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三天後,遍地保險套、衛生巾的西藏,暴露了背後最噁心的一幕

2020-10-07 餘沉

「餘叔去過西藏,目光所及之處確實很美,但細心看周圍也確實很髒。無數遊客們的垃圾隨手一丟,讓青藏高原這一方淨土受到了嚴重的汙染。我們在享受美景的同時,也要懂得保護,旅遊只要做個看客就好,除了目光,什麼也別留下。」 ——餘叔

最近國慶旅遊,集美們一定都聽過這句話

去西藏後悔一陣子,不去西藏後悔一輩子。

青藏高原。

世界的屋脊,一片遠方的淨土,一個許許多多人嚮往的夢想。

夢裡,是很美。

但夢醒了的樣子,你恐怕也很難相信。

雪山,草地,藍天。

是西藏沒錯。

但你也一定能認得出來,在夢想的土地上,那些「追夢者的遺蹟」。

既然我們要洗滌心靈。

就不應該讓自己的行為充滿汙穢。

垃圾這件事,還是被忘記得太隨便了。

撿垃圾的人


最近的藏區公路、景區,多了一群撿垃圾的人


不是職業保潔人員,也不是熱心志願者,只是當地普通藏民。


由當地政府組織,挨家依次無償勞動。


政策強硬:如果不去,每人罰款300塊



也是被逼。


那些垃圾再不撿,他們就活不下去了。


最近看到了一個視頻,來高原江南,西藏林芝


天蒼蒼,野茫茫,草地上一頭犛牛,低頭啃食著的不是草料。


是塑膠袋。



林芝東巴才村的村民,在這個疫情後的旅遊旺季,迎來大量客人的同時,也收穫了他們留下的「饋贈」——


漫山遍野的垃圾。



相信咱都一樣,看到這漫山遍野的汙穢,會感到噁心、反胃。


但對於牧民,他們更會覺得痛心。


你的「天路」,都是牧民的生路。


一隻塑膠袋,就可以害死一隻犛牛。


當它們一口一口填滿腸胃、食管、臟器,頭一兩年還不會顯露病症,只會在漫長的累積中,被憋死,被餓死。


這不僅是牧民最大的經濟打擊,更是殘酷的精神折磨。


「剖開肚子,才發現裡面塞滿了垃圾」。



藏區國道。


是徒步者、騎行者眼中最美的「在路上」。


但如今,原本非常美麗的風景,卻被國道旁、溪溝裡的大量垃圾汙染得面目全非。


除了食品包裝,氧氣瓶,甚至還有一些危險的醫療垃圾。



垃圾之中,兩種尤為顯眼:


保險套、衛生巾。


別想歪,這些都是驢友們與天鬥其樂無窮的小妙招。


衛生巾,可以墊在鞋底,防磨抗壓增強腳掌舒適性;保險套,套在鞋上防雨防水,甚至可以充當臨時水袋。


夠有趣,夠智慧。


但看到這些東西被亂丟在風景旁,你還會覺得好玩嗎?


我 只會覺得諷刺,覺得玷汙。



以上這些垃圾,都需要當地村民,一個一個彎腰拾起。


髒、累,就不提了。


更關鍵的,是太危險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公路旁並不是垃圾最多的地方。


相反,恰恰是公路下方的陡崖、峭壁、溝裡,憑人力難以到達的地方。



為啥?


亂扔垃圾的人,也是「要臉」的啊!


也知道不對,也知道噁心,於是他們決定「大發善心」地扔遠一點。


讓大家眼不見為淨,讓自己羞恥心存留。


於是。


那些被扔到溝裡或者崎嶇的陡崖上的垃圾,成為了撿垃圾的村民,最難以攻克的頑疾。



難度高,危險大。


甚至,需要村民綁上安全繩,在陡崖上飛簷走壁。



一邊是追逐遠方淨土的遠大幻想。


一邊是村民艱難守護的汗水、淚水。


這些畫面,不由得讓晚姐重新考慮「自由」「夢想」「在路上」......


現在,在這些「美好」的幻想誕生之前,必須被狠狠按死一個前提——


「請帶走你的垃圾」。



本來舉手之勞就可以帶走的垃圾,被扔在了「世界屋脊」上。


就像你要爬上自家房頂撿垃圾一樣。


只會加倍的困難和危險。


承擔這一切的人是誰?


