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 !
2019年春節假期
廈門接待國內外遊客292.32萬人次!
旅遊總收入33.96億元!
人氣位列全國第四!
2019年春節假期,「兩高廈門」魅力彰顯,對國內外遊客吸引力進一步增強,全市旅遊市場供需兩旺,旅遊產品多樣,節慶活動豐富,旅遊環境文明,市場秩序良好,文化遊、濱海休閒遊、鄉村生態遊、主題親子遊、郵輪遊、研學遊等產品業態突出,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圓滿完成「安全、有序、優質、高效、文明」的假期旅遊工作目標。
一、旅遊接待總體情況
趕緊來看看這群遊客大軍
都去了哪兒?
2019年春節假期(2月4日-2月10日),我市天氣基本晴好,春光春色美不勝收,市民遊客出遊熱情高漲,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92.32萬人次,同比增長11.75%;旅遊總收入33.96億元,同比增長16.31%。其中,接待過夜遊客74.26萬人次,佔接待總人數的25.40%,同比增長1.32%;一日遊遊客218.06萬人次,佔接待總人數的74.60%,同比增長15.81%。全市飯店賓館及旅館招待所在客房數、床位數持續增長的基礎上,仍保持了較高的客房出租率,其中飯店賓館的客房累計平均出租率為77.87%,旅館招待所客房累計平均出租率為73.35%。
圖1:2019年春節假期我市客房出租率情況
省文化和旅遊廳重點監測的四個景區共接待遊客61.48萬人次,門票收入1242.1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10%和19.89%,其中鼓浪嶼接待遊客34.60萬人次,門票收入700.0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28%和31.64%;胡裡山炮臺接待遊客11.42萬人次,門票收入217.1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6.83%和4.25%;集美鰲園接待遊客6.43萬人次;同安影視城接待遊客9.03萬人次,門票收入325.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40%和9.80%。
分區來看
思明區接待國內外遊客232.36萬人次,同比增長14.08%;旅遊總收入26.52億元,同比增長17.92%。
湖裡區接待國內外遊客82.76萬人次,同比增長14.61%;旅遊總收入8.87億元,同比增長18.27%。
集美區接待國內外遊客96.97萬人次,同比增長6.70%;旅遊總收入5.13億元,同比增長7.62%。
海滄區接待國內外遊客108.06萬人次,同比增長18.25%;旅遊總收入6.05億元,同比增長22.17%。
同安區接待國內外遊客133.24萬人次,同比增長13.87%;旅遊總收入3.62億元,同比增長37.12%。
翔安區接待國內外遊客110.00萬人次,與去年基本持平;旅遊總收入1.60億元,同比增長7.60%。
膩害了,word大廈門
縱觀這三年春節
廈門接待遊客數量只增不減
2017年225.22萬人次!
2018年261.58萬人次!
2019年292.32萬人次!
一句話總結
人氣飆升,旺到爆!!
你以為廈門春節只是個青銅
唱響空城大戲~
城市那麼空
過馬路都可以躺著走
公交車變成「私家車」
這個feel倍兒爽
吃飯再也不用取號排隊
整個商場都被你承包了~
然而
這是假象!假象!假象!
真相卻是
廈門冰火兩重天!
熱門景點就是以下場景↓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你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頭攢動的中山路!
南普陀的畫風
各位自行感受一下~
鼓浪嶼都被塞滿了.....
廈大白城不止有大海
還有人海....
去趟植物園
入口呢??
出個門就一個字:堵!
廈大更是一票難求
這一切都說明了一件事
人氣爆棚
知名度蹭蹭上漲!!!
