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區外匯管理辦法》

2021-01-19 中國法院網

2002-09-29 10:02:50 | 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完善保稅區外匯管理,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保稅區,是指經國務院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下簡稱境內)設立的、海關實行封閉監管的特定區域。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區外是指境內保稅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第四條本辦法所稱區內機構,是指設在保稅區內的行政管理機構、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經濟組織。?

  前款所稱區內企業是指在保稅區註冊的中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

  第五條保稅區外匯管理機關為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以下簡稱外匯局)。?

  第六條有關保稅區的外匯收支與外匯經營活動,應當遵照本辦法規定辦理。?

  第七條保稅區與境外之間的一切經濟往來,必須以外幣計價結算,不得以人民幣計價結算。?

  保稅區與區外之間保稅貨物項下交易,必須以外幣計價結算,不得以人民幣計價結算;非保稅貨物項下交易,可以以外幣計價結算,也可以以人民幣計價結算;服務等非貿易項下交易應當以人民幣計價結算。?

  區內企業之間以及保稅區之間的交易,可以以外幣計價結算,也可以以人民幣計價結算;區內行政管理機構的各項規費應當以人民幣計價結算。保稅區與出口加工區、上海鑽石交易所等海關實行封閉管理的特定區域之間的經濟交易,視同保稅區之間的經濟交易。

  第八條銀行應當按照本辦法及其他有關外匯管理規定為區內企業開立、關閉外匯帳戶,辦理結匯、售匯和外匯收支手續,審核並留存有關憑證和單據備查,按規定向外匯局報送報表和信息等資料。?

  第九條區內機構的外匯收入,應當及時調回境內;未經外匯局批准,不得存放在境外。?

  第十條區內與境外之間的所有經濟交易,區內機構均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手續;區內與境內區外的所有經濟交易,區內、區外機構均不需辦理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手續。??

  第二章外匯登記及外匯年檢?

  第十一條區內企業應當自領取工商營業執照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持營業執照及副本、經批准的合同、章程以及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外商投資企業還需提供審批機關對設立該企業的批准文件)等材料,向外匯局申請辦理外匯登記手續,並如實填寫《基本情況登記表》。?

  外匯局審核上述材料無誤後,向區內企業頒發《保稅區外匯登記證》(以下簡稱《登記證》)。《登記證》由國家外匯管理局統一設計,各外匯局自行印製,不得偽造、塗改,不得出租、出借、轉讓、出賣給其他單位使用。?

  第十二條區內企業辦理外匯登記手續後,有變更名稱、地址、經營範圍或者發生股權轉讓、增資、合併及分立等情況的,應當在辦理工商登記變更後30日內將有關材料報外匯局備案,並辦理外匯登記變更手續。?

  第十三條區內企業經營期滿或者因故導致經營終止,經審批機關批准解散的,應當在審批機關批准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向外匯局交回《登記證》,辦理外匯登記註銷手續;需匯出清算結業資金的,應當在向外匯局申請匯出清算結業資金時,交回《登記證》,辦理外匯登記註銷手續,憑外匯局「資本項目外匯業務核准件」辦理資金匯出手續。?

  第十四條區內企業遺失《登記證》,應當在登報聲明後5個工作日內向外匯局報告,外匯局憑遺失聲明給予補發。?

  第十五條外匯局應當在每年第一季度對區內企業的外匯收支和外匯經營情況按年度進行外匯檢查。外匯局在外匯年檢後,將檢查結果在《登記證》中進行批註。

  第十六條區內企業辦理外匯收支業務,應當憑年檢有效的《登記證》和規定的有效憑證及商業單據辦理。不能提供有效《登記證》的,銀行不得直接為其辦理結匯、售匯及外匯收付手續。?

  對未辦理年檢、未通過年檢或者不能提供有效《登記證》的區內企業,由外匯局限期整改;整改期間,其外匯收支由外匯局逐筆審核真實性,銀行憑外匯局核准文件辦理。??

  第三章外匯帳戶的開立、使用及管理?

  第十七條區內企業開立外匯帳戶,應當持《登記證》和有關外匯帳戶管理辦法規定的相關材料向註冊地外匯局申請。持外匯局核發的「開戶通知書」和《登記證》開立經常項目外匯帳戶,持外匯局核發的「資本項目外匯業務核准件」和《登記證》開立資本項目外匯專用帳戶。?

  區內企業的經常項目外匯帳戶應當在註冊地銀行開立,原則上只能開立一個經常項目外匯帳戶。?

