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當了暹羅國王后,梁山剩餘好漢結局如何?是否得到照顧?

2020-12-11 Boss爆史

自從宋江當了梁山老大後,便心心念念想著招安。儘管魯智深、武松等人旗幟鮮明地反對,但仍難阻擋宋江的招安之路。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魯智深等人是後上的梁山,也不好與宋江鬧得太僵,只好勉強同意。在多人的參與下,梁山終於成了「正規軍」。但「正規軍」得有正規軍的「義務」啊,所以宋江被北宋朝廷派去攻打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人。

結果令北宋朝廷很滿意,他們只付出了少許的代價,便平定了田虎、王慶、方臘等人的叛亂。而曾經被視為心腹之患的梁山,在南徵方臘之後也損兵折將,最後只剩下36人。僥倖存活的梁山好漢已經看出了朝廷的「借刀殺人」之計,所以有些人並未隨宋江前往開封接受分封。而在這些脫離宋江的人中,混江龍李俊混得是最好的。

李俊出海

在《水滸傳》結尾時,施耐庵曾提了一句,李俊在宋江走後,與童威、童猛兄弟前往榆柳莊,尋找到了在太湖結義的費保四人,然後打造船隻,模仿隋末的虯髯客出海開創帝王霸業,最終成為暹羅國國主。至於李俊當了國王后,是否有將梁山剩餘好漢接到暹羅享福,施耐庵並未提及。但在明末清初文學家陳忱所著的《水滸後傳》中,卻續寫了此事。

在《水滸後傳》中,李俊帶著童家兄弟找到費保四人後,原本在銷夏灣打漁飲酒,過得好不快活。但因路見不平得罪了丁廉訪、呂太守,所以被監禁在了常州。後來樂和帶著花榮的兒子花逢春將李俊救出,他們便一同出了海口,搶了兩隻海船,到清水澳屯紮。金鰲島的島主沙龍看他們是新來的,便想欺負李俊等人。恰巧這沙龍乃是貪淫暴虐之徒,所以他們便殺了沙龍,搶佔了金鰲島。

由於這金鰲島屬於暹羅國的附屬島嶼,所以暹羅丞相共濤、大將吞珪就來爭搶。沒想到李俊卻把吞珪殺了,還帶人殺到了暹羅國。暹羅國國主馬賽真乃是漢朝伏波將軍馬援之後,為人寬厚仁慈,見李俊等人來勢洶洶,便遣使請和。為表誠意,馬賽真不僅將花逢春招為駙馬,而且還正式任命李俊駐守金鰲島,並冊封他為徵東大將軍。

梁山好漢再起義

話分兩頭,梁山剩餘的人馬日子也不好過。棄官回鄉的阮小七因為去梁山泊祭奠宋江等人的亡靈,被蔡京爪牙張幹辦捉拿。阮小七殺死張幹辦,帶著老母親開始逃亡。後來他又遇到顧大嫂、孫新夫婦,於是一同上了鄒潤嘯聚山林的登雲山。而李應等人則因越獄殺了馮彪,上了飲馬川。金滅北宋後,關勝、呼延灼、朱仝等人本加入了李綱、宗澤的主戰派麾下,但因康王趙構重用汪潛善、黃伯彥這樣的奸臣,所以他們也上了登雲山。

由於登雲山無險可守,金兵又時常騷擾,所以在神醫安道全的建議下,大家一起出海尋找獨佔金鰲島的李俊。而他們到來的也正是時候,當時恰逢暹羅國丞相共濤篡權奪位,弒殺了暹羅國國主馬賽真。在共濤的請求下,西番僧薩頭陀帶兵攻打金鰲島。因為薩頭陀會妖術,所以李俊的水軍吃了很多苦頭,差點頂不住薩頭陀的進攻。梁山眾人及時趕到,擊退了薩頭陀的軍隊。

