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倒春寒」嗎?幾句經典諺語,農民朋友需要知道

2021-01-09 天天細談情感

2020年有「倒春寒」嗎?幾句經典諺語,農民朋友需要知道。從滄海變桑田,遠古洪荒到今天的錦繡繁華,農耕文化,一直在這片華夏沃土上生根發芽,時至今日,已經是枝繁葉茂達到巔峰。現代種植不僅依靠科技創新,還結合民間農諺文化,使我們的農業生產,年年增產增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甚至在種植冬小麥的農村地區,勤勞能幹又聰慧的老農民們,把正月二十一這天作為小麥的生日,這充分說明了淳樸厚重的農民,對糧食重要性的理解和豐收的期望。一些老人說這一天如果晴空萬裡,那麼今年的小麥畝產量就一定很高。

當然這是來源於一個傳說,從前有個農民在正月二十一日拂曉之前,用幾個瓦片覆蓋到麥田裡的麥苗上,晚上再拿走。他發現到了小麥收穫的時候,籽粒出現很多秕子,而這一天飽受陽光普照的小麥卻顆粒飽滿。因此就有了農村諺語:「給吃不給吃,但看正月二十一」,並且在農村地區廣為流傳。

由此可見,春季的天氣變化,對於這一年農作物的收成影響很大。而農民最擔心的是這段時間氣溫驟降。所以農民會問:2020年有「倒春寒」嗎?答案確實不得而知。然而下面的幾句經典諺語,農民朋友需要一定知道:

第一個諺語:「冬在尾,倒春寒」。這個諺語的意思是說,「冬至」這一天,如果出現在此月之下旬,那麼「倒春寒」發生的機率,相對其它年份就比較大。2019年的「冬至」出現在公曆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號,也就是說冬至出現在月尾,根據這個民間諺語的說法,2020年就要提防倒春寒了。

第二個諺語:「大寒不冷倒春寒」。民間有一句諺語說:「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意思是說「小寒」節氣這天,如果氣溫相對比往年高,那麼「大寒」節氣這天,就會氣溫驟降,比往年同期寒冷。

如果「大寒」節氣這一天,相對往年的平均氣溫高,那麼第二年就會出現倒春寒。如此看來天氣到了該冷的季節,還是該冷就冷,這樣才會有好年景啊!今天是「小寒」節氣,我們這裡外面正在下雪,但是天氣不冷,就讓我們一起等到「大寒」節氣這一天,驗證是否寒冷,共同檢驗一下這句諺語的準確性吧!

第三個諺語:「九天不冷倒春寒」。在民間人們稱這段時間為數九寒天,這樣就充分說明了在到了「冬至」進入「數九」以後,天氣就開始進入了寒冷的狀態。然而在這一年之中,天氣變化都是「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也就是冬天最冷的時間就是在「三九」這些天。

可是「三九」天如果不冷,那麼第二年的春天就會出現「倒春寒」。記得十幾年前,在「臘八」這天我們這裡竟然非常溫暖,院子裡的積雪還在融化,然而到了第二年春天,天氣就變得忽熱忽冷,出現了極寒天氣,這對農民來說,確實帶來了很多麻煩。

2020年有「倒春寒」嗎?這需要到了春天我們才能知道,但是這幾句經典諺語,農民朋友需要了解一下,畢竟是歷代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積累,可信度非常高。不過隨著農業科技的迅猛發展,對於「倒春寒」天氣帶來的一系列農業災害,我們農民也都能輕鬆應對了。

