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結局最好的人,詐病歸隱,此後成了海外暹羅國主

2021-01-20 谷大粒

導語:

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此後兩勝童貫、三勝高俅,甚至一度活捉高俅,可以說事業發展一片良好。然而,宋江雖有萬般才情,卻也存在著致命的缺陷,而這導致了梁山招安以及此後的悲劇。

梁山泊好漢在平田虎、方臘途中損兵折將已然悲戚不已,此後又有不少被加害而亡,這裡頭大多便是對於宋江一片赤誠。所幸也並非無人看不透宋江的局限,在裝病離開宋江以後,這人甚至在海外成了國主,遠比宋江的楚州安撫使高得多。

混江龍李俊,作為私鹽販子,原本是揭陽嶺的一霸,成日裡便是與官兵躲貓貓,呼朋喚友野路子多,這般人物自然並非等閒,心裡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混江龍李俊此人雖說低調,卻著實不凡,即使是後期逐漸與宋江若即若離、準備脫身,卻也依舊能夠屢立戰功,始終統領著水軍,其能力、人緣可見一斑。

作為摸爬滾打一步步建立事業的人物,李俊自然並非那些一根腸的傢伙,作為宋廷通緝抓捕的對象,李俊卻能夠以商人的身份屢次躲避,財多路廣說得便是這號人。自然,李俊想要追隨宋江上梁山便不是李逵那般拍拍腦袋就上,而是需要考量,否則常年來的地盤與勢力可就化為過眼雲煙了。

話說宋江人稱及時雨,但李俊卻成了宋江的及時雨,在宋江發生危險之時恰如其分的到場解救,可以說關係打造能力強橫。

第一次救宋江

宋江初到揭陽嶺便被李立撂倒,危急時刻,李俊便趕到。事實上,李俊早就聽聞宋江將至,然而卻只是在嶺下等候而非前頭李立的黑店處。顯然,這是一出精心設計的邂逅,畢竟對於李立的黑店,李俊是一清二楚的,沒理由不提前通知打點。

第二次救宋江

宋江離開揭陽嶺時,由於壞了「規矩」,開罪了穆弘兄弟,被逼至潯陽江邊,誤打誤撞又上了張橫的黑船。這裡就顯得巧妙多了,李俊估計也沒想到宋江運道如此之差,不過卻也不妨礙李俊贏得好感。

張橫同樣是揭陽嶺一霸,與李俊相熟,正好可以說開了解救宋江,然而李俊卻並非如此。李俊先是與張橫嘮嗑,接著才是「大吃一驚」地瞥到了公明哥哥,成功為諸位牽線結緣。可以說,李俊一套操作下來,宋江內心也大為感動,觀感不同此後的待遇自然不同。

第三次救宋江

至於說第三次,李俊也並沒有在宋江身上壓下全副身家,彼時宋江在江州題反詩,與戴宗被判了斬首。在這裡頭,李俊並沒有直接出手解救,畢竟李逵等梁山泊好漢不可能坐視不理,李俊需要的只是施以援手,在回梁山的路上幫助脫困。

也正是這三次解救,李俊與宋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也看出了宋江的發展空間以及梁山泊的雄厚實力,這才有了加入梁山。

然而,李俊上梁山的目的是十分明確的,是絕不可能與宋廷「重歸於好」的,自然這也就與宋江的招安形成了偏離。

雖說,李俊並不看好招安,但李俊卻明白,發揮自身的最大效益,伺機以待、韜光養晦。在南徵北戰中,李俊率領的水軍功不可沒,平淮西甚至功居第一,不過李俊依舊心不在宋,甚至希望劫掠東京(汴梁),這也註定了與宋江並非同道中人。

事實上,李俊與大多數好漢有著不同的一點便是,李俊有著自己的考量,且目光深遠。在李俊看來,宋廷終究容不下梁山泊,遲遲不動手的原因便在於梁山好漢仍有作用,一旦無用也就到了捨棄的日子。

