料中參入細酒米顆粒,這種方式邊釣邊抽窩。這樣不但不用等打窩時間,可以立即開始垂釣,同時這也是確定目標魚的好處,因為釣大魚卻不可以這樣操作(下文會細談)。釣鯽魚的商品餌料眾多,夏天以香、甜偏素為主;冬天以腥香為主,選葷餌,或者蚯蚓紅蟲。
4. 釣法:釣法就不細談,建議調幾釣幾,或者釣目比調目高1目,具體要根據當下水域、天氣和開口情況,已及小魚鬧窩狀況做調整。
第二. 專釣大魚:
1. 釣位選擇:與釣小魚相對,既然確定釣大魚的目標,那麼就可以專挑較大較深,並且遠離嘈雜的水域,這種地方水面大,不太受天氣和溶氧的影響,釣位選擇徵詢水庫釣魚選點的原則,這裡不再詳述,釣友們也可以參閱筆者之前文章。
2. 竿線搭配:竿子以中長為主,夏天不短於5米4,冬天不短於6米3,強度要夠,腰力要足,線組搭配這種文章也多,釣友可以根據具體所釣大魚類型和所釣水域魚的普遍情況確定
3. 窩餌:重點強調一點,就是釣大魚一定要打窩,而且是重窩為主,這也是大魚小魚分開釣的原因,因為如像釣小魚一樣打窩,基本上是別想釣到像樣的大魚的,窩料多,達到一定的量才會持續發出誘魚信號,因為大魚覓食有自身的覓食路徑和洄遊路徑,一般情況下除非你選的位置是在它的洄遊路線上,要不它不會主動湊熱鬧靠近你的窩子。只有窩料量大,持續發出香味誘魚,經過較長時間,大魚才會在經不住誘惑的情況下進窩。
打窩誘魚第二不同魚釣小魚的地方是需要等待,打足窩料後不要像釣小魚一樣急於下竿,如果急於下竿垂釣,揚竿次數多容易驚魚,不利於大魚進窩,有條件的可以持續多天打窩,讓魚形成習慣,短時間釣的話,最起碼打窩過兩到三小時才垂釣,可以隔一段時間補一點窩料,確認有大魚進窩後再正式垂釣,只要大魚進窩了,釣法得當就不怕不上魚。釣大魚的餌料需以偏本味、五穀雜糧類為主,如顆粒或者玉米粒餌料。餌料要搓的大一些,才有足夠的誘惑力。當然這種釣法也有機會釣到大鯽魚,反正來者不拒。
4. 釣法:釣大魚釣法上講求一個守字,這與釣小魚有鮮明的對比,不要頻繁提竿,遇到有效信號後才提竿,調釣以頓為主,如果是釣鯉魚,雙餌必須躺底,以打消大魚的警覺性。
總結:以上我們分析了為何野釣需要事先確定目標魚,大小魚分開垂釣的好處和原因,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有的放矢,不但不會錯失上大魚的良機,也不會丟失多釣小魚的機會,讓野釣收穫更豐富,做到小魚爆盆大魚爆護,充分發揮野釣的效率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