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年少時寫了一首詞,瞬間名滿京城,成為了婉約詞的巔峰之作

2020-12-06 少讀歷史

世人常說,「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句話說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要比這簡單的一句話難太多了。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女子不少,但要對比男子來說,卻可以說少之又少。

唐宋時期,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文化與經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這一時期,詩詞歌賦發展也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唐宋文壇,著名的詩人詞人不勝枚舉,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辛棄疾……

但不管怎麼排,不可忽視的一點,那便是李清照在唐宋文壇的地位,佔據了北宋詞壇的半邊天。提起李清照,映入眼帘的是一個慵懶的夫人,「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孤獨與苦澀充斥在詩詞之間。

李清照的人生,涇渭分明

但李清照並不一直是這樣憂鬱的人,李清照的人生,被涇渭分明地分成了兩個階段。「靖康之役」將宋朝分成了南北兩段,李清照的人生也被分成了兩段。山河破碎,作為宋朝的一名百姓,也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自此,李清照嘗遍的人生的苦與淚。

可人生不就是這樣,李清照之所以受到後人的喜愛,詩詞寫得好,愚以為僅僅是其中一點原因,畢竟詩詞寫得好的人,歷史上太多了。再者一點便是,李清照的真性情也是她備受歡迎的原因。

在李清照身上,更多真感情通過詩詞流露出來,她從不掩飾自己心中的愛,寫出「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就是這麼任性,就要讓趙明誠說出到底是自己好看還是花好看。在趙明誠棄城而逃之後,她又寫出「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來表達自己對於趙明誠做法的不滿。

李清照的故事還有太多太多,讀她的詩集,好像在讀李清照的人生一般,從年少時期的奔放與嬌羞可人,再到成婚後的甜蜜生活,而後人生遇到生活中的一次次的挑戰。她經歷丈夫去世,被騙再嫁,果斷離婚,李清照的一生堪稱傳奇。想多了解李清照傳奇一生的,可以買本書看看,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李清照蹴罷鞦韆,展現女子之美

李清照生於泉城濟南,她的父親是李格非是北宋的一名官員,母親也是大家閨秀,李清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愛好詩詞歌賦,年少成名。

在我的內心中,李清照是一個謎一般的女子,她自小便與社會上的女子不太一樣。在北宋時期,女子在社會上的地位是頗低的,在當時講求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許多的女孩子自小便深居閨中,家庭條件好的便讀讀詩書,學一學女工。而那些尋常人家的孩子,大多蝸居於家中,幫家裡人幹活或者學習女工,以便於將來相夫教子。

而李清照或許和她出身有關係,亦或者和她的性格有關,李清照自小便活得真切,社會上的這些束縛,自始至終都沒有束縛住她。

你見過哪個女子,外出遊玩「沉醉不知歸路」,愛好飲酒,愛好詩詞,這要是放在唐朝,活脫脫李白的行事作風。

但李清照就是這樣一個像風一樣的女子,她流露出真性情來好似一團火,可她能夠在淑女與女漢子間來回切換,不得不讓人佩服。李清照喝酒遊玩,夜晚間沉醉不知歸路,要說是一個淑女的做法,我是不敢苟同。

但她少女感起來,就有一種初戀般的感覺縈繞在心頭。李清照少年時寫了一首《點絳唇》,少女感爆棚,瞬間讓她名滿京城,至今還被封為婉約派的經典之作。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首詞寫的是李清照院中蕩起鞦韆,身旁瘦瘦的花枝之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李清照玩得很開心,身上的汗液將自己薄衣服溼透了。她停下鞦韆,站起身來,都懶得揉搓細嫩的雙手。

這個俏皮的女孩子,生活中依舊透著一絲絲灑脫,遠不和一般女子那邊「矯揉造作」。這時候,畫風突變,有客人來府上拜訪了,她一眼望去,我想她應該是看到了來府上拜訪的趙明誠吧。自己不美麗的一面又怎麼能暴露在自己喜歡的人的眼前呢。

