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600多年,南京明城牆為何依舊堅不可摧?圖7終於解開這個秘密

2021-01-10 解讀有趣的歷史

【南京明城牆(局部)】大家都知道,北京古城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全部拆完。但是,南京明城牆歷經600多年風風雨雨,至今依舊堅固,這裡面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資料顯示,南京明城牆是中國現今保存最完整、最堅固的古城牆。(這是一組反映南京古城牆的照片,從這能找到城牆堅不可摧的秘密)

【城牆門】史書記載,南京明城牆始建於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於洪武廿六年(1393年),前後歷時長達27年。為了修建好城牆,朱元璋無比重視,先後動用全國1部、3衛、5省、28府,152州縣,共計28萬民工。朱元璋曾聽取謀士朱升的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由此城牆在冷兵器時代無比重要,因此他對城牆質量的要求非常之高。

【神策門】神策門是南京明城牆十三座城門之一,也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門。據《明史》記載,神策門是開國軍師劉伯溫督建,修建質量非常之高。與其他城牆門相比,神策門的規模較小,城門在裡,甕城在外,甕城門也不正對著城門,而是開在甕城的東北角。

【站在城牆上遠眺玄武湖】大家都知道,一座建築是否堅固,除了施工質量外,建材質量更是重中之重,朱元璋深知這一點。南京明城牆總長度為33.7公裡,現存23.7公裡,總用城牆磚約3.5億塊。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當時負責燒制城牆磚的主要是江蘇、安徽、湖南、湖北、江西五省中的152個縣,以及明軍的衛、所和工部的營繕司等近200個單位。

【城牆局部特寫】鑑於城牆修建城磚質量的重要性,朱元璋命人制定了城牆磚燒制的程序,從取土、踩泥、制坯、晾乾、裝窯燒制,再到最後的運輸擺放等,都做了嚴格規定。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朱元璋在燒制城牆磚時,實行了「責任到人」的方法。

【中華門】中華門又名聚寶門,它不僅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古城門,也是結構最複雜的堡壘甕城,有著「天下第一甕城」之稱。有一個傳說,說的中華門修建時,工匠們總是不能阻止塌方事件發生,結果術士探測下方有吃土的妖獸,需要聚寶盆來鎮壓。就這樣,朱元璋把沈萬三的聚寶盆沒收,放入中華門下,城門這才得以修建成功。

【城牆磚上的刻字】這就是南京明城牆歷經600多年風風雨雨,依舊堅不可摧的最大秘密。城牆磚上刻著燒制時間、州府名、監造官、燒窯匠、制磚人、提調官等信息。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責任到人,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能上溯找到源頭。

【堅固的城牆磚(仔細看能看到銘文)】當各地負責燒制的城牆磚運抵南京後,負責接收的官員會立刻進行驗收,一旦次品率超過一定的比例,這該批城牆磚會被視為不合格,必須重新燒制。如果兩次驗收都不合格,所有參與這批城牆磚燒制的上到總責任人,下到工人,都會收到懲罰,嚴重者會被砍頭。

【城牆上的排水孔】每當南京下暴雨時,雨水進入城牆牆體內,經由其排水系統噴吐而出,就會形成了獨特的「龍吐水」景觀。600多年時間裡,這種「龍吐水」經久不衰,正是這樣的排水系統,使得南京古城牆堅不可摧。

【城牆局部特寫】稍微對朱元璋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關於朱元璋長相一直眾說紛紜。然而,最近筆者看到這樣一個說法,如果把南京明城牆連起來看,造型就是朱元璋側面照。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歷史專家的承認。

