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辣椒種植,明顯大於去年,就我們一個村子,種植面積至少增加一倍,不知道明年的辣椒行情,會不會因為今年種植面積增加,而造成大幅度下滑,唉!管它呢,種了再說,前怕狼後怕虎的,啥事也幹不成,再說了,不種辣椒又種什麼呢?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賺錢農作物,不種植心理肯定不得勁兒。」時下,正值辣椒移栽期,在安徽省亳州市牛集鎮大劉莊村,正在移栽辣椒的張大娘這樣說到。
當地種植的這種辣椒,屬於小辣椒的一種,學名叫朝天椒,農民朋友俗稱為望天猴,和小米辣、豔紅辣椒一起被稱為當地小辣椒界的「三駕馬車」!對於經濟價值更高的小米辣和豔紅兩種小辣椒而言,朝天椒的身價就顯得有些「寒酸」了,雖然效益不如小米辣,辣度不如豔紅辣椒,但種植面積卻是最大的,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在於,豔紅和小米辣雖然市場行情強勁,從田間摘下就能賣掉,種植戶畝收益在5000-10000元之間,像2019年的豔紅辣椒,畝收入突破一萬元的種植戶應該不是少數,而朝天椒除了價格低以外(當前市場收購價在6-7元/斤),而且還要烘乾或曬乾出售,主要還是因為朝天椒比較容易採摘,如果採摘成熟的鮮辣椒進行烘乾,一季只需採摘兩茬,如果連棵砍掉,那樣更為簡單,直接拉回家就行。
種植戶將收穫回家的朝天椒整齊垛好,等冬天沒事的時候,一家人坐在院子裡,邊曬太陽邊摘辣椒,談天說地其樂融融,也不覺得累,特別是家裡有老人或閒散勞動力的,既創造了價值,又打發了時間。
張大娘還說:「朝天椒每畝按800斤幹辣椒計算,即便是6元/斤,一畝也有4800元收入,去掉成本,還能賺3000多元,這比種植其它農作物強多了,如果再遇到去年那種好行情,畝效益再翻翻也很正常。加上朝天椒比較容易管理,當地又是朝天椒主產區之一,農民朋友的種植習慣已深入骨髓,所以,朝天椒種植也成了當地農民的一種習慣。」
若論種植季節,鄰居家的朝天椒早已移栽完畢了,張大娘之所以留到最後,主要還是因為種植速度過慢,孩子們都外出打工了,田裡的莊稼活就剩他和兒媳忙碌,兒媳還要做小生意賺錢,所以,地裡的農活就要抽時間忙碌了。不過,看著鄰居家已經移栽完畢的辣椒苗,已經開始生毛病,大娘便忍不住祈禱自家的辣椒苗,能茁壯成長,從而取得最終的產量大豐收。
對於這種現象,當地農技專家李玉營老師介紹說:「朝天椒雖然好管理,但採取科學種植方式,則更加省力,移栽後的朝天椒苗,出現植株發黃、斑點落葉以及死苗爛根的現象,都是和種植方式有關,如今很多農戶依然採取老傳統種植辣椒,對新農技推廣比較排斥,大家認為辣椒苗健健康康的,噴什麼農藥呢?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想法,我一直建議,在辣椒苗(無論哪種辣椒)移栽前,一定要進行蘸根處理,具體為:27%苯咯噻種衣劑50克+芸苔素內酯10毫升,或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30克+1000億孢子/克枯草芽孢桿菌20克+芸苔素內酯10毫升,兌水10公斤稀釋,加稍許泥土二次稀釋成稀糊狀,可用於一畝量的辣椒苗蘸根,這個方法既能防治地下害蟲,還能預防苗期蚜蟲及減緩中後期白粉蝨危害,減少根部病害發生,縮短緩苗期,達到苗齊苗壯的目的。
可以說,前期投入小部分成本,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地地道道的好事情,但很多農民朋友並不買帳,見病見蟲後再進行施藥是大家的習慣,既增加了種植成本,又增加了人工成本,看來,新農技的推廣,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普及的。」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農民朋友辛苦搞種植,過程很辛苦,結果並不是都能換來笑臉,如果新的農業技術能為大家帶來省錢省力的好效果,將準備工作做在前面,也是非常值得嘗試的。
最後,對於2020年的朝天椒市場行情走勢,你又有什麼樣的見解呢?歡迎大家積極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