因此,在平定江南以後,李俊便謀劃了「出逃」,隨大軍班師行至蘇州便裝病中風,留下了童威、童猛兩兄弟。此後,又找了費保、倪雲、卜青、狄成四人,駕著船隻便投化外國而去,最終成了暹羅國主。

家住潯陽江浦上,最稱豪傑英雄。眉濃眼大麵皮紅。髭鬚垂鐵線,語話若銅鐘。凜凜身軀長八尺,能揮利劍霜鋒。衝波躍浪立奇功。廬州生李俊,綽號混江龍。

相關焦點

  • 水滸結局最好的人,詐病歸隱,此後成了海外暹羅國主
    導語: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此後兩勝童貫、三勝高俅,甚至一度活捉高俅,可以說事業發展一片良好。然而,宋江雖有萬般才情,卻也存在著致命的缺陷,而這導致了梁山招安以及此後的悲劇。
  • 混江龍李俊遠赴海外成了一方真龍,他何以有這麼好的結局?
    李俊的結局在梁山兄弟中還是不錯的。梁山平定方臘後,他詐病歸隱得以脫身離開,與童威等人遠赴海外,後來還成為了暹羅國主,可謂是由混江龍變成了一方真龍。李俊和李立在揭陽嶺稱霸,穆弘穆春兄弟在揭陽鎮稱霸、張橫張順兄弟在潯陽江稱霸,他們合稱揭陽三霸。
  • 從暹羅國主到暹羅王,揭秘混江龍李俊在暹羅的創業史
    關於李俊這一「混江龍」的稱號,除了直面表示了這個人水性好且在潯陽江上左右逢源之外,個人認為背後的意義是李俊本為平民,但卻是混跡於江湖之中的「真龍」。宋江率領的梁山大軍經過了南徵北戰之後,就在準備「兔死狗烹」時,李俊選擇帶著童威童猛兩兄弟歸隱。後來他們到了海外,李俊成為了暹羅國主。
  • 《水滸傳》結局最好的一位好漢,懷有帝王之心,後成為暹羅國之主
    《水滸傳》的故事源起於北宋宣和年間,出現了話本《大水滸傳宋宣和遺事》描述了宋江、吳用、晁蓋等36人起義造反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滸傳》的故事梗概,目前流傳下來的根據說書人編成的話本中就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
  • 水滸裡的大反派結局還挺好?別急,解氣的來了
    裡的精彩故事讓書迷們對好漢們各有偏愛,而當水滸眾人走到故事的結局時,確實是令人特別感嘆。新的結局會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水滸好漢最終如何了?令人感嘆又惋惜要問水滸裡印象深刻的名場面是什麼,科教授相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答案,智取生辰綱、景陽岡打虎等等。
  • 水滸裡的大反派結局還挺好?別急,解氣的來了
    水滸裡的精彩故事讓書迷們對好漢們各有偏愛而當水滸眾人走到故事的結局時確實是令人特別感嘆但是其中有人全身而退重新開始了另一番天地也有人讓眾多書粉氣到咬牙新的結局會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要問水滸裡印象深刻的名場面是什麼,百妹相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答案,智取生辰綱、景陽岡打虎等等。但是提到水滸的結局,恐怕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樣的,有感嘆也有惋惜。許多好漢的結局都讓人感到「意難平」。曾經是80萬禁軍槍棒教頭的林衝最後患上了風癱病,留六和寺中,半載而亡。而大刀關勝在操練軍馬後,因大醉而墜馬,得了重病,最終身亡。
  • "水滸傳中結局最好的六個人,每一個都得以善終,最好的還當上國王"
