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死後這三好漢出逃梁山,流落海外,一人竟做了暹羅國國王

2020-12-11 有閒者說歷史

文/欣挽其辭

本文原創發表於百家平臺,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讀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宋江最後還是接受了招安,在徵方臘後108兄弟就已經死的死傷的傷。徵方臘成功後,朝廷又一杯毒酒,毒死了宋江,盧俊義等人。這給情況本來就不怎麼好的梁山好漢雪上加霜。剩下的人更是鳥驚魚散,各自逃命去了。想來畢竟轟轟烈烈了一場,卻落得如此境地,難免使人心寒。這倖存下來的人,有的人去當和尚做了道士;有人勉強得了善終。最讓人稱奇的是,有三人出海在外闖蕩,打出一片天,竟有一個當了國君。

這三人分別是混江龍李俊,出洞蛟童威和翻江蜃童猛。其實在沒有上梁山的時候,童威童猛倆兄弟都是跟著船老大李俊混的,都是在水上討生活的,水上功夫自然是厲害。而李俊本來是廬州人,在揚子江上當艄公,隨便做著販賣私鹽的活計。但是為人深有計謀,更加不是個善茬,也是當地一霸。他一身水性了得,曾經三次水上營救宋江,被宋江所感激與他結義,還曾大鬧過江州。後來梁山好漢聚義他因為水上功夫強大就排到了前36天罡星裡面,和阮小二掌管梁山水軍。在徵戰過程中他更是立下漢馬功勞。在攻打大名府的時候,捨身引誘,生擒了索超。在後來的南徵北戰裡平定淮西,功勞巨大。更用梁山水軍大顯神威生擒高俅,可謂風光無限。

而後來徵方臘,他更是統帥梁山水軍。在攻下湖門後斬殺飛水大將軍昌盛。進入清溪城使用計謀詐降方臘,在城裡縱火裡應外合,平定方臘。平定方臘後朝廷命令他們不能隨意進城就已經惹得眾英雄不高興了。那個時候李軍就和阮小二一起去找吳用,準備密謀掠奪東京,然後繼續在梁山落草為寇,但是吳用沒有答應他們。可見這個時候他就顯示出了驚人的野心和抱負。

他敏銳的發現朝廷入朝封官的陰謀,就不願入朝。於是裝中風要求童威童猛留下陪他。宋江害怕耽誤了行程也就把他們三人留下了。李俊卻也沒想到朝廷竟然做得如此歹毒,竟毒死了宋江。於是他和幾個弟兄,匆匆逃出梁山。從太湖倉出海到國外闖蕩。在他的智謀之下,後來竟然做了暹羅國國王(現在的泰國。)

