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看威寧自治縣實施農村產業革命...

2020-12-15 天眼新聞

暮春四月,草木勃發。站在海拔2600米的威寧自治縣雙龍鎮高山村觀農臺上俯瞰,只見鋪了地膜的大地"銀裝素裹",正在搶種蔬菜的群眾就像五線譜上的音符,正在彈奏春耕樂章。城郊的五裡崗街道,威寧江楠現代農業物流園建設如火如荼,再有不到兩個月時間,一期工程即將建成投入使用,全縣蔬菜將在這裡分揀、包裝、打冷,運往全國各地及東南亞等國際市場。火熱的場面正是威寧衝刺90天,堅決摘掉貧困帽的生動縮影。近年來,威寧自治縣全力落實省委主要領導調研指示精神,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抓緊補齊"3+1"短板,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打造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實施易地就業扶貧,破解群眾生存難、發展難、就業難,堅決"啃下"脫貧攻堅最硬的骨頭,書寫了脫貧攻堅精彩答卷。"三難"阻脫貧——生存難發展難就業難"三難"交織,群眾過著苦日子地處烏蒙腹地的威寧,高海拔地區平坦壩子星羅棋布,群眾脫貧致富路子相對較多。然而在牛欄江、可渡河、洛澤河"一江兩河"流域低海拔地區,切割縱深,溝壑縱橫,生態脆弱,石漠化嚴重,土地破碎貧瘠,"種出來的包穀杆還不得人的腰杆高。" 海拉鎮花果村大石頭組村民伍科起抬起手臂,比劃出包穀杆的高度。

威寧自治縣小海鎮朱嘎村連片種植500畝荷蘭豆,管理員正在為荷蘭豆插竿,打樁,拉線。

"一江兩河"流域是威寧最貧困的地區,生活在這裡的群眾要麼外出務工,要麼守著幾畝薄地苦熬日子。"難啊!"花果村副主任劉述參說,生存難、發展更難,如果不能外出,就業難上加難。2015年底,得益於國家易地扶貧搬遷好政策,威寧自治縣決定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的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經過四年奮戰,截至目前,全縣46565人乘著好政策的東風,搬離了生存困境,搬進了美好生活。新增的2萬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將於6月30日前後完成搬遷。

威寧縣石門鄉「一把傘」蔬菜種植基地,農戶正在進行機械化春耕播種。

對於搬出大山的群眾,縣裡通過實施"五個一批"就業工程,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實現了就業。但是對於50歲以上,沒有文化、沒有就業技能、進不了工廠、無法外出務工的群眾來說,就業增收成了最大的難題。同樣,居住在貧困山區,不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條件,居住的地方沒有條件發展產業,沒有文化、一輩子只會種地的群眾如何增收脫貧也是威寧脫貧攻堅面臨的最大難題。"對於這'兩類'人群來說,生存難發展難就業難'三難'交織,是脫貧攻堅最硬的骨頭,他們的日子過得特別艱苦。"威寧自治縣扶貧辦副主任唐勇說。破解出"妙招"——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啃"硬骨頭,群眾找到好路子如何破解"三難","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徹底撕掉絕對貧困的標籤?2019年5月,省委主要領導到威寧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結合實際,提出了在交通便利、供水條件較好的壩區打造以"三白"為主的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通過組織貧困群眾到基地易地務工,解決"兩類"人群的發展和就業問題,破解他們的生存難題。

威寧現代高效蔬菜育苗中心內,蔬菜苗正在生長,基地內隨時調節蔬菜所需水、溫度、肥料、氣

發展以"三白"為主的蔬菜產業,最初威寧幹部的信心不足,他們認為,蔬菜產業見效快,但是發展難。難在哪裡?難在水利灌溉、排洪、產業路機耕道等配套基礎設施欠缺,機械化程度不高。另外,由於冷鏈物流設施不足,蔬菜保鮮難,大進大出的交通條件仍然無法助推威寧蔬菜走進更遠更大的市場。"困難困難,幹就不難!幹才有希望!幹才有出路!"畢節市委常委、威寧自治縣委書記肖發君鼓起幹部群眾士氣,迅速落實省委主要領導調研指示精神。2019年6月,由威寧農投公司牽頭,拉開了打造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的序幕。"我們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短短幾個月時間就建起了7萬畝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威寧農投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我們一邊發展蔬菜,一邊整合涉農資金,不斷完善灌溉、排洪、機耕道等配套基礎設施,並在已建成投入運營的28個冷庫的基礎上,完善冷鏈物流體系。

