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底層的人,就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嗎?

2020-12-16 77的情感世界

昨天,小編一個許久沒有聯繫的小學同學,突然找到我,說是想找個人聊一會兒天,小編也不好拒絕,看得出來,他很孤單,想必聊一下或許能給他些許慰藉。

我們很自然地聊到了人生,雖說兩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聊人生這個話題有些沉重了,但的確感悟很深。

這個男同學雖然才不到二十歲,卻已經在社會上打拼好多年了,他自己深知,自己在學習方面不足,沒考上高中,又不甘心做個「懶人」,就各種找工作,短短幾年,他已經換過不下十幾份工作了,現在在某一個事業單位,當一名小小的秘書,每天雖然沒什麼重要的工作,但是卻天天加班到深夜,沒有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

他講到人際關係處理這一個問題的時候,仿佛很是透徹。身為一名大學生,相應的社會經驗的確匱乏,不過說到底,很清楚的一點是,現在這個社會的確是個功利的社會,成年人的交際往來,往往都是利益至上。

那麼話說回來,像這個同學一樣,學歷低沒什麼文化的人,難道就不配擁有快樂幸福的人生嗎?答案是:可以,但是很難。都說「寒門難出貴子」,更何況你還是個不優秀的「寒門子弟」。誰也不能一竿子打死一個人的人生,其實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出路,還是要靠自己後天的努力了。

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遠離「懶人」這個稱號,一個懶惰的人永遠成不了大事,這是定理。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還有幾個成語叫「笨鳥先飛」、「先聲奪人」,如果你落後於人,那你就比他們多努力一點呀,最可怕的永遠都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只要你肯奔跑,你們之間的差距,一定會越來越小的。

社會這趟渾水的確很深,沒親自體驗過,很難知其冷暖,什麼樣的人跟什麼樣的人交際,員工很難跟老闆打成一片,交際關係,一般都是存在於員工與員工,老闆與老闆之間的。一堆親戚聚在一起吃飯,也是有錢的人最有話語權。

其實呀,社會底層的人,每天過著自己的生活,也沒有什麼好失落的。別人怎麼優秀,怎麼有錢,都是別人的事情,富有富的快樂,窮有窮的樂趣,有錢人不見得一定快樂,我們這些小嘍囉卻可以開開心心沒有煩惱。日復一日的工作,固然枯燥,但是只要你積極向上,樂觀開朗,又有什麼好落寞的呢。

人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去羨慕,不去比較,要學會滿足,也要有一點不滿足,這個不滿足是對於自己的,總歸人是要不斷前進的,一點點的不滿足,是你前進的動力。

