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王節、哈節、火把節等,這些民族節文化底蘊深厚,傳承至今

2020-12-21 百家號

除了平時過的春節、元宵節、中秋節外,你還知道哪些傳統民俗節日,本文重點介紹三個傳統少數民族重要節日,下面就帶你欣賞一下。

1、瑤族盤王節

瑤族盤王節源自盤王節歌會,瑤民便匯聚一起,載歌載舞,紀念盤王,並逐漸發展為盤王節。還是慶祝豐收的聯誼會,青年男女則藉此機會以歌道情,尋覓佳偶。

盤王節是瑤族人民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瑤族是中國一支風情獨特的少數民族,其崇奉的盤王為本民族始祖,是瑤族人民祭祀祖先的民間盛大節日。

盤王節又稱還盤王願,有單家獨戶舉行的,也有全村人舉行的。盤王節的限期包括三天三夜和七天七夜兩種,其儀式主要分兩大部分進行。

恭請瑤族各路祖先神參加盤王節的各種文藝娛樂活動,吟唱表現瑤族神話、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內容的歷史長詩《盤王大歌》。

盤王節表現了瑤族人民對祖先的懷念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如今它成了祭祀祖先、歡慶豐收,拓展旅遊的文化娛樂活動。其傳承方式以師承和家傳為主。

盤王節作為歷史悠久、分布廣泛的大眾節慶活動,集瑤族傳統文化之大成,是一種增強民族向心力、維繫民族團結的人文盛典。

2、京族哈節 

哈節是京族唯一的民族傳統節日,每年都隆重慶祝,以祭祀神靈、團聚鄉民、交際娛樂為主要內容。京族哈節是京族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

通過了解京族哈節迎神、祭神、唱哈、鄉飲、送神的全部過程,從中可解讀哈節作為民族文化的深刻沉澱。

京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的三個小島上,地處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的部位,與越南隔海相望。

哈節是京族最隆重的節日,也稱唱哈節。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的意思。各地京族哈節日期不一樣,農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或正月十五。

京族哈節活動由祭祖、社交、娛樂等內容組成。關於哈節有不少民間傳說,相傳古代有位歌仙來到京族,以傳歌為名,動員群眾起來反抗封建壓迫。

節日活動,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族群眾亦來共同歡慶。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理佳話、愛情故事等。鑼鼓聲中常有少女登臺獻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頂天燈舞。

3、彝族火把節

火把節期間舉行的祭祀、文藝體育、社會交往、產品交流四大類活動是彝族文化體系嚴整、完備的集中體現。彝族火把節歷史悠久,群眾基礎廣泛,覆蓋面廣,影響深遠。

彝族火把節是所有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流行於西南彝族地區。有的學者認為火把節的起源與人們對火的崇拜有關,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

火把節是楚雄和涼山彝族自治州最隆重、最盛大民族特徵的節日。火把節古時又稱星回節。有的學者認為此節原系彝族十月曆法的一個年節。

火把節充分體現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著彝族起源發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科學價值,火把節是彝族傳統文化中最具有標誌性的象徵符號之一。

火把節也是彝族傳統音樂、舞蹈、詩歌、服飾等文化要素的載體,同時,火把節作為彝族人民與各民族交流往來以及促進民族團結都有現實作用。在中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中,彝族火把節享有中國民族風情第一節。