相關焦點

  • 混江龍李俊是怎麼擺脫宋江魔爪的,為何會成為暹羅國國王?
    在水泊梁山聚義後,隨著時間的延長,很多人都漸漸看清了宋江起義的真實嘴臉,他明著反對大宋,而骨子裡還依然寄希望能夠被大宋招安,重新回到體制之內。其實說起來,李俊和宋江的關係還不錯,在宋江還未發跡的時候,先後三次挽救過宋江的性命。這叫什麼?這叫一起扛過槍,一起下過鄉,按常理來說,是過命的交情。也正因為如此,宋江對待李俊也不錯,梁山好漢派座次和分配職務時,李俊都比較靠前,如他做了梁山的水軍統領,算是中上層領導者了!
  • 這三人早已看透宋江,除了公孫勝和燕青,最後一人成國王
    那時候的他們,或許後悔接受了招安,懷念在梁山的日子。而這一切都要從宋江上山開始說起,他在江湖上的名號很響亮。還沒有上梁山,宋江就已經名滿江湖,接受他恩惠的草莽英雄不在少數。原本宋江不想上山當草寇,就想繼續當自己的押司,可是因為酒後題下了反詩。這可是殺頭的死罪,無奈之下被梁山上的好漢從法場救走。所以只好上山落草當土匪了,可他的內心是不願意的。
  • 看水滸:做暹羅國王的混江龍李俊,才是梁山最有大智慧的人
    誰才是帶領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的最佳人選?在先後成為梁山頭領的白衣秀士王倫、託塔天王晁蓋、及時雨宋江,以及差一點就能成為梁山頭領的豹子頭林衝、玉麒麟盧俊義之外,還有一個人,比他們都適合成為梁山頭領。這個人就是名氣不是很大的混江龍李俊,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他在後來,成了一個國家的國王。這個國家,在古代被稱為「暹羅國」,在今天被稱為泰國。
  • 梁山天壽星,隱居太湖遭陷害,揚威海外成霸業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水滸傳》作者在書中最後部分描述倖存梁山好漢結局時,其中一人的命運最好,這個人便是混江龍李俊。書中第一百一十九回描述,徵討方臘結束後,李俊佯稱中風,沒有與宋江等人一起回到京城接受皇帝的封賞。不久之後,他「且說李俊三人竟來尋見費保四個,不負前約,七人都在榆柳莊上商議定了,盡將家私打造船隻,從太倉港乘駕出海,自投化外國去了,後來為暹羅國之主。」《水滸傳》中李俊的結局顯然成為了陳忱創作的重要思路。
  • 李俊當了暹羅國王后,梁山剩餘好漢結局如何?是否得到照顧?
    自從宋江當了梁山老大後,便心心念念想著招安。儘管魯智深、武松等人旗幟鮮明地反對,但仍難阻擋宋江的招安之路。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魯智深等人是後上的梁山,也不好與宋江鬧得太僵,只好勉強同意。在多人的參與下,梁山終於成了「正規軍」。
  • 李俊做了暹羅的國王以後,為什麼不把同伴們接過去享福呢
    施耐庵在水滸中關於他的最終結果時,說他帶著幾個小部下出海,最後意想不到竟然成為了暹羅國的國主。他的這件傳奇故事在明末清初的一個小說家陳忱的「水滸後傳」裡寫得更為詳盡,它是這樣描述的:混江龍李俊下海為得是另尋出路,結果最後當上了暹羅的國王,並接受了南宋的封賞,發動暹羅的士兵前去抗遼。暹羅國也就是今天的泰國,在明清時期,泰國就叫暹羅。
  • 梁山天敗星,還了宋江的清白,成天壽星得力助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梁山好漢受招安並參加四大戰爭期間,不斷遭受奸臣的陷害,到了方臘之戰結束後,這種現象越發嚴重。不過,第一個被奸臣算計的並不是盧俊義和宋江,而是天敗星、活閻羅阮小七。《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提到:阮小七受了誥命,辭別宋江,已往蓋天軍做都統制職事。未及數月,被大將王稟、趙譚懷挾幫源洞辱罵舊恨,累累於童樞密前訴說阮小七的過失……童貫把此事達知蔡京,奏過天子,請降了聖旨,行移公文到彼處,追奪阮小七本身的官誥,復為庶民。阮小七見了,心中也自歡喜,帶了老母,回還梁山泊石碣村,依舊打魚為生,奉養老母,以終天年。
  • 他爸爸是華人,他在泰國建立吞武裡王朝,死後預言即將實現
    《水滸傳》裡曾經說過,梁山好漢「混江龍」李俊在宋江死後帶領部下轉戰海外,在暹羅國創建基業,李俊成為暹羅國國王!這個倒是小說家的編寫的,但是也不是空穴來風,確實有歷史原型,這個人就是鄭信!鄭信是暹羅(泰國古稱)吞武裡王朝的創始人,位列泰國五大帝之首,被泰國人稱為鄭信大帝,也是中國海外立國稱帝第一人。鄭信此人雄心大志,智勇雙全,後來緬軍入侵暹邏,攻陷大城王朝首都,國王死亡。鄭信高舉義旗,借力華僑和泰人發起反擊,擊敗緬軍,建立泰國第三代王朝,時稱吞武裡大帝。
  • 《水滸傳》結局最好的一位好漢,懷有帝王之心,後成為暹羅國之主
    也有觀點認為,《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生活原型是與作者施耐庵關係甚密的張士誠領導的鹽民起義。描寫了梁山一百零八將各自不同的故事,從他們一個個被逼上梁山、逐漸壯大、起義造反到最後接受招安的全過程。水滸中的一百單八將傳說是三十六個天罡星和七十二個地煞星轉世,他們講究忠和義,愛打抱不平、劫富濟貧,不滿貪官汙吏,最後集結梁山,與腐化的朝廷抗爭。
  • 《水滸傳》裡面梁山一百單八將中誰的結局是最好的?
