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適合釣大魚,因為此時氣溫不高不低,正是魚類進食的最佳溫度。關鍵還在於秋季是魚類長膘準備過冬的季節,平常藏在深水的大魚,此時也會釣不太深的地方,讓釣大魚成為可能。不過此時大魚進食猛,小魚也是如此,需要長膘過冬的可並非只有大魚。所以小魚鬧鉤,永遠伴隨釣大魚的時候。小魚群裡釣大魚,這是基本功,每個喜歡野釣的釣友都需要掌握的。
一、改變釣法
改變釣法在小魚較多的地方尤為重要,傳統釣相對於臺釣來說小魚鬧窩就沒那麼嚴重,至少感覺起來沒那麼嚴重。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傳統釣經常使用鉛墜躺底的釣法,而正常臺釣鉛墜都是懸浮的,漂相比較容易出來。而傳統釣的這種調漂方法屬於極鈍,所以並非沒有減少小魚鬧窩,只是小魚拉不動到底的鉛墜,浮漂不會有信號出來,起碼心態上會好很多,至少不會太急躁。所以改變釣法,對於耐心較差的釣友非常有效。
增加浮漂產生漂相的難度,眼不見心不煩也是靠譜的方法。比較常用的方法也是調整到鉛墜躺底,或者是跑鉛釣,或者是雙鉛釣,總之浮漂信號產生更有難度,就能達到過濾小魚專門釣大魚的目的。鉛墜躺底其實還有不少好處,比如可以有效防止走水,再比如鉛墜相對正常狀態下更重,這樣會讓拋竿更準,也能減少風吹的影響。鉛墜、子線躺底,底層魚類進食障礙最小。
二、用餌技巧
從用餌的角度來說主要2個方向,一個是餌料本身減少小魚鬧窩,一個是小魚拿餌料無能為力。小魚比較喜歡進食粉狀、味道濃的餌料。仲秋時節氣溫不高不低,是大魚進食的旺季。所以從窩料的角度來說,最好使用大量大顆粒或者塊狀的窩料,此時魚的進食範圍廣,少粉狀的窩料誘魚和留魚效果都不會差。這樣也儘可能地減少小魚鬧窩。
從餌料的角度來說,講究讓小魚無能為力。使用自製的顆粒餌料比較常見,比如玉米粒、麥粒之類的餌料,此時製作一些酒香的餌料效果極好。底層魚類,對於酒香都是難以抗拒的,因為食物在水底發酵會產生酒味,這是底層魚類覓食經常遇上的味道。此類餌料的好處是小魚咬不動,也吃不下,所以叫做無能為力。或者增加餌料的比重,使用比重大多顆粒成分的餌料,搓更大的餌,並且減少霧化,這樣的餌料會瞬間到底,小魚追不上,自然也能減少小魚鬧窩。
三、釣窩邊
很多釣友都知道,凡是大魚都不喜歡跟小魚搶食,而且進窩時異常謹慎,不會在窩點中間,經常是窩點周邊幾口,一會回來再吃上幾口,遠不像小魚那樣「霸佔」窩點。所以釣窩點,是釣大魚非常科學的一種方法。如果窩點小魚太多,下鉤都困難,那可以試試窩點周邊一米左右的距離,不但餌料好到底,也很容易釣到在窩點周邊遊動的大魚。這個方法對於釣大體型魚類,或者釣大鯽魚都有效果。
小魚鬧窩,很多釣友認為夏季最瘋狂,這是因為夏季魚難釣,顯得小魚尤其瘋狂。到了仲秋時節大魚進食好,進窩也快了很多,大魚進窩小魚自然就只有逃竄的份,所以感覺起來小魚好像不是那麼瘋狂。其實不然,大魚進食狀況好,小魚進食也瘋狂。但是歸根結底,防止小魚鬧窩真正有效的方法還是讓大魚進窩。喜歡請關注給個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釣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