總之,這些民族節日,在過去上百年的傳承中,已經很好的融合了當地民族的風俗文化,成為傳統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傳承傳統節日,也就是傳承傳統文化。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火把節為什麼在中國如此盛行?不同民族的火把節又有什麼特點呢?
    具有著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蘊,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這些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基本大約在農曆的6月左右,主要有騎馬、射箭、跳舞、唱歌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少數民族獨特的民俗功能,即產生了一些新的形式。在雲南,各種少數民族都有著不同的火把節傳說,在各種各樣的特色環境下,有著不同樣的形式。
  • 雲龍最獨特的火把節立火把傳承方式
    回應網友最近收到許多網友私信詢問2019火把節相關事宜,在此統一回復網友,2019年火把節活動舉辦時間:團結鄉 2019年7月26日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星期五) ; 縣城及其餘鄉鎮 2019年7月27日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星期六)。
  • 楚雄、紅河、石林……雲南多地明確今年取消舉辦火把節
    進入8月就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火把節資料圖但是今年小編很遺憾地告訴你這些地方的火把節將要取消↓↓楚雄州範圍內暫不舉辦火把節等大型節慶活動7月27日,楚雄州委州政府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發布《關於暫不舉辦火把節等大型節慶活動相關事項的通告
  • 扎火把、祭火把、跳火把!相約大理白族火把節,感受不一樣白族味
    轉眼,又到了點燃火把狂歡的節日。今年火把節,不如一起去周城狂歡,扎火把、祭火把、點火把、跳火把……地道白族味兒,傳統民族節,約起來?農曆六月二十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火把節。周城是雲南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中國白族扎染之鄉,中國白族第一村,中國白族民俗文化活化石。到了周城,除了參與白族火把節狂歡活動,還可體驗多姿多彩的白族民俗文化。白族火把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是白族民間約定俗成的火把節。白族「火把節」,是白族人民集農耕文化、原始宗教崇拜、歌舞文化藝術為—體的傳統民俗活動。
  • 「文化底蘊深厚」的含義和意義
    常常能夠聽到人們形容某人或某地「文化底蘊深厚」,那麼,什麼是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底蘊深厚又意味著什麼?文化底蘊深厚,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也可以描述一處地方。文化底蘊,是指經過積累、揚棄、提煉而依舊留存的文化精髓。文化底蘊深厚,用通俗形象的說法是,歷史長,故事多,講究多,尊重過去,開放面對未來。無論是指人還是地,文化底蘊深厚給人的感覺是張弛有度,不急不躁。這是一種含蓄低調的氣質,不張揚跋扈,不顯山露水。對於中國人的審美來說,這是極高的品質。
  • 【原創】高峰彝族火把節大刀舞
    火把節前夕,我們來到祿豐縣高峰鄉海聯村委會大花箐村,訪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彝族火把節」代表性傳承人普順發。至今,村中還保留著古道遺蹟。千百年來,馬幫文化、商旅文化和漢族文化與當地彝族文化交匯融合,形成了豐富獨特、兼收並蓄、光彩燦爛的高峰彝族文化。 普順發家新建的房子位於村口,老人紅光滿面,精神矍鑠,端坐窗下,抬著長煙鍋,氣定神閒。但近年他聽力下降,交談不便,我們主要向他的兒子普宜生了解大刀舞的傳承情況。普宜生從前當過小學老師,現在是村裡的記帳員,也是畢摩傳承人。
  • 火把節為何又稱星回節?火把節期間都有哪些民俗活動
    火把節是西南彝族等少數民族人民心中最為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類似於漢族的春節,至今已傳承了2000多年,完整的記載始見於元代李京的《雲南志略》:「6月24日通夕以高竿縛火炬照明」。一、火把節為何又稱星回節火把節在古代被稱為"星回節",俗有「星回於天而除夕」之說。
  • 六盤水火把節:燈火闌珊,一夜火龍舞!
    青玉案·火把節.玉舍夜放花千樹,更飄落,絲絲雨。佳麗競豔香滿路。文化傳承,非遺保護,特色在彝族。8月12-15日,貴州六盤水彝族火把節在野玉海風景區玉舍村舉行。火把節,一些民族又稱星回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 六盤水火把節:燈火闌珊,一夜火龍舞!
    青玉案·火把節.玉舍夜放花千樹,更飄落,絲絲雨。佳麗競豔香滿路。人頭攢動,遊客助興,一夜火龍舞。文化傳承,非遺保護,特色在彝族。火把節,一些民族又稱星回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火把節的節期一般是在農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動有鬥牛、賽馬、摔跤、歌舞表演等。
