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20年5月27日消息:近日,國航順利完成行李全流程跟蹤試點航線測試工作,實現了北京-重慶往返航線行李關鍵節點可跟蹤、旅客可查詢功能。旅客從機場辦理託運行李開始,即可對行李運輸狀態進行跟蹤查詢。
行李掌上輕鬆查
此次試點工作根據民航局要求,利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在首都機場和江北機場採用固定設備掃描和人工掃描的方式獲取行李傳送信息,將行李數據通過航易行數據平臺傳遞至中國國航APP。旅客在辦理行李託運手續後,可登陸中國國航APP,選擇「行程」,在行程詳情頁找到「更多服務」——選擇「行李查詢」即可查詢到託運、安檢、分揀、裝車運輸、裝機等多個行李狀態信息,實時掌握行李軌跡,多件行李還可以分開查看。或者通過首頁底端的「行程」功能鍵,找到「行程」列表,已經辦理託運服務就可以看到具體託運的行李件數,點擊進入便可查詢行李狀態。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北京始發的旅客在K區人工櫃檯辦理行李託運便可體驗此項服務。
行李有了「身份證」
行李籤是航空行李的唯一身份標識,相當於行李的「身份證」。曾經,最早的老式行李籤需要手工填寫相關內容。後來,逐漸在標籤上預印目的地信息,也就是機場代碼等。再後來,設計者還加入彩色方案,以幫助行李員迅速識別不同目的地的行李。但這些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航線和行李數量的需求,這時候,定製印刷和條形碼就派上了用場。目前,常見的行李條採用的是矽和塑料的「複雜合成體」,耐寒、耐熱。航空公司可以通過帶有條形碼的標籤在整個機場區域,甚至世界範圍跟蹤行李,除了條形碼,航空行李標籤還印有乘客的姓名、航班信息和目的地,也正是這些讓航空行李標籤實現了電子化。
行李條中的「黑科技」
作為國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的試點航線,國航北京至重慶往返航線託運行李的傳送就像旅客網購一樣,每個移動的節點都清晰有序。這種行李全流程跟蹤形式採用了國際先進的RFID行李跟蹤技術。每一張行李條的夾層,都增加了一塊RFID晶片。以往印刷在行李條上的信息需要通過光學掃描來獲取,而RFID通過行李條內嵌晶片識別行李身份信息,不受行李條碼位置、質量、光線等條件影響。RFID技術與行李再確認系統結合,就可以自動採集行李託運、安檢、分揀和行李裝車、裝機、卸機等節點信息,最終形成和輸出行李完整傳輸鏈路,實現行李的全流程跟蹤。
據了解,此次試點之後,國航將繼續開展與各方合作,與武漢、深圳、廣州等機場合作,擴大行李跟蹤業務航點範圍,利用機場的RFID設施設備和航易行數據平臺,並加大自有行李再確認系統(BRS)的推廣,開展與聯盟和聯營合作夥伴的信息共享,完善行李全流程跟蹤的運輸服務網絡。
(文章來源:民航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