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說,「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句話說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要比這簡單的一句話難太多了。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女子不少,但要對比男子來說,卻可以說少之又少。
唐宋時期,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文化與經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這一時期,詩詞歌賦發展也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唐宋文壇,著名的詩人詞人不勝枚舉,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辛棄疾……
但不管怎麼排,不可忽視的一點,那便是李清照在唐宋文壇的地位,佔據了北宋詞壇的半邊天。提起李清照,映入眼帘的是一個慵懶的夫人,「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孤獨與苦澀充斥在詩詞之間。
李清照的人生,涇渭分明
但李清照並不一直是這樣憂鬱的人,李清照的人生,被涇渭分明地分成了兩個階段。「靖康之役」將宋朝分成了南北兩段,李清照的人生也被分成了兩段。山河破碎,作為宋朝的一名百姓,也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自此,李清照嘗遍的人生的苦與淚。
可人生不就是這樣,李清照之所以受到後人的喜愛,詩詞寫得好,愚以為僅僅是其中一點原因,畢竟詩詞寫得好的人,歷史上太多了。再者一點便是,李清照的真性情也是她備受歡迎的原因。
在李清照身上,更多真感情通過詩詞流露出來,她從不掩飾自己心中的愛,寫出「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就是這麼任性,就要讓趙明誠說出到底是自己好看還是花好看。在趙明誠棄城而逃之後,她又寫出「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來表達自己對於趙明誠做法的不滿。
李清照的故事還有太多太多,讀她的詩集,好像在讀李清照的人生一般,從年少時期的奔放與嬌羞可人,再到成婚後的甜蜜生活,而後人生遇到生活中的一次次的挑戰。她經歷丈夫去世,被騙再嫁,果斷離婚,李清照的一生堪稱傳奇。想多了解李清照傳奇一生的,可以買本書看看,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李清照蹴罷鞦韆,展現女子之美
李清照生於泉城濟南,她的父親是李格非是北宋的一名官員,母親也是大家閨秀,李清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愛好詩詞歌賦,年少成名。
在我的內心中,李清照是一個謎一般的女子,她自小便與社會上的女子不太一樣。在北宋時期,女子在社會上的地位是頗低的,在當時講求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許多的女孩子自小便深居閨中,家庭條件好的便讀讀詩書,學一學女工。而那些尋常人家的孩子,大多蝸居於家中,幫家裡人幹活或者學習女工,以便於將來相夫教子。
而李清照或許和她出身有關係,亦或者和她的性格有關,李清照自小便活得真切,社會上的這些束縛,自始至終都沒有束縛住她。
你見過哪個女子,外出遊玩「沉醉不知歸路」,愛好飲酒,愛好詩詞,這要是放在唐朝,活脫脫李白的行事作風。
但李清照就是這樣一個像風一樣的女子,她流露出真性情來好似一團火,可她能夠在淑女與女漢子間來回切換,不得不讓人佩服。李清照喝酒遊玩,夜晚間沉醉不知歸路,要說是一個淑女的做法,我是不敢苟同。
但她少女感起來,就有一種初戀般的感覺縈繞在心頭。李清照少年時寫了一首《點絳唇》,少女感爆棚,瞬間讓她名滿京城,至今還被封為婉約派的經典之作。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首詞寫的是李清照院中蕩起鞦韆,身旁瘦瘦的花枝之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李清照玩得很開心,身上的汗液將自己薄衣服溼透了。她停下鞦韆,站起身來,都懶得揉搓細嫩的雙手。
這個俏皮的女孩子,生活中依舊透著一絲絲灑脫,遠不和一般女子那邊「矯揉造作」。這時候,畫風突變,有客人來府上拜訪了,她一眼望去,我想她應該是看到了來府上拜訪的趙明誠吧。自己不美麗的一面又怎麼能暴露在自己喜歡的人的眼前呢。
她慌忙起身,穿著襪子便跑開了,連頭上的金釵也不小心滑落了下來。之後便出現了經典的場面「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女孩子的嬌羞可人,自此便被世人銘記在了心間,每每讀到這句詞,我便有一種初戀般的感覺。
後記
李清照的這首詞,被奉為婉約詞中的經典之作。之所以經典,在我看來,還是李清照所流出的真性情受到世人的喜愛。
「倚門回首」的樣子真的太美了,既不想讓客人看到自己不修邊幅的樣子,又想多看客人一眼,這種小心思在詞中展現的淋漓盡致,讓讀者讀來都有一種戀愛般的感覺。
這樣的詞都收集在李清照的詞集中,有興趣了解更多的可以自己買一本看看,李清照的一生,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傳奇,更充滿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