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死後,吳用為何慌忙隨之自盡?只因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2020-12-10 騰訊網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仙李白用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表達了他與汪倫之間的深厚情義,與此同時,李白也襯託出普天之下所有的兄弟情義。

提起兄弟情義,當屬梁山好漢兄弟情義最為濃烈,他們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英雄,因為相似的遭遇來到梁山。在此,他們結為生死兄弟,從此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梁山好漢各個重情重義,給後人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眾所周知,梁山之上雖然都是兄弟相稱的結義兄弟,但在兄弟這個稱呼的背後,卻有一些小團體。這些小團體曾經來自一個地方,或者是有過相同遭遇的人,例如,武松和魯智深的二龍山小團體,宋江和吳用的梁山派。

相比二龍山小團體,宋江和吳用更像是一個組合。

宋江和吳用分別佔據梁山頭兩把交椅,此二人負責壯大梁山的工作,對於梁山的壯大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不得不說,這二人的兄弟感情也是天地可鑑的。就連宋江被賜毒酒身亡後,吳用也是慌張的跟著自殺。

吳用為什麼要慌忙自盡,難道這二人真的是為了結拜時所說的誓言?還是因為吳用發現了宋江的秘密,進而意識到自己沒有活下去的必要?想必定是後者多一些。

一、宋江、吳用的兄弟情

如果說梁山最好的兄弟情,當屬宋江和吳用二人的感情。宋江和吳用感情很好,長期相處的更是非常融洽。宋江人稱及時雨,總是仗義疏財,吳用人稱智多星,可謂是足智多謀。

此二人做兄弟,有點天作之合的味道,宋江以名拉攏人,吳用以計謀拉攏人,如此軟硬兼施,也是梁山可以聚集108位好漢的主要原因。

雖然宋江和吳用之間的兄弟情主要是「合作」上的,但宋江吳用之間也有一定的真感情。宋江吳用一起去二龍山拉攏魯智深和武松等人時,也曾展示了一場真正的兄弟情。

說到這裡,便不得不提青面獸楊志,正是因為楊志的逼迫,吳用對宋江展示了一次真正的兄弟。按照當時的情況,誰也不敢說宋江和吳用感情假。

楊志為了一報吳用智取生辰綱的仇,給智多星吳用提出一個難題。當時,楊志突然說到:「久聞智多星足智多謀,不知如何搭救公明哥哥?又聞智多星重情重義,不知與公明哥哥情義如何?」楊志話音剛落,便一把挾持住宋江。一時間,眾人大驚失色,不知所為何事。

對此,吳用心知肚明,也明白楊志是因為什麼原因而故意刁難他。吳用趕緊說到:「我對公明哥哥,能夠付出生命。」楊志又問:「何以見得?」吳用當即掏出一把匕首,對著胸口就是一刀。此時此刻,在場各位全部慌了神。魯智深和武松斥責楊志,而其他人卻大喊:「快取止血藥。」

雖然楊志此舉有些過分,但楊志一定程度上考驗了宋江和吳用的兄弟情義。如果不是這件事情,可能宋江一輩子也感受不到梁山二當家願意以命相救。不得不說,這一次宋江和吳用之間的兄弟情沒有摻雜任何虛假。

二、宋江和吳用的合作

宋江和吳用之間的配合,以完美著稱。宋江在上梁山之前,便有仗義的名聲,大多時候,宋江都以仁義名聲拉攏其他好漢,但也有時候,吳用發揮了巨大作用。

吳用沒有武功絕學,但其智謀絕對是梁山眾多好漢中最高的一個。吳用何許人也,梁山陣營的頂梁柱,宋江拉攏人才和詔安政策的重要支持者。有了吳用的智謀,宋江可謂是軟硬兼施,成功收納一個又一個好漢。

在收納盧俊義和呼延灼的時候,吳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吳用使出離間計,陷害盧俊義和呼延灼,使得朝廷對其加蓋,導致這二人走投無路。就在他們無路可走時,宋江出來展示一下仁義為懷,最終,他們順理成章的踏上梁山。

不得不說,在呼延灼等人入夥梁山中,吳用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只要是宋江看上的人才,吳用都會不擇手段將他們弄來。尤其是呼延灼,朱仝等人的入夥之路,實在是吳用一手策劃的。

倘若沒有吳用,他們的生活可能一如既往的平淡,並沒有太大波瀾,但在吳用的陰謀下,他們被迫落草為寇。不管怎麼說,草寇始終無法和官兵的身份相比。

三、吳用自殺的真相

吳用作為宋江最為忠實的擁戴者,一直以來都是以宋江馬首是瞻。宋江說一,吳用從不說二。梁山好漢的詔安之路,表示宋江單方面操作的,大多梁山好漢,都是發自內心的反對詔安,就連宋江小迷弟李逵也在詔安問題上發表反對意見。