梁山眾好漢海外聚義

後來在梁山軍隊的幫助下,李俊和花逢春擊敗了暹羅丞相共濤,處死了妖僧薩頭陀。國不可一日無主,所以暹羅國母便請為丈夫報仇的李俊繼承國主之位。李俊推辭說:「國主雖然沒了子嗣,但花逢春已經是駙馬。一個女婿半個兒,我覺得由他繼承王位正合適。」但花逢春說自己資歷尚淺,德不配位,花逢春的母親也不允許自己的兒子當國主。在燕青和眾人的勸諫下,李俊即國主位。

由於他們都是宋朝人士,所以暹羅國便奉南宋為正朔。而跟著花榮的梁山兄弟及太湖兄弟,都加官進爵,賞賜頗豐。其中:鐵面孔目裴宣做了監察御史,小旋風柴進當了暹羅丞相,入雲龍公孫勝當了暹羅國師,浪子燕青被拜為上柱國,撲天雕李應為度支使……基本上,都是按照他們所擅長的工作進行的分封。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李俊比宋江要強太多。

相關焦點

  • 李俊做了暹羅的國王以後,為什麼不把同伴們接過去享福呢
    他的這件傳奇故事在明末清初的一個小說家陳忱的「水滸後傳」裡寫得更為詳盡,它是這樣描述的:混江龍李俊下海為得是另尋出路,結果最後當上了暹羅的國王,並接受了南宋的封賞,發動暹羅的士兵前去抗遼。暹羅國也就是今天的泰國,在明清時期,泰國就叫暹羅。那從這個《水滸後傳》中的地理位置來看,他所說的暹羅應該屬於得是今臺灣一帶。那問題來了,李俊有何能耐,怎麼就做上了一個島國的國王呢?
  • 看水滸:做暹羅國王的混江龍李俊,才是梁山最有大智慧的人
    誰才是帶領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的最佳人選?在先後成為梁山頭領的白衣秀士王倫、託塔天王晁蓋、及時雨宋江,以及差一點就能成為梁山頭領的豹子頭林衝、玉麒麟盧俊義之外,還有一個人,比他們都適合成為梁山頭領。這個人就是名氣不是很大的混江龍李俊,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他在後來,成了一個國家的國王。這個國家,在古代被稱為「暹羅國」,在今天被稱為泰國。
  • 44位好漢再聚義:水滸傳李俊成為暹羅國主的過程,竟然這麼精彩
    這事的結果自然是李俊等人將貪官汙吏一頓嚴懲,但快意恩仇後如何應對官府的報復呢?同樣因遭追捕而前來投奔的樂和做了一番分析,他不建議在太湖聚義或是再上梁山,並借著李俊夢中相會宋江的情形,勸說大家「到海外去別尋事業」。
  • 混江龍李俊是怎麼擺脫宋江魔爪的,為何會成為暹羅國國王?
    在水泊梁山聚義後,隨著時間的延長,很多人都漸漸看清了宋江起義的真實嘴臉,他明著反對大宋,而骨子裡還依然寄希望能夠被大宋招安,重新回到體制之內。也正因為如此,宋江對待李俊也不錯,梁山好漢派座次和分配職務時,李俊都比較靠前,如他做了梁山的水軍統領,算是中上層領導者了!可是交情歸交情,在具體看法上,一旦有了分歧,就會產生隔閡。李俊看清了宋江的真實面目以後,對前途倍感失望。
  • 《水滸傳》裡面梁山一百單八將中誰的結局是最好的?
    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一百單八將好不容易齊聚水泊梁山後,因大頭領宋江一心嚮往招安,最終遂願。然一百單八將接受招安後,在徵方臘中,多數戰死沙場,或因病因傷而死。最後,宋江帶著剩下的26名好漢(另有7名好漢不願再追隨,與宋江分手)悽慘還朝,加上之前有6名好漢未出徵,總計40名好漢倖存,這些好漢中,誰結局最好?
