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們在一樓查看電梯故障登記情況
    「入住不到一年,20部電梯經常出現抖動、下墜等故障,乘坐這樣的電梯誰會安心?!」9月4日,清江山水3.3期小區業主稱,有17名業主已聯名起訴開發商——湖北清江置業有限責任公司,要求開發商將20部電梯隱患全部消除,使之安全運行。因電梯還在質保期內,業主們懷疑電梯故障是開發商建設裝配時不達標所致。
    清江山水3.3期小區位於東湖高新區軟體園中路,今年1至7月,12345市長專線接收並處置電梯相關投訴中,這個小區投訴達132次,為全市最多。
    新小區20部電梯均有抖動下墜等問題
    7個月故障投訴132次
    記者先後兩次到清江山水3.3期小區探訪。8月1日,記者乘坐小區70號樓貨梯時,明顯感到電梯停下或啟動時有抖動現象。9月4日,記者再次探訪,每棟樓電梯口都張貼著一份故障登記表。其中,71棟貨梯從8月初起記錄了8起故障,註明為急停、下墜、抖動現象。
    據介紹,清江山水3.3期9棟樓10個單元,共有20部電梯,2017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現已入住業主800多戶。
    75棟業主周女士說,今年6月中旬到7月底一個半月時間裡,自己搭乘電梯時先後3次分別被困在15樓、32樓、28樓,每次都是呼救後才出電梯。多位業主向記者提供視頻,顯示乘坐電梯時遇到抖動、下墜、夾人等問題,他們稱,雖沒有發生傷亡事件,但每次乘梯總擔心出現意外,覺得十分不安全。
    據了解,因小區電梯問題投訴最多,近兩個月來,市、區相關部門十分重視,多次協調電梯廠家、開發商、物業公司消除電梯隱患。
    電梯井底積水元器件受損為故障主要原因
    物業至今未接手電梯管理
    小區投用僅一年多,電梯在質保期內,為何故障頻發?8月3日,武漢市特檢所對清江山水3.3期電梯故障進行專門調查。初步結論顯示,電梯底坑積水、層轎門運行卡阻、機房溫度過高是該小區電梯存在的主要共性問題,此外居民反映電梯舒適度欠佳。電梯專家、武漢市特檢所技術部部長陳崢介紹,電梯作為一種機電設備,其元器件一旦進水或受潮極容易造成金屬接口、電路板的生鏽與短路。
    4日,記者在小區電梯機房內探訪,這裡只有排風扇,沒有安裝空調,電梯牽引機表面燙手。陳崢說,電梯機房溫度過高,加上電梯頻繁運轉,機房電路主板上的過熱保護裝置承受不了時,就會出現電梯自行停機現象,過熱保護故障次數多了,電路主板甚至有被燒毀從而造成電梯癱瘓的可能。
    談到電梯故障原因,開發商湖北清江置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也承認稱,電梯主控面板元器件有損壞,可能是底坑淹水及轎廂頂部滲水等原因所致。工作人員介紹,20個電梯井底坑有3個有少量積水、有潮氣,曾出現過水深淹沒腳面的現象。
    負責電梯維保的上海三菱電梯公司一位工作人員稱,目前對小區的電梯每天24小時全力排查隱患,維護時發現有的電梯井底坑出現積水。
    陳崢介紹,現場勘察小區電梯故障原因時發現,有業主裝修用電梯搬運沙石等物料時,灰塵渣滓堆積在電梯的層轎門軌道內,這也人為造成了運行故障。
    據了解,因電梯故障頻發,小區物業一直沒有接手電梯管理。物業公司人員表示,從開發商手裡接收如此高故障率的電梯,後期維修會產生大量費用,物業無力承擔。
    業主狀告開發商要求徹底根除隱患
    擔憂問題不解決電梯被「棄管」
    記者了解到,小區17名業主已聯手向法院起訴了開發商,要求開發商將20部電梯故障隱患徹底消除。幾天前,法院受理了此案。「最近半個月來,雖然與以前相比電梯故障明顯減少,但未徹底根除隱患。」4日,業主們對記者稱,「乘梯不安全,害怕了。」
    業主們擔憂的是,這20部電梯目前還處在質保期內,由開發商墊錢維保。如果過了電梯質保期,問題還未得到徹底解決,這些電梯可能會被「棄管」。
    根據《武漢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電梯未明確使用單位、無法落實使用安全管理責任的,不得投入使用。
    電梯專家、武漢市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促進會副會長胥洪流說,新小區電梯故障頻發,物業不願接手管理,導致電梯使用中保養不到位,進一步加劇故障發生率;而電梯故障多,一些業主又會以此為理由不願繳納物業費,引來電梯維保費用得不到保障等問題,形成電梯安全管理的惡性循環。
    湖北清江置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成立電梯故障專班,專人處理業主投訴。並且,已與空調廠家協商在電梯機房內安裝空調,預計近期可安裝。
    連結>>>
    應強化電梯安全源頭監管
    電梯安全始於小區建設開發階段。若前期電梯配置、相關建設技術規範等不達標,投用後會影響電梯使用,帶來難以根治的隱患,甚至會導致電梯安全事故。「應強化源頭治理,從嚴把好住宅電梯規劃、建設、使用各道關口,防止問題電梯產生和帶病運行。」市政協委員、市社科院政法所所長田祚雄說。
    據了解,目前武漢市新建住宅設計是按照《住宅設計規範》國家標準執行的,其中對電梯的規範比較籠統,導致新建小區在電梯選型配置方面存在不少問題,造成部分電梯長周期、高負荷運轉,易發故障。
    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開展電梯質量提升行動。其中,要求提升新裝電梯質量安全水平,整合優化安全技術規範和國家標準,在借鑑國際先進標準基礎上,對電梯本體安全和配置標準提出更高要求。電梯安全從源頭治理,嚴格監管,相關部門應提高管理標準,進一步提升新裝電梯質量安全水平。
    2016年10月28日,我市正式實施《住宅電梯配置和選型通用要求》。這是全國首個住宅電梯配置地方標準,對住宅建築規劃、建設階段電梯設計、配置及相關建設質量列出標準,規範建設開發單位行為,同時作為規劃、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審批、監管依據。因電梯井底坑漏水、積水會導致電梯緩衝器座和導軌座等部件腐蝕破壞,嚴重影響電梯使用,在這個《要求》中特別明確:底坑須採取排水措施,不得漏水和滲水,其防水設計應達到國標一級防水要求。作為電梯中樞的電梯機房,也規定必須安裝空調,避免夏季溫度過高造成安全隱患。
    但是,《住宅電梯配置和選型通用要求》不是強制標準,一些建設開發單位出於成本考慮,會降低電梯配置級別,電梯機房未安裝空調,井底坑土建建設質量也無法盡如人意。據相關部門統計,近幾年,武漢入夏遭遇強降雨後,都會出現不少新建住宅小區電梯故障投訴,主要原因就是電梯井底坑進水後排水不暢積水所致。田祚雄認為,強化電梯安全源頭監管,高標準保障電梯配置合理、運行安全和高效,對提高住宅功能和居民生活質量有著積極作用。
    (長江日報記者唐煜 通訊員胡瓊之 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