儘管如此,宋江依舊堅持實施所謂的詔安,在宋江內心深處,還是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

因為詔安的事情,梁山眾位兄弟可謂是各奔東西,只有宋江,吳用等人回到朝廷,並得到一定的「封賞」。就在梁山眾人為朝廷平定方臘,打敗遼國後,卻遭到朝廷的算計。作為詔安計劃的實施者,宋江被賜毒酒,無可奈何下,宋江看著無望的朝廷選擇自殺。

讓人奇怪的是,宋江死後,吳用慌忙跟著自殺。吳用為何自殺呢?

定是因為吳用發現宋江的秘密了,或許這個時候,吳用方才明白自己被宋江給坑了,在此之前,他們兩個合擊拉攏多位好漢上山,在這裡邊,他們什麼手段都用了。例如朱仝,關勝等人,可謂是被這兩人算計才上的梁山,如今轉了一大圈,他們再次回到朝廷的回報。

吳用也明白,從此以後,那些被他算計過得人不會再擔待他,與其被他們算舊帳,還不如跟隨宋江一起死去,落得一個忠義無雙的美名。可以說,此時的吳用非常無奈,他慌亂的自殺實屬他保留名聲唯一的選擇。

結語:

梁山好漢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進入梁山,在這之中,絕大多數都是宋江和吳用兩個人將他們拉攏過來的。很多英雄好漢被吳用算計,方才落草為寇,在他們內心深處也有很多不情願,怎奈吳用手段太毒辣,使得他們沒有其他的選擇。

與宋江、吳用、李逵等人相比,這些被騙、被坑上山的人才是最可憐的。例如呼延灼老將軍,手裡雙鞭蓋世無雙,怎奈吳用施以陰謀,使得老將軍家破人亡,被迫上了梁山。如果細究這一點的話,吳用宋江此等做法實在是不入流,根本不能以好漢自居。

客觀來說,宋江的死只能怪他自己,若不是他對朝廷深信不疑,也不會落得中毒身亡的下場。慘遭朝廷迫害,卻依舊相信朝廷,渴望成為朝廷官員,褪去草寇外衣。從宋江登上梁山起,便一直宣傳詔安,或許從那個時候起,便已經註定他最終的結局。

宋江死後,對於吳用而言最好的結局便是隨著宋江而去。吳用一死,可以獲得忠義無雙的美名,倘若吳用委曲求全的活著,勢必會遭到朝廷清算,也會遭到昔日被他所坑之人的報復。

長此以往下去,吳用也是難逃一死,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一了百了,最起碼能夠獲得一個好的名聲。所以說,智多星吳用在他臨死之前,依舊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

