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蔦屋書店,它的標籤有很多:森林圖書館、北野武最愛的書店、日均人流量破萬……
超過1400家的分店,幾乎全日本一半年輕人都曾光顧這裡。
除了書影音,這裡也賣家電、自行車、咖啡廳、綠植......人們來到蔦屋書店,不止是讀一本書,更是體驗消費升級後的新模式。
這種美好生活方式的新空間,真正意義上顛覆了傳統零售業。
不久前,蔦屋書店來到古都奈良開出了2020年的第一家新店——奈良蔦屋書店(Nara Tsutaya Books)。
作為古都奈良,一直以來就有許多遊客因為可愛的小鹿和古寺而前來旅遊和參觀。
將新店選在這樣一座古城,蔦屋不僅立志成為服務於周邊居民的社區型空間,還首度邀請被譽為皇家雜貨鋪的中川政七入駐到店內。
作為日本國民深愛的雜貨代表品牌,這個走過三個世紀的百年老字號,至今在日本已經擁有超過64家分店,營業額破68.9億日元。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中川政七不止是一家雜貨店,更代表了日本的好設計。
現在兩家頂尖品牌強強聯手,很難讓人不去期待它們之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開在百年古都的蔦屋書店
蔦屋奈良店坐落在奈良縣的會議中心區域Convention Center。
作為奈良的旅遊樞紐,這裡配備了方便遊客出行的自行車租借和置物櫃。
Convention Center外側臨近街道,遠處就是JW萬豪酒店,屬於奈良的會議中心和旅遊交流基地。許多人出差和旅遊都會選擇來這裡。
新店設計延續了蔦屋一貫簡約的風格,以「BOOK&CAFE」為主題,為讀者提供了閱讀、好物、咖啡、藝術展覽為主的業態。
書店運營時間是從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11點,儘量滿足了當地居民和遊客的出行喜好。
整間店空間不算很大,上下分為兩層樓。
一樓以書為主,精選了古書、海外文學著作、偏設計等種類,一共擁有16萬本。並且在這些古籍裡,蔦屋書店挑選了很多能展示奈良風貌的歷史書,讓更多讀者和遊客來了解這座城市。
在它的兩側還加入了星巴克和全家便利店等自營項目。
這裡的星巴克是由日本著名景觀設計公司BORA BOTANICAL GARDEN所設計的,靈感來自日本充滿禪意的枯山水風格。
而全家除了兜售常規商品外,還會提供奈良限定的紀念品,方便遊客收藏和留念。
二樓的空間則以偏藝術類的書籍為主,從地板到書架,視覺色彩大面積使用了烘託氣氛的暖色調。
蔦屋與中川政七的首次合作
當然,新店除了好的選品,最特別的就是首次邀請中川政七通過入駐的形式跟蔦屋書店進行了合作。
作為創立於1716年的百年老字號,中川政七已經擁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日本擁有超過20家的分店,被稱為是日本雜貨的代表。
最早的時候,它是以生產工藝複雜的高級麻織品「奈良曬」起家,並在1898年成為皇室御用。
但繁雜的傳統工藝隨著時間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要怎麼讓更多年輕人來喜歡。
於是等到了第十三代傳人中川淳接受後,品牌開始進行了升級。他們注重本土文化的工藝,並找了全國各地的手工職人打造產品。
同時又在風格上面,摒除過於喧賓奪主的設計,儘量去貼合年輕人的喜好。
在蔦屋書店裡的中川政七,一共設置了兩處賣場,擺放了將近2800件商品,同樣在這個空間裡還陳列了1000件能展現奈良文化的土特產和禮品。
他們挑選的大部分雜貨都是以日本經典工藝為基礎,陳列著精美的鍋具、日常生活雜貨等。
所有的選品還與書籍進行了聯動,讓讀者不光閱讀文字,還可以通過實物對工藝、產地、歷史進行更進一步的了解。比如在賣廚具的地方,就會同時搭配介紹怎麼保養鍋的書籍。
店內還提供了小鹿造型的「奈良檸檬蛋糕」,配上巧克力與腰果進行點綴。甚至還有招牌小鹿造型的手帕、襪子等主題周邊。
這種將紙質書和實物進行結合的體驗,真正做到了來書店消費,買的不止是書,而是一種更完整的生活方式。
是書店也是文化空間、咖啡廳、手工坊
來奈良蔦屋書店,除了能買書和紀念品外,還可以欣賞長期規劃的藝術展覽空間。
這裡陳列了新老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也能感受到來自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比如前陣子展出的園藝大師西富清順的季節感植栽或者是日本藝術家名和晃平的作品「Trans Sacred Deer」等作品。
再加上地處旅遊樞紐,書店也會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講座、workshop和沙龍聚會,讓書迷們儘可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此外,書店裡面還有一處「天平沙龍」的空間,供遊客休息和交談,將奈良的在地文化緊密的結合起來。
來到這家書店,可以只是為了書,但它所提供的卻遠遠不止是書,人們來到這裡,可以參加圖書分享會、手工體驗、喝咖啡、聽音樂,甚至只是放鬆。
蔦屋奈良店這種將圖書與生活方式結合更完整的一次全新嘗試,也是未來書店業態的一種方向。這也讓我期待起了國內的首店,相信它的落成,一定也會掀起一股新的書店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