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現在瀑布是什麼樣?

2020-12-06 TANMI使者

說起瀑布,大家可能會脫口而出黃果樹瀑布、德天瀑布、九寨溝樹正瀑布,很少有人會想起廬山瀑布。也許,經過1200年的演變發展,李白當年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雄起壯麗已經成為過去式,那麼,現在的廬山瀑布變成什麼樣了呢?

其實,李白寫了兩首《望廬山瀑布》,而第二首流傳最為廣泛,也被選入了小學的語文教科書。李白被稱為「詩仙」,一生喜歡雲遊四海,遊歷各大秀麗名山,所以在李白的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筆下的奇思縱橫,好像滔滔江水氣勢磅礴,但又自然清新,似雲淡風輕,甚是美妙。

廬山瀑布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為了滿足小時候對廬山瀑布的好奇,我於是驅車來到山腳下的登山口,也是秀峰門票的售票處,門口有停車場,停車費5元。門票50塊,相比廣西德天跨國瀑布來說,廬山瀑布的門票是真便宜。在廬山核心風景區,還有很多瀑布,比如三疊泉瀑布、石門澗瀑布,這些瀑布都蔚為壯觀。可惜,三疊泉瀑布發現的時間比較晚,直到宋光宗紹熙二年被一個砍柴的農夫發現。更令人遺憾的是,當時唐朝詩人李白在這裡隱居了半年,卻一直沒有發現三疊泉瀑布的存在,不然又該留下傳世傑作了。

很多人來廬山都會錯過秀峰風景區,古人云「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秀峰的美全體現在一個「秀」字,瀑秀、水秀、峽秀、山秀、潭秀。

想要觀賞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雄偉氣勢,就要在當地的雨季(4月份)去觀賞,這時降水充沛,才能聽到廬山瀑布在山間水聲轟鳴,領略大自然的宏偉氣魄。但是到了五月下旬降水較少時,廬山瀑布就會「氣若遊絲,奄奄一息」,水聲細小,此時山間掛的不再是一條「銀河」,而是一根「線」,遊客根本無法體會古人詩詞中的風採。所以,想要看廬山瀑布的小夥伴,也要掐準時間。

其實,即使是雨季,也很難領略「銀河落九天」的氣勢,聽當地的百姓和景區工作人員說,由於氣候、環境的變化,近些年來,廬山瀑布的水量變小了很多,瀑布口只得蓄水進行放流,就算在雨季,水量也不見得很大。還有一個原因是人為破壞,比如亂砍濫伐,導致水土流失嚴重,以前山上的小溪小泉,也慢慢消失不見。

趁著年輕,體力還在,有想要去的地方就不要猶豫,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些景區明天會怎麼樣。那麼,大家認為廬山瀑布值得推薦嗎?

