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速度」的建設不僅讓世界各國震驚羨慕,在促進了經濟發展的同時,極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人們可以花更少的錢去更遠的地方,去感受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四季變化享受不一樣的人生。讓人們最大程度體驗了「中國速度」對大家影響。
揚州是一座有2500年歷史的古代城市,3月到達揚州的,是街上飛舞的柳絮和雪白的瓊花,10月,第二次來到這個古城,城市的街頭小巷像桂花的香味,秋天的揚州比春天更高興,但是,這次揚州的第一站,有兩處市間隔不到500米的「樓」,之所以畫雙引號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定義這兩座古老的建築,亭嗎,閣嗎?還是大樓?他們是位於揚州市區的文昌閣和四望亭,前者是著名的揚州地標,後者則不太為人所知。
文昌閣建於明代萬曆13年、1585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現存的文昌閣原本是揚州文廟的一座建築,一直站在汶河岸邊,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文廟早已拆除,汶河也被掩埋,建設了現在的汶河路,幸而文昌閣一直保存得很好,站在汶川路和文昌路的交叉路口,是揚州人公認的地標性建築,走在十字路口,可以看到三級磚塊結構的文昌閣,屋頂的上部是尖塔樓閣式的建築,和北京天壇的祈年殿有點像,總的來說,文昌閣顯示出一點幻境,很符合南方人對美的觀念,現在,來揚州的大部分人來到這裡看到文昌閣的真容,在節慶之夜相遇,文昌閣也一起開著彩燈,非常耀眼。
與文昌閣的繁華相比,四望亭確實有些冷,來揚州的很多人也不知道比文昌閣的歷史還古老的古建築,四望亭被稱為南宋嘉定年間,根據歷史記載,四望亭比文昌閣早300多年,它位於汶河路的西側,站在城市的三岔口通過,與從遠處看到的文昌閣不同,四望亭不能登上,但可以進去看看、觸摸。
四望亭的名稱是「文奎樓」,原本是縣儒學的輔助建築,是江都縣學的構成部分,和大多數古代城市一樣,在城市改建的同時,四望亭也被孤立在這個城市的繁華之中,但幸運的是,來到揚州也能看到這個城市級別的文物保護機構,與文昌閣相比,四望亭確實有些冷,但是,兩者的距離不到500米,從文昌閣走到四望亭也不到幾分鐘,所以強烈推薦來揚州的遊客將這座古建築一起刷卡。
關於「相距500米,文昌閣成了揚州地標,這歷史悠久的四望亭卻少有人知」你有什麼想說的嗎?今天的分享就要到此結束了,如果你想去什麼城市,看什麼風景,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希望可以帶大家一起看遍祖國美好河山,感悟大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