相關焦點

  • 19世紀才發明水泥,明城牆歷時600年依舊堅不可摧,秘密武器是啥
    在1357年朱元璋聽從忠臣的建議下令修築城牆,經過9年的籌備,歷時28年,明長城於1393年竣工。根據史書的記載,明城牆在修建的時候動用了28萬民工,用了將近3.5億磚塊,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的古代城垣,明城牆從修建到今天已經經歷了600年的風吹日曬,依舊堅不可摧。
  • 南京明城牆:歷經600多年風雨洗禮而巋然不動,究竟是為什麼?
    南京明城牆,始建於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於明朝洪武廿六年(1393年),歷時28年之久,動用明朝當時1部、3衛、5省、37府、162州縣,共28萬民工,由大約3.5億塊城磚構成,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最長、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
  • 願祖國像這世界上最堅固城牆南京中華門,歷經600多年風雨而未倒
    穿越南京中華門,探秘明代大型軍事防禦現場中華門布局嚴整、構造獨特,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歷史文化遺蹟,不論是在軍事上、歷史上、還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華門,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西門與中華東門間,明代時稱「聚寶門」,1931年因建中華路而改名「中華門」,是南京明城牆中規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門。傳說南京古城牆在修建時曾遇到「海眼」,修建時有坍塌現象,後來「借」來江南首富沈萬三的聚寶盒埋了下去才大功告成,故得名「聚寶門」。
  • 古代沒水泥,為何明城牆能穩如泰山600年?材料現代人都捨不得用!
    1796年英國人.帕克用泥灰巖燒制出了外觀為棕色的羅馬水泥,到1824年英國建築工人約瑟夫·阿斯譜發明了水泥,並取得了波特蘭水泥的專利權,在此之前,水泥還是一個神話,然而在沒有水泥的情況下,明城牆歷時已經600年,卻依舊堅不可摧,這是為什麼?材料現代人都捨不得用。
  • 古代沒水泥,為何古城牆能堅不可摧,看看磚上面這一行字就明白了
    說起古城牆,就不得不提起南京明城牆,南京明城牆長度是26.1公裡,是現今為止中國原始長度和現存長度最長的城牆,可以說,這座城牆經住了時間的考驗。那麼,在古代的建築材料和工藝並不怎麼發達的情況下,南京明城牆能夠屹立六百年不倒呢?
  • 江蘇南京: 600多年明城牆臺城門窗竟然「穿衣戴帽」不倫不類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臺城,是東晉和南朝的朝廷禁省和皇宮的所在地,有著600多年歷史,現在這段城牆上設有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館。,一處用房改建「品城時光」休閒場所,正面牆體上還]固定四個大字,門窗全部搭配現代風格推拉窗,窗頂還配上紅色弧形遮陽棚,不仁不類,與久經滄桑的明城牆格格不入。
  • 古代沒水泥,為何明城牆能穩如泰山600年?材料現代都捨不得用
    水泥是最早在1824年一位英國的建築工人發明的,並且他獲得了專利權,那在沒有水泥的情況下,明朝時期建立的城牆歷時600多年,為什麼能夠堅不可摧,在1357年的時候,朱元璋下令築城,而南京的明城牆建於1366年,而且歷時二十八年才建造成功,當時有28萬民工投入到建設當中,大約使用了3.5
  • 南京明城牆大修歷時21年 9處城牆出新後開放(圖)
    自1993年南京開始組織大規模城牆修繕,到目前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共歷時21年。或是冥冥中的安排,600多年前的洪武朝,修築這座城時,亦耗費了21年。自此,南京人再不必仰望自己的城池,每一塊城磚上都能留下自己的足跡。
  • 南京漢中門廣場的石城門 歷史比明城牆還久
    其實,人們熟悉的漢中門,是80年前才建造的且只存在了20多年。而眼前的,是南京僅存的4座明代城門之一——石城門。你叫對了它的名字嗎?想知道它千百年來歷經的那些滄桑嗎?比明城牆歷史還久1100年前已具雛形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時,朱元璋佔領南京已有12年。1366年他下令開始修建城牆。剛建成時,內城共有13座城門,其中就包括石城門。