所以呀,社會底層的人,依然可以擁有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只要你肯努力,你肯樂觀,你肯滿足!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越有這三種特徵的人,越難脫離社會底層,人生層次越低
    標題:心理學:越有這三種特徵的人,越難脫離社會底層,人生層次越低原創聲明:本文獨家發布於百家號「社會解讀」社會是分層次的,有上層社會的人,有中層社會的人,也有底層社會的人。上層社會的人是社會的精英人士,或者從小生於富裕家庭。而處於底層社會的人,往往出身平凡,需要經過自己的努力,方能脫離底層社會,走上更高的人生層次。不曾的社會層次雖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人的活法卻不一樣,或者說,生活質量會有很大的不一樣。因此,越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越要突破自己的格局。然而,有這三種特徵的人,卻很難突破。
  • 窮人就只能處於社會的底層?補貼和福利能不能改變現狀?
    補貼和福利實際上只是緩兵之計,對於喪失勞動力的來說這是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基本,真正能起作用的是提高教育程度,對勞動力進行培訓,提供就業崗位等(法律規章是寫了,但是實際工作卻一團糟)。這等於說是讓底層失去了生存的資格,接觸過底層的都知道,底層人的努力回報很少,頂多就是在溫飽線上多出一點而已,真就要餓死底層人了。
  • 世相百態:社會底層邊緣人,何以體面地活著?
    社會是一個複雜的大熔爐,充滿各式各樣的人,也飽含冷暖百態的人生。一個不可否認的現狀是,社會是有階層之分的。不同階層的人,從自己的角度,很難看清楚其他階層的人,也理解不了別人的生活。一個很明顯的表象,就是不同階層的鄙視鏈。
  • 剩男都是「社會底層」?剩女都是「社會頂層」?真的是這樣嗎
    所謂的「剩」即剩餘的、剩下的,從性別來看,剩男較為常見,也比較多見,畢竟從全國範圍來看,男性要比女性多出3000多萬人,這也就決定了在理想的一對一匹配之後,仍然有3000多萬人找不到對象,最終成為光棍。
  • 學會尊重社會底層的人
    社會底層人的生活,才是最真實的生活。社會底層的人,是一群面對艱難,從來沒有輕言放棄;面對不堪,咬牙與命運決鬥;面對風餐露宿,仍然頂風冒雪、堅持前行的人。當然,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社會底層的人,但我知道他們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當你走進他們的生活,你原來可能尚存的一些情緒和牢騷、不滿和憂慮,立刻會蕩然無存;自己可能受過的一些怨屈、責難和艱難,也會立刻煙消雲散。當你真正走進他們的生活,你會驚奇地發現:他們的精神世界並不清貧。
  • 為什麼寧死也要遠離底層社會?
    以前老人家經常說,人分三六九等,嫁人要看老少三代,感覺迷信。姐姐當年和一個男孩子戀愛,媽媽天天罵姐姐,我就當特務,給傳情書,可媽媽後來找到姐姐的單位,讓領導說這個事,後來讓媽媽攪黃了。姐姐現在倒是很幸福,有一次我問媽媽,為啥那麼做呢?媽媽說,不是因為他貧窮,那時都差不多,主要是他爺爺就家暴奶奶,他爸爸又是打媳婦,因為一棵樹,就能拿鐵鍬打鄰居。所以我現在明白了,媽媽在爸爸去世後,拼命的讓我們讀書,走出去,遠離底層社會。
  • 為什麼有些人很聰明,卻一輩子在社會底層?
    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高考,然後經過大學塑造才進入社會的,雖然在智力上的確有些差距,但也僅僅是100和95的差別,真正智商低的人只是少數。但是受過同樣教育的兩個人,或者是一群人,進入社會後即使受聘於同一家企業,最終的地位卻天差地別,而可怕的是這絕非少數現象。
  • 《陳二狗的妖孽人生》:底層上升通道的強硬打開方式
    《陳二狗的妖孽人生》作者 烽火戲諸侯,圖源網絡經濟增長下滑,實體產業凋敝,城市競爭加劇……在這樣的背景下,底層上升通道被封閉的說法,這幾年來頻繁被提起。在所謂社會中間段的構成中,就有無數農村青年的身影。因此,在陳二狗身上,一無所有的青年會發現自己的映像,已經擁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的中產者,也能看到自己往昔的影子。
  •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根本「不配談愛」,手裡握著的只有生活
    他們在社會的最底層,苦苦掙扎,也活得樂觀堅韌。他們會鑽這個社會的空子,卻始終徘徊在窮人線上,成不了成功人士,更沒有變成犯罪分子。他們就這樣,秉持著僅有的體力腦力和善良,在這個社會底層默默生存著。 曾經有一段視頻,裡面講的是一個女子生病了,等公交的時候跌倒在地,公交車來了,她搖搖晃晃站起來,掙扎著上了車。
  • 南美社會底層可以出足球巨星,為什麼中國社會不行
