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之後是春分,跟著陽春三月,去看萬物復甦的元陽梯田

2020-12-18 風的印跡KWAN

綿延於彩雲之南紅河州的哀牢山,古樸自然,以哈尼族為主的幾個民族人民在這裡和諧相處,世代生息。以梯田奇觀聞名世界,雖為人工開鑿,其巧奪天工卻更勝鬼斧神工。

春耕時節的元陽,和前兩三個月只是放水養田時不同的是,田間地裡開始有了勞作的人。

驚蟄之後是春分,春分時的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故春分也稱「升分」。春分的到來,意味著晝夜平分, 冬天已經過去,春天已經到來,萬物復甦的大地上開始生機勃勃。春分是勤勞的人們開始春耕的季節。忙碌的春天,為的是有個豐收的秋天。

中國各地大江南北,滇南是最早感受到春意的地區之一,驚蟄之後,勤勞的哈尼族人民就在田間地裡,開始了他們每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春耕時節的元陽。田間地裡,春意盎然,天人合一,滿眼皆是一幅幅「山、水、村、人、田」,天造地和,渾然天成的自然和諧畫面。

元陽的美,除了梯田的巧奪天工,還有絢麗多彩的日出,宛如仙境的雲海。有人說有霧就有詩,有霧的元陽更是如詩若畫,意境深遠。

在這個地無三尺平的山形地貌,生活著以哈尼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勤勞智慧的哈尼人民,在這個幾乎沒有一處平川,崎嶇不平的山地上,因勢利導開墾出了一丘丘階梯式的水田,歷經千百年的不斷改善「雕鑿」,就形成了我們眼前這一片片完美神奇、氣勢磅礴的元陽梯田。

和漢族人民一樣,哈尼族也有屬於自己的古老傳說,其中的《天.地.人的傳說》說的是:遠古年代,世間只有一片混沌的霧。這片霧無聲無息地翻騰了不知多少年代,才變成極目無際的汪洋大海,從當中生出了一條看不清首尾的大魚。那大魚見世間上無天,下無地,空蕩蕩,冷清清,便把右鰭往上一甩,變成天;把左鰭向下一甩,變成地;把身子一擺,從脊背裡送出來七對神和一對人。世間這才有了天和地,神和人……

第一次知道元陽,是從其他影友作品裡看到的,畫面中行雲流水般的美妙線條 ,水面和藍天融合交織出的流光溢彩, 還有那霧裡若隱若現的含蓄深厚,每一個看到這種畫面的人都會為其著魔。

這些年旅途中的行走,收穫諸多感悟。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其實不然,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並列的兩個缺一不可。旅遊路上,可以在現實中看懂和驗證更多許多書本上知識,讓你在真實世界中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二十四節氣」是我們中國民族的祖先,通過不斷認知到的一年裡的時令、氣候、物候等多方面規律變化所總結的知識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二十四節氣」這一上古農耕文明的寶貴遺產,至今還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

以梯田文化旅遊為主的元陽,則是典型的遠古農耕文明的代表。從每年的11月到來年的4月份,是「二十四節氣」中從立冬到清明期間共經歷十個節氣,元陽梯田從人文到風景,展現給我們的都是不同的面孔,這也是我這些年多次來元陽的原因之一。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文化旅遊過程中,景點只是個載體,其中還有許多的各種民族性、藝術性、神秘性、等多樣化的互動特徵,當然還有各種當地美食,給人一種超然的文化感受 。

煙花三月的腳步已悄然走近,宅家多日的你我,一定都在想念春天的美好世界,想去看那個春意盎然的自然界萬物復甦,草長鶯飛的樣子。只是戰疫尚未結束,既然無法信步去看一場花事,就幻想肩披一路風塵……若知草木欣然,何處不是踏青。