最後祝願所有的農民朋友,在2020年都能喜獲豐收,走在奔向小康生活的路上,大家攜手並進共同努力,一個也不要掉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應有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準嗎?2020年立春在哪天?
    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 這是在閩南地區流傳的俗語,其意思是說立春如果是在臘月,也就是農曆十二月,那第二年春天就一般不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倒春寒」是農民最害怕在春季發生的天氣現象了,其一旦發生對農作物的危害可不少。
  • 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到了,民間有諺語「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說法,雪的降臨,不僅僅是降水相態的變化,對大地而言更是呵護。下面小編帶來: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2020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看完心裡有數
    在農村,有這樣一種說法,叫做「冬至大如年」,從這裡也能看出冬至節氣的重要性,在北方農村,冬至這天的習俗就是吃餃子喝羊湯,南方吃啥作為北方人的小編就不太清楚了,如果有南方的朋友,不妨下方留言說說你們的習俗。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會有倒春寒嗎
    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三,距離2021年春節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儘管距離新一年還有挺長時間,但是人們早已經開始關注起明年的將要發生的事情。對於農民來說,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明年天氣如何和糧食收成的情況。農村老人常說「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會出現倒春寒嗎?
  • 農民的諺語,一句比一句經典
    在農村,土地就是農民的寶,莊稼就是農民的心頭肉。這莊稼收穫的好不好直接影響了農民的生活,所以農民種植莊稼,靠的就是日積月累得到的經驗,然後轉變成諺語留給後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這神奇的種莊稼的諺語。一、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意思是:麥子上蓋了三層被厚的雪,雪越厚越保暖。
  • 農民說今年最冷日子是1月9日-17日?有啥依據?倒春寒會出現嗎?
    農民說今年最冷日子是1月9日-17日?有啥依據?倒春寒會出現嗎?上周的雪,大家一定還記得吧?雪從西到東覆蓋了整個山東。但由於地面溫度過高,雪花落到地面上,基本成為一片雪水。冬至來臨,許多農民都很擔心,這個冬天會不會一直那麼暖和下去?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過去了嗎?如果沒有,今年最冷的冬天是什麼時候?村裡的老人常說「啞巴年」是什麼意思?明年春天會冷嗎?事實上,根據農村的一句老話:最冷的在三九。那麼數九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1年是「寡婦年」嗎?會不會有倒春寒?
    時光飛逝,2020年餘額已經告急,眾所周知,今年是「雙閏雙春年」,不僅2月份有29天,而且農曆還閏四月!當然,今年年初、年尾打春,因此也是「雙春年」!俗話說,「春生,夏芸,秋收,冬藏」,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節,是「秋收,冬藏」的基礎,因此,老一輩人認為,「雙春之年」寓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無春之年」則意味不美滿!在民間,也有「寡婦年,倒春寒」的說法,既然明年是「寡婦年」,那是否意味著明年有「倒春寒」呢?
  • 2020寒了農民心!庚子年閏四月,倒春寒+乾旱+澇害!老天爺不賞飯
    「閏四月,吃樹葉」,老話說每年閏四月的時候,災荒年比較多,今年也不例外。今年4月以來,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發生多次倒春寒,造成寧夏、甘肅、河北、山西、陝西、山東等地果樹減產甚至絕產,不僅如此,雲南也遭遇十年不遇乾旱天氣!
  • 明年三四月份會不會有倒春寒?
    2019年春節會不會冷?3——4月份會出現倒春寒嗎?春節進入倒計時了,今天臘月初六,扳著手指頭算也只剩二十四天了,又是一年過去了。人們開始惦記春節期間會不會下大雪?走親訪友是不是會有個豔陽天?我們都不是老天爺,就連天氣預報也經常是猜謎語,有事兒猜的正確,有時候猜的也不對。不過很多的農村諺語和農民多年來的生活經驗,有時候可以預測春節期間的天氣。比如說晴冬至年必雨,就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是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就可能會有雨雪。還有邋遢冬至清爽年,是說冬至這天如果天氣不好的話,那麼春節的時候,就有可能是清空萬裡,豔陽高照,大家出門遊玩或者探親訪友,都不必擔心天氣有雨雪。
  • 「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這諺語是什麼意思?倒春寒的依據
