蔦屋書店首次與中川政七聯手開店,文創空間還能這麼玩

2020-10-04 影帝鄧波


關於日本蔦屋書店,它的標籤有很多:森林圖書館、北野武最愛的書店、日均人流量破萬……

超過1400家的分店,幾乎全日本一半年輕人都曾光顧這裡。



除了書影音,這裡也賣家電、自行車、咖啡廳、綠植......人們來到蔦屋書店,不止是讀一本書,更是體驗消費升級後的新模式。

這種美好生活方式的新空間,真正意義上顛覆了傳統零售業。



不久前,蔦屋書店來到古都奈良開出了2020年的第一家新店——奈良蔦屋書店(Nara Tsutaya Books)。

作為古都奈良,一直以來就有許多遊客因為可愛的小鹿和古寺而前來旅遊和參觀。



將新店選在這樣一座古城,蔦屋不僅立志成為服務於周邊居民的社區型空間,還首度邀請被譽為皇家雜貨鋪的中川政七入駐到店內。



作為日本國民深愛的雜貨代表品牌,這個走過三個世紀的百年老字號,至今在日本已經擁有超過64家分店,營業額破68.9億日元。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中川政七不止是一家雜貨店,更代表了日本的好設計。


現在兩家頂尖品牌強強聯手,很難讓人不去期待它們之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開在百年古都的蔦屋書店


蔦屋奈良店坐落在奈良縣的會議中心區域Convention Center。



作為奈良的旅遊樞紐,這裡配備了方便遊客出行的自行車租借和置物櫃。

Convention Center外側臨近街道,遠處就是JW萬豪酒店,屬於奈良的會議中心和旅遊交流基地。許多人出差和旅遊都會選擇來這裡。



新店設計延續了蔦屋一貫簡約的風格,以「BOOK&CAFE」為主題,為讀者提供了閱讀、好物、咖啡、藝術展覽為主的業態。

書店運營時間是從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11點,儘量滿足了當地居民和遊客的出行喜好。



整間店空間不算很大,上下分為兩層樓。

一樓以書為主,精選了古書、海外文學著作、偏設計等種類,一共擁有16萬本。並且在這些古籍裡,蔦屋書店挑選了很多能展示奈良風貌的歷史書,讓更多讀者和遊客來了解這座城市。



在它的兩側還加入了星巴克和全家便利店等自營項目。

這裡的星巴克是由日本著名景觀設計公司BORA BOTANICAL GARDEN所設計的,靈感來自日本充滿禪意的枯山水風格。



而全家除了兜售常規商品外,還會提供奈良限定的紀念品,方便遊客收藏和留念。



二樓的空間則以偏藝術類的書籍為主,從地板到書架,視覺色彩大面積使用了烘託氣氛的暖色調。



蔦屋與中川政七的首次合作


當然,新店除了好的選品,最特別的就是首次邀請中川政七通過入駐的形式跟蔦屋書店進行了合作。



作為創立於1716年的百年老字號,中川政七已經擁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日本擁有超過20家的分店,被稱為是日本雜貨的代表。



最早的時候,它是以生產工藝複雜的高級麻織品「奈良曬」起家,並在1898年成為皇室御用。



但繁雜的傳統工藝隨著時間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要怎麼讓更多年輕人來喜歡。


於是等到了第十三代傳人中川淳接受後,品牌開始進行了升級。他們注重本土文化的工藝,並找了全國各地的手工職人打造產品。


同時又在風格上面,摒除過於喧賓奪主的設計,儘量去貼合年輕人的喜好。



在蔦屋書店裡的中川政七,一共設置了兩處賣場,擺放了將近2800件商品,同樣在這個空間裡還陳列了1000件能展現奈良文化的土特產和禮品。



他們挑選的大部分雜貨都是以日本經典工藝為基礎,陳列著精美的鍋具、日常生活雜貨等。



所有的選品還與書籍進行了聯動,讓讀者不光閱讀文字,還可以通過實物對工藝、產地、歷史進行更進一步的了解。比如在賣廚具的地方,就會同時搭配介紹怎麼保養鍋的書籍。



店內還提供了小鹿造型的「奈良檸檬蛋糕」,配上巧克力與腰果進行點綴。甚至還有招牌小鹿造型的手帕、襪子等主題周邊。

這種將紙質書和實物進行結合的體驗,真正做到了來書店消費,買的不止是書,而是一種更完整的生活方式。



是書店也是文化空間、咖啡廳、手工坊


來奈良屋書店,除了能買書和紀念品外,還可以欣賞長期規劃的藝術展覽空間。


這裡陳列了新老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也能感受到來自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比如前陣子展出的園藝大師西富清順的季節感植栽或者是日本藝術家名和晃平的作品「Trans Sacred Deer」等作品。