    這是李俊一救宋江。 宋江離開揭陽嶺到揭陽鎮遇見病大蟲薛永,見其可憐便給予資助,卻得罪了揭陽三霸中的沒遮攔穆弘、小遮攔穆春,被這兄弟倆追趕到潯陽江上,宋江走投無路,見江上來了一條船,便趕緊上船,哪知這是潯陽三霸中的船火兒張橫開的黑船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唯獨他早看透了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梁山上108將,個頂個英雄好漢。剛開始,在梁山大當家晁蓋的領導下,弟兄們大塊喝酒、大塊吃肉,可是在其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逐漸傾向於招安,向朝廷靠攏。最後,梁山好漢在歸順大宋朝廷之後,被「借刀殺人」,奉命前去徵遼、討方臘。戰場上刀槍無眼,連年的大戰,水泊梁山的108條好漢傷亡慘重,最後只剩下了27個人。
  • 宋江與晁蓋誰更適合做梁山統領?一個是真領導,一個是真土匪!
    前文我們說到宋江終於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作為主角的他是可算與大家見面了,其實對於宋江作為宋江的領導,很多書迷朋友們是極不樂意的,認為是其一意想詔安害死了那麼多梁山弟兄,要是換做盧俊義做頭領,結局可能就會不一樣。
  • 鐵扇子-宋清:宋江詔安,梁山最後最大的贏家?
    宋清,祖籍鄆城縣人氏,宋太公的小兒子,宋江的親弟弟。也是梁山招安的最大受益人。宋江的外號叫孝義黑三郎。他這個義氣有爭議,但是他這個孝,做的怎麼樣呢?宋江說了,做押司怕連累家人,早年就和宋太公斷絕了父子關係。按照邏輯,宋江做的最孝順的事情,就是和爹斷絕父子關係。好孩子呀!
  • 水滸傳:三打祝家莊——宋江奪權梁山的開始
    宋江在江州法場被梁山眾人搭救後,帶著在江州招攬到的戴宗、李逵等人一起上了水泊梁山。此時,屬於宋江嫡系的頭領已經遠比晁蓋的多,卻因為剛剛上山,沒有為梁山立下功勞。那麼,宋江是如何在梁山建立威信和功績,逐漸奪得梁山的大權呢?與梁山對立為敵的祝家莊成了宋江的墊腳石,宋江又是如何平定祝家莊的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 吳用臨死前終於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不是宋江
    原著整個故事的發展都是圍繞著梁山這一個點進行展開的,他描述了梁山勢力的崛起,巔峰,滅亡的故事。 梁山真正的老大 宋江在江湖上的名聲非常好,梁山崛起也是因為這一原因,很多落魄的好漢都是因為宋江而上的梁山。宋江因官府逼迫才在梁山落草為寇,其實心中一直都想洗脫自己是草寇的事實,因此在水滸傳末期,他才會欣然接受招安。
  • 未逢一敗 未殺一人 梁山第一高手不是盧俊義 此人連宋江也不鳥 整...
    本來晁蓋已經聚齊了劉唐、吳用、三阮,他們六個聯手,別說楊志喝了蒙汗藥酒,就是真刀真槍對打,那六個人也能把楊志輕鬆幹掉,至於那些挑擔子的軍漢,簡直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宋江一上梁山,公孫勝馬上請假開溜,而且只拿了晁蓋送給的他金銀的一半——既然不需要金銀這等世俗之物,當時為什麼要攛掇晁蓋冒死去劫生辰綱?公孫勝雖然承諾三五個月便回,但卻鴻飛冥冥。要不是梁山人馬被高唐州的高廉法術弄得束手束腳,大家都忘了自己陣營裡還有公孫勝這個大BOSS了。
  •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中,宋江最怕的三人是誰?其中一位殺人如麻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108將,因各種原因,大多都是官逼民反,落草為寇。後在首領宋江的帶領下,接受朝廷招安,為朝廷徵戰,結果卻又被奸臣所害。宋江此人,江湖人稱「及時雨」,仗義疏財,善於交際,籠絡人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使得武力並不出眾的他,能架空晁蓋,終於坐上梁山的頭把交椅。 梁山一百零八好漢
  • 直到吳用上吊自殺之前,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水滸傳》描寫的人物眾多,但是這一百零八將就人物性格各異,各有自己的能力和特長,描寫十分精彩。很多人都只知道宋江是一百零八將的領導和大哥,卻不知道從梁山的創立、崛起到最後衰落,一共經歷了三任領導。最初的領導人是王倫,王倫帶領一些下屬來到梁山發展,並創立了水泊梁山寨。但那時,梁山寨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寨,沒多少人馬,也沒什麼實力。
  • 品水滸:梁山好漢最大的贏家——天壽星混江龍李俊
    誠然,宋江即使沒有為自己的落草的一百單八位兄弟考慮全局,但是他的確做了作為一名領導者所具有的姿態,因為他為朝廷盡忠了,但是他卻被毒死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現實如此,何人使然?而吳用即使沒有被人暗害,但是他卻並沒有善終,計策如牛毛的他,號稱「智多星」,但是卻落得了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悲慘下場,他沒有真正看清楚宋江的真面目,又怎麼能稱得上是人生贏家呢?
  • 宋江死後,吳用為何慌忙隨之自盡?只因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這些小團體曾經來自一個地方,或者是有過相同遭遇的人,例如,武松和魯智深的二龍山小團體,宋江和吳用的梁山派。 相比二龍山小團體,宋江和吳用更像是一個組合。 宋江和吳用分別佔據梁山頭兩把交椅,此二人負責壯大梁山的工作,對於梁山的壯大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不得不說,這二人的兄弟感情也是天地可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