她慌忙起身,穿著襪子便跑開了,連頭上的金釵也不小心滑落了下來。之後便出現了經典的場面「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女孩子的嬌羞可人,自此便被世人銘記在了心間,每每讀到這句詞,我便有一種初戀般的感覺。

後記

李清照的這首詞,被奉為婉約詞中的經典之作。之所以經典,在我看來,還是李清照所流出的真性情受到世人的喜愛。

倚門回首」的樣子真的太美了,既不想讓客人看到自己不修邊幅的樣子,又想多看客人一眼,這種小心思在詞中展現的淋漓盡致,讓讀者讀來都有一種戀愛般的感覺。

這樣的詞都收集在李清照的詞集中,有興趣了解更多的可以自己買一本看看,李清照的一生,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傳奇,更充滿色彩。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未滿18歲時,寫了一首詞,名動京城,如今被改編成歌曲
    這首歌的一部分歌詞,正是沿用了宋代詞人李清照,年少所作的一首詞,加以改編而成。這首紅極一時的歌,也讓人再次回憶起那個滿腹才華的女詞人。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這首網絡大熱的《知否,知否》,出自於李清照年少所作的一首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當時的她還未滿十八歲,在父母的呵護寵愛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當時的她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少女,雖然在文學上顯露出了自己的天賦,也小有名氣,但是還沒有到家喻戶曉的地步。
  • 才女李清照,寫下新婚的銷魂之美,妻子之詞,看得丈夫都不好意思
    相傳他的丈夫就曾經將自己寫的若干詩詞與她的一篇詩詞放在一起,讓自己的朋友挑出那個最好的,朋友們一致選了李清照的,而他的一篇都沒選中。李清照作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幼年所作詩作俏皮可愛,少女心性盡顯。後與丈夫趙明誠恩愛異常,也常寫一些閨房趣事,趙明誠離家辦事的時候,他更是寫了許多相思的詞句。
  • 李清照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有悲有狂更有膽色,最後一句震爍古今
    男為辛棄疾,站在豪放派巔峰的男人,詞中之龍;女為李清照,婉約派靈魂人物,詞中之後。但是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來,一首《青玉案》驚豔了世人;而當李清照寫起豪放詩來,一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振聾發聵。有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是辛棄疾入選課本的作品不少,李清照卻只有三首入選,一首《夏日絕句》,一首《聲聲慢》,還有一首《漁家傲》。
  • 李清照:一代才女的養成之路,16歲寫了一首詞,在京城廣為傳誦
    每日的生活便是外出遊玩,吟詩作賦,好不快活,而且隨著李清照的詩文的流出,她的名氣也開始在京師汴梁傳開。這其中不乏父親李格非的推舉,就如蘇軾初入京師,便是在歐陽修的推舉之下,名動京師。當然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最重要的還是李清照的詩文足夠優秀。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今宵"三句,寫今夜無月的情景,但詞人並未直接寫出,而是說今晚飲酒還是和以前一樣的,但云雨卻打溼了紗窗,言外之意就是雨夜沒有月亮,紗窗外顯得格外孤寂,顯得含蓄蘊藉,耐人尋味。詞的下片寫賞月不得的愁緒。"
  • 李清照的一首詞,寫得浪漫豪放,堪比蘇軾、辛棄疾
    李清照是宋代婉約派詞人,在詞的創作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後世流傳多首她的詞作,堪稱中國文壇的佼佼者。但是今天我們來欣賞她的一首浪漫豪放的詞。這首詞,《花庵詞選》題作「記夢」,是李清照不多見的豪放詞,是她南渡以後的作品。一般來說,李清照南渡以後寫的詞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這一首卻是例外。 上片一開頭,便展現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這樣的境界開闊大氣,為唐五代以及兩宋詞所少見。