  • 梁山天壽星,隱居太湖遭陷害,揚威海外成霸業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水滸傳》作者在書中最後部分描述倖存梁山好漢結局時,其中一人的命運最好,這個人便是混江龍李俊。故此,他在《水滸後傳》中沿用了《水滸傳》中李俊的最終結局,並將倖存的梁山好漢故事全部以揚威暹羅作為結尾,使得原本十分悲壯的梁山故事變成了一齣喜劇。在陳忱的《水滸後傳》中,李俊並未一開始就遠赴暹羅,而是與童威、童猛、費保、倪雲、高青、狄成等人來到了太湖隱居,平日裡以捕魚為生,並在太湖漁民中享有崇高威望。不過,好景不長。
  • 排行第一之人,結局遠勝宋江,還成暹羅國王!
    梁山好漢的大本營就是四面環水的寨子。依靠有利地形,宋江和他的兄弟們嘯聚一方,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好不快活。梁山軍種大致分為3種:馬軍、步軍、水軍,水軍在梁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那誰才是《水滸傳》中的水戰高手呢?
  • 成為暹羅國主的李俊,為何不接梁山兄弟來享福?原因全是宋江!
    水滸中的一百零八位義士中,每一個都有著過人之處,每一個都有著吸引人的閃光點,不過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排名為二十六的李俊,他位列於天罡星,是個水上功夫十分了得的角色,而也算是後期結局比較好的一位。有人研究出來,李俊後來甚至成為了暹羅也就是現在的泰國的王,為什麼他不把昔日的兄弟接過來一起享福呢?李俊原本就是梁山的水軍統領,自身的水上本領就是數一數二的,後來他帶著部隊去攻打方臘,戰勝後乾脆不回來了,就在東南亞開始了自己的闖蕩,而李俊的成績也不小,後來甚至成為了泰國的國主,可見此人的本領真不是一般。
  • 品水滸:梁山好漢最大的贏家——天壽星混江龍李俊
    說到人生贏家,就得說一說一百單八將中真正稱王稱霸的一位好漢,他就是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六的天壽星混江龍——李俊!李俊,原來是廬州(今安徽合肥)揭陽嶺人,乃是潯陽江上的一條好漢。他生得一雙濃眉大眼,聲音極若銅鐘之聲。有衝波之功,越浪之能,綽號「混江龍」。 他也是「江州三霸」之一,與「催命判官」李立同霸於揭陽嶺。
  • 混江龍李俊出海建立的國家,真實歷史上究竟是否存在
    01徵討方臘歸來後,曾經叱吒風雲的梁山兄弟大多數殞命疆場,僥倖活下來的也多是心灰意冷,一時間各奔東西:宋、盧兩位首領雖然獲得了兵馬總管這樣的職位,卻不免落得被人毒害慘死的結局;原本便是朝廷武將出身的關勝、呼延灼則繼續為國馳騁疆場,馬革裹屍;柴進、李應這些土豪回到了原本的莊園生活,繼續當他們的富貴閒人
  • 排名最高的梁山倖存者,不遠萬裡建功立業,成高麗國王師傅
    與《蕩寇志》中極力貶低梁山人物並讓以陳希真等官軍將其全部消滅相比,《水滸後傳》則秉承了《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正面形象,徵討方臘後倖存的三十二位好漢後來都遠赴南洋,在暹羅建國。書中的人物和情節也較為鮮明、生動、富有特色。從今天開始,我將逐一介紹在《水滸後傳》中出現的梁山人物。今天要說的,是《水滸傳》裡梁山倖存者當中排名最高的一位,他便是入雲龍公孫勝。
  • 水滸傳中最成功的好漢 帶著六兄弟出海創業 最後做了泰國國王
    此人就是混江龍李俊,外號中能夠帶龍的,基本上都不簡單。李俊曾三救宋江,一生南徵北戰,立下汗馬功勞。在平定方臘的過程中,李俊詐降,被方臘封為水軍都總管,而後在城中縱火,協助大軍破城,最終平定方臘之亂。 方臘之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梁山好漢損傷慘重,總計59員好漢戰死,這也對李俊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班師回朝的路上,李俊選擇另謀生路。 他詐稱中風,要求留下童威、童猛看視,讓宋江先行回朝。