參考資料:《水滸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吳用自盡前才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另有其人!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梁山的老大哥便是宋江。宋江之所以可以穩坐梁山第一把交椅,一方面是因為他樂善好施,廣結善緣,贏得了大部分人的信任。還有另一方面便是他講義氣,梁山本來就是男人的世界,男人最看重的便是義氣,宋江對看得起手底下的兄弟,自然眾人也會擁立他為大哥。
  • 吳用臨死前終於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不是宋江
    《水滸傳》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龐大團夥的成長過程,然後又因為團伙頭目接受了朝廷招安,於是和其他三個同樣反朝廷的團夥火拼至兩敗俱傷的故事。原著整個故事的發展都是圍繞著梁山這一個點進行展開的,他描述了梁山勢力的崛起,巔峰,滅亡的故事。 梁山真正的老大
  • 直到吳用上吊自殺之前,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這時梁山的好漢們出馬了,他們劫下法場,救出宋江,將他帶上了梁山。宋江之前雖是小吏,但他名氣不小,仁義的作風在江湖上廣為流傳,人稱「及時雨」。到了梁山,宋江就被推舉為二把手,可見宋江在梁山好漢中的威望。宋江成為了二當家,手底下也有不少追隨的兄弟,但他並沒有覬覦晁蓋的位置,只是想經營好梁山。
  • 石碣排名是吳用詭計?李卓吾評語:那是為了忽悠李逵武松魯智深
    強盜給了何道士錢,何道士就出賣了良心,讓強盜有藉口攻擊父母之邦——何道士既不是金人也不是遼人,但在當年,何道士和吳用,心中未嘗不想成為金人遼人。 王陽明果然高明,他的傳人李卓吾同樣高明,高明到簡直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有一點李卓吾的預測不完全準確:強盜宋江吳用授意,何道士蕭讓等文人寫在紙上的鬼話,能忽悠住李逵,卻忽悠不了魯智深和武松。
  • 吳用給宋江挖了一個大坑 宋江跳下去就皆大歡喜 可惜宋江不上他的當
    要知道,這時候是只有宋江吳用兩個人的私下談話,如果宋江真的答應投降遼國並召集眾兄弟宣布,那麼站在宋江身後的吳用,肯定會解下腰間的銅鏈子,把宋江的腦袋咋個萬朵桃花開。這時候吳用就可以「大義凜然」地宣布宋江的「叛國罪」,然後給朝廷一個很好的交代:「宋江惡性不改,已經被忠於朝廷的義士除掉了,從此我們完全服從調遣。」
  • 宋江「吏道純熟」,他究竟有多聰明?你看他是怎麼給晁蓋送信的
    即便不看這些大的方面,只看小的方面,宋江給晁蓋送信之事,也能發現宋江是很有頭腦的人。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和阮氏三兄弟以及白勝,聯合劫取了生辰綱之後,白勝走了,三阮回家,吳用等人就一直在晁蓋的莊子裡,幾個人一直以為無人知曉這件事。但是,何濤很快根據弟弟何清的幫助,捉了白勝,查到了晁蓋。
  • 吳用留下反詩,把盧俊義坑上梁山,為何盧俊義不找他算帳?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與梁山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卻是在宋江吳用的一番操作下,被迫上山落了草。宋江他們當時的想法其實挺自私的,僅僅只是看中了盧俊義的武藝和名望,也不管人家願意不願意,就要拉人家上山入夥。而盧俊義家大業大,又一心報國,自然不願意落草為寇。於是,宋江吳用他們就開始給盧俊義下套了。
  • 宋江編造九天玄女故事,魯智深和武松不信,吳用和公孫勝信了嗎?
    梁山一百單八將,識字的不多,幾乎用一個巴掌就能數出來。越不識字的越好忽悠,宋江正是認清了這一點,才編造出了類似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的「九天玄女天書」,這擺明了是要證明自己「君權神授」,他敢笑黃巢不丈夫,就是自信能比黃巢做得更徹底——黃巢半途而廢,宋朝江山歸他這個姓宋的,那才是他的終極目標。
  • 如果不是宋江和吳用陷害,李固和賈氏有沒有能力扳倒盧俊義
    作為大名府的大財主,原本日子過得十分逍遙,不愁吃喝,平時就和燕青練練武功,耍耍槍棒,但是卻因為聲名在外,被急於當梁山老大的宋江看上,於是在吳用的操作下,給他下套,寫下藏頭詩,最後被打入大牢,還差點被董超薛霸殺死,最後不得已才上了梁山。
  • 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只是僕人?
    為了便於讀者諸君品評,咱們把這十位好漢分為五組,讓他們兩兩成對,通過他們之間耐人尋味而又有時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關係,因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來折射映照現實:李逵怕不怕宋江?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跟盧俊義是啥關係——他真的只是一個僕人嗎?