不堪重負的屋脊


自1953年紐西蘭探險家埃德蒙·希拉蕊,和夏爾巴人嚮導丹增·諾爾蓋首次登上珠峰開始,珠峰大本營每年都將迎來上萬人次的挑戰者。


△ 左埃德蒙·希拉蕊,右丹增·諾爾蓋


可一次次的夢想實現,也在一次次摧毀這座無人之巔原本的樣貌。


珠穆朗瑪峰。


它是世界之巔、登山者的終極目標,以及,「地球上最高的垃圾場」



最大問題,難處理。


氣候地形惡劣,常住人口稀少,珠峰的垃圾清潔難上加難。


再加上極度低溫缺氧,生態脆弱,有機物垃圾也無法靠微生物自然降解。


比如糞便。


每年,都有多達一萬多公斤的人類排洩物留在珠峰。


有人說,珠峰如今還是一座「屎山」。



同時五十年過去,這裡也累積了一百多具不幸遇難者的屍體,和數不清的垃圾。


怎麼辦?


沒車,只能靠腿。


每一年,都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畜力一趟一趟馱下山。



2010年,夏爾巴人納姆巴爾,發動了一場清理珠峰的公益行動,紀錄片《珠峰清道夫》記錄了他們登上珠峰撿拾垃圾的經歷。


片中,珠峰的汙染情況被影像記錄,觸目驚心。


如今,珠峰上腐敗的遺體、大量的垃圾和排洩物,已經肉眼可見地汙染了水質和空氣。



在紀錄片中,很多隊員突然生病。


一位咽痛到失聲的隊員推斷,病因,就是因為大家喝了被汙染的冰水。



別忘了,這座山養育的不只是登山隊員。


珠峰冰水融化的水源,還供養著一億多的人口。


珠峰頂上的大規模人口活動,同時,也讓原本藏區脆弱的環境產生了嚴重的汙染問題。



今年的珠峰地質調查,結果令人恐懼。


別說淨土,連水都是黃的。


上遊的垃圾,正嚴重影響當地人的用水健康。


6500米那一帶已經有大量的汙染了

在5800米會看到一個特別長的冰川洞

按理講冰水下來的話是應該很純潔的

但是,冰川這洞裡頭流出來的水是黃的



《珠峰清道夫》記錄著世代生活在珠峰腳下的夏爾巴人。


他們視珠峰為聖潔的女神,不該存在任何垃圾、遺體被留在珠峰上。


因此,他們承擔起了清道夫的責任。


納姆巴爾一行人為了撿拾垃圾,必須穿越隨時可能發生雪崩的冰川瀑布,用獨木梯通過兇險的峽谷。



一邊是隨時奪命的天險。


一邊卻是令人沮喪的瓶瓶罐罐。


冰縫裡,雪地上,各種垃圾和排洩物隨處可見。


氧氣罐、罐頭盒、塑膠袋,甚至是酒瓶……數量超乎想像,它們被人類從城市中帶到這裡,格外刺目。



每一次上山「出任務」。


他們都將背負25到50公斤的垃圾,在昆布冰瀑與大本營之間,往返八趟。



對了,說到這裡,有必要給你看看珠峰峰頂的樣子。


2010年5月22日,納姆加爾第七次攀頂,他與清道夫們拍下了當時的景觀。


峰頂,再也沒有一片白茫茫,滿是人類徵服的痕跡——



他們用生命,彌補前人犯下的錯誤,挽救後世的福報。


可在領隊,夏爾巴老鄉納姆巴爾嘴裡,也說不出什麼漂亮理由。


只留下了這樣一句——


「社會意義非凡。」



2013年5月,納姆加爾正在登山完成了他的第10次登頂。


但不久,他就在北坡海拔8300米倒下,永遠停止了呼吸。


他拼盡全力,也只收回珠峰很小的一部分垃圾。


但卻用行動提醒了全世界:


我們每個人的足跡,都將無可避免地填滿世界上每一寸「淨土」。



不可收拾的海洋


上達最高的山,下達最深的海。


沒有垃圾到不了的地方。


甚至,它不需要人類的幫助。


這,是斯裡蘭卡一片封閉了30年的海域。


你看到底,別吐出來。



海面被一層油脂和各種人造雜物覆蓋。


如果說冰山上的醜,勉強是成就夢想的無奈;那這海洋上的醜,則跟每個人都脫離不了關係。


你心目中「美麗的海洋」,如今,已是一鍋飄滿塑料垃圾的濃湯。


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爵士,在製作《藍色星球2》時發出這樣的感慨: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以為,海洋那麼大,住在海裡的生物那麼多,我們人類不管做什麼,都無法影響到它們。但現在我發現:我們錯了。在錄製《藍色星球》時,不管我們去到的海洋多麼偏,攝影師總能看到塑料。


