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遊 | 100公裡麥理浩徑十段全攻略,驢友必備!

2021-01-20 發現香港


麥理浩徑是香港首個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啟用,以港督麥理浩爵士命名。遠足徑全長約100公裡,共分為十段。路線大致由東部的西貢起,伸延至西部的屯門,途中穿越八個郊野公園。

麥理浩徑的起點在西貢北潭湧,在踏足萬宜水庫後,會抵達水清沙幼的浪茄灣;在第二段攀越西灣山後便會下降至香港最優美的沙灘─ ─大浪灣,繼而上走至北潭凹;第三及第四段會跨越西貢西部數個山峰,包括畫眉山與雞公山,再繞過巍峨的馬鞍山,抵達昂平高原後,便會踏上黃牛山山腹的古道,走至大老山;隨後一段先後繞行九龍的獅子山和登上筆架山,再下走至九龍水塘;第六段邁向新界中部,走過城門水塘;第七段急攀針山與草山後,下降鉛礦凹;隨後一段便會登上香港的最高峰大帽山,再下走至荃錦坳;第九段進入大欖郊野公園的植林區,往田夫仔進發;麥理浩徑的最後一段穿越土地較貧瘠的新界西部,以屯門為終站。


麥理浩徑每段難度各異,路徑由山徑、石級、古道,水泥徑及馬路等連接。沿途攀高山、賞海灣、遊水塘、踏古道,景色多變豐美,指示亦清晰充足,是香港規劃最完善的長途遠足徑。


【延伸閱讀】不可錯過!香港10大戶外徒步最佳美景線路(收藏版)



麥理浩徑第一段

路線:      北潭路--萬宜凹--萬宜西壩--萬宜東壩--浪茄

長度:      10.6 公裡

需時:      約 3 小時

標距柱:  M001-M020

難度:      ●●(●為最易,●●●●●為最難)

起點交通:      乘搭九巴94號(於西貢市中心上車)、96R號*(於港鐵鑽石山站上車)或專線小巴7號(於西貢市中心上車),於上窰站下車, 或城巴 698R 於北潭湧站的下一站下。由西貢市乘的士前往約為50元。

終點交通:      在東壩乘新界的士; 建議繼續前行第二段,經浪茄、西灣山至西灣亭,需時大約2 小時,然後乘私人小巴29R返回西貢。

第一段的起點位於北潭湧遊客中心附近,終點在浪茄沙灘前,途經萬宜水庫。此段路程頗長,而且大部份都是平坦的馬路或石屎路,不過在尾段可以一睹宏偉壯觀的萬宜水庫東壩(M018)和蔚為奇觀的破邊洲。

茄灣營地是一個不錯的露營地點,這裡除了水清沙幼的沙灘外,更有旱廁及燒烤爐。這裡四季也適合郊遊,最佳的拍攝季節是夏季,因為夏季是拍攝銀河的季節,也比較多天朗氣清的日子,加上這裡極少光害,拍攝星空就最好不過。而浪茄灣對出的海邊就是東南面,正正是銀河上升的位置,首次拍攝銀河者不用擔心找不到銀河。但這裡欠缺有特色的前景,有時需要利用營幕或人物作相片的構圖。

前往方法:

可循麥理浩徑第一段到浪茄,但此路程比較長,我比較建議由西貢市中心乘的士(約$100)到萬宜水庫東壩,再步行二十分鐘到浪茄,這較由北潭湧出發的路程短。

路線介紹:

於北潭湧停車場沿馬路出發,不久便會看到麥理浩徑起點的指示牌,每年有不少旅行隊和慈善比賽參加者都會浩浩蕩蕩在此起步,經歷整段100公裡的長徵。繼續沿微斜的馬路前進,約20分鐘後到達萬宜坳。沿右邊的石屎路前行,便開始踏入萬宜水庫段。前行約3公裡後,會到達長760米的西壩。在防波堤旁可以見到「創興水上活動中心」。

沿萬宜路直走不久,蚺蛇尖的山頂略現眼前。經過花山後,到達東壩,便會看見水庫工程的紀念碑,還有香港東面的海域風光。上山前有很多遊人都喜歡在亭內休息,而部分賽事的補給站亦會設在此。到達第一段的終點時,遠望浪茄灣,很多第一次踏足此段的遊人都對香港有如此好風光而驚訝。

