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寒門底層,李子柒火出國門,黃智博卻鋃鐺入獄,到底為什麼?

2020-12-16 文娛小仙女

「在未來,每個人都有15分鐘成名的機會。」

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的預言已在21世紀成為無可辯駁的現實。

無數懷揣夢想的普通人,抓住微博、頭條、B站、快手和抖音這些層出不窮的平颱風口,刷新了由流量紅利定義的成功。

在網際網路的「魔力」加持下,不論文化水平、財富家世、高矮胖瘦,每個人都有可能憑藉獨特的原創內容,一夜爆紅。

從「獵奇審醜」搏出位的鳳姐、芙蓉,到「直播帶貨」,商業價值媲美明星的李佳琦、薇婭。

「網紅」概念脫離原始的負面形象,迅速迭代。

層出不窮的流量弄潮兒,也讓整個世界見識到了 「網紅經濟」的魅力。

而他們中「文化輸出」做得最出色的一位,無疑是90後四川姑娘李子柒。

歸隱田園的「國風網紅」,憑藉仙氣四溢、如詩如畫的美食視頻圈粉無數,甚至火出國門。

在油管上,李子柒粉絲過千萬,曾被央視盛讚:「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內捲化」的全民焦慮時代,李子柒依然可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安心做個「講故事的人」。

這個出身貧寒,曾做夜店DJ謀生的瘦弱四川農家姑娘,到底有什麼不同?

人人渴望逆襲的時代,沒資源、沒背景的她到底憑什麼一夜爆紅?

從李子柒最早的視頻刷到現在,我就像吃了炫邁,根本停不下來。

她的視頻好像有種神奇的魔力,能吸引你持續地看下去。

除了直截了當的「美」,我能感知到的就是一種帶著宗教意味,近乎虔誠,發自內心的熱愛。

一、美與熱愛

李子柒的爆紅,無疑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造就的一場奇蹟。

快節奏的浮躁社會中,帶貨主播們聲嘶力竭地推薦商品,李子柒卻紮根田園,致力於展現樸素簡約的鄉村畫卷。

那些鏡頭中的美人、美景、美食,自帶靜謐溫暖的氣息,讓長期處於鋼鐵叢林裡的觀眾,得到心靈的慰藉與安寧。

說到這裡,再次感嘆一下,李子柒作品中的美。

在那繁花似錦的院落中,李子柒衣袂飄飄,一雙巧手造就萬千美食,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

面對「美化農村」的質疑,她回應道:

「農村就非得是窮苦的嗎?農村就不能有滿院子的花草果蔬嗎?在社會環境很好的情況下,能把日子過成什麼樣,更多的是取決於你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以及你是否願意為之努力。」

又有人問:「為什麼要拍這些視頻?」

李子柒說:「沒有那麼多為什麼,就是覺得有意義,因為這就是我的生活。」

「沒有腳本,有的只是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這種熱愛,是觀眾肉眼可見,並且甘心沉醉的。

每個季節,熱愛田園生活的李子柒都能用手邊的工具,做出古意盎然的時令美食。

4 月,採金黃的枇杷釀酒。

5 月摘櫻桃釀酒、煨櫻桃醬、烘櫻桃幹、調製櫻桃原汁茶。

6 月摘豌豆,臼磨成粉,給奶奶做愛吃的豌豆涼粉。

7月乞巧節,自製花朵一般的紫薯「巧酥」。

8月中秋節,做蘇式鮮肉月餅、釀桂花酒。

9月天高氣爽,爐火熬煉潤肺秋梨膏。

還有漿果蛋奶冰淇淋、玫瑰繽紛花食、大塊肉粒牛肉醬、玲瓏熟醉蟹、銅鍋涮肉、醬大骨……

在李子柒的視頻中,風景清新怡人,音樂婉轉悠揚,只見她手起刀落,瓜果蔬菜、飛禽走獸,就變成了桌上的珍饈美味。

就這樣看著看著,屏幕前的我,心情都明媚了幾分。

廚房小白甚至開始學習新奇菜色,開啟「美食至上」的快樂生活。

來自遙遠四川的美景、美食和美人,就這麼激發出了北方草原姑娘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緒。