來,看看你手中的塑料瓶,對「遠方」的破壞之旅——


最初可能就是有人隨手扔在路邊的一個包裝袋,或者,是丟到河裡的一個飲料瓶。


它們跟隨河流,流入大海。



現在,大海已經「裝不下」了。


垃圾所到之處,都是慘劇。


一個廢塑膠袋,可能套住一隻海豚的喙,使其無法進食。



一張漂浮的塑料紙,會被海龜當作水母誤食致死。



而打漁產生的破漁網,每年都會纏住數千隻海豹、海獅的脖子。



一隻死去的布氏鯨,它的胃裡一共發現了六平方米的塑料布。


海鳥也逃不過。


腹中填滿垃圾,走都難,更別說飛。



最讓人震撼的一幕,是科學家們用剪刀把死去的海鳥胃部剪開,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塑料。


數一數,一共234塊。



按體重換算的話,相當於一個人,體內有6-8公斤的垃圾。


打火機、瓶蓋……因為它們看上去很像浮在海面上的小魚。



最諷刺的是。


你說這些塑料垃圾最後去了哪呢?


塑料製品會被洋流、海浪不斷衝擊,變成更細小塑料微粒。


它們,又再次被海洋裡的魚類、貝類進食,接著被一批批地捕撈,送回人類的嘴裡……



在針對法國、比利時和荷蘭沿岸

六個地點藍貽貝的檢測中

每一個有機體體內都存在塑料微粒



撿起來


要清理地球上的垃圾有多難?


想到了兩個神話:愚公移山,精衛填海。


不。


就連神話也想像不到我們眼前的難題。


愚公,至少可以一塊一塊把石頭搬走。


可珠峰上的垃圾,搬走一塊要歷盡千難萬險,留下一塊卻太輕易。


夏爾巴人一人一趟可以背25到50公斤的垃圾。


珠峰上留下的垃圾有多少呢?四萬多公斤


相當於還要來回上千次,這還不一定追得上垃圾增加的速度。



精衛,可以銜起石子一顆顆扔進海裡。


可是它要如同大海撈針一樣,找到每一片垃圾,叼出海洋呢?


一個數字。


地球海洋中塑料碎片的數量多達5萬億枚


塑料與浮遊生物比例為1:2,照此速度增長,2050年海洋中塑料重量將超過魚類……



還有在人跡罕至的沙漠、極地。


垃圾也從不缺席。



△ 被洩漏原油汙染的企業

△ 被洩漏原油汙染的企業

地球上所有的遠方,都已經被我們的垃圾、汙染標記。

我們熱愛自然。

並習慣使用「徵服」「夢想」的字眼。

但自然,不該為人類的徵服買單。

自然太脆弱。

她始終沒有接受人類的一個習慣

垃圾就是用來丟的,不然呢?

很多城市人潛意識裡覺得,不管走到哪,永遠會有人為自己的汙染行為擦屁股。

反正有人清理,已經成了遊客丟垃圾時,最愛用的自我安慰藉口。

《珠峰清道夫》中一位登山隊員說:登山旺季,會有好幾十隻登山隊伍到達這裡,他們寄希望於清潔人員,乾脆就把垃圾扔在山上。

想當然地以為,這是當地人應盡的輕鬆義務,卻無視背後的艱辛與代價。

而且,擦屁股的速度,遠遠跟不上遊客們破壞的速度。

就拿西藏來說,2019年,西藏自治區接待遊客4000萬人,產生垃圾達到十幾萬噸。

當地居民就是沒日沒夜的撿,也撿不完。

所以,我們總該做點什麼

也是最近看到的一個視頻。

2018年4月,江西小夥林鵬騎著一輛三輪車從四川雅安出發。

在川藏線每天邊騎行,邊撿拾垃圾。

90天,每天只有20公裡,卻能撿滿5-6個編織袋的垃圾。


撿得完嗎?

不。

但如果你問:哪裡還有真正的淨土?

