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曲靖經開區以提升人居環境為著力點,聚焦市民所需所求,通過補齊硬體短板、提升居民文明素養,創建文明和諧小區,共建美好舒心家園。
整治髒亂差 顏值大變樣
走進翠峰街道三岔社區雞街新區,只見小區道路寬闊平坦,環境優美整潔,有不少老人坐在便民座椅上聊天,一旁的LED顯示屏上正滾動播放著創文宣傳標語和公益廣告。「你們是沒看到之前的樣子,房子前面到處都是垃圾,特別髒,車也是亂停亂放,一點都不文明。」在雞街新區租住了十多年的陳阿姨告訴筆者。
據翠峰街道創文辦工作人員常馨芳介紹,雞街新區是新建的安置小區,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但居民文明意識不強,在進行整治之前,樓道裡貼滿了小廣告,房前屋後都是垃圾雜物,環境衛生特別差。而且因為毗鄰曲靖醫專、曲靖師範學院等高校,前來用餐的學生較多,小區中還存在不少私建的小餐館和小攤,汙染了周邊環境的同時,嚴重影響交通和市容。
為優化小區環境,加強社區衛生環境管理,雞街居民小組一方面拆除了私搭亂建,改造成為停車場,清理了居民房前屋後堆放的垃圾雜物,設置分類垃圾桶;另一方面制定了環境管理制度,實行網格化保潔管理,還在各居民小組和全體居民中開展了 「文明衛生小組」「文明衛生戶」的評比活動,每月評比一次,並張榜公示,有效改善了小區環境,提升了居民文明素質。
「你看小區創文以後,房前屋後髒亂差沒有了,綠化也變好了,吃了晚飯沒事做的時候我就在小區裡逛逛,非常舒服。」對於小區的創文工作,陳阿姨表示了肯定。
規範停車秩序 提升文明素養
位於翠峰街道三岔社區的牛街居民小組是由老村拆遷後新建的居民安置小區,由於外來人口多,人員流動性大,亂停亂放、私搭亂建等不文明現象突出,一度成為小區管理的「老大難」。
自曲靖市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牛街居民小組積極行動,一方面對佔道經營的商戶進行教育勸導,引導其規範經營,確保街道整潔暢通,另一方面多次上門動員協調商戶,拆除商鋪門前私自搭建的進出通道,統一修建為臺階,並設置隔離樁,有效避免了機動車亂停亂放。此外,還將閒置的集體用地硬化建設成為了公共停車場,並在街道兩旁劃定了專用停車位,規範了停車秩序的同時解決了居民停車難的問題。
據牛街居民小組小組長任國昌介紹,小區人多面廣,管理難度大,在整治過程中,的確也有部分群眾不理解。為此,居民小區加大了宣傳力度,在顯著位置張貼了創文公益廣告,設置停車提示牌,還安排了固定人員進行引導,城管部門和交警部門也加強了巡邏,幫助居民培養文明停車的意識。「現在走在小區裡,只怕是見不到亂停亂放的人了。小區看著規整多了,居民的文明素質也提升了。」 任國昌笑著說道。
強化創文宣傳 培育文明細胞
大門口張貼著鮮紅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標語、道路兩旁宣傳欄裡展示了各式各樣的公益廣告和宣傳畫、小區廣播中不停滾動播放著文明倡議……走進曲靖冶金小區,迎面而來的便是一股濃厚的創文宣傳氛圍。
據冶金小區物業管理工作人員周愛波介紹,小區始建於2003年,佔地達326畝,共3600餘住戶,一萬三千餘人,雖然基礎設施條件和周邊環境都還不錯,但由於小區人口比較密集,居民的文明意識不強,亂扔垃圾、遛狗不栓繩、在花園裡晾曬衣物等不文明現象比較突出。
自曲靖創文以來,冶金小區根據要求積極開展創文工作,除了在大門口、LED顯示屏、道路兩側宣傳欄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孝、關愛未成年人等創文公益廣告,還在樓道內張貼了居民公約、樓道公約、文明倡議等,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宣傳。
「居民們在小區裡走動,隨時隨地都能看到這些公益廣告,在做事的時候就會想想這樣做文明不文明,慢慢的風氣也就變好了。」周愛波說道。
此外,為了強化居民文明意識,小區還於今年五月份開展了「十項不文明行為」整治行動,重點對高空拋物、亂扔垃圾、違規養寵、噪音擾民等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文明行為進行整治,並積極倡導居民們參與進來,有效改善了小區環境。
小區老業主唐興輅告訴筆者:「現在小區衛生乾淨,停車規範,好多人遛狗也記得牽繩子了,感覺大家的文明意識提高了,希望以後能繼續堅持下去。」
趙雯敏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