用「美」來表達「熱愛」,就是李子柒獨一無二的優勢。

二、苦與熱愛

很多人都知道,李子柒做過夜店DJ,還有人因此詬病這個鏡頭裡看起來出塵脫俗的姑娘「虛偽」。

總是恬淡平和的「仙女」李子柒,其實有著不為人知的悽苦童年。

1996年,才6歲的李子柒,就被惡毒繼母扯著頭髮往水溝裡按,拼死掙扎才撿回一條命。

父母離異、生父早逝、繼母虐待……命途多舛的她,過早經歷了世間諸多磨難。

幸虧爺爺奶奶心疼孫女,將她接回身邊撫養,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美好。

李子柒爺爺善於農活,還會編制竹器。

小子柒記憶中最溫暖的時光,就是和爺爺一起做木工,陪奶奶做飯,莊稼成熟時下地幹活。

那些年,她耳濡目染學到的不僅是過硬的生存技能,還積攢了日後短視頻作品的重要素材。

此外,李子柒爺爺也是十裡八村有名的鄉廚,鄰居有了紅白喜事都樂意找他幫忙。

而在爺爺做飯的時候,小子柒便在旁邊打下手,嘴饞了可能還會趁爺爺不注意,偷吃一口。

2016年,剛拍短視頻一年,粉絲不足10萬的李子柒,參加綜藝節目《我是食神》,做了一道「上方雞樅」紀念爺爺。

雖然菜口味偏鹹,瞬間滅了四盞燈,但背後的親情故事卻真實催淚。

原來,這道爺爺做過的菜,對她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回憶。

李子柒說:「那時候窮,沒吃過什麼好東西,記憶中它是很好吃的。」

主持人問她有沒有親手做給爺爺吃。李子柒遺憾「沒有這個機會」。

爺爺在她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溘然長逝,留下李子柒和奶奶相依為命,祖孫二人的生活也變得難以為繼。

家境貧寒的李子柒幾乎上遍了當地的報紙,年邁的奶奶從鄰居到婦聯,到處求好心人資助,希望孫女完成學業。

但李子柒卻不忍心看老人為自己奔波。

於是,2004年,剛滿14歲的李子柒輟學,獨自前往城市打工。

謀生最艱難的時候,李子柒連續吃了兩個月的饅頭,還像流浪者一樣露宿過公園長椅、睡過橋洞。

李子柒在餐廳做服務員,每月工資只有300元,不小心打碎碗盤,還得扣錢。

苦日子過了兩年,李子柒開始跟人學習打碟。

直到2009年,學成的李子柒終於找到了新工作。

她說自己做DJ不是因為喜歡音樂,而是覺得這份工作工資很高。

「我可以賺到這些錢,給我奶奶」。

2012年,獨居鄉下的奶奶生病,需要人照顧。

早就厭倦城市喧囂的李子柒決定拋下一切,歸隱田園。

初期,她在老家開淘寶店為生,但生意不好,只能勉強度日。

後來,在弟弟的建議下,李子柒開始在網絡上發布一些無釐頭視頻,為自己的店鋪引流。

摸索一段時間後,她開始在鏡頭前展示自己真正拿手的事,比如做飯。

2015年,李子柒決定自拍自導古風美食短視頻,拍攝內容就是她最熟悉和熱愛的「農村生活」,取名 「古香古食」。

從畫質感人的《桃花酒》,到令她一夜爆紅的《蘭州牛肉麵》,李子柒先是請教美拍特效視頻製作達人,升級設備和技術,再特意去甘肅學習,軟磨硬泡拉麵師傅傳藝,苦練一個多月,練到胳膊酸痛才拉得像模像樣。

拍攝過程中,僅僅是拉麵這個步驟她就拍了 200 多個鏡頭,全程單人操作,每拍完一個鏡頭她就得去關拍攝鍵,調整相機的位置。

最終她花了整整 3 天、用了 20多斤麵粉才完成拍攝。那些廢掉的麵團做成饢,她跟奶奶兩人吃了半個月。

「功夫不負有心人」,該視頻一經發布,全網播放量5000萬,點讚60萬,李子柒成功了!

