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黛安娜王妃,十分親民並且用自己的王妃地位,為民眾們做了很多實事。如今,約旦也有了一位「黛安娜」,她就是現任約旦王后亞辛·拉尼婭。
拉尼婭是世界上最年輕的王后,還被西方世界稱為是足以和黛安娜、傑奎琳媲美的人物。
不過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在嫁給約旦國王之前,拉尼婭的身份竟只是個「難民」。今天,咱就來看看這位顛覆人生的傳奇女性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自強不息的「難民」少女
拉尼婭的父親是科威特的一名醫生,她的父母本是巴勒斯坦人,但由於故鄉受戰爭的影響,人民水深火熱,社會不穩。於是拉尼婭的父親就舉家搬去了科威特,拉尼婭也是在這裡出生的。
雖然父親是體面的醫生,也拿著不菲的工資。但因為沒有科威特的國籍,拉尼婭一家子還是得被貼上「難民」的標籤。
雖然身份比較尷尬,但拉尼婭的能遇上當時還是約旦王儲的阿卜杜拉,我們也不難猜出她一定是位優秀的女性。事實也是如此,拉尼婭從小的成績就非常優異。
高中畢業後,拉尼婭考上了開羅的大學,攻讀的是管理學。學業一路順風順水,但臨近找工作之時,命運卻給她開了一個玩笑。
1991年,科威特爆發了戰爭。
剛剛大學畢業的拉尼婭,又跟隨父母離開了科威特,逃向了約旦。本來在科威特就是外來居民的拉尼婭,到了約旦,又一次背上了「難民」的身份。
萎靡的拉尼婭在父母的一再鼓勵下,才重新振作起來,外出尋找工作。優秀的學歷背景和出色的個人能力,拉尼婭很快就收到了來自花旗銀行的錄用,沒過多久她又跳槽到了大名鼎鼎的蘋果公司,負責市場部的工作。
在女性普遍依附男性的阿拉伯世界中,拉尼婭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的精神是難得可貴的。這離不開她父親的栽培,拉尼婭擁有一個開明的了不起的父親。
胸懷天下的最美王后
拉尼婭與國王的相遇說來也比較浪漫。一次拉尼婭受同事的邀請,參加了國王妹妹舉辦的派對,就是這場派對,讓本該毫無交集的兩個人相遇了。
派對上,還沒有成為國王的約旦王子,對人群中閃閃發光的拉尼婭一見鍾情。兩人言語投機,王子被拉尼婭的侃侃而談和落落大方深深吸引。這樣一個不僅外表出眾,內涵也有趣的女人誰會不喜歡呢。
在王子的猛烈追求下,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交往僅半年,王子就向拉尼婭求婚了。
1993年,王子給了拉尼婭一場盛大的婚禮,那年的她才23歲。從「難民」的身份一舉變成「太子妃」,兩人的愛情實在夢幻。
成婚後的拉尼婭沒有像普通的約旦女性一樣,把自己關在家裡,只相夫教子。拉尼婭選擇通過慈善事業來實現自我的價值。
婚後第二年,拉尼婭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是個小王子。生完孩子沒多久,拉尼婭就開始了自己的慈善事業。她創辦的第一個基金會就是為了幫助貧困兒童的生活與教育。
從小就跟隨父母顛沛流離的拉尼婭太清楚一個和平、安定的生活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了。她一直致力於兒童的教育事業,特別是對女孩教育事業的投資。因為在約旦,女性不受教育是個極為普遍的事情。
拉尼婭無數次在公共場所的演講中說到:「只有教育才是國家的未來,女孩的教育尤為重要。」她還說:「對於女孩最重要的,不是漂亮的依附和父母的寵愛,而是自身的知識。」
拉尼婭的發聲,無疑是對整個阿拉伯世界保守派的抨擊。一時之間,與她利益相悖的政治家們都說她是擾亂國家綱紀,還說她不該如此拋頭露面。面對此,拉尼婭從不退縮。
1999年,王儲即位,拉尼婭也被冊封為王后,年僅28歲的她是全球最年輕的王后。
身份的提升,給了拉尼婭可以更好的深化改革的底氣,她也逐漸將目光從兒童的教育領域,看向更為泥濘的保守領域。
拉尼婭一直都在為女性的權利發聲,她主張立法禁止男性家暴女性,也堅持廢除阿拉伯世界中的「榮譽謀殺」。還一直為男、女性地位的平等作出努力。
拉尼婭不僅推動了約旦內部的改革,更間接幫助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價值觀重塑。讓世界看到,巾幗從來不讓鬚眉。
難民出身的拉尼婭,一路走到了受人愛戴的王后位置。不愧是阿拉伯世界中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她註定會成為永恆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