  • 第十六屆瑤族盤王節在廣西金秀精彩開幕
    11月28日晚,第十六屆瑤族盤王節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正式開幕。中國瑤族盤王節協調委員會領導、國家民委代表、哈爾濱工業大學、自治區各相關部門,來賓市各相關部門,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貴州省貴陽市委的領導以及瑤族盤王節聯誼縣(區)代表、瑤學專家、瑤醫藥專家、知名企業家和金秀縣現任、歷任四家班子領導代表等一同出席開幕式。
  • 火把節——特別的2020:特別的火把節,同樣看火把節晚會
    八月承載著熱情的火把節到來了但今年因新冠疫情影響石林出臺政策和文件取消2020年火把節等大型節慶活動2020年,火把節當天的火把節,史稱「星回節」,是中國西南彝族人民心中最為隆重和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類似於漢族的春節,至今已傳承了2000多年。
  • 第十六屆瑤族盤王節在廣西金秀精彩舉行
    廣西新聞網金秀11月30日訊(記者 黃詩淇 麥一帆)11月28日至30日,2020世界瑤都第十六屆瑤族盤王節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舉行。本屆盤王節以「樂遊金山秀水·暢享世界瑤都」為主題,分別舉行盤王節開幕式、大型主題晚會、盤王祭祀大典、瑤醫藥發展論壇、非遺項目展演、學術研討、瑤族長桌宴、瑤族服飾展演、登山比賽等十多項精彩活動。瑤族盤王節,又稱「跳盤王」「還盤王願」,是瑤族人民緬懷始祖盤王、聚合人心的一種儀式,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
  • 看點多玩法多 楚雄火把節將於7月26日開幕
    楚雄彝族火把節於2006年5月經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彝族火把節主要分布在楚雄州及周邊地州的彝族集聚區。火把節為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節期三至五天,她是楚雄彝族文化的象徵,是彝族傳統節日中最為重要、最盛大的節日。
  • 燃情火把節,2019普達陽光•首屆陽光火把節震撼來襲!
    火把節還有一個非常詩意的名字叫做「星回節」是彝族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擁有著非常深厚的民俗內涵也被稱之為「東方的狂歡節」彝族是一個崇尚「火」的民族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他們認為火可以驅邪消災可保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家宅平安是可以帶來光明和溫暖
  • 第十六屆瑤族盤王節將於11月28日在金秀舉行
    11月28日—30日以「樂遊金山秀水·暢享世界瑤都」為主題的第十六屆瑤族盤王節將在金秀瑤族自治縣舉行節日期間,金秀縣將舉行盤王節開幕式、大型主題晚會、盤王祭祀大典、瑤醫藥發展論壇、非遺項目展演、學術研討、瑤族長桌宴、瑤族服飾展演、登山比賽等活動。
  • 大湖名城的文化自信——探析環巢湖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地域特色
    滄桑久遠的歷史浪花,淘盡了無數英雄人物,也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積澱。最先呈現的,是罕見的地球古生代「巢湖龍」文化。隨著人類的起源和演進,相繼產生了舊石器時代的「銀山智人文化」和新石器時代的「有巢氏文化」。有巢氏文化孕育了5000年之前的凌家灘聚落遺址文化、古巢國文化,以及夏禹塗山文化。
  • 正月十四丁家火把節 驅邪祈福偷青傳承民俗(組圖)
    (原標題:正月十四丁家火把節 驅邪祈福偷青傳承民俗(組圖))
  • 她是四海共仰的女神,在平潭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平潭媽祖文化研究會籌備組組長李茲鈿是此次赴臺交流團的領隊,他稱此次臺灣媽祖文化交流之旅受益良多。「平潭與臺灣的媽祖淵源可以推及清代,早在康熙年間嵐臺兩岸班兵換防,平潭的媽祖與臺灣的媽祖就通過海壇水師來往,互相交換媽祖金身。」李茲鈿說,平潭早年有51座媽祖廟宇,海上和平女神林默娘與東庠獨有的「欹頭媽祖」的誕生,都有許多歷史遺蹟與傳說故事,媽祖文化在平潭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 火把節不止跳舞!來看看你錯過了什麼?
    火把節是一個多民族的傳統節日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都有著過火把節的傳統傳統鬥牛活動 流傳至今的火把節阿體拉巴便在舊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來許多松樹枝、野蒿枝紮成火把,率領人們點燃起來,到田裡去燒蟲。從此,彝族人民便把這天定為火把節。
  • 盤王節將至!金秀縣盤王節籌備工作有序開展
    盤王節將至!11月28日至30日是瑤族盤王節,今年是我縣首次主辦全國瑤族成員縣輪值盤王節,現在距盤王節僅剩5天,時間緊、任務重,我縣盤王節各項活動的籌備工作已進入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