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全文)

2020-12-12 中國網

中國人民銀行令〔2006〕 第 3 號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已於2006年11月30日經第27次行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

行長:周小川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便利個人外匯收支,簡化業務手續,規範外匯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和《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等相關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個人外匯業務按照交易主體區分境內與境外個人外匯業務,按照交易性質區分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個人外匯業務。按上述分類對個人外匯業務進行管理。

第三條 經常項目項下的個人外匯業務按照可兌換原則管理,資本項目項下的個人外匯業務按照可兌換進程管理。

第四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以下簡稱外匯局)按照本辦法規定,對個人在境內及跨境外匯業務進行監督和管理。

第五條 個人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辦理有關外匯業務。銀行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為個人辦理外匯收付、結售匯及開立外匯帳戶等業務,對個人提交的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證明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匯款機構及外幣兌換機構(含代兌點)按照本辦法規定為個人辦理個人外匯業務。

第六條 銀行應通過外匯局指定的管理信息系統辦理個人購匯和結匯業務,真實、準確錄入相關信息,並將辦理個人業務的相關材料至少保存5年備查。

第七條 銀行和個人在辦理個人外匯業務時,應當遵守本辦法的相關規定,不得以分拆等方式逃避限額監管,也不得使用虛假商業單據或者憑證逃避真實性管理。

第八條 個人跨境收支,應當按照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有關規定辦理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手續。

第九條 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內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年度總額的,經常項目項下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等材料在銀行辦理,資本項目項下按照第三章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章 經常項目個人外匯管理

第十條 從事貨物進出口的個人對外貿易經營者,在商務部門辦理對外貿易經營權登記備案後,其貿易外匯資金的收支按照機構的外匯收支進行管理。

第十一條 個人進行工商登記或者辦理其他執業手續後,可以憑有關單證辦理委託具有對外貿易經營權的企業代理進出口項下及旅遊購物、邊境小額貿易等項下外匯資金收付、劃轉及結匯。

第十二條 境內個人外匯匯出境外用於經常項目支出,單筆或當日累計匯出在規定金額以下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單筆或當日累計匯出在規定金額以上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等材料在銀行辦理。

第十三條 境外個人在境內取得的經常項目項下合法人民幣收入,可以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證明材料在銀行辦理購匯及匯出。

第十四條 境外個人未使用的境外匯入外匯,可以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原路匯回。

第十五條 境外個人將原兌換未使用完的人民幣兌回外幣現鈔時,小額兌換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或外幣兌換機構辦理;超過規定金額的,可以憑原兌換水單在銀行辦理。

第三章 資本項目個人外匯管理

第十六條 境內個人對外直接投資符合有關規定的,經外匯局核准可以購匯或以自有外匯匯出,並應當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

第十七條 境內個人購買B股,進行境外權益類、固定收益類以及國家批准的其他金融投資,應當按相關規定通過具有相應業務資格的境內金融機構辦理。

第十八條 境內個人向境內保險經營機構支付外匯人壽保險項下保險費,可以購匯或以自有外匯支付。

第十九條 境內個人在境外獲得的合法資本項目收入經外匯局核准後可以結匯。

第二十條 境內個人對外捐贈和財產轉移需購付匯的,應當符合有關規定並經外匯局核准。

第二十一條 境內個人向境外提供貸款、借用外債、提供對外擔保和直接參與境外商品期貨和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應當符合有關規定併到外匯局辦理相應登記手續。

第二十二條 境外個人購買境內商品房,應當符合自用原則,其外匯資金的收支和匯兌應當符合相關外匯管理規定。境外個人出售境內商品房所得人民幣,經外匯局核准可以購匯匯出。

第二十三條 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境外個人不得購買境內權益類和固定收益類等金融產品。境外個人購買B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四條 境外個人在境內的外匯存款應納入存款金融機構短期外債餘額管理。

第二十五條 境外個人對境內機構提供貸款或擔保,應當符合外債管理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六條 境外個人在境內的合法財產對外轉移,應當按照個人財產對外轉移的有關外匯管理規定辦理。

第四章 個人外匯帳戶及外幣現鈔管理

第二十七條 個人外匯帳戶按主體類別區分為境內個人外匯帳戶和境外個人外匯帳戶;按帳戶性質區分為外匯結算帳戶、資本項目帳戶及外匯儲蓄帳戶。

第二十八條 銀行按照個人開戶時提供的身份證件等證明材料確定帳戶主體類別,所開立的外匯帳戶應使用與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記載一致的姓名。境內個人和境外個人外匯帳戶境內劃轉按跨境交易進行管理。