威寧自治縣現代高效蔬菜育苗中心外觀

隨著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配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蔬菜銷售市場的不斷拓展,威寧高海拔、低緯度、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的環境氣候優勢逐漸凸顯,種出的夏秋冷涼蔬菜含糖量高、口感好,深受消費者歡迎。以打造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為契機,威寧打開了蔬菜產業發展的視野,發展蔬菜產業的信心更足,群眾依託蔬菜產業發展,逐漸找到了增收致富好路子。成效很顯著——推動蔬菜產業發生革命性提質升級,群眾鼓起錢袋子"要做大做強威寧蔬菜產業,不僅需補齊短板,更需要建起從育苗、種植、加工到銷售一體的全產業鏈條。"農投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於是,威寧在恆大集團的援助下建起了現代育苗基地,引進蔬菜加工廠,引進企業投資建設冷鏈物流園,提升附加值。威寧蔬菜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理念以及大力推進蔬菜產業發展的決心提振了外來投資經營主體的信心。"正是看到了威寧蔬菜產業發展的潛力,我們決定在威寧打造一個集分揀、包裝、打冷、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江楠現代農業物流園。"江楠集團副總裁李效軍說,項目分三期建設,建成後將是西南最大的蔬菜產地批發市場,能帶動周邊40萬畝以上訂單農業發展。一期工程預計今年六月份建成投入使用。

威寧現代高效蔬菜育苗中心內,工人正在採摘蔬菜苗

在江楠集團的示範帶動下,外面的龍頭企業紛紛進駐威寧。貴陽龍頭公司在雙龍鎮打造了1.1萬畝的高山冷涼蔬菜種植基地。芥菜加工廠、蘿蔔絲加工廠、辣椒加工廠等企業也紛紛在威寧落地。截至目前,全縣共引進13家龍頭企業參與帶動蔬菜產業發展。"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通過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的探索實踐,破除了威寧蔬菜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瓶頸。"畢節市政協副主席、威寧自治縣縣長陳波說。今年,蔬菜品種選擇從最初的以"三白"為主增加到了現在28個品種,全縣規劃打造標準化蔬菜基地20萬畝和規模化蔬菜基地20萬畝。

威寧自治縣小海鎮松山社區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

蔬菜產業的革命性提質升級,迅速鼓起了群眾錢袋子。"免費包吃包住,一個月還能拿到將近3000塊錢工資,我們一家不擔心生存問題了。"在草海鎮中海社區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裡拔蔥的王會清樂呵呵地說。 截至4月13日,全縣共組織3423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到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務工,今年的目標是組織10000名以上貧困勞動力到基地務工,讓貧困群眾通過務工增加收入,切實鼓起錢袋子,努力摘掉窮帽子。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謝朝政 彭妲