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內的萬宜水庫,於1971年開始動工,並在1979年完工,存水量達2億多立方米。東壩的圍堰壩上有7,000多塊重20噸的「工」形溷凝土錨形石,作用是在減少颱風時被海浪衝擊。

萬宜水庫對開,在碧綠的海水中,有一個奇特的小島,名為破邊洲。破邊洲由火山巖組成,原本與西貢半島相連,但經歷千萬年來的海浪衝擊和侵蝕,海蝕洞拱橋最終亦倒塌,變成現今的地理特色。島上更形成了一些呈六角形、排列整齊的石柱。

注意:

路程頗長,需相當體能。沿途沒太多遮蔽處,炎夏需防中暑


【延伸閱讀】香港10大官方越野單車徑攻略!單車愛好者的天堂



麥理浩徑第二段

路線:      浪茄--西灣山--吹筒坳--大浪西灣--鹹田灣--大浪坳--赤徑--北潭坳(北潭凹)。

長度:      13.5 公裡

需時:      約 5 小時

標距柱:  M021-M048

難度:      ●●●(●為最易,●●●●●為最難)

起點交通:      

(1) 搭乘新界的士到萬宜東壩     

(2) 搭乘29R私人村巴到西灣亭出發,但會略過浪茄及西灣山。

終點交通:九巴 94,96R 或 城巴 698R

路線介紹:

第二段途經香港多個風景迷人的美麗海灘,包括浪茄、大浪西灣、鹹田灣等,沿途滿眼儘是難得一見的海光山色。途中要上行到高314公尺的西灣山到西灣村,並經過大浪村和赤徑村,最後到達位於北潭路的終點北潭凹。

麥理浩徑第二段的路徑起始於浪茄沙灘側的山坡。下降浪茄後,上升的路段是第二段中最為艱辛的部分。山徑隨著石級不斷攀升,在途中可於涼亭稍事休息。再上攀一段,接上水泥徑後,是欣賞浪茄灣及浪茄仔的最佳位置。續沿山徑攀至最高點,當可在建於西灣山頂的涼亭中停步大休。

此後是一段下坡路,可從另一角度感受萬宜水庫之寬廣及碧清水色。再往下走,則可遠眺蚺蛇尖及大浪灣。到達吹筒坳右轉,下降水泥斜坡至西灣。西灣為大浪灣其中一個沙灘,遊客在暢泳之餘,亦可在多家士多休息或補給。

橫越西灣海灘,跨過溪流,一邊繞過山腰,一邊領略海岸風光。再往前走,進入麥理浩徑的精華路段。此時碧綠的鹹田灣、大灣、高聳的蚺蛇尖盡現眼前,灣外小島大洲及尖洲亦近在咫尺。沿徑下走,遊人可直往鹹田士多停歇休息或由此續遊餘下兩灣:大灣及東灣。

路徑在鹹田灣後方延續,接上踏水泥徑,過了大浪的屋村便要急升至大浪坳,再陡降露營勝地赤徑。漫步平緩的岸邊徑,走過荒廢村屋,在支路左轉,便要上升一段攀至北潭凹,在此可乘巴士或小巴離去。續行者可橫過馬路接走第三段。

注意:

上攀下降西灣山稍耗力氣,而且多沒遮蔭



麥理浩徑第三段

路線:      北潭凹(北潭坳)--牛耳石山--嶂上--雷打石--雞公山--企嶺下(水浪窩)。

長度:      10.2 公裡

需時:      約 4 小時

標距柱:  M049-M068

難度:      ●●●●(●為最易,●●●●●為最難)

起點交通:      九巴94,96R 城巴698R於北潭凹站下車。

終點交通:      九巴99,299。

路線介紹:

麥理浩徑第三段的起點在遠足集散地北潭凹。在往黃石碼頭方向的巴士站下車後,後方數步豎立著麥理浩徑標誌。循地圖資料牌旁的石級登山,首段頗為費勁,須一直攀升至牛耳石山。途中既可眺望赤徑口,亦能觀摩西貢海,以及在遠方聳峙的蚺蛇尖。