你至少可以讓你所到之處,腳下都變成一方淨土。

哪怕你沒有時間和力氣,克服那麼多困難,去撿回垃圾。

只要做一件輕鬆的事情,也完全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就是讓那個闖入大自然的垃圾,從未被你丟棄過。

對於你來講,你只是少丟了一個垃圾,但對於其他生靈來講,這可能是多了一絲生存的可能。

- End -

相關焦點

  • 遍地保險套、衛生巾的西藏,背後真xiang令人感到噁心
    遍地保險套、衛生巾的西藏,背後真相令人感到噁心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前幾天有個熱搜,是福建27歲的蔡先生8月中旬自駕到西藏旅行。無數人帶著朝聖的心去西藏,但是他們卻把自己最髒的東西留在了西藏——垃圾。如今,漫山遍野的垃圾,就是西藏熱門景點的樣子。
  • 西藏路上遍地都是保險套、衛生巾,背後的真相讓人噁心
    在前一段時間,一位去往西藏旅遊的網友在網上發布了一個視頻,受到了很多人關注,這位網友一直都想來一場自駕遊,因為工作原因沒有實現,上個月他終於如願以償,開著自己的車去往西藏,看看外面的世界和西藏獨特風景,而路上看到的畫面卻意想不到。
  • 背包客經過的西藏,遍地保險套、衛生巾
    無數人帶著朝聖的心去西藏,但是他們卻把自己最髒的東西留在了西藏——垃圾。如今,漫山遍野的垃圾,就是西藏熱門景點的樣子。而這些垃圾,除了汙染環境,還會殺死犛牛。這些人或許根本不知道,如今的西藏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吧。他們把旅途中用過的保險套、衛生巾,扔的到處都是,覺得自己問心無愧。
  • 遍地保險套、衛生巾的西藏,背後的根源令人噁心
    這些人或許根本不知道,如今的西藏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吧。無數人帶著朝聖的心去西藏,但是他們卻把自己最髒的東西留在了西藏——垃圾。如今,漫山遍野的垃圾,就是西藏熱門景點的樣子。他們把旅途中用過的保險套、衛生巾,扔的到處都是,覺得自己良心無愧。
  • 遍地保險套、衛生巾的西藏,背後真相令人感到噁心
    這些人或許根本不知道,如今的西藏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吧。無數人帶著朝聖的心去西藏,但是他們卻把自己最髒的東西留在了西藏——垃圾。如今,漫山遍野的垃圾,就是西藏熱門景點的樣子。他們把旅途中用過的保險套、衛生巾,扔的到處都是,覺得自己良心無愧。
  • 遍地保險套、衛生巾的西藏,背後真相令人感到噁心
    這些人或許根本不知道,如今的西藏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吧。無數人帶著朝聖的心去西藏,但是他們卻把自己最髒的東西留在了西藏——垃圾。如今,漫山遍野的垃圾,就是西藏熱門景點的樣子。他們把旅途中用過的保險套、衛生巾,扔的到處都是,覺得自己良心無愧。別誤會,這裡的保險套,是這些聰明的驢友用來套鞋,避免被雨水淋溼的:
  • 遍地保險套、衛生巾的朝聖路上,我卻看到了背後最噁心的一幕
    沒錯,老胡撿垃圾的背後就是西藏的B面。 不是明星,也不是偶像,爬雪山,穿戈壁,他化身垃圾搬運工與藏區保潔員。,保持乾燥;把保險套穿在鞋上,免了帶雨鞋。 當沿途的風景鋪滿用過的保險套,誰還會對這種奇思妙想抱有好感?
  • 國慶放假此地遭殃!保險套衛生巾遍地,這還是我眼中的聖地嗎?
    隨著國慶節放假,越來越多的遊客外出,其中有一部分遊客最喜歡去哪裡呢?當然是他們心中的聖地西藏。西藏在很多人心中是純潔的聖地,那裡有巍峨的雪山,因為海拔較高的緣故,身處西藏就感覺呼吸的空氣都是新鮮的,隨著國慶節放假,西藏的遊客人數也是與日俱增。
  • 遍地保險套、衛生巾的西藏:噁心真相危及14億中國人
    近日,人間最後的淨土——西藏,曝光了令人噁心的一幕。在西藏,入眼的卻是遍布滿地堆積的保險套和衛生巾!這些愚昧又無知的發言背後,藏著是一個「滿目瘡痍」的西藏。關乎75億人的另一場危機,將要開始了........在直播徒步,旅遊打卡的渲染下,西藏成了人生必去的淨土。
  • 朝聖之路上遍地保險套、衛生巾:背後真相令人感到噁心
    蔡先生的用意我們不去揣測,我只想告訴大家西藏這個神聖的風景區現在的樣子。無數人帶著朝聖的心去到西藏,卻把最髒的東西留了下來。在景區我們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垃圾。還有在山上,他們把用過的保險套和衛生巾扔得到處都是,他們還覺得自已抱著一顆真誠的朝聖之心。別誤會,他們是用保險套包住鞋子防止雨水打溼,而用衛生巾墊腳可以保證鞋內乾燥。