    中國難道真沒有好的戰術教練嗎。可能有,但是球員也執行不出來。按照古話笨鳥先飛。既然天賦不夠,那就得努力來湊。然而中國的環境很難允許你去往這方面努力吧。中國的最底層能夠知道足球的很少,有踢球的地方更少。現在哪個街道能讓你去踢街頭足球?當你周邊都在打同一個遊戲的時候,你玩別的遊戲,自然只能一個人默默的玩,沒有哥們陪你。足球也是如此,大家都打羽毛球籃球桌球,足球自然玩不起來。
  • 從社會底層爬到社會上層真的很難嗎
    很多人,感覺自己處在社會底層,生活的比較痛苦,因此,很想爬到社會上層去,但他們往往也心知肚明,這種難度非常大,基本不用妄想。但事實上,真正的所謂的上層社會其實是指名門望族,至少是那些能在所在城市住上別墅的人群,然而,即便對於這些人,也要排除那些素質不高的暴發戶才更為準確。
  • 劇荒「必看」的大劇,解讀社會底層的黑暗,窺探人性的本質!
    劇荒「必看」的大劇,解讀社會底層的黑暗,窺探人性的本質! 《熔爐》 故穿越黑暗而狹窄的隧道,就是霧津了。瀰漫在天空中的濃霧,兩個剛剛喪生,屍體還在燃燒的生命,以及那塊綠色的交通指示牌,無聲地告訴姜仁浩:霧津歡迎您。或許每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平等的。
  • 《天道》驅使人做出行動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存在決定意識嗎?
    人生的普遍意義就是娶妻生子,養家餬口,這只是人生意義的一種表現形式,很多明星、藝人科學家不結婚,不生育,未必就沒有意義,從小圈看大圈,本來就是一種愚昧,更愚昧無知的是這樣的觀念形成不是一天兩天,道德綁架和雙重標準是人世間的人,最樂此不疲的活動項目。《天道》驅使人做出行動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存在決定意識嗎?
  • 在社會底層的人,真的無法擺脫貧困嗎?
    我不想扯什麼國家政策和經濟學,我只想告訴你,從他淪為社會底層的那一刻,絕大多數時候,他在做的事、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用雙手緊緊摳在這個極速向前的社會的一個小小的凸起上,保證自己不被甩開太遠。至於追,至於翻身,說真的,那根本不是一句「努力」能實現的。
  • 社會底層打工人的現狀
    今年的疫情斷斷續續,一些沒有穩定工作的人仍處於失業狀態,該怎麼辦?不是他們不就業,而是這個社會正在摒棄35歲以後的中年人,所以面臨就業最焦慮的也是過了35歲的中年人。尤其是沒有一技之長或者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失去了用武之地的平臺後,就好像一無是處,只得去幹體力活了。
  • 有人說「社會底層的惡是真的惡,看不到別人的好處與好」你認同嗎
    有人說「社會底層的惡,才是真的惡,看不到別人的好處,也看不到別人的好」說實在我很反對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有點歧視社會底層的人,我實在想不清楚什麼人懷揣著什麼心理才能問出這個問題,但是我想說世界那麼大,到處都是好人,到處都是壞人,沒有你想像中好
  • 「底層文化資本」是寒門子弟「逆襲」的金鑰匙嗎?-虎嗅網
    有人感嘆底層社會的孩子越來越難實現社會流動,有人認為只要努力奮鬥,也有可能突破客觀條件的限制,實現人生的「逆襲」。相關研究文獻既有從宏觀的社會背景和制度政策層面進行探討,也有從微觀視角,即聚焦「寒門貴子」這一群體本身的人生經歷等來揭示話題背後隱藏的理論意蘊。
  • 幸福是什麼意思 人生幸福的四個標準
    幸福這個詞語是從小學開始就會讀的,但對於它的意思和含義,即便是長大了還是會感到有些不解和懵懂,那麼幸福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對於人生幸福又有什麼標準呢?畢竟人生中的很大部分時間是要在工作中度過的。  2.擁有良好的心態  人生的本質就是一種體驗,所經歷的任何事物都要歸結到內心的感受,如果擁有一個良好心態就能從中感受到事物的美 好與美妙,而不會感到人生無趣、痛苦或焦慮。
  • 擁有這3種能力,你就是個幸福的人
    關於幸福,我們無從定義。原本覺得唾手可得的東西,好像突然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沒人敢堅定的說自己是個幸福的人,但我們渴望幸福。其實我們離幸福從來都不遠,所有的失望都來自於過高的期待。擁有了這3種能力,你就是個幸福的人。
  • 《恐怖直播》:社會底層弱勢群體的吶喊
    不禁又讓我想到了類似的電影比如最為熟悉的《熔爐》、《七號房的禮物》包括電視劇《Signal》,沒錯,相信聰明的你已經發現了,這些影視劇的訴說的都是來自於社會底層弱勢群體的故事。他們的生死在劇中都不被重視,更像是任人擺布的一顆棋子。一切從利益出發,一切為了XX的利益,打著一切以大局為重的幌子肆意地踐踏他們的生命和尊嚴,甚至不惜找他們來當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