第二十九條 個人進行工商登記或者辦理其他執業手續後可以開立外匯結算帳戶。

第三十條 境內個人從事外匯買賣等交易,應當通過依法取得相應業務資格的境內金融機構辦理。

第三十一條 境外個人在境內直接投資,經外匯局核准,可以開立外國投資者專用外匯帳戶。帳戶內資金經外匯局核准可以結匯。直接投資項目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准後,境外個人可以將外國投資者專用外匯帳戶內的外匯資金劃入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帳戶。

第三十二條 個人可以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開立外匯儲蓄帳戶。外匯儲蓄帳戶的收支範圍為非經營性外匯收付、本人或與其直系親屬之間同一主體類別的外匯儲蓄帳戶間的資金劃轉。境內個人和境外個人開立的外匯儲蓄聯名帳戶按境內個人外匯儲蓄帳戶進行管理。

第三十三條 個人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應當遵守國家有關管理規定。

第三十四條 個人購匯提鈔或從外匯儲蓄帳戶中提鈔,單筆或當日累計在有關規定允許攜帶外幣現鈔出境金額之下的,可以在銀行直接辦理;單筆或當日累計提鈔超過上述金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提鈔用途證明等材料向當地外匯局事前報備。

第三十五條 個人外幣現鈔存入外匯儲蓄帳戶,單筆或當日累計在有關規定允許攜帶外幣現鈔入境免申報金額之下的,可以在銀行直接辦理;單筆或當日累計存鈔超過上述金額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攜帶外幣現鈔入境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金融機構外幣現鈔提取單據在銀行辦理。

第三十六條 銀行應根據有關反洗錢規定對大額、可疑外匯交易進行記錄、分析和報告。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境內個人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軍人身份證件、武裝警察身份證件的中國公民。

(二)境外個人是指持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的外國公民(包括無國籍人)以及港澳臺同胞。

(三)經常項目項下非經營性外匯是指除貿易外匯之外的其他經常項目外匯。

第三十八條 個人旅行支票按照外幣現鈔有關規定辦理;個人外幣卡業務,按照外幣卡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九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外匯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及其他相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制定本辦法相應的實施細則,確定年度總額、規定金額等。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由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以前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本辦法執行。附件所列外匯管理規定自本辦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附:廢止規定目錄

廢止規定目錄

1.《關於居民、非居民個人大額外幣現鈔存取款有關問題的通知》(〔97〕匯管函字第123號)

2.《境內居民個人外匯管理暫行辦法》(匯發〔1998〕11號)

3.《關於修改〈境內居民個人外匯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匯發〔1999〕133號)

4.《關於修改〈關於境內居民個人因私用匯有關問題的通知〉和《關於印發〈境內居民個人外匯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匯發〔1999〕305號)

5.《關於自費出境留學人員預交人民幣保證金購付匯的通知》(匯發〔2000〕82號)

6.《關於境內居民個人外匯存款匯出和外匯存款帳戶更名有關問題的批覆》(匯發〔2000〕291號)

7.《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調整對境內居民個人自費出國(境)留學購付匯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01〕185號)

8.《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下發〈境內居民個人購匯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匯發〔2002〕68號)

9.《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對境內居民個人前往鄰國邊境地區旅遊進行售匯業務試點的通知》(匯發〔2002〕121號)

10.《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調整境內居民個人經常項目下購匯政策的通知》(匯發〔2003〕104號)

11.《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在華留學人員辦理退學換匯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03〕62號)

12.《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於停止報送〈居民、非居民個人大額(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鈔存取款和境內居民個人外幣劃轉情況登記表〉的通知》(匯綜函〔2003〕14號)

13.《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調整境內居民個人自費出國(境)留學購匯指導性限額的通知》(匯發〔2004〕111號)

14.《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規範居民個人外匯結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04〕18號)

15.《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規範非居民個人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04〕6號)