二、假日旅遊主要特點
兩高廈門再譜新篇,鷺島美景燃爆全國
鼓浪嶼唱響海內外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廈門會晤上深情點讚廈門「高素質」「高顏值」,極大提升了廈門城市的美譽度和影響力。時隔兩年,2月1日,在農曆新年即將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深情點讚廈門,他在給廈門市榮譽市民、廈大外籍教授潘維廉回信中稱讚「廈門是個好地方」「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回憶」,為「兩高廈門」再添新美譽。
鼓浪嶼唱響海內外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全國選擇了廈門、長沙、成都、武漢等8個城市,策劃了快閃活動——新春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大年初二,央視《朝聞天下》《新聞聯播》播出的新春唱響「我和我的祖國」鼓浪嶼快閃活動長達約六分鐘,美麗廈門再次驚豔亮相央視,燃爆海內外。
兩岸共慶焰火傳情
大年初一,一年一度的海峽春節焰火晚會如期而至,主燃放場分別設在廈門環島路黃厝沙灘和小金門上林村,整個焰火晚會長達30分鐘,絢麗多彩、造型各異的焰火在海峽夜空中盡情綻放,並通過《新聞聯播》等央視媒體播出,讓兩岸同胞在璀璨焰火中共同祝福美好中國年,抒發對祖國和平統一的強烈願望。
旅遊人氣高位運行
在旅遊過年和「反向春運」熱潮帶動下,春節假期我市旅遊市場人氣指數持續衝高。央視綜合幾大在線旅遊平臺數據顯示,廈門位列春節國內旅遊十大目的地第四位;在攜程網2019年春節旅遊趨勢預測報告中,廈門位列國內遊熱門目的地第四位,酒店預訂量第五位以及「反向春運」十大熱門城市;在驢媽媽2019春節出遊趨勢報告中,廈門也位列國內長線遊十大熱門目的地。
旅遊市場供需兩旺,高質量發展顯成效
50餘場節慶活動精彩紛呈
春節假期,我市針對春節旅遊市場特點,統籌各區旅遊資源,按照協同發展、特色發展的要求,積極組織推出了喜慶熱烈、群眾參與性強、「年味兒」十足的多項旅遊節慶活動,為市民遊客打造節日盛宴,賺足人氣財氣。
景區惠民助推市場
為推動景區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家A級景區先後取消門票或下調門票價格,其中天竺山森林公園、集美鰲園取消門票,鼓浪嶼國有景點、園林植物園、同安影視城、金光湖、北辰山景區下調門票價格,受到廣大市民遊客歡迎。而我市旅遊年卡和戶外運動卡也全新改版升級,景區適用範圍從13個擴大到18個,市民遊客辦卡量大增。此外,古龍醬文化園、同安野山谷、大嶝戰地觀光園等景區也推出體驗送禮品、免費送福字、免費觀看民俗表演等多項優惠活動。受益於景區免門票及門票價格下調等各項利好,市民遊客出遊熱情高漲,有力推動了各景區遊客量持續增加。
春節假期,天竺山景區接待遊客6.72萬人次,同比增長12.19%;園林植物園接待遊客19.33萬人次,同比增長15.13%;小嶝休閒漁村接待遊客0.96萬人次,同比增長56.16%;大嶝小鎮接待遊客6.75萬人次。
旅遊消費效益提升
調查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我市旅遊餐飲、住宿消費均大幅提升。遊客人均花費達到1161.80元,同比增加45.51元,增長4.08%;過夜遊客人均花費2925.39元,同比增加288.18元,增長10.93%;一日遊遊客人均花費561.21元,同比增加36.76元,增長7.01%。全市旅遊總收入增速較總人數增速高出4.56個百分點,旅遊消費效益進一步提升,旅遊高質量發展成效不斷顯現。
優質產品受到青睞
隨著百姓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遊客更加注重追求高品質的旅遊體驗,住得舒心、玩得開心、吃得安心、購得放心的優質旅遊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春節假期,我市高端酒店生意紅火,整體入住率持續走高,源昌凱賓斯基、康萊德、瑞頤大酒店、鷺江賓館、艾美酒店、海景千禧大酒店等自大年初一以來入住率均保持在90%以上,其中鷺江賓館大年初二至初五連續四天滿房狀態,包括房價較高的翔安「大帽山境」精品民宿也廣受遊客追捧,入住率居高不下。輪渡公司針對市場需求,推出廈鼓過渡豪華遊船也是一票難求。海上看金門項目經過重裝升級後迎來客流高峰,春節假期接待遊客2.50萬人次。此外,集購物中心、高端酒店、精品SOHO與藝術中心等為一體的寶龍一城、華潤萬象城等城市商業綜合體,每天都吸引了大量市民遊客前來消費體驗。