這個只有初中文化的姑娘,從零開始學拍攝、學剪輯,為了呈現最好的效果,在一年時間裡積累20881條素材,走了260多公裡山路。

為了拍幾十秒的雪景,她要在雪地裡凍上七八個小時;為了拍日出,她不得不凌晨 3 點就出門上山。

極致唯美的畫面背後,是常人難以忍受的枯燥和艱辛。

要不是真的熱愛,誰能吃得了這個苦?

或許是「人紅是非多」,爆紅的李子柒開始受到攻擊和質疑。反對者認為,李子柒是團隊包裝出來的「假人」,不值得追捧。

面對網上的流言蜚語,李子柒回應道:

「總有人說這不可能、那不可能。其實,他們只是不願意相信有人為了把這些不可能變成可能,花費了那麼多耐心和功夫。」

而這些耐心和功夫的背後就是「熱愛」的力量。

後來的李子柒越來越紅,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從鄉下貧女一步步進階為網紅新貴。

2018年,是李子柒邁向國際的關鍵節點。

李子柒的原創短視頻在海外運營3個月後獲得YouTube銀牌獎,粉絲數破100萬,被國外網友稱為「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漢妝》、《麵包窯》、《芋頭飯》等作品在Facebook也獲得了數百萬的播放量。

不懂漢語的國外粉絲看得如痴如醉,狂吹彩虹屁。

2019年,李子柒成為成都首位非遺推廣大使,入選「十大女性人物」。

2020年4月份,李子柒YouTube粉絲突破1000萬,成為首個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

5月19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李子柒和袁隆平一起受聘擔任首批推廣大使。

其實看了她的作品,就會了解,這些榮譽都是她應得的。

李子柒將農村生活搬上網絡,拍攝的時間跨度拉得非常大。比如一般人拍做菜,可能會用到醬油,然後會從「我們已經有醬油了」拍起,而李子柒會從「我們如何種出黃豆拍起」。

再加上精美的構圖和悠閒的生活節奏,讓她的視頻呈現出「田園紀錄片」的質感,媲美日本治癒系電影《小森林》。

更何況李子柒還「技能滿點」。

從造麵包窯、做竹子家具、文房四寶、做衣服,到烤全羊、釀酒、做鞦韆……總之,沒有李子柒做不出來的東西。

那些說李子柒造假擺拍、用替身的,又怎麼解釋她利落熟稔的動作和手上從未間斷的傷口呢?

用「苦「來成全」熱愛「,就是李子柒成功的秘訣。

三、如果沒有「熱愛」

上文提到,李子柒做過夜店DJ。

但那時候的她,就是為單純了謀生,沒有熱愛。

如果她終其一生都未曾邂逅自己的熱愛,很可能被夜店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所汙染,也絕難得到如今的成就。

畢竟,大部分做夜店DJ女孩,吃的是青春飯。

最好的歸宿也不過是找個年齡差距懸殊的富商,做個籠中金絲雀,或者手段高明、忍辱負重,頂住公婆的勢利和挑剔,嫁個紈絝子弟富二代,扮演世俗意義上的「賢妻良母」。

沒有真正的「熱愛」和一技之長,單靠「青春和顏值」就想拿「獨立女主」劇本,根本不可能!

甚至有些年輕男女,因為家境貧寒、受教育程度不夠,在花花世界浸淫久了,「眼高手低」,欲望超過能力,稍有不慎,就上了社會新聞,成了「法制咖」。

比如疫情期間被捕的樂華「口罩詐騙」小生黃智博,就是一念之差走上邪路。

陽光帥氣的黃智博,曾是韓國Big Hit娛樂公司的練習生,並通過了CUBE娛樂公司的面試,參加了兩季《以團之名》,為了騙區區11萬,就獲刑三年,令人無限唏噓。

事後,黃智博姐姐在微博發文替弟弟道歉:「我代表我弟弟黃智博對造成社會上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並勸誡「希望像我們一樣平凡家庭的孩子,想走上明星道路的話小心一些,這條路並不是你們所看到的那樣光鮮亮麗」。

這個收入薄弱的務農家庭,父親被查出心臟病,姐弟倆輟學打工。黃智博訓練時各方面的花費不少,中途也曾兼職給家裡添補收入。由於在公司沒有收入,全家把給爸爸做手術的錢省去給黃智博開銷。