此後路徑暫趨平坦。路線先繞行巖頭山至嶂上,飽覽群巒蔥木後,再登上畫眉山。及後下降至一十字口,即榕北走廊,左方及右方山徑分別可下降至北潭與榕樹澳。。麥理浩徑則復又上走至雷打石山腰。由此便要下降深谷,繼而急升陡峭艱辛的山徑至雞公山。

登臨雞公山,眼下是企嶺下海的泥灘海岸,不遠處聳立著馬鞍山。路線最後沿山徑下降,後段轉入林蔭下的山徑,最後下走至水浪窩完成麥理浩徑第三段的行程。

注意:

此段要經過多個山頭,需要一定體能,尤其是上攀牛耳石山及雞公山,很消耗體能。



麥理浩徑第四段

路線:      水浪窩--馬鞍山--昂平--茅坪--黃牛山--大老山--基維爾營地

長度:      12.7 公裡

需時:      5 小時

標距柱:  M069-M094

難度:      ●●●●(●為最易,●●●●●為最難)

起點交通:      在沙田、馬鞍山或西貢市中心搭乘299或99號巴士在水浪窩巴士站下車。

終點交通:      沒有,可選擇:

(1) 繼續行走麥徑第五段至沙田坳(獅子亭,約2-2.5小時),然後選擇到慈雲山或沙田博康。

(2) 走出至飛鵝山道,沿之下山到清水灣道(約1.5小時)

路線介紹:

麥理浩徑第四段的起點位於西沙路的水浪窩。由黃竹洋方向的馬路上行,然後在分支右轉,走至黃竹洋村前左拐踏足山徑。接著便是麥理浩徑最為艱辛的路段。由石級上走,時而山徑,時而水泥梯級,不斷攀升至馬鞍山之南嵴,途中可仰視其高峻巍峨的山勢。

隨後路徑轉趨平緩,蜿蜒於山丘之間。繞行大金鐘後,開始漸降,踏足昂平高原,感受廣闊的平原地帶。稍後徐徐下走,又再登山。到達打瀉油坳後,山路轉接一道平整的石磴古道。這條保存完好的古道依著水牛山及黃牛山的山腰而建,與自然融合,極具韻味。如在春日,更偶有野百合陪伴上路。走過一段丘陵後,復又上走,到達麥理浩徑第四段的終點飛鵝山道。遊人在此需續走第五段或乘的士離開,又或沿飛鵝山道下走至新清水灣道離開。

注意:

麥理浩徑第四段需要急升馬鞍山,是麥理浩徑難度最高的路段,需要一定體能。



麥理浩徑第五段

路線:      大老山--基維爾營地--沙田坳道--沙田坳(獅子亭)--雞胸山--獅子山--筆架山--鷹巢山--大埔道。

長度:      10.6 公裡

需時:      4 小時

標距柱:  M095-M115

難度:      ●●●(●為最易,●●●●●為最難)

起點交通:      沒有,可選擇:

(1)在鑽石山搭乘91或92號巴士,在清水灣道/安達臣道附近的油站下車,然後沿飛鵝山道上山,到達基維爾營地後,進入營地通道向下走即可到達(需時大約兩小時)

(2)在慈雲山北巴士總站旁的山路拾級上山,約半小時後到達沙田坳(獅子亭)接上麥徑第五段,但會略過基維爾營地至沙田坳的路段。

終點交通:      72號巴士前往九龍或大埔,81號巴士前往佐敦或沙田,或 86B巴士前往美孚或沙田

路線介紹:

麥理浩徑第五段的起點位於大老山近基維爾營。由馬路左轉入林,在林蔭中行走,往後續走一大段上坡路,抬頭便見大老山。沿徑續走,便會接回沙田坳道的涼亭,在此可以觀賞飛鵝山的景色。由此起,這段路與衛奕信徑第四段重疊。沿著沙田坳道緩緩下走,左方放眼儘是九龍市區的石屎森林。如此一直行走,便可到達位於慈沙古道的沙田坳。此處是個多道路徑的交匯點,設有士多可供休息,而衛奕信徑亦由此分離。