再加上地處旅遊樞紐,書店也會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講座、workshop和沙龍聚會,讓書迷們儘可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此外,書店裡面還有一處「天平沙龍」的空間,供遊客休息和交談,將奈良的在地文化緊密的結合起來。



來到這家書店,可以只是為了書,但它所提供的卻遠遠不止是書,人們來到這裡,可以參加圖書分享會、手工體驗、喝咖啡、聽音樂,甚至只是放鬆。

屋奈良店這種將圖書與生活方式結合更完整的一次全新嘗試,也是未來書店業態的一種方向。這也讓我期待起了國內的首店,相信它的落成,一定也會掀起一股新的書店風潮。


相關焦點

  • 開獨棟綜合體、與蔦屋聯手、開服飾店...300多歲的中川政七商店或...
    2020年,日本元老級雜貨品牌中川政七商店似乎沒受到任何影響,反而做出了不少新的嘗試,開出了不少新形態門店。   創立於1716年的中川政七商店跨越了三個世紀,是日本雜貨店的元老級別品牌。儘管日本企業都會弘揚匠人精神和傳統的技術,但中川政七卻不斷探索自己的品牌之路,尋求各種創新與重生,輕鬆走出「老字號」困局。
  • 【奈良】蔦屋書店與中川政七商店聯手,推出首間結合生活道具 X 書 X 咖啡文化空間
    全新的「蔦屋書店X中川政七商店」結合了蔦屋書店的BOOK & CAFE空間以及中川政七商店的生活道具選物,例如在店內料理道具賣場同時陳列如何維護鍋具、道具工藝產地歷史或料理食譜等相關的書籍,所以來到這裡不僅能買到適合的生活道具
  • 中川政七、LoFt、niko and……最會「販賣生活」的它們正逐漸成為...
    1 蔦屋書店 X 中川政七商店 被文化包圍的綜合空間 今年4月初,奈良新開業的蔦屋書店,聯手中川政七商店,開設了首家集合生活雜貨+書店+咖啡文化空間,位於奈良市中心新建的最大會議中心與觀光交流據點Convention Center。
  • 上海蔦屋書店為何這麼「火」?
    上海蔦屋書店「牛」在哪裡 今年元旦小長假,上海遭遇寒潮,景點客流較往年略有減少。但在上生·新所剛開業不到10天的蔦屋書店上海首店,每天6個時段總計3000人次的入場名額早在年前就預約一空。 文創園區裡開書店,在上海已不鮮見。近年來,國內一些商業地產、城市更新項目都選擇書店作為「主力店」,提升整體影響力和「質感」。
  • 對大陸首家蔦屋書店的十個印象
    天目裡蔦屋的空間呈現是非常得體和有品質的。從現場看,蔦屋並沒有把太多的資源投入到空間的表達和呈現上去,日本零售商業的習慣做法大也多如此,這與中國大陸的相關書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知道是不是應了這麼一句話,「內容不夠、形式來湊」。書店地面和頂面的材質都很普通,書區的頂面裸露、局部格柵或白色石膏板封閉。
  • 中川政七:把300年歷史的手工藝變成時髦 而非土特產
    而1995年發售的「花布巾」有粉彩畫的色調,更為餐具清潔帶來了一縷清新之風,這至今仍然是中川政七的經典產品。 這樣一款純粹的設計, 也在2008年斬獲了Good Design Award的金獎。   除了雜貨和傳統工藝品, 中川政七還玩起了跨界。
  • 對大陸首家蔦屋書店的十個印象-虎嗅網
    但蔦屋並不只是依靠載體的力量,自身的品牌力確實很強,將載體方賦予的條件善加利用,真的是強強聯手的感覺。天目裡蔦屋雖然剛剛開業,已經可以算是成功了,這種成功依託於項目的品質和調性。蔦屋這種風格簡單的書店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讓人願意重複來的一處場所。
  • 蔦屋書店的中國大陸雙城記
    根據「上生·新所」的信息,蔦屋書店進駐的應該是哥倫比亞俱樂部,這棟建築面積約2000平米,已經近百年歷史。雖然目前尚不清楚蔦屋在這裡的開店規模,但按照杭州蔦屋3000平米的規模看,蔦屋全部拿下也是可能的。
  • 「全球設計最美書店」蔦屋書店,終於要來中國了!
    用數據說話  「蔦屋書店」  在日本目前擁有超過1450多家書店  銷售額超過1300億日元  (折算成人民幣79億元)   平均以每年 1.6 倍開店數,  1.7 倍營收增速發展  據了解蔦屋東京銀座分店有約一半的營業額  居然都是中國客戶做出的貢獻
  • 上海蔦屋書店「牛」在哪裡
