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2020-12-23 歷史研習室

通常在人們眼中,辛棄疾是一位慷慨豪放的詞人,也是一位威武生猛的英雄。其實,鐵骨硬漢辛棄疾也有溫情脈脈的一面。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

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可惜的是由於沒有大數據的支持,知道這首詞的人不在多數,所以筆者今天想把這首詞介紹給大家: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譯文】回憶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叢。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今晚同樣在樓臺舉杯賞月,可是烏雲密布,雨水浸溼了紗窗,哪裡還有月光。

我簡直想乘風上天去質問天公,可是這條路沒法打通,想送個信吧信也難通。畫堂裡沒有月亮,只有紅燭高照,讓我們慢慢把酒喝幾盅,慢慢把曲唱到終。

這是一首描寫中秋賞月未得的詞。上片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今宵中秋無月的遺憾。

"憶對"三句是回憶以前那個花好月圓的中秋節情景:天晴風靜,皓月當空,桂花飄香,飲酒樂甚,心情非常舒暢。尤其是花映在杯中,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寫,生動形象,富於情趣。

"今宵"三句,寫今夜無月的情景,但詞人並未直接寫出,而是說今晚飲酒還是和以前一樣的,但云雨卻打溼了紗窗,言外之意就是雨夜沒有月亮,紗窗外顯得格外孤寂,顯得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詞的下片寫賞月不得的愁緒。"渾欲"三句說詞人因不見明月而憂愁,真想乘風上天去問個究竟,為什麼中秋之夜沒有月亮呢,但"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想問也問不成。"滿堂"三句寫出中秋無月的寂寞,只好以飲酒和歌舞來彌補這些遺憾了。

詞中一句"花也杯中,月也杯中",美得令人心醉,柔情起來絕不輸柳永李清照。而這首詞實際上也是辛棄疾借題發揮,明詠中秋賞月,實為憂國之思,寄恨之作。

辛棄疾一改往日詞風,不再高調張狂慷慨悲壯,而是含蓄婉轉著重情感,這首婉媚風格的詞構思精妙,言語簡練精緻,讀起來音韻諧美。稼軒居士寫起這種風格的詞來也是如此得心應手,讓此詞情景交融,婉麗柔美,足以證明其文學功底之深厚,怪不得人稱"詞中之龍"。

每讀辛詞,古風採盡,意蘊相通

辛詞有金戈鐵馬之悲壯,亦有小橋流水之溫柔,兩者相匯,如丹青留白無限神往也。時至今日,每每提起辛公的詞,依舊朗朗上口,隨手拈來。

再次回味,心中已有一腔熱血,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那個有著鋼鐵志、繞指柔與家國夢的錚錚男兒!

不如讀一讀這本《辛棄疾詞傳》,了解他的一生,也懂他的壯志豪情。

這本詞傳中收集了辛棄疾一生所作的詞和傳,而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以辛棄疾的詞為主題,並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辛公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更是錦上添花。