    在這本書的前半部分,隨著一位位熱血英雄的加入梁山,伴著梁山軍對抗官府的節節勝利,可以說看的人無不熱血沸騰、血氣上湧。但正所謂是花無百日好,在這本書的後半部分中,從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為朝廷南徵百戰開始,梁山軍就開始出現損失,尤其是那些頭領們,更是幾乎死傷殆盡,可以說無比慘烈。當然,這些人當中也有得以善終,結局較好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水滸傳中結局最好的六個人。
  • 《水滸傳》的梁山好漢,結局最好的幾個人,最後一人實在讓人羨慕
    照片上的這個人是在《水滸傳》中的公孫勝,也是在梁山好漢中一位法師級的人物。公孫勝是非常早上梁山的,但是在宋江上梁山後他便決定回到故土。都說他才是梁山上最聰明的人,因為早早就看穿了宋江。而公孫勝在回到故鄉後一直都在跟隨師傅潛心修煉,雲遊江湖,所以結局也是非常好的。
  • 另眼看水滸——結局最好的英雄,國王是他座下弟子,八十羽化登仙
    另眼看水滸——結局最好的英雄,國王是他座下弟子,八十羽化登仙(驍騎原創)梁山好漢們過了一段相當爽快的日子,有錢有閒還有氣味相投同樣熱血的朋友,有酒有肉還有故事,這樣的時光誰不羨慕倒不是說續的有多好,在我這水平的人看來也只是中規中矩,沒什麼記憶點。只是因為它是我看過的第一本小說。是的,我先讀的後傳,好幾年後才遇到了全傳,那時我才讀五年級。就像初戀女友一樣,也許沒有後來的漂亮優秀,但她就是第一,似乎這就是第一次情結,總忘不了它。我依據的就是這個水滸後傳,也是受眾最廣的續本。咱們今天說的是誰結局最好。
  • 成為暹羅國主的李俊,為何不接梁山兄弟來享福?原因全是宋江!
    水滸中的一百零八位義士中,每一個都有著過人之處,每一個都有著吸引人的閃光點,不過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排名為二十六的李俊,他位列於天罡星,是個水上功夫十分了得的角色,而也算是後期結局比較好的一位。有人研究出來,李俊後來甚至成為了暹羅也就是現在的泰國的王,為什麼他不把昔日的兄弟接過來一起享福呢?李俊原本就是梁山的水軍統領,自身的水上本領就是數一數二的,後來他帶著部隊去攻打方臘,戰勝後乾脆不回來了,就在東南亞開始了自己的闖蕩,而李俊的成績也不小,後來甚至成為了泰國的國主,可見此人的本領真不是一般。
  • 或歸隱、或出海、或做官,梁山好漢的結局有何深意?
    平定方臘之後,則只有36人活著回來。總體而言,好漢結局可以分為四大類:即戰場戰死、歸隱田園、海外立國和朝廷做官。那麼,非戰死的好漢中,為什麼有人歸隱,有人去海外?為什麼宋江做官難逃一死?沒人陷害吳用和花榮,他們為何自殺?
  • 李俊:梁山真正的「大智慧」,裝病逃走,最後在海外建國稱王
    武皇雄尊,自惜神臂」,在龔開的名詩《宋江三十六人贊》中高度讚揚過一位傳奇人物,從揚子江艄公到一國之主,他一生經歷令人嘖嘖稱奇:英勇無畏,曾不懼艱險三救宋江;有勇有謀,率領水頭軍平定方臘之亂;揚帆出海,遠赴海外建國立業……明末清初著名小說家陳忱甚至稱他為「後起者王」。
  • 盤點《水滸傳》中8位水軍將領的結局,三人戰死,有一人海外建國
    在梁山眾好漢中,水軍是極為重要的,說是梁山最後的屏障也毫不為過,尤其是在朝廷幾次進攻的過程中,建立了極大的功勞;但是說實在的,水軍也可以說是最沒用的,在攻伐城池的時候,水軍基本上沒有作用,所以水軍很尷尬……梁山水軍中共有八名將領,其中六名位列天罡星,兩名位列地煞星,雖然這六人結局卻不盡相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沒有在朝廷任職
  • 李俊當了暹羅國王后,梁山剩餘好漢結局如何?是否得到照顧?