但像這樣本身對自己事業沒有熱愛和積累的選秀愛豆,每天都得過且過,虛榮攀比,甚至滿腦子「賺快錢」,所以也很容易無底線,走偏。

四、「熱愛」才能逆襲

但這個網際網路時代,還是有希望的。

出身不好的底層年輕人,即便起點低、阻礙多,也能憑藉熱愛逆襲。

就像2015年剛開始拍短視頻的李子柒一樣,滿足了溫飽及格線,就專注追尋「熱愛」,而網際網路時代,也成功發掘了她熱愛之物的商業價值。

《奇葩說》的大神黃執中也是憑藉對辯論事業的滿腔熱愛才能逆襲。

他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茶不思飯不想的事,一個人如果沒有找到過很有意義的事情,這是很沒有意義的人生,這是很沒有意義的青春。」

他們最大的動機都不是「金錢和利益」。

而「熱愛」的價值,本就符合認知心理學規律。

比如「自我決定論」。它闡明了人類三種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的需要、能力的需要和歸屬的需要。

如果這些需要得到了滿足,那麼人就會更加主動、積極和愉快地投入工作和學習。其中自主性非常關鍵,自主性越強,就越能激發出興趣。

根據心理學家懷特的說法:「在發展能力中,比起只通過滿足基本生理需求進行獎勵,任何動物都更多地受到好奇心和興趣的驅使。」

後來「自我決定論」不斷被其他科學家驗證和補充。

他們發現,金錢、名利等外部獎勵,反而會削弱人類行為的內在動機,即好奇心和興趣等。

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人們對「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深信不疑,覺得一定要先謀生,再滿足興趣和熱愛。

但真實的人生並不總是馬斯洛口中冰冷的金字塔,無需嚴格按照從物質到精神的順序依次升級。

畢竟當你終其一生都沉溺於追求溫飽等外部獎勵,你的好奇心等內在動機也就消失殆盡了。

多年以後,即使遇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你也會分不清到底是內在動機還是外在動機。

於是一輩子可能都找不到令你廢寢忘食的「熱愛」,被困在無趣的生命中。

更何況,很多心理學實驗已經證明了:「被內在動機驅使的人,往往比被外在動機驅使的人更成功。」

所以官媒點評「沒有熱愛,成就不了李子柒」,可謂一針見血。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願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愛。