相關焦點

  • 唐代詩人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現在瀑布是什麼樣?
    說起瀑布,大家可能會脫口而出黃果樹瀑布、德天瀑布、九寨溝樹正瀑布,很少有人會想起廬山瀑布。也許,經過1200年的演變發展,李白當年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雄起壯麗已經成為過去式,那麼,現在的廬山瀑布變成什麼樣了呢?
  •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時隔1200多年,現在怎麼樣了?
    提起廬山瀑布,大家都會想起那首膾炙人口的古詩,《望廬山瀑布》,形式簡單,容易背誦,即便從學校出來好多年,依然能非常順利地朗誦出來。李白用誇張的比喻來形容瀑布的壯麗,對於上小學的我們來說,幼小的心靈早就對他口中的瀑布充滿期盼,期待著有一天親臨瀑布面前,感受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
  • 《望廬山瀑布》李白
    《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生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四十二歲時入京,任翰林學士,但只一年多就離開長安,長期過著漂泊生活。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的美稱。
  • 親自去看廬山瀑布,感覺被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欺騙了!
    很小的時候就會背誦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在陽光的照射下香爐峰升起紫色的煙霧,遠遠看瀑布,就像長河懸掛在山前。從懸崖上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高,讓人懷疑瀑布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小時候讀這首詩,就感覺廬山的瀑布一定非常壯觀,很嚮往。長大後衝著李白的這首詩,專程去了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風景區,去看看李白詩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瀑布在廬山風景區一個叫「三疊泉景區」裡,瀑布的名字就叫「三疊泉」。
  • 李白佳作《望廬山瀑布》賞析
    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望廬山瀑布》是其代表作之一。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炎炎烈日下的香爐峰升起了陣陣紫色煙霞,遠處的瀑布像是一塊綢緞掛在山前。那奔騰的水流從天而降,像是天上的銀河落入了人間。
  • 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感受廬山瀑布的空靈,與璀璨之美
    這是盛唐時期最為著名的詩人李白的一首純粹寫景詩作,在該詩當中,詩人單純著重於描繪廬山瀑布的自然風光之美,恢弘壯闊,山水壯麗無比,而在詩人的筆下,這幅壯麗開闊的自然山水瀑布之景仿佛瞬間有了生命一般,香爐山峰的瑰麗與如白練一般的瀑布之間的完美搭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峰之上的杳杳紫煙是靜態之景,山壁之上所懸掛的如同白練素絹一般的廬山瀑布也是一幅靜態之景
  •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 《望廬山瀑布》李白
    《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生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四十二歲時入京,任翰林學士,但只一年多就離開長安,長期過著漂泊生活。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的美稱。
  • 原來廬山瀑布是這麼望的 網友:李白竟是寫實派詩人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當年,學這首詩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李白是誇張的寫法。沒想到,李白原來竟然是寫實派詩人。近日,受最近降雨影響,廬山瀑布再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景觀,畫面十分壯觀。有網友表示,第一次感受到了這首詩的形象生動,李白詩仙誠不我欺。
  • 親自去看廬山瀑布,感覺被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欺騙了!
    很小的時候就會背誦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在陽光的照射下香爐峰升起紫色的煙霧,遠遠看瀑布,就像長河懸掛在山前。從懸崖上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高,讓人懷疑瀑布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小時候讀這首詩,就感覺廬山的瀑布一定非常壯觀,很嚮往。長大後衝著李白的這首詩,專程去了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風景區,去看看李白詩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瀑布在廬山風景區一個叫「三疊泉景區」裡,瀑布的名字就叫「三疊泉」。
  • 《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
    《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這首詩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讀過吧,它的意思是香爐峰上的陽光照在山上,像是升起了紫色的煙霞,從遠處望去可以看到瀑布在懸崖上面,從高崖上飛奔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那麼高,讓人有一種錯覺像是銀河從天上掉落到了人間。
  • 原來廬山瀑布是這麼望的 網友:李白竟是寫實派詩人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當年,學這首詩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李白是誇張的寫法。沒想到,李白原來竟然是寫實派詩人。近日,受最近降雨影響,廬山瀑布再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景觀,畫面十分壯觀。
  • 望廬山瀑布全詩意思 望廬山瀑布原文翻譯
    《望廬山瀑布》是我國唐代詩人李白所寫的一篇七言絕句詩,詩中描寫了廬山瀑布的壯麗風景,在小學的時候我們就學過這首古詩了。小時候讀的意境和現在是不一樣的,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吧!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 七絕一首《望廬山瀑布》
    來到廬山,我最想看到的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詩中的廬山瀑布。此瀑布位於秀峰風景區內,不是在廬山中心景區內。廬山中心景區內的三疊泉瀑布不是李白詩中的瀑布(三疊泉景區內有的地方打著《望廬山瀑布》廣告)。在距離秀峰風景區很遠的地方就能望見廬山瀑布,似一條白線。心情激動!終於要見到真面目了。
  • 《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 [ 唐·李白 ]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這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後細緻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 古詩詞丨李白《望廬山瀑布》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 未來講堂|李白《望廬山瀑布》(其二)誦讀:齊克健
    未來講堂|李白《望廬山瀑布》(其二)誦讀:齊克健 2020-09-08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02詩詞鑑賞李白(701年2月8日 [1-3] 或2月28日 [4] —762年12月 [1-2] )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在唐代眾多描寫廬山瀑布的詩歌中,李白的這首七絕詩獨佔鰲頭
    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後,乘船經三峽東下,先遊覽了洞庭湖和嶽陽樓,接著到湖北武昌,第三次登上了黃鶴樓。在這些地方,他都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然後他接著沿長江到了潯陽,遊覽了廬山。早在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後第二年,李白就帶著妻子為避戰亂逃到過廬山,隱居在廬山五老峰(又叫屏風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