  • 《水滸傳》裡的盧俊義,他富豪出身,為何還要入草為寇?
    《水滸傳》裡的盧俊義,他富豪出身,為何還要入草為寇?說到梁山好漢108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根據我們接觸到的有關梁山好漢的資料,無論是電視劇也好,書籍也好,一般給人留下的印象都是「逼上梁山」「官逼民反」此類。
  • 《水滸傳》他是宋江的軍師,眉清目秀中藏的都是智慧
    這不,小編發現了一個秀才。不,準確的說是一位軍師,老厲害了,他就是吳用。吳用本來是一位教書先生,和晁蓋關係非常不錯,那日,在街上偶然遇到打架的劉唐,才得知他們準備在六月十五日去奪蔡太師過生辰時聚斂的十萬金珠寶貝,毋庸置疑,吳用也加入了。
  • 此水滸好漢綽號中有「龍」,卻是「變色龍」,坑苦宋江,結局最好
    除了這三位外還有兩位人物,一個是吳用的心腹戴宗,一個是戴宗的小弟李逵!宋江在這裡,遇到了真正的生死劫。因為一明一暗,共有兩人在向宋江出手了,起初一致,後來卻發生分歧!站在明處的是混江龍李俊,幕後的卻是遠在梁山的吳用!若想搞清楚為何會這樣,就必須從宋江離開梁山時說起。
  • 如果在陳橋驛動手殺人的是武松或魯智深 那麼宋江又當如何處置?
    現在還有人說宋江接受招安是為了眾兄弟謀個前程,但是我們細看《水滸傳》就會發現,他的膽子其實是小得不能再小了。之所以受招安,實在是被朝廷打怕了,每天提心弔膽坐等徵剿大軍到來,還不如卑躬屈膝換口安樂茶飯。但是梁山軍校在受辱後衝動殺人,可是把宋江和吳用嚇得魂飛魄散,這一個卑微小吏和一個不第學究趕緊開會密謀——請注意,只是這兩個人密謀,盧俊義公孫勝林衝這樣的高層都被排除在外。而密謀的結果是採用吳用的處理辦法:「先把那軍校斬首號令,一面申復省院,勒兵聽罪。」這兩個人其實已經判了「自家兄弟」死刑,他們上下打點要保住的也只是自己的官位和性命。
  • 宋江與晁蓋誰更適合做梁山統領?一個是真領導,一個是真土匪!
    你如果也是這麼想,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盧員外自己也是極度想要被詔安的一排,他做領導其實會和宋江選擇一樣的路線,別說梁山一二把手都想要被詔安了,就是三把手吳用,軍區幾大高管關勝,呼延灼等人都是詔安派,真正想要梁山不走詔安路線的領導,只有已故的先前領導人晁蓋。
  • 吳用要劫大宋軍餉:魯智深大怒,盧俊義推諉,林衝為何帶兵下山?
    為了填飽肚子,宋江吳用想出了一個歪點子,讓魯智深武松下山打劫,魯智深勃然大怒堅決不去,盧俊義也是百般推諉,最後是林衝帶著武松李逵去了,這一去,也埋下了梁山四分五裂的伏筆。《殘水滸》是接著水滸傳第七十回往下寫的,所以其第一回就是第七十一回。在這一回裡,梁山發生了財政危機,撲天雕李應和神算子蔣敬向宋江吳用匯報:「山寨錢糧,現今才夠三月之用,需要早早設法。」
  • 宋江死後這三好漢出逃梁山,流落海外,一人竟做了暹羅國國王
    宋江最後還是接受了招安,在徵方臘後108兄弟就已經死的死傷的傷。徵方臘成功後,朝廷又一杯毒酒,毒死了宋江,盧俊義等人。這給情況本來就不怎麼好的梁山好漢雪上加霜。剩下的人更是鳥驚魚散,各自逃命去了。想來畢竟轟轟烈烈了一場,卻落得如此境地,難免使人心寒。這倖存下來的人,有的人去當和尚做了道士;有人勉強得了善終。最讓人稱奇的是,有三人出海在外闖蕩,打出一片天,竟有一個當了國君。
  • 宋江得到天書,從天書上究竟學到了什麼?九天玄女如此神秘,到底是誰
    水滸傳中有一段神奇的情節,宋江犯罪後流亡在外,回家看望他父親劉太公,不想被官府追趕。宋江情急之下躲在九天玄女廟裡,在九天玄女的幫助下,成功脫離危險。宋江也被九天玄女請去坐了一會,並且還得到九天玄女贈與的一本天書。天書是個神秘的東西,九天玄女的意思是天書只能宋江和天機星觀看,天機星是誰,這時候還沒有挖出石碑,梁山還沒有進行排座次,但是,宋江得到天書後,就與吳用一起觀看,看來宋江是知道九天玄女所謂的天機星就是指吳用,他是怎麼知道的。是宋江太聰明,還是九天玄女說得太明白。
  • 水滸傳:祝家莊為何非打不可?玄機藏在宋江得勝後的凱旋歌中
    為何祝家莊會成為梁山第一攻打目標呢?僅僅是因為祝家莊莊農侮辱梁山嗎?如此理由是說不通的。宋江攻打祝家莊其實是宋江早已經謀劃好的。從宋江說出【請李應上山入夥】就足以說明,宋江對祝家莊、扈家莊和李家莊覬覦已久。祝家莊捉住時遷,正好給了宋江【順勢】攻下祝家莊的藉口。不是祝家莊得罪了梁山,而是梁山非打祝家莊不可。至於理由嗎?
  • 唯獨他早看透了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剛開始,在梁山大當家晁蓋的領導下,弟兄們大塊喝酒、大塊吃肉,可是在其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逐漸傾向於招安,向朝廷靠攏。最後,梁山好漢在歸順大宋朝廷之後,被「借刀殺人」,奉命前去徵遼、討方臘。戰場上刀槍無眼,連年的大戰,水泊梁山的108條好漢傷亡慘重,最後只剩下了27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