續沿沙田坳道前走少許,在馬路的轉角處,踏上地圖資料牌旁的山徑,往獅子山方向上升。路徑初段多是梯級,經過攀登獅子山頂的支路後轉為平緩。走過一段林蔭小徑後,便會到達香港回歸紀念亭。此地有三個分支,分別可攀登獅子山、下降天馬苑及續走麥理浩徑。

沿逕往筆架山進發,稍作上落後便要隨徑急升,到達筆架山的發射站。在此右轉隨山徑下降,途中兩度橫跨馬路。及後在涼亭右走林蔭山徑至大埔公路,完成麥理浩徑第五段。

注意:

由於沿途有不少林蔭,在炎夏時亦不會太辛苦。



麥理浩徑第六段

路線:      大埔公路--九龍水塘--金山--城門水塘

長度:      4.6 公裡

需時:      1.5 小時

標距柱:  M116-M124

難度:      ●(●為最易,●●●●●為最難)

起點交通:      72號巴士(由九龍或大埔開出),81號巴士(由佐敦或沙田開出),或86B巴士(由美孚或沙田開出)。

終點交通:      從終點行走約十五分鐘至西面主壩(菠蘿壩)乘搭82號小巴至荃灣離開。

路線介紹:

麥理浩徑第六段的起點在大埔公路與金山路的交界處。由金山路開步,不久走過水壩,右望便是景觀不俗的九龍水塘。一直循獼猴群集的馬路往上走。走到高處的郊遊地點後,續沿金山路下降,在支路左轉下走至位於馬路旁的另一個休息點。

由此隨著麥理浩徑指示牌右轉入山徑,路線雖往上走但不需太花力氣,在高點可下瞰見葵湧邨。稍後便可沿逕往下走,途中亦可遠眺獅子山。最後下降一段山徑,便可抵達城門郊野公園的燒烤場,即城門道,完成麥理浩徑第六段。

注意:

請勿餵飼野生猴子,勿在猴子前飲食, 謹防被猴子襲擊。



麥理浩徑第七段

路線:      城門水塘--針山--草山--鉛礦坳。

長度:      6.2 公裡

需時:      3 小時

標距柱:  M125-M137

難度:      ●●●●(●為最易,●●●●●為最難)

起點交通:      由荃灣兆和街乘 82 號小巴到城門水塘。

終點交通:      沒有,可選擇:

(1) 向北走,沿衛奕信徑第七段步行至大埔乘火車離開(約1-1.5小時)

(2) 向南走,沿林務車路返回城門水塘菠蘿壩(約2小時)。

路線介紹:

麥理浩徑第七段在城門水塘開始。由燒烤場的城門道起行,走過水塘主壩,先欣賞城門水塘之風光。及後在主壩盡頭的梯級上走數步,橫過馬路,便開始漫長的上坡路。這段路徑由梯級轉為山徑,帶點上落,隨後斜度漸增,景觀亦漸變開揚,首個目標針山聳立在前。沿沙石山徑上攀,接近針山時坡度驟增,而山徑也安裝木板,以便遊人攀上山峰。

在針山之顛,從高處俯瞰城門水塘蜿蜒的塘畔曲線,別有一番韻味。另一邊是蔚林遍山,草山則屹立於後方。從山頂下降水泥級,很快便接上馬路。兩番遇上支路都應靠右走,續依循馬路直抵草山。走上標高柱,遠方的八仙山嶺及大埔市區盡皆入目。

最後下降石階,再接上馬路,在分支處右走便可抵達麥理浩徑第七段的終點鉛磺坳。此處建有涼亭及公廁。而道分三途,分別可上登大帽山,下走大埔碗窰及左走通往城門道。

注意:

路線上落幅度大,需具一定體能.路線中後段俱無遮蔽處,炎夏需防中暑



麥理浩徑第八段

路線:      鉛礦坳--大帽山--荃錦坳(荃錦公路)

長度:      9.7公裡

需時:      約 4 小時

標距柱:  M138-M156

難度:      ●●●●(●為最易,●●●●●為最難)