  區內企業資本項目外匯專用帳戶可以在註冊地開立,也可以在註冊地以外地區開立。區內企業在註冊地以外地區開立資本項目外匯專用帳戶時,應當向開戶地外匯局申請,憑開戶地外匯局核發的「資本項目外匯業務核准件」和《登記證》到開戶地銀行辦理開戶手續。?

  第十八條區內企業申請開戶時,外匯局應當根據外匯帳戶的性質、用途,在「開戶通知書」或者「資本項目外匯業務核准件」中核定帳戶的收支範圍、使用期限;但外匯局不對區內企業的經常項目外匯帳戶核定限額。?

  第十九條銀行應當憑外匯局核發的「開戶通知書」或者「資本項目外匯業務核准件」和《登記證》為區內企業開立外匯帳戶,在《登記證》相應欄目中註明開戶銀行、帳號、幣種和開戶日期,加蓋該銀行戳記,並按照規定的收支範圍、使用期限,監督區內機構使用外匯帳戶。?

  第二十條區內企業應當按照外匯局核定的收支範圍、期限等使用外匯帳戶。?

  第二十一條區內企業如需關閉外匯帳戶的,應當在辦理清戶手續後10個工作日內持開戶金融機構關閉帳戶證明和《登記證》,到外匯局辦理關閉帳戶手續。?

  區內企業關閉外匯帳戶後,其外匯帳戶餘額可以轉入經批准新開立的外匯帳戶;終止經營的,按本辦法第三十五條辦理。?

  第二十二條區內企業需在境外開立外匯帳戶的,應當按照境外外匯帳戶管理規定,經外匯局核准,並按照規定開立、使用、撤銷境外帳戶。?

  第四章外匯收支和結售匯管理?

  第二十三條區內企業經常項目項下的外匯收入,應當存入其經常項目外匯帳戶;需要辦理結匯的,持《登記證》等相關憑證直接到註冊地銀行辦理。?

  銀行為區內企業辦理結匯手續後,應當在《登記證》相應欄目中籤注並加蓋業務公章後複印,與其他相關憑證一併留存五年備查。?

  第二十四條區內企業經常項目項下向境外支付,應當憑《登記證》、進口付匯核銷單(代申報單)和結匯、售匯及收付匯管理規定中規定的其他有效憑證和商業單據,從其外匯帳戶支付;其中按規定需出示正本海關貨物進口報關單而區內企業屬向海關備案進口而無法取得正本海關貨物進口報關單的,需出示正本海關貨物進境備案清單;除本辦法另有規定外,不得購匯支付。?

  第二十五條區內企業外方投資者的利潤、股息、紅利匯出境外的,應當持《登記證》、董事會利潤分配決議、完稅證明、會計師事務所的驗資報告及利潤、股息、紅利的審計報告,從其外匯帳戶中支付,自有外匯不足支付的,可憑上述材料及所有外匯帳戶開戶銀行對帳單直接向銀行購匯支付。?

  第二十六條區外企業以外幣計價結算向區內銷售貨物的,區內企業應當憑合同或協議、發票、海關正本進口貨物報關單、《登記證》,從其外匯帳戶中向區外支付,不得購匯。銀行應當按照規定為區外企業辦理結匯或入帳手續。?

  第二十七條區內企業向區外銷售貨物,貨物從保稅區報關進口的,區外企業應當憑區內企業《登記證》複印件和結匯、售匯及收付匯管理規定中規定的有效憑證和商業單據,從其外匯帳戶中或者購匯向區內企業支付,不得直接向境外支付。區外企業可以提供區內企業正本海關貨物進境備案清單的,可以直接向境外支付。?

  區內企業向區外銷售貨物,貨物不進入保稅區直接在區外報關進口的,區外企業應當憑區內企業《登記證》複印件和結匯、售匯及收付匯管理規定中規定的有效憑證和商業單據,向境外支付或者向區內企業支付;區外企業向區內企業支付的,區內企業再向境外支付時,應當憑《登記證》、區外企業報關單核注底帳證明和結匯、售匯及收付匯管理規定中規定的其他有效憑證和商業單據辦理。?

  第二十八條保稅貨物從區外進入保稅區或者從保稅區進入區外,由區外企業按照規定辦理出口收匯和進口付匯核銷手續;貨物從保稅區運到境外,或者從境外運抵保稅區,區內企業無需辦理出口收匯和進口付匯核銷手續。?