相關焦點

  • 「底層文化資本」是寒門子弟「逆襲」的金鑰匙嗎?-虎嗅網
    有關「寒門能否出貴子」「寒門再難出貴子」以及「寒門如何出貴子」的討論無論在日常交流還是網絡平臺上都時有所聞。有人感嘆底層社會的孩子越來越難實現社會流動,有人認為只要努力奮鬥,也有可能突破客觀條件的限制,實現人生的「逆襲」。
  • 寒門難出貴子為什麼是個偽命題,讓歷史來告訴你真相
    孫壯每日一文理性的爭論從來都是好事情。昨天,我寫了一篇《江西打工家庭飛出紹興高考狀元:寒門難出貴子論可以閉嘴了》,不料引發很大的爭議。我寫這篇文章的現實語境是,這些年來、包括這幾天,許多人都在高喊著寒門再難出貴子,包括去年考上人大的那位著名學子,他們討論的寒門難出貴子,是在講如今的寒門學子想考名校難了。在這樣的語境下談「貴子」,當然是指學業優秀、能上名校的主了。你突然來說狀元不一定是貴子,貌似很對,但在這一話題討論中顯得毫無意義。
  • 為什麼很多寒門子弟,選擇去非洲打工?
    前幾年有個很火的帖子,叫《寒門再難出貴子》,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這其實是很現實的話,因為在一個市場已經高度成熟,資源分配極不合理的社會,出身寒門的學子很難有出頭的機會。眾多資料發現來非洲務工的大多數為寒門子弟,能夠從父母那得到一些支援的,誰會來非洲工作,又有哪個有經濟能力的父母會讓自己的子女來非洲(旅遊、派遣之類不算)。以下為走出趣出國勞務平臺在網際網路收集的資料整理,僅供參考。
  • 疫情之下,樂華練習生黃智博口罩詐騙28萬被捕,腦殘粉竟如此說?
    如果說目前娛樂圈最火的一件事,那就是疫情之下,樂華練習生黃智博口罩詐騙28萬被捕的事件。2月6日,上海警方發布了警情通報,表示已經偵破一起利用疫情,以"賣口罩"為名實施的系列網絡詐騙案。警方當時並沒有透露實施詐騙的黃某某是誰,後經過網友扒拉,才證實警方所說的「黃某某」就是樂華公司旗下藝人黃智博,一時間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據警方調查發現,黃智博並沒有口罩可供出售,並且還參與了另外兩起詐騙案,涉案價值高達28萬餘元。
  • 《以團之名》練習生黃智博賣口罩詐騙被抓 粉絲傷心留言太失望
    13日晚,在熱搜上「黃智博」三個字一直在熱搜上引起網友們的關注,點進去才知道原來是他以賣口罩的名義實施詐騙被抓,非法獲利更是高達28萬元。有趣的是,黃智博還是一名藝人今年21歲,是樂華娛樂旗下的一名練習生,還曾參加過選秀節目《以團之名》,雖然沒有成功出道,但好歹也算有幾個粉絲。
  • 字子扎心,認為寒門能出貴子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寒門是什麼意思!
    越來越多曾經沉迷於「寒門貴子」幻夢中的人逐漸開始醒悟,當今的社會,寒門出貴子絕非易事!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窮人當時居住在道路左側,所以稱之為是「閭左」門者,根基也。有一定基業、有一定財富的家族才能稱之為「門」。古代社會有一句話叫做「上品無寒門,下品無氏族」,所謂的「寒門」,指的其實是與上品的「氏族」所對應的庶族,也就是有一定財富和勢力,但又勢力比較弱的家庭。類似於當今的社會人分三六九等,古代社會人分四等:士農工商。
  • 別說寒門難出貴子,就連貴門也難出貴子;成為「貴子」並不簡單
    ,這些耳熟能詳的商界奇才,富豪巨賈,通常都認為他們來自「寒門」,但諸多文章卻指出他們的成功都與其「不平凡」的家庭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與普通家庭來比較,他們的出身並非「寒門」,但也稱不上是「貴門」。
  • 「寒門出貴子,白屋出公卿」的時代已走遠,我們該反思什麼
    這句話的出現自然有它出現的道理,自中國隋朝起,科舉制度成為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基本制度,這種制度的出現,打破了以往傳統的血緣、家族世襲制,以及貴族階級的壟斷,成為古代寒門子弟的跳板,使得寒門子弟也可以通過科舉來出人頭地,「朝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成為越來越多底層讀書人的夢想,很多人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家族的歷史,為此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只為出人頭地那一刻
  • 一部高考歷史的備忘錄——讀呂翼長篇小說《寒門》
    《寒門》就是這樣一部以高考升學為時代背景、以農家子弟發奮苦讀跳龍門為創作題材的長篇小說。它既是中國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傳統理念在現實生活中的折射映象,也是一幅二十世紀下半葉以降中國農家子弟求學路上「萬人爭過獨木橋」的生活世相圖。
  • 司馬懿:寒門弟子與士族門閥的血淚鬥爭
    所以,我們接下來就來聊一聊司馬懿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司馬懿雖然在三國裡極富權謀,但在後世人眼中,不失多為一個反派形象。這樣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司馬懿最後篡奪了曹氏天下,他並沒有成功洗白,就這樣被小說家拍在了歷史的泥巴上。但如果我們從司馬懿的早年看起,會發現他在那時就已經展現了常人所沒有的智慧。