文化過年成新時尚,跨界融合綻放活力
文化過年成新潮流
春節假期,我市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精心組織策劃了豐富精彩的節日文化旅遊盛宴,文化旅遊過年成為新時尚。
春節假期,鼓浪嶼景區舉辦「相約琴島,共唱新春」系列音樂會,為廣大市民遊客奉獻多場音樂視聽盛宴。
集美鰲園景區推出年畫製作體驗、紅包燈籠製作、新春剪紙、手繪賀卡、十二生肖3D創客匯等多項活動,市民遊客可以DIY親手製作獨一無二的新年吉祥物。
翔安澳頭漁港特色小鎮在超曠美術館、北歐與當代藝術中心、容美術館和澳頭村史館分別舉辦了「當代藝術展」、「北歐四國藝術展」、「國畫邀請展」和「禪道美學展」,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感受美麗漁村的藝術魅力,春節假期,澳頭漁港特色小鎮接待遊客3.10萬人次。
此外,全球第三座我國唯一的紅點設計博物館廈門館以「預見未來」為主題舉辦了2019年首場特展、故宮鼓浪嶼外國文化館舉辦「鐘鳴盛時」鐘錶展、中華城舉辦「禧願敦煌」敦煌文化新春巡禮等都以一流文化精品豐富我市文旅市場,廣受市民遊客好評。而隨著多部電影在春節期間火爆上演,看電影也成為不少市民遊客文化過年的新選擇。
跨界融合釋放活力
春節假期,我市鄉村旅遊、體育旅遊及康養旅遊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春節假期,日月谷溫泉度假村接待遊客0.96萬人次;天沐溫泉度假村接待遊客0.66萬人次,同比增長18.88%;盛之鄉溫泉度假村接待遊客0.62萬人次。
景區魅力不斷提升,全域旅遊持續發力
島內外景區人氣興旺
春節假期,我市島內外各景區加強提升改造工作,創新旅遊產品,豐富遊客體驗,接待量不斷增加。
園林景觀美不勝收
春節假期,我市島內外主要道路、景區、公園均布置了大型園林景觀,展現了園林城市自然之美、藝術之美、人文之美,為美麗鷺島增添無限盎然生機,引得市民遊客紛紛走出家門,郊野閒遊、公園慢遊成為春節假期一道亮麗風景線。
園林植物園在西山園和山茶園有大片的波斯菊和茶山花競相綻放;白鷺洲展出「鳥語花香」大型綠雕;薛嶺山公園舉辦「花香湖裡、祥瑞中華」傳統插畫藝術展;忠侖公園7000平方米的冰島虞美人花海正值花期;園博苑舉辦「2019園博苑祈福賞花節」;海滄大屏山郊野公園打造出連片花海;翔安香山郊野公園五十畝油菜花也花開正當時;馬鑾灣帶狀公園、美峰生態公園等也都是花團錦簇,滿園春色,引得遊人好評如潮。春節假期,園博苑接待遊客12.88萬人次,同比增長4.00%;翔安香山景區接待遊客69萬人次。
濱海旅遊熱度不減,親子歡聚樂享天倫
濱海旅遊人氣超高
春節假期,我市濱海旅遊保持火熱,領略和體驗濱海風情已成為國內遊客來廈休閒度假的主要方式。五緣灣遊艇港、環島路木棧道、廈大白城、演武觀景平臺、椰風寨、環東海域濱海旅遊浪漫線、馬鑾灣帶狀公園、杏林灣最美海上自行車道等臨海親水場所或者濱海遊步道均人氣興旺,許多市民遊客攜家帶口漫步海邊,感受風和日暖,玩沙戲水,盡享假日歡樂。春節假期,五緣灣遊艇帆船接待遊客近0.7萬人次,廈港片區(沙坡尾、觀景平臺)接待遊客5.18萬人次,觀音山夢幻海岸接待3.80萬人次,方特旅遊區接待遊客15.17萬人次。
知識性主題受青睞
春節假期,各具特色的科技館、博物館吸引大量親子家庭歡度一個別開生面的新春佳節。集美誠毅科探中心通過低溫技術打造真實的雪花和雪景,推出的「哈維極地酷雪樂園」,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讓市民遊客在廈門就可以看一場真正的雪,滑雪、堆雪人、打雪仗等項目樂趣橫生,同期舉辦的甘肅「和政古生物化石展」,也讓遊客重回1600萬年前,探尋古代生物的奧秘。
重裝升級的廈門科技館,超大規模的三大體驗展館吸引了眾多親子家庭前來體驗,在「聲、光、電、磁、力」的世界裡,探索新奇科技帶來的驚險、刺激、動感、酷炫,激發孩子對學習科技知識的興趣。
奧林匹克博物館在春節期間開啟「冬令營」戶外親子系列活動,讓市民遊客更加深入了解奧運的歷史、文化及內涵。春節假期,集美誠毅科探中心接待遊客3.08萬人次,同比增長79.84%,廈門科技館接待遊客8.25萬人次,同比增長59.16%。