起點交通:      沒有直接交通,可選擇:

(1)從荃灣乘82號小巴往城門水塘,然後沿林務馬路在城門水塘西面步行至鉛礦坳(2.5小時)

(2)在大埔墟火車站沿衛奕信徑第七段逆走上山至鉛礦坳(1.5小時)。

終點交通:      巴士路線51號往荃灣或錦田。

路線介紹:

麥理浩徑第八段的主要線路攀越香港的最高峰大帽山。路線的起點在大帽山與草山的山坳鉛磺坳。在涼亭旁沿著麥理浩徑牌樓後的石級路上走,登上一大段較費力的石級後,山徑轉趨平緩,林蔭道也漸轉為開揚。兩旁綠草欣欣,後方亦可回望第八段所經過的草山。走過數群石堆後,便可下接至一休憩點。此處的右方有一道小徑下引,可通往梧桐寨。由此繼續沿急斜的水泥徑上走,便可抵達香港的最高峰大帽山。

走過雷達站後,便是一大段迂迴的下坡路。沿著蜿蜒曲折的車道下降,途中可觀賞大帽北坡的叢林。走過青年旅舍施樂園的路口後,再下行一段,便見右方車道旁的休息點。此處是麥理浩徑第八段改道後的新路段,而舊有的路段是沿大帽山道一直下走至荃錦坳。

由此上走一段,風景隨即變得開闊,只見新界的大刀屻座落於右側,而觀音山則在身後。若在春日合適時間到訪,樹葉泛紅添綠,色彩滿坡。此後隨山徑下降,樹蔭漸増,隨後經過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管理站後,很快便可抵達荃錦坳的荃錦公路,完成麥理浩徑第八段。

注意:

路線上落幅度大,需具一定體能



麥理浩徑第九段

路線:      荃錦坳--田夫仔

長度:      6.3 公裡

需時:      2.5 小時

標距柱:  M156-M168

難度:      ●(●為最易,●●●●●為最難)

起點交通:      由荃灣或錦田搭乘51號巴士到荃錦坳

終點交通:      沒有,須行走約1.5小時經元荃古道及清快塘村到達深井。

路線介紹:

麥理浩徑第九段的起點在荃錦坳的郊野公園管理站。在閘口後的林務車路起步,先會見到一些低矮的海芋。隨徑上走不久,便見一些沒有背靠的木製座椅可供休息。這些簡單的座椅狀甚天然,而且沒有塗上顏料,在郊野較為少見。

沿著麥理浩徑的指示牌行走,會遇上多條支線,可分別通往白石橋、蓮花山、柴灣角、河背及青龍頭等地。路旁主要為相思樹,次之為潤楠屬的樹木。潤楠的果梗鮮紅,醬果紫黑,在這較單調的路段上甚是搶眼。當中也有數棵佇立路中的高大楓香樹。其後也多見白揪、山稔、地稔及毛稔等郊野常見植物。

最後沿著車道走至田夫仔營地旁,結束麥理浩徑第九段的行程。

注意:

路段大部分與越野單車徑重疊,須多留意躲避單車。



麥理浩徑第十段

路線:      田夫仔--永吉橋--大欖涌水塘水壩--屯門

長度:      15.6 公裡

需時:      約 5 小時

標距柱:  M169-M200

難度:      ●●●(●為最易,●●●●●為最難)

起點交通:     沒有,可選擇與第九段同日行完。

終點交通:     位於屯門市中心,有多條巴士路線及輕便鐵路可供選擇。

路線介紹:

麥理浩徑第十段的起點位于田夫仔營地的入口。在林務車道依照大欖涌水塘的方向行走,走經田夫仔村便可到達永吉橋。

此處豎立著一系列的指示牌,由此再沿麥理浩徑指示行走(其他路線可往圓墩、青龍頭及馬鞍崗等地)至吉慶橋的休憩處大休。吉慶橋建於1868年,50件代在興建大欖涌水塘時曾重修,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吉慶橋下,滔滔東江水湧進大欖涌水塘。沿路再走數步,左方的一短小橋樑便是通往昔日麥理浩徑第十段的塘畔徑;然而此部分路段已於2009年10月起已改道,現時須繼續循著大欖林道大棠段的車道緩緩上走,在標距柱M177之後轉進左方山徑。