而他和大神蘇軾在詞壇有著同等高的地位,二人都是豪放派的代表,故而有"蘇辛"的並稱。看過這本《蘇軾詞傳》,也能讀懂蘇軾的豁達人生。

都說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本書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東坡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蘇軾的思想。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六本書,僅需79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最霸氣的一首詞,都不相信是女子所寫,最後一句狂出新高度
    大家都知道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其中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人物,而婉約派則以李清照、柳永等為代表人物。不過這其實是也是相對的,是以他們詞作中絕大多數而論,如果具體到某首確定的詞,蘇辛也可以有不輸婉轉之作,就像《蝶戀花·春景》,其中便有「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的婉轉之語,而辛棄疾更是在《青玉案·元夕》中寫下了「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傳世名句。
  • 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在宋詞中,還出現了像蘇軾、辛棄疾這樣的代表人物。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古往今來,豪邁的詩句有不少: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
  • 辛棄疾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辛棄疾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說到詩詞,那我們就不得不提唐詩宋詞,他們是唐朝的宋朝的的文化巔峰。在宋詞中,還出現了像蘇軾、辛棄疾這樣的代表人物。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
  • 硬漢辛棄疾很「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
  • 李清照這首詞映照千年,辛棄疾推崇備至和詩一首,開篇驚豔世人
    南北宋交替時期的李清照和南宋抗金名士辛棄疾,二人皆是中國詞壇上有著十分重要地位的詞人。二人雖同是山東老鄉,卻未曾見過。按理說一個是婉約派,一個豪放派,似乎二人除了出生地近了點並沒有什麼相似處。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 李清照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有悲有狂更有膽色,最後一句震爍古今
    男為辛棄疾,站在豪放派巔峰的男人,詞中之龍;女為李清照,婉約派靈魂人物,詞中之後。但是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來,一首《青玉案》驚豔了世人;而當李清照寫起豪放詩來,一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振聾發聵。有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是辛棄疾入選課本的作品不少,李清照卻只有三首入選,一首《夏日絕句》,一首《聲聲慢》,還有一首《漁家傲》。
  • 辛棄疾不算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很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五位婉約派最著名的代表,每人一首成名作,你幾乎都會背誦!
    宋詞在整體風格上,又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是以範仲淹、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婉約派代表人物非常多,有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李清照、李煜、溫庭筠等等。相對於氣象恢弘豪放派來說,婉約派更是側重兒女情長,語言圓潤,重音律邪婉具有符合中國人個性的婉轉之美。
  • 李清照最豪氣的一首詩,同為山東老鄉的辛棄疾,都不得不服
    據說,此詩一出,當即引起不小的反響,就連李清照那膽小的老公趙明誠都為自己在平亂中的不作為而覺得羞愧不已。這就是一名小女子一首詩的魔力。李清照的山東老鄉辛棄疾可是實打實的豪放派代表人物,估計看了這首《夏日絕句》都不得不服氣!事實上,辛棄疾受李清照影響頗深。
  • 柳永的一首婉約之作,波瀾起伏,讀之令人思緒萬千
    下面介紹柳永的一首婉約之作,波瀾起伏,讀之令人思緒萬千。卜算子慢北宋:柳永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引疏砧、斷續殘陽裡。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脈脈人千裡。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
  • 秦觀最美的一首詞,成就了瓊瑤的一部言情小說
    北宋詞壇幾乎是婉約詞的天下,兩宋大多數婉約派詞宗都集中在北宋。柳永、晏殊、晏幾道、歐陽修、周邦彥、秦觀、李清照等等。柳永的長調纏綿、晏殊的格調曠達、晏幾道的清麗自然、歐陽修的豔雅清新,乃至後期秦觀的含蓄精緻、周邦彥的嚴謹典範、李清照典雅新穎...這些詞人都以自身實踐推動了婉約詞的發展,使之語言格律更為成熟,章法結構更為縝密有致。
  • 李清照年少時寫了一首詞,瞬間名滿京城,成為了婉約詞的巔峰之作
    在唐宋文壇,著名的詩人詞人不勝枚舉,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辛棄疾……但不管怎麼排,不可忽視的一點,那便是李清照在唐宋文壇的地位,佔據了北宋詞壇的半邊天。提起李清照,映入眼帘的是一個慵懶的夫人,「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孤獨與苦澀充斥在詩詞之間。
  • 李清照最悲傷的一首詞,通篇儘是愁意,結尾七字成年輕人口頭語
    李清照是宋朝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她被後世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熟悉李清照的人應該知道,她的作品中不全是婉約派的詞作,也有很多豪放派的作品,這跟她一生的經歷有關。大家閨秀時期的李清照早年間的李清照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她的父親十分開明,母親也是名門之後,文學修養極高,所以李清照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她在文學上的天賦,所以從小就才華橫溢。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一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
    李清照曾在南渡之前,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詞論》,這裡面,李清照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李清照評價柳永是:"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評價蘇軾是:"句讀不葺之詩,往往不協音律。不得不說,李清照的這一首詠梅詞確實別有一番滋味,李清照這一首《孤雁兒》,是她自創的詞牌子,表面上是在詠梅,實際上是在寫悼亡,是對亡夫趙明誠的深深哀思,感情真摯動人。上闕最精彩的我認為是最後一句,"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 柳永最動人的一首詞,最後一句讓人感受到不為人知的深情
    柳永最動人的一首詞,最後一句讓人感受到不為人知的深情愛情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有的人為它牽腸掛肚,有的人為它大喜大悲,每個人它的感受都不一樣,連那些我們覺得遙不可及的偉人都被愛情的枷鎖束縛著,這裡面的人就包括了那些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他們對於愛情的追逐也是同樣的熱烈
  • 辛棄疾的一首詠梅詞,美得猶如一幅畫令人心醉,讀之讓人心生嚮往
    自古許多文人騷客便對梅花情有獨鍾,只因梅花高潔的品格,和那種無論遭受了怎樣的風雪都能都屹立不倒的精神,宋代文壇中可不只王安石寫過梅花的詩句,南宋時期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便寫過一首不同往常豪放詞風的唯美之作。
  • 李清照很大膽的一首詩,短短幾字霸氣沖天,令多少男人無地自容
    做為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名可不是蓋的。曾經有人排了個宋代詞人排行榜,做為唯一上榜的女性,她力壓秦觀和晏殊,排名第五。前五分別是蘇軾,辛棄疾,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的詞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卻總是能於平淡中見濃烈,於細微處見真情,與男性詞人相比,別有一番味道。
  • 李清照最「俏皮」的一首詞,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在我們古代的歷史當中,才女還是非常多的,不過能被稱為是真正的才女,我想大概就只有李清照了。李清照是古代第一才女,詞壓江南,文蓋塞北。這樣的一個女人,在宋朝文人那麼多的時期,卻能夠脫穎而出,將那些男子文人壓倒一片,讓人實在是欽佩。
  • 鐵血硬漢也有似水柔情,辛棄疾寫下一首詞,嫵媚程度不輸李清照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這首詞,把敘事和直抒胸懷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用壯志凌雲的筆法抒寫了慷慨激昂的文字,奔放的感情,悲壯而發揚奮厲的格調!當你看到這些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這就是辛棄疾的一生呢?當然不是了,在有滿腔的國家情懷之外,辛棄疾還有感情細膩的一面。
  • 李清照一首「懶」詩,一個「花」字用了17次,重複度高卻成名作
    我們都知道李清照詞寫得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她的詩寫得也很不錯,有一首詩便是李清照的隨筆之作,卻被世人稱之為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詩僅僅只有54個字,單一個「花」字就重複了17次,沒成想卻成為了她隨筆中的巔峰之作,成為了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