    在多人的參與下,梁山終於成了「正規軍」。但「正規軍」得有正規軍的「義務」啊,所以宋江被北宋朝廷派去攻打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人。結果令北宋朝廷很滿意,他們只付出了少許的代價,便平定了田虎、王慶、方臘等人的叛亂。而曾經被視為心腹之患的梁山,在南徵方臘之後也損兵折將,最後只剩下36人。
  • 李俊當了暹羅國王后,梁山剩餘好漢結局如何?是否得到照顧?
    在多人的參與下,梁山終於成了「正規軍」。但「正規軍」得有正規軍的「義務」啊,所以宋江被北宋朝廷派去攻打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人。結果令北宋朝廷很滿意,他們只付出了少許的代價,便平定了田虎、王慶、方臘等人的叛亂。而曾經被視為心腹之患的梁山,在南徵方臘之後也損兵折將,最後只剩下36人。
  • 44位好漢再聚義:水滸傳李俊成為暹羅國主的過程,竟然這麼精彩
    花榮和吳用在宋江墳前自縊而死的時候,108將中還活著的好漢只剩燕青、李俊、柴進、武松、阮小七等33人。這33人中當數混江龍李俊最引人關注,施耐庵在終章前特地說他後來成為暹羅國之主,並且「童威、費保等都做了化外官職」。那麼李俊的暹羅國主之路又是怎樣精彩的情形呢?
  • 此人是梁山最神秘高手,因看透宋江此人,最終成為了暹羅國主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人最後是得以善終的,而且在他們當中還有一個十分傳奇的人物,他離開宋江後竟然在海外建國稱王,可以說是梁山好漢中成就最大的了。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李俊。李俊,綽號混江龍,在108將中排在第26位,上應天壽星,擔任水軍頭領。李俊本為撐船的梢公,精通水性,順便兼職販賣私鹽,與揭陽鎮穆弘兄弟、潯陽江張橫兄弟合稱揭陽三霸。
  • 44位好漢再聚義:水滸傳李俊成為暹羅國主的過程,竟然這麼精彩
    花榮和吳用在宋江墳前自縊而死的時候,108將中還活著的好漢只剩燕青、李俊、柴進、武松、阮小七等33人。這33人中當數混江龍李俊最引人關注,施耐庵在終章前特地說他後來成為暹羅國之主,並且「童威、費保等都做了化外官職」。那麼李俊的暹羅國主之路又是怎樣精彩的情形呢?
  • 成為暹羅國主的李俊,為何不接梁山兄弟來享福?原因全是宋江!
    水滸中的一百零八位義士中,每一個都有著過人之處,每一個都有著吸引人的閃光點,不過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排名為二十六的李俊,他位列於天罡星,是個水上功夫十分了得的角色,而也算是後期結局比較好的一位。有人研究出來,李俊後來甚至成為了暹羅也就是現在的泰國的王,為什麼他不把昔日的兄弟接過來一起享福呢?李俊原本就是梁山的水軍統領,自身的水上本領就是數一數二的,後來他帶著部隊去攻打方臘,戰勝後乾脆不回來了,就在東南亞開始了自己的闖蕩,而李俊的成績也不小,後來甚至成為了泰國的國主,可見此人的本領真不是一般。
  • 盤點水滸傳108將結局,有4位最後過得很好,其中一人當上了皇帝
    盤點水滸傳108將結局,有4位最後過得很好,其中一人當上了皇帝《水滸傳》與其說是一部描寫人們法抗腐朽勢力的小說,更不如說是一部江湖恩怨錄,一部描寫男人們打打殺殺的小說。讀者在感嘆水滸裡108將兄弟之間情比金堅時,又在嘆息小說結局人們悲慘的命運,在徵討方臘時戰死的許多豪傑,還有又被毒酒毒死的宋江,讓許多讀者不忍繼續讀下去。雖說水滸大部分的將領的命運也很悲慘,但也終究有幾位得到了善終。 燕青,人送外號浪子,作為盧俊義最喜歡的小跟班,在盧俊義上梁山之後,燕青選擇了跟隨盧俊義一起走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