  • 曹操的重要謀士郭嘉,到底出身寒門還是世家?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郭嘉這個人,甚至被很多人拔擢到和諸葛亮一樣的高度上來。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後,還說了一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這句話無疑讓隨軍出徵的各個謀士黯然失色,也表明曹操對郭嘉的重視和信任。有很多人認為,郭嘉是寒門新貴,曹操重用郭嘉,也代表了曹操對人才不問出身、唯才是舉的態度。
  • 中介宣稱的出國打工,司機都能年薪30萬!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中介宣稱的出國打工,司機都能年薪30萬!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但是很多人離家萬裡到國外務工,是為了謀生養家,並無掙得年薪百萬的能力,做的是底層的工作,即便不少發達國家工資水平高,但是同樣物價也高,這些人在異國多是省吃儉用。因為打工的國人多是踏實而且肯吃苦的,所以在國外工作的大多數工人都工作勤懇,而這些工資都是勞動所得。
  • 古代寒門學子要上京趕考,沒有路費咋辦?來錢的路子簡直不要太多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通過考試去到理想的學校,或者是走上自己想要的道路,都是值得高興的事情。然而無論是如今的高考,還是古代的科舉,都需要學子寒窗苦讀多年。但其中只有很少的人,在多年寒窗後可以真正改善自己的生活。 在古代的許多小說和話本中,都有窮書生和富家小姐的故事。這些故事中,富家小姐往往資助了窮書生上京趕考,同時以身相許。
  • 寒門再難出貴子?北大才女4分鐘演講,讓世界都沉默了
    幼時,她出身於連門都沒有的農村寒門家庭。少年時,她叛逆、成績差,前途一片黑暗。青年時代,她高考失利,一度以為人生註定平凡。……22歲,她用2周時間制定計劃,6個月時間複習,一舉考取北大法律系研究生。23歲,毫無演講經驗的她參報名了《超級演說家》比賽,用3天時間總結出演講套路,登上冠軍寶座,一夜成名。
  •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窮搞IT,富搞金融!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這句話是最近和很多中小學家長探討最多的話題。筆者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通過小升初、中考、高考,不斷得通過學習超越其他家庭實力雄厚的家庭,一旦進入了社會,各種因素導致的「不公平」都會顯現出來。
  • 「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意思是燕子知道誰家貧窮,誰家富有,燕子會去富有的家庭搭窩;家裡的狗會認新女婿,新女婿第一次去丈母娘家,狗也就不會咬。和燕知寒門對應的老話還有一句:燕子不入愁苦門。以前農村窮人家的房子都是又低又矮的茅草房,燕子在那裡搭窩,孩子隨便就破壞掉了,不安全。所以燕子都會去寬敞高大的房簷下搭窩,既安靜又安全,時間久了,人們就認為燕子有靈性,知道家庭的貧富。狗知新婿,就很神奇了,家裡的狗平時再兇,女婿第一次到丈母娘家,狗一般都不叫,好像知道以後會是一家人一樣。
  • 為什麼現在大家都說,出國旅遊的是窮人,國內旅遊的才是有錢人?
    對於中國遊客而言,旅遊主要分成兩個類別,一個是「國內旅遊」,另一個是「出國旅遊」。照理來說,應該是「出國旅遊」要比「國內旅遊」花錢更多,成本更高才對,但現在很多人卻說,出國旅遊的都是「窮人」,國內旅遊的才是「有錢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出國留學褒貶不一,很迷茫到底該不該出國留學,利弊點都在本文!
    前兩篇文章詳細地講述了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留學的選擇,還有出國留學的花費。卻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話題,就是到底該不該出國留學,出國留學到底有哪些好處,有哪些壞處。今天致叔圍繞著出國留學利與弊這個話題,結合多年來所遇見的學生給的一些列反饋來聊一聊,到底是留學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 社會底層的人,就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嗎?
    身為一名大學生,相應的社會經驗的確匱乏,不過說到底,很清楚的一點是,現在這個社會的確是個功利的社會,成年人的交際往來,往往都是利益至上。那麼話說回來,像這個同學一樣,學歷低沒什麼文化的人,難道就不配擁有快樂幸福的人生嗎?答案是:可以,但是很難。都說「寒門難出貴子」,更何況你還是個不優秀的「寒門子弟」。
  • 俗語「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揭示了什麼道理?啥意思
    老人說「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燕子和家狗為什麼會如此有靈性呢?這句話背後到底有什麼含義呢?不知道你聽過沒有?其實,這主要還是因為燕子的特殊習性以及家狗忠誠的性格導致的。燕子不進寒門首先,「燕子不進寒門」,這句話就是大白話,從字面上很容易就能理解它的意思:「燕子不會在家境貧寒的地方築巢。」難道燕子會察言觀色,並且還是一個「勢利眼」的動物嗎?答案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