以上圖文為本人原創,未經許可請勿摘要

相關焦點

  • 三月驚蟄又春分 始種耕地萬物生
    陽春三月,輕雷隱隱初驚蟄。  深藏的冬日漸漸淡去,一切生命都在驚雷和細雨中悄悄地甦醒過來,春耕也從這裡開始。  過後又春分,陰陽相半,晝夜均衡。       驚蟄一聲雷 萬物齊生長  驚蟄,古時稱「啟蟄」,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 陽春三月萬物蘇
    陽春三月,美好的季節,萬物萌芽中,一切都是希望。人間三月天。三月的風、三月的雨、三月的草、三月的花……一切都是欣欣向榮,蓬勃生機。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希望。春雨貴如油。三月的雨,給經過一冬的乾冷的萬物有「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的感覺。樹木花草可以痛痛快快地喝個夠。街上細雨濛濛,匆匆行走的人群中,也許,浪漫的情節也在悄悄上演!一年之季在於春,而最好是在春之三月。一月二月都還是初春猶寒之時,只有在三月,驚蟄已過,春雷陣陣,萬物甦醒,種子破土,春風輕柔,魚兒跳躍,燕子回歸,風箏飛舞。
  • 世界落差最大的梯田——元陽梯田,什麼時候去看最美呢?
    元陽梯田覆蓋了幾個村的範圍,都建成了景區供遊客參觀,不同村莊景點有著不同名字,如箐口、壩達、多依樹、老虎嘴等,這也是最為著名和核心的景點,是來元陽必看的景點。這些景點統歸為元陽梯田景區,門票100元,各景點不再單獨收費。相對國內很多動輒一兩百的景區,元陽的性價比還是很不錯。
  • 陽春三月;春分時節
    今天是春分,晝夜平分,暖意生。古時候春分也稱「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繼立春、雨水、驚蟄後第四個節氣,這天開始北半球漸漸晝長夜短,南半球則相反。還有,春分天氣漸暖,人們脫去了厚重的棉襖,萬物復甦,心情舒暢動作乾淨利落。玩法:顧名思義就是拿一個新鮮完整的雞蛋,輕手輕腳的放在桌子上讓雞蛋「立起來」,屏住呼吸成功率會高很多。
  •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一起去春遊
    正月十八春雷四鳴,原來今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了。驚蟄節氣春雷隆隆,意為將土地裡沉睡的小動物們叫醒,萬物開始復甦。驚蟄前後天氣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經進入春耕階段。這是一個全體總動員的季節,雷聲是早起的號角,把沉睡冬眠的耳朵叫醒。
  • 陽春三月!一年最佳賞花時節,除了油菜花,你還知道哪些花?
    陽春三月到,迎來春分,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春分開始,冰雪消融,萬物復甦,百花齊放,桃李爭芳,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也是最佳的賞花節點。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春分時節最值得去的幾個地方。都說北有武漢大學可賞櫻,那南方的小夥伴想看櫻花,去哪裡呢?不用去日本,也不用到武漢,華農的櫻花絕不輸於前兩者。一起來看看吧!
  •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春雷響、萬物長
    雖然氣溫回升驚蟄節仍乍寒乍暖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之說「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漢景帝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但日本仍然使用「啟蟄」這個名稱進入唐代以後「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啟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或久習舊例,大衍曆仍使用了「驚蟄」一詞
  • 驚蟄節氣,品讀一首名家的詩作,一夜微雨,萬物復甦
    當一輪紅日終於從山崗上冉冉升起,絢爛的朝霞也驚豔了整個田野和村莊,讓宋代詩人陳允平也悠閒地賦詩,「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驚蟄是一年的第三個節氣,民諺有「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這兩句就形象地告訴人們,春忙季節就要開始。此時不僅杏花春雨、萬物生機,而且也是陽氣上升、令人振奮。
  •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我們的三月有什麼不同
    三月是個好季節,人們這樣說三月「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萬象更新」,三月是多麼美好,三月桃花開,全年最美的時候也就只有三月,所有的植物都有了復甦的跡象,美麗的花朵含苞待放,看上去是那麼的純潔,就像誕生的新生命一樣那樣美麗。
  • 萬物復甦、昆蟲出洞,二十四節氣之驚蟄,你了解多少?