16.《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調整境內居民個人經常項目下因私購匯限額及簡化相關手續的通知》(匯發〔2005〕60號)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銀行調整個人外匯管理政策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 張旭東)中國人民銀行29日向社會發布《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對個人外匯管理政策進行了較為重大的調整和改進,新規定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    央行稱,此舉是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充分便利個人貿易外匯收支活動並明確個人資本項目交易,有助於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和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07年貨幣政策大事記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2007年貨幣政策大事記。全文如下:2007年貨幣政策大事記1月4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簡稱Shibor)正式運行。
  •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外幣代兌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為規範外幣代兌機構經營外幣兌換業務行為,便利境內居民和非居民個人的外幣兌換活動,維護外匯市場秩序,中國人民銀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在公開、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發布了《外幣代兌機構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 國家外匯管理局更新發布《現行有效外匯管理主要法規目錄(截至2017...
    在此基礎上,為方便社會公眾查詢使用,目前,國家外匯管理局更新了《現行有效外匯管理主要法規目錄》(以下簡稱《目錄》),並在政府網站公布。更新後《目錄》共收錄截至2017年12月31日發布的外匯管理主要規定223件。按照綜合、經常項目外匯管理、資本項目外匯管理、金融機構外匯業務監管、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市場、國際收支與外匯統計、外匯檢查與法規適用、外匯科技管理8大項目分類,並根據具體業務類型分為若干子項。
  • 《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管理辦法》發布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4日訊 中國人民銀行今日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1]第23號》,公告表示,為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規範銀行和境外投資者辦理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管理辦法》,現予公布實施。
  • 國家外匯管理局修訂《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試點管理辦法》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官網2月19日消息,為促進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以下簡稱兌換特許業務)合規、健康發展,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試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行了修訂,並就有關情況通知如下
  •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鑑別及假幣收繳、鑑定管理辦法
    本辦法所稱誤付是指金融機構在辦理存取款、貨幣兌換等業務過程中,將假幣付出給客戶的行為。第五條個人或者單位主動向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上繳假幣的,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予以沒收。個人或者單位主動向金融機構上繳假幣的,金融機構依照本辦法第三章實施。
  • 《保稅區外匯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完善保稅區外匯管理,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保稅區,是指經國務院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下簡稱境內)設立的、海關實行封閉監管的特定區域。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區外是指境內保稅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0年中國貨幣政策大事記
    3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管理暫行辦法》(銀髮[2010]79號),加強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的管理,保障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安全、穩定、有效運行,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操作和使用。
  • 大額外匯交易報告並非審批 個人購匯額度不受影響
    2016年12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後,在網絡上引發了不少議論,其中部分「解讀」文章甚至以「資本管制的寒冬」等極端觀點來吸引讀者。
  • 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外匯管理局進一步便利境內機構跨境融資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強化金融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調整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通知》(銀髮〔2020
  • 國家外匯管理局: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
    ●年度總額為每人每年等值2萬美元    ●在年度總額內購匯的,憑本人真實身份證明並向銀行申報用途後辦理    為進一步滿足境內機構和個人的用匯需求,促進貿易便利化,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6第5號,國家外匯管理局13日就經常項目外匯管理政策調整的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取消經常項目外匯帳戶開戶事前審批
  •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外匯存貸款利率管理的規定[失效]
    為了進一步落實對外開放政策,充分發揮金融機構辦理外匯業務的積極性,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開展合理的業務競爭,現對外匯存貸款利率的管理作如下規定:中華會計網校編輯註: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0]第2號文件規定,本文失效。
  •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通知
    5、外國駐華使領館、國際組織及其他境外法人駐華機構的外匯收入;6、個人所有的外匯。並軌後的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制。由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形成的價格,每日公布人民幣對美元交易的中間價,並參照國際外匯市場變化,同時公布人民幣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各外匯指定銀行以此為依據,結合供求變化,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範圍內自行掛牌,對客戶買賣外匯。
  • 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外匯管理局進一步便利境內機構跨境融資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強化金融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中國人民銀行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調整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通知》(銀髮〔2020
  •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 進一步便利澳門個人人民幣跨境匯款業務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人民銀行12月18日消息,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進一步便利澳門個人人民幣跨境匯款業務,將澳門居民個人每人每天向內地人民幣同名帳戶匯款限額由5萬元提高至8萬元。  提高澳門居民有關匯款限額,有利於滿足澳門居民人民幣結算需求,便利澳門與內地經貿和人員往來。
  • 中國人民銀行的機構設置及主要職責
    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包括: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按照規定審批、監督管理金融機構;  按照規定監督管理金融市場;發布有關金融監督管理的業務的命令和規章;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經理國庫;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負責金融業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依法從事有關的金融業務活動;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
  • 國家外匯管理局規定個人每年可購匯5萬美元
    新個人外匯政策鼓勵藏匯於民——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就《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答記者問  新華網北京1月5日電  記者 張旭東  中國人民銀行2006年年底發布了《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對個人外匯管理政策進行了較為重大的調整和改進,新規定自2007
  • 氣象預報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全文]
    中新網10月9日電據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網站消息,中國氣象局日前就《氣象預報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眾可於10月30日前通過網絡等渠道提交反饋意見。《意見稿》擬規定,氣象預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並由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站按照職責向社會發布。其他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會發布氣象預報。
  • 中國人民銀行
    中 國 人 民 銀 行 簡 介    中國人民銀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的基礎上合併組成的。1983年9月,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國家中央銀行職能。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至此,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以法律形式被確定下來。    中國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責為:  (一)起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完善有關金融機構運行規則;發布與履行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  (二)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