反向團圓成為亮點,特色民宿人氣爆棚
留廈團圓歡慶佳節
近年來,國內興起的「反向春運」「反向團圓」即把父母和孩子接來身邊一起過年,也在我市受到歡迎。春節假期,為搶抓開春節點,增強我市經濟發展後勁,我市42個省、市重點項目春節期間堅持施工,其中軌道交通集團就有3000多名工人繼續奮戰在地鐵建設一線,與此同時由業主和項目單位統一邀請並安排員工家屬來廈一起過新年。
廈門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一年多來,為廣大市民遊客出行提供了便利和保障,其背後離不開上千名地鐵運營人員的無私堅守,由於行業特殊性,廈門地鐵工作人員來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反向團圓」成了春節期間他們中很多人的標配。廈門大學在除夕之夜分別在三個校區擺出了170多桌的年夜飯,與留校的1200多名師生和前來探望的家人們共享團圓時光,有趣的是,隨著廈大國際化發展,吃年夜飯的有相當一部分是老外,今年老外佔了約四成。
特色民宿一房難求
隨著旅遊消費更加多樣化,親子出遊、家族出遊、親朋好友一起出遊的方式越來越受到市場熱捧,而民宿設施齊全、性價比高、又可多人入住,十分適合家庭式組團出遊。春節期間,鼓浪嶼家庭旅館、曾厝垵民宿以及集美區部分民宿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可比擬的文藝特質和品牌影響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遊客。
據統計,鼓浪嶼家庭旅館和曾厝垵片區民宿春節期間的總體入住率超過95%,其中初二至初四的入住率幾乎達到100%,出現一房難求的緊俏。此外,集美區部分高品質民宿,如南國觀海居、相思堂、魚居、蘭房裡等精品民宿春節期間入住率也超過90%。春節假期,曾厝垵文創村共接待遊客66.20萬人次,同比增長2.95%。
郵輪旅遊再度發力,區域協同互利共贏
郵輪首開春節7航次
郵輪旅遊作為我市旅遊全域化、國際化、品質化的重要載體,春節假期再度發力,助推假日旅遊客源市場。
除夕至元宵,廈門郵輪母港集團攜手歌詩達「新浪漫號」與麗星「處女星號」郵輪,以「海上共守歲,郵輪過大年」為主題,首次在春節假期開啟了7個母港航次。在這些吉祥「輪」上,船方特意根據中國過年風俗,用特別的表演、餐飲、裝潢為中國遊客打造最難忘的「海上豬年新春」。據統計,春節期間郵輪船票銷售火爆,7個母港航次、1.5萬遊客從廈門國際郵輪母港登船出發,詮釋全新的「過年方式」。
廈金品牌持續升溫
隨著「來廈門,遊金門」旅遊品牌的逐步打響和赴金遊辦證手續的進一步簡化,以及廈金全域旅遊聯盟、全國廈金旅遊集散聯盟等旅遊合作機制的持續發力,廈金旅遊愈發受到追捧,赴金遊成為省外遊客來廈周邊遊的熱門選擇。春節假期,我市旅行社共組織赴金遊團隊95團,人數近3000人次;通過廈金「小三通」抵達旅客1.97萬人次,同比增長12.48%;發送旅客1.73萬人次,同比增長12.56%。
閩西南遊帶動力強
閩西南旅遊融合是深化山海協作,充分發揮我市區域中心城市作用及優質旅遊資源優勢,帶動閩西南協同發展的有力抓手。我市通過品牌共建、產品互連、線路互推、客源互送、資源共享、活動聯辦等形式,構建區域共同市場。節前我市多次牽頭組織漳州、泉州、三明、龍巖等五地旅遊部門「抱團」赴河南鄭州和江蘇徐州、連雲港以及湖北武漢等重點客源城市開展聯合推介活動,取得明顯效果。
春節假期,我市共組織赴閩西南旅遊團超過700團,遊客達1.5萬人次,助力閩西南各地假期旅遊市場進一步繁榮。此外,由廈門旅遊集團託管的龍巖武平千鷺湖景區春節假期接待遊客6.9萬人次,門票收入超過20萬元,一改往年景區蕭條景象,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出行方式選擇多樣,自助自駕廣受追捧
出行方式便捷通暢
近年來,我市高鐵、高速公路、航空、水運等立體化交通網絡不斷完善,交通進一步便捷通暢,可達性大大增強。同時,今年春運出現四大變化,更加方便旅客出行:
一是港澳臺居民居住證與大陸居民身份證一樣可以便捷購買交通客票;
二是廈門至香港西九龍的高鐵首次參加春運,為我市輸送大量境外客源;
三是廈門至廈門「環閩」動車第一次「亮相」春運,由廈門為始終點,途經漳州、龍巖、三明、南平、寧德、福州、莆田及泉州等地市,為省內出行旅客提供更加多樣的選擇;