  第二十九條以人民幣資金註冊設立的區內企業,向境外或者區外的外匯支付,應當首先使用自有外匯資金,自有外匯資金不足以支付的,可以憑《登記證》、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開戶銀行出具的外匯帳戶餘額證明以及下列有效商業單據和憑證向註冊地外匯局申請,憑《登記證》和外匯局的核准件辦理購匯支付手續。購匯總額不得超過其註冊資本總額中實際到位的人民幣投資部分。?

  (一)經常項目貨物貿易項下,持進口合同、進口付匯核銷單(代申報單)、正本海關貨物進口報關單(證明聯)或者海關貨物進境備案清單;?

  (二)償還外債或者對外擔保履約,持外債合同或者對外擔保合同、外債或者對外擔保登記憑證、境外債權機構支付通知;?

  (三)償還境內外匯貸款,持貸款合同、境內外匯貸款登記憑證以及債權機構還本付息通知單。?

  第三十條經保稅區管委會和海關批准的區內貨物分撥企業,向境外或者區外的外匯支付,應當首先使用自有外匯資金,自有外匯資金不足以支付的,貿易進口項下可以持《登記證》、開戶銀行出具的外匯帳戶餘額證明、進口貨物在境內銷售的正本進口貨物報關單(證明聯)、人民幣發票、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以及正本海關貨物進口備案清單、進口合同、進口付匯核銷單(代申報單)等有效商業單據和憑證向註冊地銀行申請辦理。?

  區內貨物分撥企業償還外債、境內外匯貸款或者對外擔保履約,自有外匯資金不足以支付的,可以持《登記證》、開戶銀行出具的外匯帳戶餘額證明、進口貨物在境內銷售的正本進口貨物報關單(證明聯)、人民幣發票、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外債或者境內外匯貸款或者對外擔保合同及其登記憑證、債權機構的支付通知等有效商業單據和憑證向註冊地外匯局申請,憑《登記證》和外匯局核准件辦理。

  區內貨物分撥企業年度購匯總額不得超過其年度進口貨物總額。?

  第三十一條經保稅區管委會批准產品部分內銷的區內加工企業,向境外或者區外的外匯支付,應當首先使用自有外匯資金,自有外匯資金不足以支付的,貿易進口項下可以持《登記證》、開戶銀行出具的外匯帳戶餘額證明、產品批准在境內銷售的文件、境內銷售合同、產品在境內銷售的正本進口貨物報關單(證明聯)、人民幣發票、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以及正本海關貨物進口備案清單、進口合同、進口付匯核銷單(代申報單)等有效商業單據和憑證向註冊地銀行申請辦理。?

  區內加工企業償還外債、境內外匯貸款或者對外擔保履約,自有外匯資金不足以支付的,可以持《登記證》、開戶銀行出具的外匯帳戶餘額證明、產品批准在境內銷售的文件、境內銷售合同、產品在境內銷售的正本進口貨物報關單(證明聯)、人民幣發票、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外債或者境內外匯貸款或者對外擔保合同及其登記憑證、債權機構的支付通知等有效憑證和商業單據向註冊地外匯局申請,憑《登記證》和外匯局核准件辦理。?

  區內加工企業購匯總額不得超過經批准的內銷產品總額。?

  第三十二條銀行在為區內企業辦理購匯申請時,應當嚴格按照本辦法規定,審核區內企業提供的有效憑證和商業單據,核對其《登記證》中籤注的已購匯金額,並在其提供的正本進口貨物報關單上加蓋「已供匯」戳記,同時從進口貨物報關單聯網核查系統中將該報關單電子底帳進行核注、結案。加蓋「已供匯」戳記的進口貨物報關單不得再憑以購付匯。?

  第三十三條銀行為區內企業辦理購匯手續後,應當在區內企業《登記證》相應欄目上籤注購匯日期、人民幣資金來源、購匯金額及購匯性質等並加蓋業務章,複印後與區內企業提供的其他憑以辦理購匯手續的商業單據和憑證一併留存五年,以備核查。?

  第三十四條區內企業借用國際商業貸款、外匯(轉)貸款、提供對外擔保、境外發行外幣債券、境外投資、外方所得利潤在境內增資或者再投資等資本與金融項目外匯交易和外匯收支,應當持《登記證》及其他規定的材料,按照區外有關規定辦理。區內企業資本與金融項目對外支付,應當從其外匯帳戶中對外支付,除本辦法明確規定外,不得購匯支付。?

