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朝歷史上的三大妖女

2020-12-15 歷史的皇宮

朝鮮三大妖女,是指朝鮮王朝時期權傾一時的三個女人,她們言行惡毒,手段殘忍,在朝鮮歷史上非常著名。

一、張綠水

張綠水(?-1506年),朝鮮王朝中期的暴君燕山君(1476-1506年)的寵妃,她的生年和出身無太多記載,只知是成宗十九年(1488年)文科及第、文義縣令張漢弼的庶女,由於朝鮮王朝的階級制度、嫡庶關係非常嚴重,和中國相比,朝鮮要嚴重得多,中國的妾侍生了兒子或者是得到丈夫的喜愛,有機會母憑子貴,而朝鮮則依舊不會這樣,所以依照朝鮮王朝從母法推斷,張綠水的母親應是賤民出身的女子(妓生、官婢)

影視劇中的張綠水

張綠水繼承母親賤民的出身,成為妓生(妓生是古代朝鮮為朝鮮國王、文武兩班等提供歌舞表演的藝妓,一般是窮苦人家的女兒因經濟所迫被家人賣掉的,也有些是出身賤民的少女為改善生活而成為妓生,妓生的女兒也是賤民,通常會繼承母親的職業。),初為燕山君堂叔齊安大君的家妓,一次宴會中,燕山君見她姿色出眾,不顧仁粹大妃等人的反對,破例將張綠水封為淑媛,後再封為淑容,張綠水入宮後不久,得到燕山君的寵愛,為燕山君生下庶長女李寧壽,她利用燕山君的殘暴性格,大肆擾亂宮廷,殘害看不起她低賤出身的尚宮和王室成員,甚至掌握了左右朝廷運轉的權力。公元1506年9月18日,由於燕山君的暴政,晉城大君李懌(後來的朝鮮中宗)發動政變,燕山君被迫退位,史稱「中宗反正」,張綠水與淑容田氏、淑媛金氏一同被處以斬首。

二、鄭蘭貞

鄭蘭貞(?——1565),朝鮮明宗時期的外戚尹元衡的小妾,父親是都總官鄭允謙,母親是官婢出身(和張綠水出身相似),有一名嫡兄鄭淑,一名庶兄鄭淡及兩名庶姊,鄭蘭貞為了擺脫自己卑賤的身份而接近尹元衡,成為了他的小妾。

影視劇中的鄭蘭貞

1545年朝鮮仁宗死後,朝鮮明宗即位,因為明宗年幼的關係,由他的母后文定王后(朝鮮中宗的王妃)垂簾聽政,尹元衡是文定王后的兄弟,在文定皇后攝政的八年內,靠著明宗和文定王后的權勢,誣告仁宗的戚族尹任陰謀讓他的外甥鳳城君(朝鮮中宗第八子)世襲王位,引發了乙巳士禍,剷除了尹任和吏曹判書柳仁淑、領議政柳灌等人,致使諸位大臣被流放被殺害,後鄭蘭貞得到了文定王后的寵愛可以隨意出入宮廷。

1551年(朝鮮明宗6年)尹元衡正妻金氏因為尹任關係被波及,金氏被驅逐,鄭蘭貞被文定王后破例扶正為正室(朝鮮王朝時期妾的身份非常低微,規定妾不能被扶為正室),繼而毒殺了金氏,獲得了貞敬夫人的爵號,為正一品。鄭蘭貞與奉恩寺的僧侶普雨結交密切的關係,以振興佛教為目的,靠著尹元衡權勢的背景掌握了實權,還利用其政治勢力,大擴對商業之影響力。後金氏之母親姜氏上告鄭蘭貞毒殺尹元衡之正妻,但是有文定皇后當靠山,此事不了了之。1565年文定王后死後,尹元衡被士林派彈劾,尹元衡被流放,鄭蘭貞被下令賜死。

三、張禧嬪

張禧嬪(1659年—1701年),本名張玉貞,本貫仁同張氏,朝鮮肅宗的寵妃,史書上多稱「禧嬪張氏」。張玉貞出身中人,父親張炯是一名譯官,經常出使清朝,張炯先娶妻高氏,生子張希栻而早逝,後又娶繼室尹氏,生下了一子二女,子為張希載,第二女則是張玉貞。張玉貞開始在宮中是普通宮女,因容貌出眾而受到朝鮮肅宗寵愛,後世稱之為「朝鮮史上第一妖女」。