  • 李清照最霸氣的一首詞,都不相信是女子所寫,最後一句狂出新高度
    大家都知道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其中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人物,而婉約派則以李清照、柳永等為代表人物。不過這其實是也是相對的,是以他們詞作中絕大多數而論,如果具體到某首確定的詞,蘇辛也可以有不輸婉轉之作,就像《蝶戀花·春景》,其中便有「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的婉轉之語,而辛棄疾更是在《青玉案·元夕》中寫下了「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傳世名句。
  • 李清照寫了一首詞,向夫君撒嬌,字裡行間都是甜蜜的愛意
    除了「賭書潑茶」這樣的風雅之事,兩人也如尋常夫妻一般,妻子撒嬌示弱,丈夫偏寵有加。李清照有一首詞極盡嬌俏,溫馨又肉麻,描寫了兩人婚後舉案齊眉如膠似漆的場景。01不如《賣花擔上》廣為人知提起李清照寫過的描寫夫妻恩愛的詞,首先能想起的就是她婚後不久寫的《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 婉約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詞,豪放高遠,梁啓超:不像《漱玉詞》語
    李清照是南宋時期著名的女詞人,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前半生生活幸福美滿,後半生顛沛流離,嘗盡百般苦澀。所以在李清照的作品中,也體現出不同的色彩。前期作品多兒女情長,閨中之樂,基調是歡樂而幸福的。後期作品受朝廷南逃的社會環境,及自己夫亡流離的生活所影響,多寫愁苦悲鬱之心情,國破家亡的愁緒,正如她所寫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一樣綿綿不盡。尤其是李清照在南渡以後,面對朝廷一味的逃避,躲藏,不顧百姓的生死,令詞人心灰意冷。丈夫去世,在外漂泊的歲月裡,自己亦受到諸多排擠和污衊,更令詞人傷懷不已。
  • 婉約詞宗李清照,寫了一首雲雨詞,兼具才情和私慾,令人心潮澎湃
    李清照在中國詞壇上素有「千年第一才女」之稱。她出身名門,少負詩名。曾經得到蘇軾大弟子晁補之的極力推崇。普通人印象當中的李清照詞風多變,婉約中不失豪放。不過她在少年時代也曾寫過一些「宮體詞」,或者是一些在人看來比較大膽、露骨的詞。生長在北宋官宦人家,少女時代李清照的任性與大膽,由此可見一斑。
  • 千古詞人李清照,寫下一首詞,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
    她的才華主要體現在她寫的詞中,而她曾寫的《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這首詞,將她自己的深夜孤寂寫出來了,並且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在李清照的詞中,究竟有何魅力,才能被世人稱為「入神之詞」呢?在這樣的場面下,詞人李清照的內心愁緒也由此而來。而恰恰因為如此美麗的春色,李清照卻只能獨自一人去欣賞,身邊的丈夫早已不在身邊,表達了詞人李清照內心的愁緒悲哀,以及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僅三句,卻是全詞的點睛之筆,出神入化的描寫,著實讓人驚嘆不已。
  • 同樣是遊湖,李清照16歲時,和51歲寫的詞,意境截然不同
    而就是這兩首作品,成就了後世人眼中的李清照。前一首是李清照追憶16歲時候的遊玩之樂,且這一首,就讓她從此之後一作成名;後一首則是人過中年,51歲的時候的再次遊湖的心境,也使其成為了文壇上不朽的作品。詞中的第一句,就點明了時間,令人傷感的暮春時節,而又寫物是人非,時間在流逝的過程中,有些人事已經大不相同了,自己這些年經歷了這麼多的波折,有多難,還沒有開口就先留下了眼淚。之後,李清照又寫道,雙溪的春景還是很好的,劃只小舟散散心也挺好,但轉念一想,自己一身的愁苦,載不動,載不動。
  • 古詩《點絳唇·蹴罷鞦韆》唯美的婉約詞,李清照更是其中的大成者