    但在上生·新所剛開業不到10天的蔦屋書店上海首店,每天6個時段總計3000人次的入場名額早在年前就預約一空。文創園區裡開書店,在上海已不鮮見。近年來,國內一些商業地產、城市更新項目都選擇書店作為「主力店」,提升整體影響力和「質感」。而就在蔦屋上海首店開業前一夜,北京798藝術區的佳作書局宣布,將於2020年年底停止營業,同一天關門歇業的還有位於深圳華潤萬像天地的誠品生活。
  • 303歲的雜貨店中川政七,來中國了
    但,這不是中川政七的風格。時間推回到1716年,第一家中川政七商店在日本奈良誕生,以販賣麻織品「奈良曬」為名。奈良曬是一種需要手工製作的高級麻織品,可用作蚊帳。而中川政七商店憑藉過人的手藝,成為了幕府年代德川家的御用品,後來還被指定為日本古代皇室的御用。風頭無兩。
  • 探店|去上海蔦屋書店?別看書
    ▲二樓書架邊閱讀長凳無人落座;窗簾為蔦屋logo定製款「T」花紋前去探店當天所見,一樓座位區的四桌客人,有三桌都是點杯咖啡攜帶電腦前來辦公,這讓人不由得感嘆,開店營業不過短短三五日,「氣氛組」成員便已出現。也許對於顧客而言,這裡不是賣咖啡的書店,而是順便可以看書的咖啡店,是類似於星巴克的「第三空間」。
  • 蔦屋書店披露在華最新計劃 將在這些城市開店
    聯商快訊:繼蔦屋書店中國大陸首店在杭州天目裡開業後,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計劃有了最新進展。 10月22日,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總代表野村拓也在一場公開演講中透露了蔦屋中國的最新拓展計劃。
  • 高知蔦屋書店:市場文創空間、親子遊樂場、文藝咖啡廳一應俱全
    「蔦屋書店」有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美譽,在日本各地建 有多處高檔書店,深受當地居民和遊客喜歡,今天 我們要說一家在2018年入駐日本高知的「蔦屋書店」!擁有深厚歷史人文的四國高知縣,在2018年12月迎來「高知 蔦屋書店」誕生,這間以市場為核心概念的書店,結合美食、音樂、親子、職人等元素,呈現出充滿高知在地特色的創意複合空間,一起來看看書店內各大亮點吧!
  • 蔦屋書店:最美書店的經營方法論
    在介紹蔦屋書店的經營門道的《知的資本論》中,增田宗昭把 2011 年在東京都澀谷區開業的「代官山蔦屋書店」,稱為其創業以來培養起來的理念的集大成之作。
  • 我在蔦屋書店的消費體驗
    那麼本身對書或書店無感的那類城市人群,以什麼理由讓他們去到你的書店,或者能夠經常去呢?說下預約制,對於蔦屋書店這樣的品牌而言,新開店採用預約制非常有必要。一是疫情防控的要求;二是願意預約前來的都是蔦屋的潛在消費群體,因為他們提前關注到了這個消息;三是為店內的消費者提供了比較舒適的遊逛空間。
  • 蔦屋書店的經營哲學,你學不會
    被譽為「全世界最美書店」的蔦屋書店,從建築設計,到室內的複合功能,都已是實體書店推崇的樣板,而由表及裡,蔦屋和背後的 CCC 公司,真正想倡導的,是一種全新的文化與商業的融合。枚方店,蔦屋的第一家店,後升級為 T-SITE1984 年,蔦屋書店江坂店在大阪府江坂開業,採用蔦屋、咖啡館、辦公室相結合的空間設計,該空間設計哲學一直延續到 2011 年代官山 蔦屋書店的籌備
  • 聯商巡店:實拍蔦屋書店大陸首店亮相杭州天目裡
    頂著全球最美書店的光環,杭州蔦屋書店開業首日迎來了大批擁躉的「朝聖」。 《聯商網》了解到,書店營業時間為10:00-22:00,但為防止人流過於集中,18、19兩日將採取分時段預約制。 杭州天目裡共由17幢單體建築組合而成,蔦屋書店天目裡店佔據了其中2/3/4幢首層以及地下一層(地下一層打通),書店總面積約2000多平米。
  • 蔦屋書店:始於「顏值」,忠於「品質」
    書店之外,T-SITE尚有其它如寵物美容、照相機專門店與餐廳等設施,同時也不忘開發出公園綠地,為東京人營造出一處複合式的文化生活空間。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的——代官山蔦屋書店。從賣有形產品——書,到賣生活方式,賣你一天舒適的文化生活,賣精神世界。
  • 蔦屋書店華中首店入駐南昌新力新生薈
    圖片/聯商圖庫聯商快訊:近日,《聯商網》獲悉,「全球最美書店」蔦屋書店確定入駐南昌新力新生薈,這是蔦屋書店在中國的第四家門店,也是其華中首店憑藉其毗鄰艾溪湖溼地與魚尾洲公園的絕佳生態環境、蔦屋書店的強勢入駐、藝術化的空間打造以及自身17萬㎡的超大體量,新力新生薈以打造南昌商業新地標為目標,旨在帶給南昌消費者全新的購物和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