影視劇中的張禧嬪

朝鮮肅宗六年(1680年),張玉貞入宮中為內人,由於容貌氣質出眾,被肅宗臨幸寵愛,肅宗之母王大妃金氏(明聖王后)對此強烈不滿,明聖王后便下令將張玉貞驅逐出宮,但肅宗的仁顯王后閔氏入宮後長期無子,為使王室有香火,主動向肅宗提出將張玉貞接回宮中,張玉貞得以重返宮廷。張玉貞二進宮後,肅宗對她更加寵愛,她也恃寵而驕,日益跋扈,逐漸與仁顯王后關係緊張。

肅宗十二年(1686年)十二月十日,張玉貞被封淑媛,不久又升昭儀,此後張玉貞開始培植她的勢力,全力結黨營私。

肅宗十四年(1688年)十月二十八日,張玉貞誕下肅宗第一個兒子李昀(朝鮮景宗),張玉貞生了兒子後更加跋扈,經常在肅宗面前說仁顯王后的壞話,致使肅宗更加疏遠仁顯王后。

肅宗十五年(1689年)正月,張玉貞被封為正一品「禧嬪」。同年四月,肅宗以「善妒」之罪廢掉仁顯王后。五月,封張玉貞為朝鮮王妃,張玉貞則成為朝鮮王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人出身而登上王妃之位的女人。張玉貞入主中宮後,利用王妃身份在朝中廣納黨羽,並使其子李昀被立為世子,權傾一時。此時的張玉貞漸漸年老色衰,為保持肅宗對她的專寵,排斥異己,多次毒打被肅宗寵幸的宮女,她的狂妄驕縱使得肅宗對其逐漸厭惡。

肅宗二十年(1694年),張玉貞感到威脅,意圖通過其兄張希載謀害廢后閔氏,不料被肅宗識破,藉此除去其一幹黨羽,後肅宗決定迎接廢后閔氏回宮,重立為妃,將張玉貞降回「禧嬪」。

肅宗二十七年(1701年),仁顯王后病危,張玉貞請巫師設置了神堂作法,意圖詛咒仁顯王后。仁顯王后去世後,此事被淑嬪崔氏告發,由於詛咒事件的主謀張玉貞是世子的生母,肅宗一度猶豫,大臣也多次勸諫,最終在十月八日,肅宗下旨令張玉貞自盡,十月十日,張玉貞服毒藥自殺,結束了她權傾朝野的一生。