    用武俠小說比喻,金庸古龍的小說江湖俠氣濃厚,反觀滄月、步非煙的小說,文字之間則包含了一絲清秀之氣,少了點大家對武俠主人公那種快意恩仇的瀟灑之感。當然,兩者各有千秋,都是文壇盛開的鮮花。被成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她的詞作可謂是風格明顯,從詞句間便知是她所寫。
  • 李清照受丈夫冷落,寫了一首詩抱怨,沒想到一語成讖
    李清照作詞獨闢蹊徑,以俚俗之語成清麗之句,典雅婉約,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成就了兩宋詞壇婉約派的巔峰。其傳世的詞雖只有四十多首,但每一首都是傳唱千古的精品。《聲聲慢》、《醉花陰》、《一剪梅》、《如夢令》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千古名作。正是這些詞作讓李清照成為名副其實的婉約派一代詞宗,博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
  • 李清照最豪邁的一首詞,奇情壯採,令人讚嘆不已!
    李格非不但學問好,而且極為重視對女兒李清照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之李清照聰慧穎悟、勤奮好學,故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詩名。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了才華橫溢的趙明誠,兩人門當戶對,情投意合。婚後,兩人的生活過得很幸福,他們時常切磋詩文,有時在喝茶的時候比賽,說某一典故出自哪一部書第幾卷第幾頁,誰先說對了就先飲茶。在丈夫趙明誠的薰陶指點下,李清照也愛上了金石字畫,他們常常一起品鑑金石字畫。
  • 最美的十首婉約詞,道不盡的纏綿相思
    歐陽修的這首《生查子·元夕》就是寫元宵的經典詞作。這首詞只有聊聊數語,營造了兩種境界。上片寫去年元宵節的繁華熱鬧,一對戀人在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製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下片寫今年元夜相思之苦。
  • 新婚不久,李清照寫了一首詞,向丈夫撒嬌,寫出了愛情的美好
    在新婚時,李清照露出了一個女生對心愛之人的嬌羞,對這心愛之人撒嬌是一種常見的甜蜜,一首《減字木蘭花》讓嬌羞體現的淋漓盡致。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只一句在解釋中是表明買花的過程:女子手上拿著剛剛買到的花朵,看著它含苞待放,眼中滿是深情,「春欲放」將花朵的美麗表達得貼切到位。其實這句詞再往深處去解釋,相當於剛剛結婚,初為人妻的詞人,嬌羞美好,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一般,希望永遠被疼惜。
  • 晏殊《蝶戀花》乃婉約詞極品,豪放詞宗蘇軾也作一首,可與之媲美
    晏殊是北宋婉約詞作者的代表人物,而蘇軾則以豪放詞著名,他二人各有一首《蝶戀花》。前者因境界遼闊高遠,久負盛名,被王國維用作「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第一重境界」的代名詞;後者豪邁於婉約,佳句不斷,開宋詞新風。兩詞各有千秋,讀罷令人回味。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兩位大家的詞作吧。
  • 和丈夫暫時分別,李清照思君心切,寫了一首冷門詞,訴說孤單寂寞
    愛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無論是親人之愛還是男女之愛,這一主題是古今中外亙古不變的創作主題。男人們寫情愛更多是憐惜和開懷,女人寫情愛,更多是嬌羞與痴怨。千古才女李清照就以婉約細膩的文筆寫下許多詞句,她的詞作,早期多以率性天真的浪漫少女感受為主,後期則以痴情愁怨的相思為主,這與她的情感經歷頗為有關。
  • 李清照最冷的一首詩,平淡之語,寫盡物是人非!
    說起李清照,大家對她的詞都作比較熟悉。李清照傳世的詞僅僅四十多首,但每一首都是傳唱千古的精品。譬如我們學過的《聲聲慢》、《如夢令》、《一剪梅》、《醉花陰》等等。這僅有的四十多首詞就讓李清照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千古第一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