在嵴上的泥逕行走,路徑稍見迂迴。沿徑一直行走,便可接至林務車道。由此可下瞰大欖涌水塘的塘中小島。再沿著車道下降至水壩,再走一段,便見右方的郊遊地圖牌。由此右轉,轉走引水道(沿車道下走可往掃管笏村)。

此後路線接上屯門健身徑,路旁設置著各種各樣的健身設施,休憩點亦漸多。途中不時可清楚望見高聳的青山。沿著引水道,走至地圖資料牌,依麥理浩徑指示左方下走 (直走為屯門徑),最後走過村徑,按地上麥理浩徑的方向指示一直走至何福堂樓,結束麥理浩徑整段行程。

注意:

路線達15公裡,需一定體能,路線末段的村徑在雨後較為溼滑。


溫馨提示


行程預算

預算行程所需時間可使用拿史勿夫定律(NAISMITH'SLAW),定律指出成年人每小時可走平路五公裡,另登高六百米加一小時。在香港預算行程,可採用每小時走平路四公裡,另每登高五百米再加一小時。


定位追蹤

漁農自然護理署已於主要的長途遠足徑(麥理浩徑、鳳凰徑、港島徑、衛奕信徑)及所有郊遊徑,每五百米設標距柱,讓遠足人士得悉所處位置。遇有緊急事故,可說出就近標距柱上的號碼或地圖座標,以顯示其所處位置,協助搜索及救援行動。

「xg50222遠足短訊留蹤及GPS遠足留蹤」服務:遠足時只要將標距柱的編號,以短訊發送至50222,如發生意外,搜救隊伍便可參考有關資料搜尋失蹤者。


香港郊野公園護理科辦事處山火中心

(辦公時間內查詢郊遊路線)

西貢  27923730

香港島 25527907

新界中 24297247

大嶼山 29888927

新界西 24774896

新界北 26625015

山火中心27200777(24小時山火舉報電話)


來源:本文由發現香港 (微信號:exploreHK) 整理自香港政府網,及各大戶外網站,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轉載請註明。


發現香港

探索香港的旅遊景點、時尚購物,特色美食,歷史古蹟、道地文化,自然風情, ... ,  發現香港不一樣的美!

