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江寧湯山泡溫泉吃農家菜,到高淳老街看民俗表演嘗美食,去梅花山探梅、夫子廟賞燈,到南京博物院看國家寶藏……2018年春節假期,雖然南京多半時間在下雨,但依然人氣旺盛。2月21日,途牛旅遊網、驢媽媽旅遊網等在線旅企發布的消費盤點顯示,南京成為全國目的地旅遊人氣最旺城市之一。
途牛旅遊網監測數據顯示,春節期間,三亞、麗江、廈門、大理、杭州、北京、廣州、哈爾濱、上海、成都、昆明、南京、西雙版納、蘇州、嘉興、珠海、西安、桂林、吉林、北海等20個城市人氣位居前列。
從榜單可以看出,春節國內遊大體分為三個熱門方向,即代表「暖冬遊」目的地的南方城市三亞、麗江、廈門、大理、西雙版納等,代表「冰雪遊」目的地的北方城市哈爾濱、吉林等,以及「年俗遊」、「美食遊」等為主的北京、上海、南京等目的地城市。
另一方面,驢媽媽旅遊網的監測顯示,上海、南京、北京、廣州、杭州、蘇州、深圳、無錫、寧波、成都成為今年春節出遊的十大客源地城市。同時,大年初三、初四開始,周邊遊「爆棚」,蘇州、杭州、珠海、常州、上海、廣州、寧波、無錫、南京、北京成為國內十大最熱門周邊遊目的地。
長假還引發大家長線遊的需求。記者發現,驢媽媽的監測顯示,今年喜愛春節長線遊的遊客主要來自於上海、南京、北京等一二線城市。
相關新聞
春節7天南京累計銷售額達13.4億元
春節期間,南京消費品市場商品豐富、物價穩定、購銷兩旺,便利消費、品質消費、休閒消費成為春節期間消費的主流,消費檔次不斷提升。據市商務局對全市重點超市、百貨、家電、餐飲等近100家商貿企業監測顯示,春節7天,南京累計銷售額達13.4億元,同比增長8.17%。
「新零售」搶佔市場
今年的春節,南京多家大型超市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消費群體提供人性化購物模式,營造便利、高效的消費環境。
所謂「新零售」購物模式是指,一是超市購物買單更加快捷。超市增加了自助收銀系統,減少了顧客排隊和付款等候的時間;二是生鮮餐飲區現場加工更加方便。鮮活農產品、海產品簡單加工後帶回家,減少了春節期間居民宴客時不少的麻煩;三是線上下單更加迅速,消費者通過APP在手機上自助下單,3公裡之內可以送貨上門。春節七天,南京市商務局監測的12家超市賣場共實現銷售額4.2億元,同比增長4.25%。
春節期間,南京各大百貨商場、商業綜合體,通過多形式、多樣化的促銷手段,有效地聚集了人氣,推動了節日市場的銷售。
春節七天,南京市商務局監測的24家百貨商場、商業綜合體共實現銷售額5.04億元,同比增長8.32%。而以「名牌+實惠」為服務理念的砂之船奧特萊斯、南京湯山百聯奧特萊斯和仙林金鷹奧特萊斯成為本次春節黃金周的「黑馬」,三家奧特萊斯銷售均過了2000萬元。
春節消費南京人講究「品質」
隨著居民的消費理念向改善型消費轉變,今年春節消費選擇更加注重品種、品質、品牌。
記者從多家超市了解到,名煙、名酒節日期間銷量大增。
除了名煙名酒銷量大增,綠色健康類食品也受到青睞。什麼是「綠色健康類食品」呢?保健品禮盒、奶製品禮盒、綠色蔬菜、時令水果、進口食品成為人們購買禮品、饋贈親友的首選,一些高檔禮盒水果非常暢銷。
環保智能類家電也成了銷售熱點。春節期間,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數碼影音等3C產品也頗受年輕人熱捧。春節七天,南京市商務局監測的10個家電IT賣場共實現銷售額3.54億元,同比增長43.7%。
春節黃金周期間,多家餐飲企業延長了營業時間,推出了不同價位、具有特色的「除夕宴」、「新年宴」、「團圓宴」等節日餐飲,滿足了廣大居民的消費需求。在消費支付方式上,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等成為主要消費支付方式。春節七天,南京市商務局監測的19家餐飲企業共實現營業額2132萬元。
春節黃金周
南京人享「休閒」
今年春節期間,文化消費、精神消費需求日益增大,逛廟會、到郊區過個民俗年、洗溫泉、去書店購書充電、到影院看電影等已成為市民春節期間的消費選擇。
六合、溧水、高淳、浦口、江寧等區依託生態、產業優勢,打造特色節慶盛典。各類民俗民情展、風物展、文化活動好戲連臺,特色土產年貨、民間手工藝、農家美食等吸引遊客駐足搶購。
賞夜梅、賞燈會延伸了夜間消費空間,推動了「吃住行遊購娛」一體化發展,營造了景美味濃的春節氛圍。節日期間,大部分營業的農家樂客房入住率都在80%以上。
隨著《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紅海行動》等多部新片的扎堆上映,給春節電影市場帶來了一個高潮,各大電影院內人山人海,多場次爆滿。
此外,春節期間,湯山的幾大溫泉處處人潮湧動,來泡澡的浴客爆滿。節日期間,浦口天泉等幾家溫泉賓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均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