相關焦點

  • 作為李氏朝鮮王朝暴君燕山君的寵妃,張綠水為什麼會被稱為妖女?
    張綠水的丈夫是朝鮮王朝有名的暴君燕山君,為朝鮮王朝中期著名「妖女」,經常被搬上韓國的各大影視劇,是韓國知名度很高的歷史人物。(張綠水影視劇照)朝鮮王朝開國五百餘年,何止張綠水一個妖女,她與朝鮮肅宗時期的張禧嬪、中宗時期的鄭蘭貞合稱朝鮮王朝三大妖女(三大妖女的另一說為張禧嬪、張綠水、宣祖時期的金尚宮)。
  • 李氏朝鮮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妖女」,她們是誰,都幹了什麼?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經常有紅顏禍水,妖女亡國的說法,比如夏朝因為妺喜而亡國,商朝因為妲己而亡國,西周因為周幽王為了哄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而亡,在《封神演義》中,更是將妲己描畫成一個「狐狸精」的形象。受中國影響較大的朝鮮也喜歡紅顏誤國的說法,在朝鮮李氏當政時也有三大妖女,她們分別的肅宗寵妃張禧嬪,燕山君寵妃張綠水,明宗時期外戚尹元衡小妾鄭蘭貞,這幾個女人都以陰險狠毒而著稱,都曾差點毀了李氏政權。
  • 朝鮮「妖女」鄭蘭貞:毒死原配上位,一生作惡多端,失勢自殺身亡
    朝鮮歷史上著名的大三「妖女」,除了張禧嬪、張綠水外,還有一個鄭蘭貞。鄭蘭貞與前面的兩個女人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就是鄭蘭貞也是一個出身卑微的女子,而不同之處則在於她不是君王的女人,她是外戚尹元衡的小妾。
  • 李氏朝鮮歷史上,三個亂政的后妃是誰,她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在李氏朝鮮歷史上,出現過三個亂政的女人,被稱為「三大妖女」。這「三大妖女」分別是張綠水、鄭蘭貞和張玉貞。依朝鮮王朝的從母法,她的身份也只能是低下的賤民。在等級森嚴的李氏朝鮮,像她這樣的身份,甚至得不到張漢弼的承認。因此,她從小就只能生活在和她同等身份的賤民中。而她的未來,也只能做妓生和官婢,服務於有身份的達官貴人。正是這種令人絕望的身份,讓張綠水一直迫切希望能改變命運。張綠水憑著嬌豔動人的姿色,先在齊安大君的府中做家妓。
  • 朝鮮半島·歷史概述
    朝鮮半島的歷史較為簡單,只有古朝鮮、前三國、三國、統一新羅、後三國、高麗王朝、朝鮮王朝、日據時期、朝韓分治這麼9個時期。
  • 解讀古裝喪屍劇《王國》:還原架空歷史背景下的朝鮮王朝歷史
    去年爆款的韓國古裝喪屍劇《王國》(又名《李屍朝鮮》)第二季在本月如期上線,再次引起關注。雖然本劇是一部歷史架空劇,劇中人物皆為虛構,但還是能夠從中發現不少暗含的朝鮮王朝歷史。熟悉歷史的朋友不難發現,這裡的「倭亂」指的就是朝鮮半島歷史上著名的壬辰衛國戰爭。壬辰衛國戰爭發生於1592年-1598年,當時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以徵討明朝,而朝鮮拒絕借道為由,舉全國之力入侵朝鮮。朝鮮王朝承平日久,武備廢弛,朝鮮軍隊面對經歷過戰國時代的日本軍隊一觸即潰。
  • 朝鮮歷史上的「三國時代」
    中國歷史上有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三國時代,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更是讓這段歷史家喻戶曉,朝鮮自古以來跟中國關係密切,在歷史上也有個三國時代,但朝鮮三國時代與中國三國時代不同,不是由一個國家分裂而形成的,而且歷時數百年之長,「三國時代」一詞存在爭議,後來的高麗王朝政治家金富軾在其著作《三國史記》
  • 金介屎:朝鮮後宮反派版瑪麗蘇,妖女小分隊編外第四人,名字絕了
    鄭蘭貞是朝鮮三大妖女之一,同張禧嬪、張綠水並列,其實還有一個女人也被叫做妖女,雖然她時常在韓國人集體鞭屍妖女小分隊的時候神隱,但是在好多通稿上,她都是妖女小分隊編外第四人。雖然她人不是那麼有存在感,但是她的名字卻非常有存在感,她是個非常有味道的名字:金介屎。
  • 清王朝與朝鮮王朝1881年的對話
    通過本書,讀者可以了解當時清王朝與朝鮮王朝這兩個即將滅亡王朝的對話。  作者 劉順利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韓國「中國語文論譯學會」海外理事)  促朝鮮搞洋務  朝鮮高宗於1881年派「領選使」金允植到天津,與李鴻章等會談。與金允植對話的,包括北洋大臣李鴻章、招商局總辦唐廷樞、青年軍官袁世凱。
  • 燕山君被稱為暴君,為何張綠水會被稱為妖女?權力鬥爭下的犧牲品
    在朝鮮李氏王朝時期,階級制度那是相當嚴格的。嫡庶之分特別明顯,嫡子地位尊崇,庶子跟奴才沒什麼區別。而且李氏王朝一貫奉行從母法則,也就是說,母親是什麼樣的地位,那么子女也就處於什麼樣的地位,不會因為父親的身份,發生任何變化。比如說母親是貴族,那么子女就一定也是貴族。
  • 朝鮮古泉中的王朝舊事