    「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這諺語是什麼意思?倒春寒的依據2019年1月20日將是狗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在這個節氣期間,由於頻繁的寒潮向南,國內的大部分地區將會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人們也有一句諺語,「嚴寒過後,又是一年」。
  • 寡婦年是真的嗎?「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春季偏冷嗎
    導讀:寡婦年是真的嗎?「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春季偏冷嗎?農村俗語影響著一代代農民的想法,農民也根據這些農村俗語來預測年景,也可以根據俗語調整農耕生產,這不,馬上到了新一年交接的時候,坊間又開始為新的一年做預測了,這不,農村俗語說「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這是真的嗎?
  • 2019年清明節幾月幾日,南方持續陰雨還要多久,倒春寒來了嗎
    而農村大院早已經落了鎖,生活又開始新一年的奮鬥,對於很多還未休息夠的年輕人只能眼巴巴的關注下一次的假期了,早在一月二十大寒的時候,很多農民朋友就開始念叨了2019年春天不好過啊,果然除了陰雨連綿之外多處地區,前幾日還有降雪。隨處可見還穿著大棉襖的路人,看了最近的天氣狀況,有些絕望。對於我們南方人來說,只能繼續吹著空調了,洗澡都像是在戰鬥。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
    導讀: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隨著冬至節氣的臨近,立春也就不遠,關於立冬有句老話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這裡指的是夏季入伏的時間以及數九的開啟。今年也就是2020年,由於閏四月的存在,今年是一個雙春年。第一次立春是在農曆的正月的十一,第二次立春則是在臘月的二十二,也是典型的兩頭都有立春節氣,所以也就成為了正在的雙春年。那麼俗語為什麼會說出現寡婦年的年份,就會出現倒春寒呢?
  • 提醒大家:2021年春節期間天氣如何,雨雪多不多?農民要提前準備!
    綜合網絡,版權歸原作者馬上就要到元旦了,年近春節,大傢伙們都有了回到家鄉的打算了,聽說今年冬天可能會出現極寒的情況,所以很多人都在擔心2020年年末返鄉天氣如何,會不會出現雨雪天氣頻發的情況?首先已經打算要在春節前那段時間回來的農民工朋友,以及在農村裡頭生活的農民朋友們,一定要提前做好一個準備,畢竟凡事都有變數的,未雨綢繆總是不會錯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2021年春節期間的天氣分析2021年春節期間冷嗎?過年的時候,當然是天氣越暖和越好,所以過年出去走親戚方便多了。2021年春節是冷還是暖?
  • 諺語和養殖:掌握好季節、氣候有關的諺語,對養殖有指導意義
    在農村裡,流傳了很多的諺語,而這些諺語是老祖宗們歷經千百年留下來的生活經驗,它不僅閃耀著人民的生活智慧,而且對農民們的生活和農事管理是很有幫助的。特別是一些關於畜禽養殖的農村諺語,對一些養殖戶來說可是寶貴的財富。
  • 今年會是個暖冬嗎?專家預測:「厄爾尼諾」、「倒春寒」或將齊至
    現在已經到了臘月中旬,再有十幾天的時間就要到了春節,在這個時間段很多朋友都是非常高興的,畢竟馬上就要迎來了團圓的日子,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朋友們也開始陸陸續續的返回到自己的家鄉,跟自己的家人一起慶祝新年。
  • 「大雪不凍倒春寒」啥意思?下周就是大雪節氣,來年會有倒春寒嗎
    有多年種植經驗的老人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農諺「大雪不凍倒春寒」,意思就是說大雪的時候如果天氣不是很冷,沒有寒凍的話,那麼來年就有可能倒春寒。說起倒春寒,北方的農民都不陌生,辛辛苦苦的種地,好好伺候著莊稼,就怕來年開春之後來一場倒春寒。
  • 明年有倒春寒?大雪將至,老祖宗留下3句時節俗語,能夠預測天氣
    顯而易見,經驗無法做到精準預測,但通常情況下還真的幫了農民朋友不少忙。比如接下來將要給大家介紹老祖宗留下來的三句經典俗語,預測天氣方面少有出錯。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大雪,是進入冬季以來的第三個節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非常重視這個節氣,認為驚蟄時節是春耕開始的節令,伴隨著驚蟄的雷鳴就像是如今賽場上的信號槍一樣,槍聲一響,農民們便要開始新一年的耕耘。如此說來,驚蟄不開便是指雷聲不響,地下的冬蟲仍然沉伏,春天的氣息減緩腳步,農民的耕作難以開始。那麼,為什麼會導致驚蟄不起呢?
  • 農村諺語「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住在農村的朋友們聽過各種有趣的諺語,比如指導農業生產的老諺語和教導人們如何處理事情的諺語。這些諺語流傳了幾千年,至今仍然適用。仔細閱讀老人們常說的這句老話,受益匪淺,含有好多哲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幾句農村諺語。不知道你以前是否聽說過!
  • 這次倒春寒後,還會不會有寒流?農民們春播會不會受到影響?
    不管天氣還會不會再次發生倒春寒,該種的農作物都得種了,現在我們等著一場淋漓盡致的好雨,等下透了土地,就得開始播種花生和玉米,每年五一前後是春播時節,以前從來沒發生過春播時還下大雪這樣嚴重的倒春寒,今年算是長見識了。根據老人們回憶,往年春天也有倒春寒,比如老話:清明斷雪不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