  區外企業為區內企業借用國內外匯貸款提供的擔保,視同對外擔保。?

  第三十五條區內企業終止經營時,應當按照區外有關規定進行清算。清算後屬於外方投資者所有的資產,經外匯局批准後,可以從其外匯帳戶中匯出或者購匯匯出境外或境內再投資;屬於中方投資者所有的外匯和人民幣收入,應當調到區外,按相關規定辦理。?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六條銀行應當於每月初5個工作日內將上月辦理區內企業購匯情況包括企業名稱、人民幣資金來源、購匯金額、用途等上報區內企業所在地外匯局。?

  第三十七條外匯局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對銀行和區內企業的外匯收支和外匯經營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本辦法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及其他外匯管理規定進行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及其他外匯管理規定沒有規定的,給予警告、通報批評、3萬元人民幣以下罰款的處罰;對未按本辦法規定辦理人民幣購匯業務的,還可以暫停或取消其用人民幣購匯的權利。

  第三十八條本辦法自2002年 10月1日起施行,由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解釋。1995年12月1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保稅區外匯管理辦法》、1996年1月2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關於實施〈保稅區外匯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1998年7月2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關於浙江分局所詢保稅區外銀行對區內企業售付匯行為定性處理問題的復函》、1998年9月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關於保稅區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2000年7月2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關於保稅區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批覆》和2002年1月29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發布的《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於轉發〈關於保稅區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分支機構有關問題的通知〉的通知》以及其他配套的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同時廢止。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全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和《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等相關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個人外匯業務按照交易主體區分境內與境外個人外匯業務,按照交易性質區分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個人外匯業務。按上述分類對個人外匯業務進行管理。第三條 經常項目項下的個人外匯業務按照可兌換原則管理,資本項目項下的個人外匯業務按照可兌換進程管理。第四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以下簡稱外匯局)按照本辦法規定,對個人在境內及跨境外匯業務進行監督和管理。
  • 關於歐元啟動後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為了保證境內機構順利使用歐元開展業務,方便企業經營,根據我國《境內外匯帳戶管理規定》、《中資企業保留限額外匯收入操作規程》、《境外外匯帳戶管理規定》及其它有關的外匯管理法規,參照過渡期內使用歐元的基本原則,現將歐元啟動後涉及的有關外匯管理問題通知如下:    一、經常項目外匯帳戶管理    (一)凡已開立歐幣帳戶的開戶單位(境內中資機構、外商投資企業和駐華機構),均可在原開戶行將原帳戶幣種轉換為歐元或在保留原歐幣帳戶的同時開立一個歐元帳戶
  • 國家外匯管理局修訂《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試點管理辦法》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官網2月19日消息,為促進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以下簡稱兌換特許業務)合規、健康發展,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試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行了修訂,並就有關情況通知如下
  • 中國人民銀行調整個人外匯管理政策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 張旭東)中國人民銀行29日向社會發布《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對個人外匯管理政策進行了較為重大的調整和改進,新規定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    央行稱,此舉是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充分便利個人貿易外匯收支活動並明確個人資本項目交易,有助於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和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 銀行外匯業務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銀行外匯業務的管理,保證外匯業務健康發展,保持金融秩序的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十八條 銀行在境內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企業進行直接外匯投資,不得投資於非自用不動產項目。  第二十九條 銀行可以與境內外銀行建立代理行關係。  銀行總行負責統一管理本系統代理代。  第三十條 銀行總行應當統一管理本系統的境外帳戶,制定境外帳戶管理辦法,並報國家外匯管理局備案。
  • 國家外匯管理局更新發布《現行有效外匯管理主要法規目錄(截至2017...
    現行有效外匯管理主要法規目錄(截至2017年12月31日)  一、 綜合(21項)  (一)基本法規(8項)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532號  2 境內外匯劃轉管理暫行規定〔97〕匯管函字第250號  3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 中國人民銀行令2006年第3號  4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通知
    4、外匯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應結售的外匯。出口企業為擴大出口所需用匯(包括進料加工、包裝物料、出口基地、索理賠、運保費、售後服務及貿易從屬費等),持上述有效憑證,由銀行在其臺帳餘額內辦理兌付;超過臺帳餘額的部分,仍可按照國家規定的辦法,持有效憑證到外匯指定銀行辦理兌付。
  • 外匯管理局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信息系統代碼標準管理規定》