  • 梁山最聰明的好漢,裝病騙過宋江後,獨自南徵北戰,最後成一國之君!
    專在揚子江中撐船艄公為生」的李俊,上梁山不像有些人是「逼」或「騙」或「降」或「拐」,他是自覺自愿的。他的自覺自愿上梁山,最初是因為對宋江的崇拜,招安之後,宋江這個偶像已經在他心目中倒了,但他仍然幫助宋江東徵西剿,屢立戰功。
  • 此水滸好漢綽號中有「龍」,卻是「變色龍」,坑苦宋江,結局最好
    證據便是,在宋江招安後,李俊身為水軍總頭領,曾領著阮氏三雄、張順等找到吳用,要丟下宋江,推吳用為老大,帶著大家重回梁山,卻被吳用給拒絕了。也就說吳用和李俊必是相識。可見說宋江來到江州,吳用是真用心了,一面寫信讓戴宗照顧,一面又派人給李俊送信讓他保護宋江,也虧得如此,宋江才在李俊的幫助下,兩次死裡逃生。
  • 梁山108將,最後圓滿結局的又有幾人?
    水泊梁山,108將。又分為36天罡,72地煞。但主要以天罡為主,地煞幾乎都是聲名不顯的人居多。前期大家一起聚義廳前把酒言歡,替天行道。到了後期,徵方臘之後,結局幾乎都是慘不忍睹。那麼又有幾人算是比較圓滿的結局呢?
  • 水滸傳中,108好漢結局最好的4個人,最後一人太讓人羨慕!
    梁山108好漢,在被招安之前,一直沒有死傷。但是宋江堅持招安才是正途,不顧一些兄弟的反對,費盡心思終於還是投靠了朝廷。多年的土匪惡霸,成為朝廷的軍官,豈有這麼好的事。為了消耗這些眼中刺,朝廷將梁山好漢派去討伐遼國。 沒想到遼國也忒不爭氣,沒費多大力氣,就被梁山好漢大敗。
  • 剖析名著水滸傳:混江龍李俊能當上暹羅國國主,全是此人的功勞
    李俊久聞宋江大名,在揭陽嶺李立的酒店中救下宋江,得以與宋江結識,後又在揭陽鎮江邊從張橫手中救下。宋江在江州潯陽樓喝醉題反詩,梁山好漢下山劫法場,李俊的人在白龍廟商議劫牢營救宋江,與已被梁山好漢救出的宋江等人不期而遇。一行二十九人在白龍廟舉行了小聚會,此後大鬧江州,攻打無為軍,活抓了誣告宋江的黃文炳,將其殺害。
  • 《水滸傳》結局最好的一位好漢,懷有帝王之心,後成為暹羅國之主
    也有觀點認為,《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生活原型是與作者施耐庵關係甚密的張士誠領導的鹽民起義。描寫了梁山一百零八將各自不同的故事,從他們一個個被逼上梁山、逐漸壯大、起義造反到最後接受招安的全過程。水滸中的一百單八將傳說是三十六個天罡星和七十二個地煞星轉世,他們講究忠和義,愛打抱不平、劫富濟貧,不滿貪官汙吏,最後集結梁山,與腐化的朝廷抗爭。
  • 混江龍李俊:朝廷當官有什麼好,泰國當個國王不香嗎?
    暹羅國(泰國古稱)的金鑾殿上,李俊坐在龍椅上,俯視群臣,思緒不自覺的飄到了多年前在梁山泊的日子。販賣私鹽人膽大,揭陽嶺上是一霸。救宋江,鬧江州,梁山泊上大碗酒。位列天罡二十六,李俊號稱混江龍!後來,徵方臘後詐病歸隱遠赴海外,最終成為暹羅國主(泰國國王,每每讀到這裡,總忍不住感慨,日本的存在離不開徐福,泰國的延續少不了李俊,大中華真乃人傑地靈)。梁山泊108將最後尚三十餘人倖存,為什麼偏偏李俊結局最好,成了泰國國王呢?
  • 水滸結局最好的人,詐病歸隱,此後成了海外暹羅國主
    導語: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此後兩勝童貫、三勝高俅,甚至一度活捉高俅,可以說事業發展一片良好。然而,宋江雖有萬般才情,卻也存在著致命的缺陷,而這導致了梁山招安以及此後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