猛戳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香港100公裡麥理浩徑十段全攻略!無敵海景,盡收眼底...
    麥理浩徑是香港首個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啟用,以港督麥理浩爵士命名。遠足徑全長約100公裡,共分為十段。路線大致由東部的西貢起,伸延至西部的屯門,途中穿越八個郊野公園。前往方法:可循麥理浩徑第一段到浪茄,但此路程比較長,我比較建議由西貢市中心乘的士(約$100)到萬宜水庫東壩,再步行二十分鐘到浪茄,這較由北潭湧出發的路程短。
  • 香港麥理浩徑十段超詳細攻略
    麥理浩徑簡介說到香港戶外,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全長一百公裡的麥理浩徑。這條從東到西橫穿幾乎整個香港的一百公裡戶外路線算是香港戶外的的招牌線路。       麥理浩徑是1979年10月26日啟用,全長100公裡貫穿郊野公園的遠足徑。這條共十段的遠足徑跨越高山,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郊遊經驗和登山遠足冒險的樂趣。
  • 徒步勝地,香港100公裡麥理浩徑十段全攻略!無敵海景,盡收眼底...
    麥理浩徑是香港首個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啟用,以港督麥理浩爵士命名。遠足徑全長約100公裡,共分為十段。路線大致由東部的西貢起,伸延至西部的屯門,途中穿越八個郊野公園。前往方法:可循麥理浩徑第一段到浪茄,但此路程比較長,我比較建議由西貢市中心乘的士(約$100)到萬宜水庫東壩,再步行二十分鐘到浪茄,這較由北潭湧出發的路程短。
  • 香港最漂亮的徒步線:麥理浩徑1,2段徒步攻略,疫情過後就出發吧
    若對武功山/ 雨崩村/稻城 感興趣可以前往查閱之前文章《武功山攻略》《雨崩村攻略》《岡仁波齊轉山攻略》年10月26日啟用,全長100公裡,共分為十段;以西貢北潭湧為起點,繞過萬宜水庫,由東向西橫貫新界,以屯門為終點。
  • 徒步香港「麥理浩徑」
    麥理浩徑,這條線路是1979年10月26日啟用,全長100公裡。以西貢北潭湧為起點,繞過萬宜水庫,由東向西橫貫新界,以屯門為終點,共分為十段。麥理浩徑橫跨 香港 24個郊野公園中的8個,沿途要翻越二十多座山頭,如420米的牛耳石山、702米的 馬鞍山 、649米的草山和957米的大帽山等。全程風景各異,不 論山 嶺、岸邊、叢林、溪澗,全都美麗得叫人嘆為觀止,尤其是其中第三﹑四﹑七﹑八段﹐都是連綿不斷崎嶇難行的山路﹐幾百米直上直下﹐令人色變。
  • 麥理浩徑,是香港啟用的第一條長途遠足徑
    麥理浩徑,是香港啟用的第一條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10月26日啟用,以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命名。麥理浩徑是香港最長的遠足徑,全長100公裡,共分10段。麥理浩徑共有200支標距柱,每500米一支。1984年後,麥理浩徑擴展民用性質,之後陸續開闢非軍事的衛奕信徑、鳳凰徑、港島徑……1979年3月29日,麥理浩徑落成前約七個月,麥理浩到北京會見鄧小平,得知中國一定會收回香港,香港問題正式出現。麥理浩徑開闢和英國對香港前途憂慮有關。
  • 香港,那些年從西貢出發,徒步麥理浩徑的海岸美景!
    香港有一條著名的徒步路線麥理浩徑,全長100公裡,全程分為十段,沿徒的海岸線景色非常美,當天從內地深圳過關到達香港西貢碼頭,住一晚,第二天早晨再從西貢碼頭坐巴士直接到麥理浩徑的起點。第二天,很早就起來準備搭第一班的巴士,前往麥理浩徑,早晨的街燈都還亮著,巴士已經在等待著上班的人們,而碼頭也有人們在等著渡船,幾隻海鳥飛越海面,又飛過碼頭。
  • 香港麥理浩徑最美路段徒步穿越
    麥理浩徑是香港四大遠足徑之一,全長100公裡,貫穿郊野公園,分十段,跨山越海,是人們登山郊遊,戶外冒險的經典路徑。其餘三條香港遠足徑:鳳凰徑(全程70公裡,分12段),衛奕信徑(全程78公裡,分10段),港島徑(全程50公裡,分8段)。
  • 徒步香港麥理浩徑(第一段)
    食品:自熱小火鍋 巧克力 水 咖啡 溜溜梅香港有一條著名的徒步線路《麥理浩徑》,這條線路是1979年10月26日啟用,全長100公裡。共分為十段。沿途有路標指示牌,每段都有報到處和休息處。麥理浩徑橫跨香港24個郊野公園中的8個,沿途要翻越二十多座山頭,如420米的牛耳石山、702米的馬鞍山、649米的草山和957米的大帽山等。
