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裡窮,吃上一頓肉很難,吃一次陸茅竹燒肉更是奢侈!所以,在記憶裡,每次當媽媽把燒好的陸毛竹肉從灶孔裡面取出來,守候一旁的我早已垂涎三尺,那場面,自行腦補……
陸毛竹(諧音,學名不知道叫什麼)在我們那兒很常見,細細的,每節大約長20-30釐米左右。從田野裡砍上一根翠綠的陸毛竹回來,用鋸子鋸成一節一節的竹筒,一頭留節當底,一頭鋸去竹節。用水衝洗乾淨備用!
將新鮮豬腿肉洗淨剁細,把姜、荷香、豆蔻、鹽等佐料切細與肉拌勻,拌上水芡粉,這樣肉才嫩不柴。然後塞進預先準備好的竹筒裡,用芭蕉葉塞住筒口,放到炭火裡燒熟即可食用,味道鮮美,清香適宜。
現在,豬肉也不是什麼稀罕之物了,每次回老家,都要烤來吃,不過,再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了!
這是因為,社會在進步,但是,味覺卻永遠地停留在童年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