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國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為東亞AACSB認證成員、東亞EQUIS認證成員、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Universitas 21 大學聯盟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在工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前身為1905年成立的海峽殖民地與馬來亞聯邦政府醫學院;1912年,該校改名為愛德華七世醫科學校。1928年,萊佛士學院成立。1949年,愛德華七世醫學院與萊佛士學院合併為馬來亞大學。1955年,新加坡華人社團組織創立了南洋大學。1962年,馬來亞大學位於新加坡的校區獨立為新加坡大學。1980年,新加坡大學和南洋大學合併,校名定為新加坡國立大學。
根據2015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肯特崗、武吉知馬和歐南園3個校區;設有16所學院,包括一所音樂學院;有教學人員2374人,在校學生37972人,其中本科生27975人、研究生9997人。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港中大(CUHK),書院聯邦制大學建制,為世界大學聯盟成員、亞洲首家國際商學院協會(AACSB)認證成員、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創始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大英國協大學協會成員,是一所以「中國研究」、「生物醫學科學」、「信息科學」、「經濟與金融」、「地球信息與地球科學」為五大重點研究領域的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並在這些領域堪稱世界級學術重鎮。
香港中文大學由三所中文專上學院(新亞書院、崇基學院、聯合書院)於1963年合併組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86年,全面檢討課程結構,改用學分制,並加強通識教育;2013年,中大金禧校慶。
香港中文大學的創立打破了大英帝國殖民地近五百年來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鐵律,是20世紀亞洲地區「非殖民化」的表徵之一。中大的出現掀起了香港七十年代的「中文運動」,成功終結了英文壟斷官方語言地位的局面,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作為香港乃至亞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和當代新儒家的主要陣地,中大先後聚集了錢穆、唐君毅、牟宗三、林語堂、勞思光、胡秀英、劉殿爵、高錕、楊振寧、莫裡斯、饒宗頤、余光中等一大批學術巨匠,培養了以史學家餘英時、數學家丘成桐、銀行家鄭海泉等為代表的各界傑出人才。
新加坡國立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哪個好?想了解更多院校信息,請諮詢立思辰留學360,聯繫方式:4008-941-360
留學360,隸屬於上海叄陸零教育投資有限公司,中國A股上市公司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員企業,代碼:300010。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思辰」),創立於1999年1月8日。2009年10月,立思辰成為中國創業板首批上市企業之一,於深交所發行上市, 股票代碼(SZ300010)。秉承「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發展理念,立思辰把握歷史機遇,持續創新。未來,留學360將配合立思辰,以「激發●成就億萬青少年」和「保衛數據安全護航國計民生」,為教育和安全集團的發展願景,致力打造千億市值領軍企業。
留學360平臺,主要從事網際網路留學辦理、教育投資、海外置業以及網絡運營,是全球網際網路留學開拓者,公司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紐西蘭、愛爾蘭、瑞士、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30多個國家的800多家教育機構籤約建立合作關係,協議覆蓋3000多所海外大中小學,擁有經驗豐富的留學諮詢專家組成的留學專家團,其中78.6%擁有海外名校留學背景,高效有序的留學諮詢系統和安全快捷的後勤保障隊伍,為留學生提供從諮詢、申請、籤證、接機及住宿等留學一條龍服務。歷程8年,公司已為數萬名中國學生提供了留學諮詢和院校申請。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百度等常用搜尋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智慧財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智慧財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繫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繫,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
新加坡國立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哪個好] 文章生成時間為:2016-11-05 23: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