  • 必存 | 香港麥理浩徑全程路書攻略和一些經驗建議
    戶外剁手攻略上一篇已經發了。本文整理下徒步麥理浩徑的裝備和線路規劃的一些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另外麥理浩徑的前四段也是瑞典北極狐Fjallraven Classic徒步活動的路線。麥理浩徑是香港最長的遠足徑,全長100公裡,共分10段。麥理浩徑共有200支標距柱,約每500米一支。它起始於西貢北潭湧(大網仔路及北潭路路口,該路口設有本徑起點標誌),貫穿了西貢東、西貢西、馬鞍山、獅子山、金山、城門、大帽山及大欖郊野公園,以屯門為終點(橫過青山公路及杯渡路路口的輕鐵橋下)。大部分的麥理浩徑都是依山勢而建。
  • 【香港麥徑】行走山野百裡の麥理浩徑簡介及出行攻略
    「轉發、分享」內容【網   址】www.58020.com 心隨戶外,熱愛我的熱愛    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是香港西貢區東部一條貫穿郊野公園的遠足徑麥理浩徑是香港最長的遠足徑,全長100公裡,共分10段。麥理浩徑共有200支標距柱,約每500米一支。它貫穿了西貢東、西貢西、馬鞍山、獅子山、金山、城門、大帽山及大欖郊野公園,以屯門為終點。大部分的麥理浩徑都是依山勢而建。全程風景各異,不論山嶺、岸邊、叢林、溪澗,全都美麗得叫人嘆為觀止,尤其是其中第三﹑四﹑七﹑八段﹐都是連綿不斷崎嶇難行的山路﹐幾百米直上直下﹐令人色變。
  • 4,5天穿越——香港麥理浩徑
    直到某天,同事告訴了我個陌生的名字:麥理浩徑。這名字聽起來怎麼這麼拗口?不過還是上百度查了下,竟然一下子吸引住了。當晚12點決定了:我要走麥理浩徑。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是香港一條郊野徒步線路,以前香港總督麥理浩命名。全程100公裡,共分為十段。這條路線是非常成熟的郊野徒步路線,每隔500米就有一個標記柱。
  • 全球最佳徒步徑之一,香港第一條徒步徑,全港路線最長—麥理浩徑
    今天給大家介紹香港的麥理浩徑,隨著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速鐵路的開通,再加上這幾年通行證的申辦越來越便利,香港離我們不再遙遠。麥理浩徑,以時任港督麥理浩爵士命名,是香港最早(1979年)啟用且全港最長(100公裡)的一條遠足徑,起於西貢北潭湧,終於屯門,貫穿東西,共分十段。
  • 驢友失蹤遇難引熱議:能否設廣州遠足行山徑
    這兩日,一個話題頻頻被廣州驢友圈提及:安全起見,廣州幾個森林公園的主管部門能不能學學香港麥理浩徑,以目前相對成熟的幾條路線為藍本,正式創設廣州遠足行山徑,並設立規範的指引路標?  反思路無標識  吳沓或被迷路引上絕路  至今,警方尚未公布吳沓事件的調查結果。對吳沓的死因,我們不能妄下結論。
  • 麥理浩徑:不一樣的香港
    首先,為什麼選擇去挑戰香港百裡浩徑?我肯定不會告訴你是因為我的港澳通行證要過期了。^_^(當然,100公裡的麥理浩徑也是名聲在外,後文詳盡介紹)隨著現在港澳通行證電子刷卡通關,已經大大縮減了前些年入港的排隊時間了,前後加起來5分鐘左右就可入境,偷偷告訴你,比同行的外國人通關還快多了。
  • 暢遊香港—萬宜水庫、麥理浩徑
    香港有一條著名的徒步線路———麥理浩徑,這條線路是1979年10月26日啟用,全長100公裡。
  • 麥理浩徑一二段徒步全攻略
    下面是我整理的麥理浩徑一二段徒步全攻略,拿去不用謝。希望你也可以收穫一次愉快的徒步之旅。無需打賞,記得收藏!PART1   物品清單:必備:身份證港澳通行證(檢查好籤注信息,愛好徒步的同學建議籤一年多次,一次性收費100元,周一至周日可前往南山區出入境廳自助機辦理,出關後再次檢查後放好,千萬不能丟
  • 港島麥理浩徑最美二段徒步
    麥理浩徑是香港四大遠足徑之一,全長100公裡,貫穿郊野公園,分十段,跨山越海,是人們登山郊遊,戶外冒險的經典路徑。其餘三條香港遠足徑:鳳凰徑(全程70公裡,分12段),衛奕信徑(全程78公裡,分10段),港島徑(全程50公裡,分8段)。
  • 聞名全球的麥理浩徑,沿途景色多變,明星、政要都以徒步登頂為榮
    劉嘉玲在麥理浩徑dierduan以屯門為終點,共分為十段。麥理浩徑橫跨 香港8個郊野公園,沿途翻越二十多座山。每段難度各異,路徑由山徑、石級、古道,水泥徑及馬路等連接。沿途攀高山、賞海灣、遊水塘、踏古道,景色多變豐美,指示清晰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