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廣州黃埔區翰林花園3棟業主反映,3個月電梯共壞了22次,業主強烈希望更換電梯。物業初步了解業主意願後,擬定了新電梯品牌,9月4日通過投票方式進行二次確認。
記者了解到,小區電梯故障一直是民生痛點,該類事件並不是個例。有專家認為,電梯故障問題容易出現多方扯皮現象、責任較難界定,建議業主要合理使用電梯,維保公司按規維護,物業也要起到監管作用。
翰林花園外景
計劃使用業主維修基金
更換原有故障多發電梯
翰林花園為「兩梯六戶」的設計,共39層。樓齡僅有4年,但電梯故障已多次出現,3棟尤為嚴重。
「一般小區為兩梯四戶,而這個小區是六戶。」電梯廠商及維保公司迅達工作人員回應,翰林花園的電梯事故多發,與承載量大有一定關聯。
故障分析報告
對於情況最糟的3棟電梯,迅達方表示已經進行過全面檢測、分析了故障原因。「保養原因、設備老化、業主使用這三方面的因素都有。」工作人員稱,沒有哪個是主導原因,「15天進行一次檢測,我們都有按照規範做。」
然而,這個回應並沒能說服3棟業主,他們決定要更換新電梯。
「我們會在今天讓業主再次投票確認。」小區物業稱,業主確認後,新電梯廠商會在兩周內給出方案,他們會接著召開業主大會進行商討、公示、籤名投票。
「如果大部分人同意方案,就會申請啟動維修基金。」物業工作人員表示,啟用維修基金需政府審批,大約20天走完流程。
那麼新電梯何時可投入使用?「新電梯從進廠、安裝到投入使用共需3個月。」物業方提到,換電梯耗時長,順利的話業主也要到年底才能使用新電梯。
翰林花園3棟客梯
電梯困人故障頻發
業主與物業糾紛難解
2019年9月,天河區華港花園有業主反映,自己所在居民樓的電梯壞了十幾天卻未維修。業主稱電梯故障已不是一次兩次,每次故障都需重新繳費維修。
據《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規定,物業費中包括日常電梯維修費,重大維修項目可申請使用維修基金。
物業回應稱,使用物業費進行電梯維修,針對的是日常維保。而啟用維修基金,審批需要兩個多月的時間,直接面向業主收錢,則相對快一點。
物業直接向業主收錢,以「快捷」為說辭,似乎變得合情合理,而在部分業主眼中,物業公司是在變相增加物業費,因此拒絕繳費。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了南國嘉園蘋果城,因缺少業委會,業主與物業雙方互相推諉。部分業主不願出錢籌集維修基金,但物業方認為原有物業費不夠用來維修。
專家建議釐清責任
共同解決電梯問題
廣州大學物業管理研究所所長陳德豪提到,電梯出現故障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釐清責任方是關鍵。
其認為,假設電梯出現非人為損害,維保公司未維護到位,屬於維保公司責任。若維保公司與小區物業籤訂的合同,提及物業需監管維保公司日常維護,那麼物業也需承擔對應責任。
「很多人在裝修的時候大量運送物品,覺得自己這樣用一次不會損害電梯。」陳所長表示,多人多次違規使用電梯,累積下來也會影響運行,這時業主需負對應責任。
電梯多次維修仍無效果,需要更換的時候誰來負責?廣東旭瑞律師事務所陳偉傑律師表示,電梯質保期內,維修不好,可由廠商負責更換電梯,質保期過後由業主承擔費用,物業僅為協助作用。
【記者】周倩欣 實習生 龔菊
【作者】 周倩欣
南方探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