四是地鐵一號線與廈門北站無縫對接,旅客抵廈後可快速通過北1出站口直接進入免安檢通道換乘地鐵。
此外,航空客運、公路運輸以及水上交通也紛紛引來客流高峰。假期前六天,火車抵廈旅客達50.64萬人次,同比增長6.88%;航空抵廈旅客27.6萬人次,同比增長2.99%。
自助自駕市場主流
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遊客選擇日趨個性化,同時受到春節假期高速免費通行的利好,自助自駕旅遊成為春節假期市場主流。據全市遊客抽樣調查顯示,自助遊和自駕遊佔比高達92.6%。春節假期,高速交警部門統計,進入廈門自駕車及小型車(含廈門牌照車)56.35萬輛,與去年持平;島內外各主要景區(點)停車場均被自駕車佔滿,其中鷺江道至環島路沿線7個主要旅遊停車場停車達2.38萬輛。
旅遊市場監管有力,文明有序共同營造
加強監管築就平安
為確保我市假期旅遊市場安全有序,節前韓景義副市長多次帶隊深入企業和市場檢查,要求各涉旅部門全力以赴,加強市場巡查,全力維護好我市旅遊環境。
大年初二上午,韓副市長再次帶隊檢查春節假日旅遊市場,親切慰問值守工作崗位的公安幹警、武警官兵以及輪渡公司的工作人員,並對環島路沿線、香山遊艇帆船中心進行了暗訪檢查。節前市政府張權副秘書長受韓副市長委託召開假日旅遊工作部署會。市旅發委楊琪主任等委領導也在節前和節中分別帶隊到各主要景區、酒店及旅行社開展假日旅遊督查工作。同時,市旅發委和市旅遊會展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各成員單位分成15個檢查組,加強節前、節中旅遊市場綜合檢查整治,聯查聯巡,對全市旅遊市場亂象保持高壓態勢,出重拳、用實招,維護了假日旅遊市場秩序。
此外,市、區旅遊質監部門堅守崗位,高密度開展市場巡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07人次,檢查旅遊團隊1019團組、導遊人員1266人次,糾正2起導遊違規行為,清理帆船旅遊廣告攤位11處,進一步淨化了旅遊市場環境,假日期間未發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多措並舉保障品質
為提升遊客體驗,打造品質旅遊環境。春節假期,我市多措並舉,節前,交警部門發布了11條單雙號限行措施,節中加強路面管控,通過視頻巡查、遠程快處、節點實時疏導以及組織大量警力和交通志願者加強路面管控等多種手段,確保了島內熱門景區周圍交通秩序暢通有序。
此外,市旅發委和各相關部門加強預測預警工作,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自媒體管道於節前、節中主動發布天氣、住宿、遊覽、輪渡票務和航班信息等實用信息,加強對自助遊、自駕遊等散客的出行引導,並及時發布反詐騙、防範消費陷阱簡訊。
履職盡責無私奉獻
春節假期,市、區旅遊部門,市、區聯合執法辦公室以及景區、酒店、旅行社、車船公司等旅遊行業5萬多名幹部職工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始終奮鬥在第一線,為廣大遊客營造安全優質的旅遊環境,受到遊客點讚。
廈門旅遊集散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春節期間全員上崗,中山路、曾厝垵、郵輪碼頭、和平碼頭、第一碼頭、胡裡山炮臺及觀音山等七個服務網點,為廣大遊客免費提供旅遊諮詢、應急醫藥、便民出借等公共服務,共服務遊客約1.72萬人次,發放旅遊地圖等宣傳材料約1.12萬單次,電子屏幕不間斷播放文明旅遊宣傳超過600小時。同時,我市積極組織2000多名志願者到各景區、交通要道引導服務遊客,共接受諮詢超過20萬人次。
安全應急投訴處理及時高效
春節假期,我市旅市場安全有序,未發生旅遊安全事故和重大旅遊投訴案件,市旅遊質監所受理各類投訴諮詢及轉辦案件55件,其中正式受理旅遊投訴31件,同比下降39.22%,轉辦其他部門投訴3件,解答各類旅遊諮詢21件,所有正式受理的旅遊投訴均已辦結,已辦結的投訴案件遊客滿意率達100%,共為旅遊者挽回經濟損失35569元。
威武!大發!
厲害了word大廈門!!
也為假期還在一線服務的
工作人員們點讚!
來源:廈門旅發委、海峽導報、廈門網、網絡
編輯:楊韻、賴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