    圖片來源:微攝        中國金融網訊  為進一步規範信息系統代碼標準化工作,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修訂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信息系統代碼標準管理規定》(匯綜發〔2020〕91號文印發,以下簡稱
  • 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關於對攜帶外匯進出境管理的規定
    (1996年12月31日)  第一條 為加強對攜帶外幣現鈔、外幣支付憑證進出境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特制定本規定。  三、居民攜出金額折合4000美元以上、非居民攜出金額折合10000美元以上的,須向當地外匯管理局申請核准,銀行憑核准文件籤發「攜帶證」。出境時,海關憑「攜帶證」放行。  四、對本條第三款項下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鈔、外幣支付憑證出境的申請,外匯管理機關應當審核其真實性,如確屬經常項目下支付的需要,應當予以核准。
  • 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信息系統代碼標準管理規定》
    為進一步規範信息系統代碼標準化工作,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修訂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信息系統代碼標準管理規定》(匯綜發〔2020〕91號文印發,以下簡稱《規定》)。  《規定》的主要修訂內容包括:一是整合相關制度,明確外匯信息系統代碼標準的管理原則、職責分工及起草流程等。
  • 外匯局印發《國家外匯管理局信息系統代碼標準管理規定》
    (原標題: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於印發《國家外匯管理局信息系統代碼標準管理規定》的通知)
  • 中國工商銀行外匯匯款暫行辦法
    為了做好外匯匯款,更好地為國內外客戶服務,制定本辦法。  一、匯款的對象、條件和種類  (一)凡國內機關、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個人,均可向已開辦外匯業務的當地工商銀行申請辦理外匯匯出匯款。  (二)凡國外的機關、團體、企業、個人以及海外華僑將其資金匯到國內來,均可委託已開辦外匯業務的各地工商銀行解付。
  • 滙豐銀行廣州違法遭罰沒155萬 違反外匯帳戶管理規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4〕第2號)第十八條、《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進一步簡化和改進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政策的通知》(匯發〔2015〕13號)附件1.25第4條。3、《個人外匯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6〕第3號)第五條第十七條,《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匯發〔2007〕1號文印發)第十七條。
  •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外幣代兌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為規範外幣代兌機構經營外幣兌換業務行為,便利境內居民和非居民個人的外幣兌換活動,維護外匯市場秩序,中國人民銀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在公開、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發布了《外幣代兌機構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外匯存貸款利率管理的規定[失效]
    為了進一步落實對外開放政策,充分發揮金融機構辦理外匯業務的積極性,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開展合理的業務競爭,現對外匯存貸款利率的管理作如下規定:中華會計網校編輯註: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0]第2號文件規定,本文失效。
  • 貴安新區綜合保稅區(電子信息產業園)規劃環境影響(清單式管理...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部令第4號)規定要求,貴安綜合保稅區(電子信息產業園)管委會(下稱「我單位」)委託河南金環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編制《貴安新區綜合保稅區(電子信息產業園)規劃環境影響(清單式管理)報告書》,現已形成徵求意見稿,我單位現就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提出的環境減緩對策和措施徵求規劃區及周邊民眾有關意見及建議。
  • 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正式獲批
    大興機場綜合保稅區正式獲批   系國內首個跨省市建設的綜保區 京冀將按照「五統一」要求共商共建共享   記者從昨日舉行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批覆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大興機場綜保區」)於11月5日獲國務院批覆,這標誌著全國唯一一個跨省市綜合保稅區正式設立。
  •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報送《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
    [2003]第3號《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的順利執行,我局根據《管理辦法》的報表報送原則(見附件1),製作了金融機構履行反洗錢職責需填報的四張報表(見附件2),並對報表的指標、報告標準和識別標準固定編碼以及電子報表的傳輸(見附件3至5)作出了規定。
  • 國家外匯管理局要求規範外幣旅行支票管理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消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外幣流動的監測,規範外幣旅行支票的管理,方便對外交往,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外幣旅行支票代售管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長期以來,外幣旅行支票作為一種重要的外幣支付憑證,在攜帶或者郵寄出境時由外匯管理部門和海關共同管理。
  •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印發《信託公司...
    ,落實「分類監管,扶優限劣」的監管政策,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了《信託公司受託境外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現將該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本辦法所稱受託境外理財業務,是指境內機構或居民個人(以下簡稱委託人)將合法所有的資金委託給信託公司設立信託,信託公司以自己的名義按照信託文件約定的方式在境外進行規定的金融產品投資和資產管理的經營活動。投資收益與風險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信託文件約定由相關當事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