  • 絕美的獨庫公路,沿途除絕美風景,還有遍地保險套衛生巾噁心垃圾
    在飽覽了獨庫公路沿途絕美的風景的同時,這些來懷著朝聖心情前來打卡的他們,卻把自己最髒的東西藏區熱門景點,除了風景,就是漫山遍野的垃圾,包括他們在途中用過的保險套、衛生巾,這些令人感到噁心的東西,扔得到處都是。
  • 西藏遍地保險套,衛生巾的背後,是讓14億人羞愧的殘忍真相
    為了保護這片淨土,只要他走過的地方,垃圾是看見一個撿一個,打包裝好後,再轉運到附近垃圾箱或縣城垃圾站集中處理。坦白了講,看到小蔡的報導後,看到那個畫面和數字,不禁心裡咯噔一下。遍地垃圾,不是數十袋,而是足足500多袋!
  • 朝聖路上遍地保險套,衛生巾的背後,是讓14億人羞愧的殘忍真相
    最近,一位自駕西藏一路撿垃圾的小夥,刷屏網絡。27歲的小蔡來自福建,一直對遙遠的西藏很是嚮往。今年八月,他的西藏夢終於提上日程,一路向北,開始了這場西藏自駕之旅。此行風景,是比腦海中想的還要震撼,但意料之外的是,他發現不少人會對眼前這片風景加點「料」。高原地區,人煙稀少,那裡的垃圾箱並不像城市中那麼密集,他注意到很多人都會隨手把垃圾丟在路上。
  • 川藏線到處都是衛生巾和保險套。它們是用來幹什麼的?聽這群人說
    川藏線散落著衛生巾和保險套西藏線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道路」,與青藏線、滇藏線、新藏線相比,這條線路是最好、最安全的。而且一路風景優美,這也是這條線路成為驢友首選的原因。所有沿著這條線路走的遊客都會有這樣的反應:路邊散落著很多衛生巾和保險套,這非常令人震驚。
  • 朝聖路上遍地保險套,衛生巾的背後,是讓14億人羞愧的殘忍真相
    最近,一位自駕西藏一路撿垃圾的小夥,刷屏網絡。 27歲的小蔡來自福建,一直對遙遠的西藏很是嚮往。 今年八月,他的西藏夢終於提上日程,一路向北,開始了這場西藏自駕之旅。
  • 遍地保險套,衛生巾的朝聖路背後,是讓14億人羞愧的殘忍真相
    提起西藏,大家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去西藏的目的,也許是為了釋放壓力,亦或是為了追求信仰。作為全球所剩無幾的淨土,西藏一直是大眾的心之所向。,保持乾燥;把保險套穿在鞋上,免了帶雨鞋。最最最致命的一點,珠峰冰水融化的水源
  • 川藏線的路上為什麼有衛生巾和保險套?驢友:去過你就知道了
    大家有過去西藏旅遊的想法嗎?西藏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很多人都沒有去過西藏,了解到這個地方一般都是從網上或者是從別人的嘴中了解到的,但是每一個去過的人對西藏的描述都是特別的美好,讓人聽起來就特別的嚮往,久而久之,西藏這個地方就更神秘更浪漫了,仿佛人的一生如果不去一次西藏就充滿的遺憾。
  • 滿地保險套和衛生巾,心靈靠這些就「純淨」了?
    西藏被人們譽為「最接近藍天的地方」,西藏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豐富多彩自然資源,以及美麗的自然風光,西藏風景壯麗,而且在外人看來還有很多神秘色彩,其許多傳說和紀錄片給西藏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吸引著無數人想要到西藏觀光旅遊。
  • 進藏路上驚現許多保險套垃圾!女遊客回應:為了「保護」自己
    西藏,一個提起就會讓人感到神秘無比的地方,那裡有虔誠的誦經朝拜者,有雪域之王倉央嘉措留下的詩意篇章,是很多人「一生要去一次的地方」,近些年,旅遊業大熱,人們為減輕學習和工作的壓力,紛紛組團旅遊,其中自駕遊作為剛興起不久的旅遊方式,更是受到了大眾的追捧,很多遊客都是組團自駕進藏旅遊。
  • 川藏線上最多的垃圾竟是「保險套」和「衛生巾」,原因其實很簡單
    川藏線上最多的垃圾竟是「保險套」和「衛生巾」,原因其實很簡單首先就來說說這衛生巾,說到衛生巾,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女生經期的必備物品,相對來說是比較私密的,但是小編得知的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當鞋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