  • 南京明城牆大修歷時21年 9處城牆出新後開放(圖)
    自1993年南京開始組織大規模城牆修繕,到目前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共歷時21年。或是冥冥中的安排,600多年前的洪武朝,修築這座城時,亦耗費了21年。自此,南京人再不必仰望自己的城池,每一塊城磚上都能留下自己的足跡。
  • 古代沒有水泥,為什麼明代城牆卻能穩如泰山600年?
    導語:古代沒水泥,為什麼明代城牆卻能穩如泰山600年?眾所周知,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現如今的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相關技術也越來越先進,而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很多大型工程卻變成了豆腐渣工程,這是為何?
  • 南京22公裡明城牆將全面開放 可騎車觀光(圖)
    與此同時,「申遺」的腳步也沒停,1月7日,「中國明清城牆」申遺聯席會在南京舉行,決定爭取在2016年後,申遺成功。  現代快報記者 劉偉偉 胡玉梅/文  馬晶晶/攝  青奧會前開放22公裡,還有3公裡在爭取中  南京明城牆建於1366年至1386年,總長度35公裡,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 南京明城牆上將跑黃包車 設定三段線路
    【觀點】  市民:  控制數量和路段,可以嘗試  南京明城牆的對外開放,引來眾多市民頻頻點讚,紛紛表示「終於盼到明城牆全線開放了!」。但對於使用黃包車,不少市民也同時提出自己的擔心:「南京明城牆這麼窄,能跑黃包車嗎?」
  • 明城牆顯瑞昌制磚。太祖溯源制讓城牆屹立600多年
    明城牆顯瑞昌制磚。太祖溯源制讓城牆屹立600多年
  • 南京拆遷現3萬塊明城牆磚 達到現有庫存一半多的量
    城牆磚上清楚地刻著責任人名字。  這些「城磚樓」用了大量的明城牆磚。揚子晚報記者 李衝 攝  「在秦淮區尚書巷附近,最近由於徵收拆遷,意外發現了一些用明城牆磚砌成的居民樓,磚上還刻有磚文,城磚數量驚人。」
  • 南京前湖城牆發現600年前皇宮水道(圖)
    那麼,這個神秘「結構」究竟是什麼呢?南京市城牆保護管理中心的專家說,應該是和明皇宮相連的水道,目前還沒有露出真面目。他們正在上報國家文物局,希望將來把它先考古,然後根據國家文物局的意見,保護好,亮給觀眾看。
  • 西安明城牆保存好,南京城牆規模大,遊客:北京城牆不忍直視!
    而現實的情況是,西安和南京兩地還保有古城城牆可以登上一覽,而北京的明城牆幾乎所剩無幾!眾所周知,西安是中國建都歷史最早,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的古城,並且沒有之一!自從西周時期開始,直到唐末,這座城市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首都」,前後歷經十三朝,約1950年。
  • 西安明城牆保存好,南京城牆規模最大,遊客:北京城牆不忍直視!
    首次去這三座城市旅遊的遊客,總會有許多人想登上古城城牆一遊。而現實的情況是,西安和南京兩地還保有古城城牆可以登上一覽,而北京的明城牆幾乎所剩無幾!自從西周時期開始,直到唐末,這座城市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首都」,前後歷經十三朝,約1950年。
  • 湖口老祖宗600多年前製造的城牆磚,至今屹立在這裡!
    近日,有熱心市民在南京明城牆遊玩時,竟然發現一塊印刻著湖口的磚石,這是怎麼一回事?咱們老祖宗怎麼會製作一塊城牆磚,大老遠送去南京?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明代數萬江西人齊力燒制牆磚 築造南京雄偉城垣屹立至今
    遊覽過南京現存世界最大古城垣——明城牆的人們都知道,城牆的每塊牆磚上都刻有銘文。其中,有不少牆磚上刻著「九江府提調官同知陳淵司吏楊亨、湖口縣提調官主簿袁士恭司吏徐文彬」的字樣。為何古代江西的地名和官員名字會出現在南京的城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