    以上三國都有類似中國之處,或血緣,或語言,或制度,但要說人文經典、歷史淵源、衣食風尚與中華最為接近的,則非古朝鮮莫屬。而漢朝將領衛滿因盧綰叛亂之故,遠棄家國深入朝鮮半島,箕氏後裔承平日久不能與衛滿相敵,衛氏奪取朝鮮國政,在朝鮮半島北部建立了衛氏王朝。三代以後其孫衛右渠為漢武帝所攻,衛氏王國併入大漢天朝。漢朝在朝鮮北部設立了四個郡進行管轄,即臨屯、真番、樂浪、玄菟,史稱漢四郡,大漢風化由此進入朝鮮。衛氏滅箕氏之時,箕國君主箕準南入三韓部落之地,促進了朝鮮半島南部的開化與國家的形成。
  • 中原王朝為什麼不吞併朝鮮,是朝鮮太窮嗎?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不管是漢唐盛世還是元清入主中原,唯獨與我們近在咫尺的朝鮮,始終沒有被中原王朝納入版圖,大多是作為附屬國存在。那中原王朝為什麼向東西南北拓展到極致時,卻沒有一個朝代想要完全吞併朝鮮呢,是朝鮮太窮嗎?還是應有原因。其實,窮只是一點,還有很多因素在,都使得中原王朝對吞併朝鮮沒興趣。
  • 朝鮮王朝的長白山認識
    英祖時期,長白山被定為北嶽,成為朝鮮王朝的聖山。高宗建帝稱號,對包括長白山在內的五嶽進行封號。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長白山成為象徵朝鮮民族獨立精神的一座靈山。作者李花子,1966年生,文學博士,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長白山,朝鮮稱之為「白頭山」。在朝鮮鹹鏡道鏡城另有一座山被稱為「長白山」,我們暫且稱之為「鏡城長白山」(今稱冠帽峰)。
  • 朝鮮歷史上的北進擴張:讓中國的疆域退出了朝鮮半島
    此後這個政權逐漸強大,吞併了漢四郡,發展到了朝鮮半島北部。扶餘的另外一支勢力進入了朝鮮半島南部,徵服了當地的韓族人,建立了百濟國。箕子朝鮮、衛滿朝鮮和高句麗都是中國東北的邊疆政權,是中國人建立的,都是古朝鮮。而韓國(今朝鮮)的歷史起源於韓族。在秦漢時期,朝鮮半島南部有馬韓、辰韓、弁韓三個部族,統稱為「三韓」,三韓就是韓族的起源。
  •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
    朝鮮半島歷史轉折的一頁, 起自經歷魏—晉交代,中國由短暫的統一以至再分裂, 而且是史無前例的極端波動,四世紀 「五胡亂華」 導致了中國歷史上最大、最久的混亂局面展開,中國北方全面崩解形勢形成,政治急激陷入最低潮, 鑄定了中國勢力從四面八方總撤退的形勢。
  • 韓國人評選朝鮮三大救國英雄,前兩個鮮為人知,第一英雄果然是他
    雖然朝鮮半島南北分裂為朝鮮和韓國,但兩個國家的歷史是一體的,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所以韓國歷史廣義上來說就是朝鮮歷史的一部分,由於朝鮮歷史就是一部永遠臣服於強國的歷史,所以韓國人很喜歡胡編亂造歷史,在歷史尋找存在感,這在韓國人的歷史課本或者影視作品都能看得出來。
  • 朝鮮王朝為什麼會覆滅?是西方資本主義侵略,還是自身問題過多?
    自此,歷經27代君主,共計五百餘年的李氏朝鮮政權宣告覆滅。而它的覆滅同樣也是東北亞地區近代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那麼,作為朝鮮半島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的李氏朝鮮政權究竟是如何覆滅的呢?是西方資本主義侵略,還是自身問題過多?
  • 朝鮮王朝始祖新王朝正宮景福宮
    ,韓國美食美景,超美的韓式美妝,美衣時尚,百搭又好看! 作為「韓國紫禁城」般的存在,景福宮是很多遊客來到首爾後不得不去的一個景點。蘊含了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這座宮城,從設計到歷史都隱藏了許多趣味的小故事。  始建於1395年的景福宮是朝鮮王朝(同於中國明清兩代時期)的始祖——太祖李成桂在遷都時所建造的新王朝正宮,是首爾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宮殿。
  • 朝鮮歷史十個冷知識,歷史教科書從未教過,熟讀朝鮮歷史才會知道
    中國歷史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是清王朝第3位皇帝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在位61年,終年68歲,但清聖祖不是中國歷史最高壽的君主,而朝鮮歷史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是朝鮮王朝第21位國王英祖李昑,在位52年(公元1724年到公元1776年),而且朝鮮英祖還是朝鮮歷史最高壽的君主,終年82歲(公元1694年到公元1776年)。
  • 韓國歷史上最殘暴君王,喝人奶毀寺廟,夏桀商紂和他比都不算什麼
    想要了解朝鮮王朝最知名的暴君、廢王——燕山君荒誕而短暫的帝王生涯,就不得不要先談一談朝鮮半島的最後一個王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當時已掌控朝鮮半島實際權力的將領李成桂,在眾人的擁護之下廢除了高麗恭讓王,並自立為王,建立了一個新的封建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