劉藍嬰

編輯/王維維

編審/劉瑩

相關焦點

  • 民以食為天 食以水為先|威寧自治縣堅決奪取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
    自2015年以來,威寧自治縣已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754處,投資7.47億元,工程已全部完工,解決106.22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覆蓋。為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 周建琨到赫章縣威寧自治縣調研督戰脫貧攻堅工作
    周建琨到赫章縣威寧自治縣調研督戰脫貧攻堅工作 2020-04-15 1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勒泰地區: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 摘掉貧困群眾"窮帽子"
    原標題:阿勒泰地區: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 摘掉貧困群眾"窮帽子"   在祖國新疆最北端近11.8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在新疆阿勒泰1197公裡茫茫雪海的邊境線上,在阿勒泰遊牧區起伏跌宕的重重山巒中,一名基層黨員就是一名維穩戰士,一個基層警務站就是一個處突哨所,一個基層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
  • 2020看兩會:如何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中國減貧時間線到哪了?
    【導讀】廣西人事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2020看兩會:如何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中國減貧時間線到哪了?,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公職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 ...做脫貧攻堅路上的一顆「螺絲釘」丨威寧自治縣水務局工程技術員...
    我叫浦紹友,現年25歲,是威寧自治縣水務局的一名工程技術人員,也是一名奮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水務人。我於2015年畢業於畢節職業技術學院水利工程專業,2015年12月參加工作,一直從事水利工作,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
  • 威寧自治縣易地產業扶貧基地蔬菜出口東南亞邊貿暨銷往粵港澳大...
    自治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青松,自治縣政協主席祿俊,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潘國元,自治縣委副書記王榮猛,縣領導朱雲川、李正超等出席首發式。首發式由王榮猛主持。張文貴在講話中指出,威寧按照省市的戰略部署,緊扣「八要素」要求,科學謀劃、快速行動、紮實推進,以白蘿蔔、大白菜、蓮花白「三白」蔬菜為主,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全縣蔬菜產業在短期內實現了重大突破、取得了明顯成效。
  • 威寧自治縣兔街鎮黨委書記穆春林:幹群同心 奮力鏖戰
    「脫貧攻堅必須奪取全面勝利,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 ...我在威寧的七彩督戰生活丨威寧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督戰隊隊員王聰
    我是王聰,清明節後,乘著清風、背著行囊,跟隨省級掛牌督戰威寧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督戰隊來到寒風凜冽的威寧自治縣。作為一名督戰隊員,能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脫貧攻堅收官戰,即是一份幸運,也是一份責任。7個多月以來,我總能聽到老百姓由衷感謝的話語,「黨的政策好!住院的錢國家報銷了!我的房子是政府出錢修的!現在隨時都有自來水了!謝謝你們!」
  • 窮山變金山 百姓盡開顏 ——從深化農村產業革命看納雍之變
    穿越「十萬大山」,喚醒「沉寂土地」,納雍縣在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中啃下貧困硬骨頭,翻越脫貧路上的烏蒙山,以優異之績作答脫貧攻堅「答卷」,贏得了「納威赫,了不得」的新讚譽,書寫了百姓富、生態美的壯麗畫卷。靠山吃山,建好山上「綠色提款機」金蟾大山海拔2476.4米,是納雍縣最高峰。
  • 打造農村產業革命示範田
    在這舉國上下歡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貴州以500畝以上壩區為主戰場的產業結構調整,經過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和夏秋決戰,收穫累累碩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據統計,1至9月,全省1641個壩區共種植優質特色糧油作物247萬畝,種植經濟作物321萬畝。
  • 隆回縣七江鎮:「三招」啃掉脫貧攻堅「硬骨頭」
    七江鎮黨委書記羅立華介紹,為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嚴格對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精準扶貧政策,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群眾胃口,打好作風建設「組合拳」,下好資金監管「先手棋」,練好教育培訓「基本功」,一件一件抓落實。
  • 張褆赴威寧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並召開座談會
    會議現場4月21日,國家開發銀行貴州省分行副行長張褆率國家開發銀行貴州省分行客戶二處處長孫超、副處長周巍到威寧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並召開座談會。市政協副主席、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波,市金融辦主任袁薇,副縣長劉洋參加會議。
  • 「我的扶貧故事」我在威寧的七彩督戰生活丨威寧自治縣脫貧攻堅...
    我是王聰,清明節後,乘著清風、背著行囊,跟隨省級掛牌督戰威寧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督戰隊來到寒風凜冽的威寧自治縣。作為一名督戰隊員,能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脫貧攻堅收官戰,即是一份幸運,也是一份責任。7個多月以來,我總能聽到老百姓由衷感謝的話語,「黨的政策好!住院的錢國家報銷了!我的房子是政府出錢修的!現在隨時都有自來水了!謝謝你們!」
  • 「我的扶貧故事」用青春熱情書寫扶貧「樂章」|威寧自治縣麻乍鎮箐...
    我叫付朝俊,是一名來自雲南鎮雄的90後年輕人,2018年考入威寧自治縣發展和改革局。2019年6月組織選派我到麻乍鎮箐巖社區擔任第一書記,到村的那天起,我把村當成家,把帶領村裡群眾攻堅克難謀發展,攜手共奔小康路當作自己的工作目標和工作動力。
  • 農村產業革命,看看畢節怎麼幹
    從過去一年苦到頭,日子緊巴巴,到現在臉上樂呵呵,日子蒸蒸日上,當地村民這種反差巨大的變化,源於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近年來,大方縣依託「中國皺椒之鄉」品牌優勢,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聚焦做大做強優勢品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力推進20萬畝商品辣椒種植,引領全縣辣椒產業發展壯大,帶動貧困群眾增收。4月14日,威寧自治縣板底鄉安坪社區千畝蔬菜種植基地裡,數百名群眾在種植向日葵。
  • 天眼早新聞丨孫志剛視頻督戰威寧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貴州茅臺原...
    各位早安今天是2020年3月31日農曆三月初八現在是《天眼早新聞》時間每天幾分鐘早知天下事孫志剛視頻督戰威寧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3月30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來到省委應急指揮中心,視頻連線威寧自治縣,開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
  • 威寧自治縣:搶戰易地扶貧搬遷 小康路上不掉一人
    在威寧,像大石頭組這樣的村寨不在少數。當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易地扶貧搬遷便成為了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自2015年底以來,威寧始終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標誌性工程和關鍵舉措,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全力解決易地扶貧搬遷突出問題,堅決啃下易地扶貧搬遷硬骨頭。
  • 在烏蒙之巔繪就脫貧攻堅壯美畫卷
    在烏蒙之巔繪就脫貧攻堅壯美畫卷 ——貴州脫貧攻堅主戰場畢節市脫貧攻堅紀實    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全省最後9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納雍、威寧、赫章三縣名列其中。畢節7個國家級貧困縣(區)全部出列。
  •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殲滅戰|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戰第...
    貴州省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地處麻山腹地,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區貧困縣之一,也是貴州省9個尚未脫貧摘帽的深度貧困縣之一。其山高水低、有水留不住,工程性缺水與缺工程問題交織在一塊。如何讓農村群眾喝上"穩定水、乾淨水、放心水""不落一村、不落一戶",這是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掛牌督戰第六督戰隊要堅決完成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民生就是政治 責任就是擔當農村飲水安全事關脫貧攻堅大局和民生福祉。第六督戰隊堅持從政治和全局高度,以實際行動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殲滅戰中詮釋責任和擔當。
  • 天眼早新聞丨孫志剛視頻督戰威寧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貴州茅臺原...
    各位早安今天是2020年3月31日農曆三月初八現在是《天眼早新聞》時間每天幾分鐘早知天下事孫志剛視頻督戰威寧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3月30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來到省委應急指揮中心,視頻連線威寧自治縣,開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