    驚蟄是春天的第三個節氣,大約在每年公曆的3月5日左右。在驚蟄時節,萬物復甦,氣溫回升,春光瀰漫,降雨量也明顯增多,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驚蟄當中的「蟄」字意味著藏起來,而「驚蟄」的意思則是春天到來,氣溫回升,春雨和溫暖的陽光將冬天蟄藏在土地和洞穴裡冬眠的昆蟲喚醒,使它們破土而出,回歸到大自然中。
  • 【驚蟄】歷經蟄伏 萬物新生
    驚蟄,為幹支歷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發之象。一歲十二個月建,每月對應一卦,卯月(包括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非常形象。驚蟄是卯月之始,「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代表著生機;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發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開始了。
  •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我們的三月有什麼不同
    三月是個好季節,人們這樣說三月「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萬象更新」,三月是多麼美好,三月桃花開,全年最美的時候也就只有三月,所有的植物都有了復甦的跡象,美麗的花朵含苞待放,看上去是那麼的純潔,就像誕生的新生命一樣那樣美麗。
  • ...元陽哈尼梯田|元陽縣|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元陽梯田
    資料圖【核心速讀】2000年至2013年,歷時13年,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成為我國首個以民族名稱命名、以農耕文明為主題的活態世界遺產。元陽哈尼梯田有多美?讓全國的畫家來告訴你!3月21日至25日,元陽迎來了「世界文化遺產•千年哈尼梯田——著名畫家畫元陽」活動。
  • 元陽梯田最佳旅遊時間_遊玩攻略!
    每個景點都有它最美的時候,著名的世界遺產「元陽梯田」也不例外。元陽的梯田景觀一年中最佳的旅遊時間是11月至次年4月間,這時的元陽梯田,田裡已經沒有了稻穀,一片片的山水相逢更是讓人心曠神怡。梯田的冬季平均氣溫還是在12-20°,沒有讓人難耐的寒冷,穿上一件羽絨服就可以禦寒。
  • 世界落差最大的梯田——元陽梯田,什麼時候去看最美呢?
    元陽梯田覆蓋了幾個村的範圍,都建成了景區供遊客參觀,不同村莊景點有著不同名字,如箐口、壩達、多依樹、老虎嘴等,這也是最為著名和核心的景點,是來元陽必看的景點。這些景點統歸為元陽梯田景區,門票100元,各景點不再單獨收費。相對國內很多動輒一兩百的景區,元陽的性價比還是很不錯。
  •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好一派生機勃勃之景
    陽春三月,送走了冬日的寒意,迎來了春日的清風,微風細雨孕育生命的季節。但今年的三月有點特殊,2020年起始帶來的是一場波及全國的疫情:新型冠狀病毒。這是我想起了2003年的那場非典疫情也是如此波及面廣,全國全世界都參與了進來。
  • 驚蟄節氣,品讀一首名家的詩作,一夜微雨,萬物復甦
    當一輪紅日終於從山崗上冉冉升起,絢爛的朝霞也驚豔了整個田野和村莊,讓宋代詩人陳允平也悠閒地賦詩,「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驚蟄是一年的第三個節氣,民諺有「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這兩句就形象地告訴人們,春忙季節就要開始。此時不僅杏花春雨、萬物生機,而且也是陽氣上升、令人振奮。
  • 12月份元陽梯田旅遊攻略推薦,雲南元陽梯田最佳旅遊季節攻略
    元陽梯田位於雲南省元陽縣哀牢山南,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元陽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域。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區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度平緩時開墾大塊田地,坡度較陡時開墾小塊田地,甚至開溝下的石縫。所以梯田有幾畝,小的只有大的簸箕,往往一坡幾千畝。
  • [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驚蟄:春雷響 萬物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農諺有:「春雷響,萬物長」的說法。
  • 今日驚蟄|老道士說:「驚蟄之後,不再傳道」
    一、驚蟄之後,不再傳道驚蟄,對於農民來講,標誌著春耕的開始。但是對於道士來講,驚蟄卻標誌雷的出現,預示著「禁法」的開始。所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凡是在冬至與驚蟄期間的冬季出現天雷,必為異常現象。二、「冬雷震震」預示著什麼?「冬震,兵飢。」——《天鏡》《天鏡》一書中的這一句話,是說冬季裡出現雷聲,預示著可能會發生兩件事:起兵與饑荒。據《天文志》記載,「冬雷不蟄,茲謂自藏,萬物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