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道外區根治黑臭水體改善居民生存環境 「水清岸綠景美」河道...

2021-01-20 東北網

黑龍江日報3月29日訊 據悉,道外區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於2017年10月末全面完成東風溝黑臭水體整治項目主體工程,共完成垃圾底泥清理21.97萬立方米,六稜植草磚生態護坡9.9萬平方米,沿岸鋪設截汙管線12.2公裡,設置攔河壩1座,倒虹井7處,整治後達到了「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汙口,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工作目標,居民的生存環境徹底得到了改善。

又是一年冰雪消融時。近日,記者再次來到道外區團結鎮東風溝沿線,已看不到垃圾遍地,聞不到刺鼻臭味,曾經糞便滿溝、臭氣燻天的黑臭水體已變身為規劃整齊、乾淨整潔的生態河道。據了解,為確保黑臭水體治理的持續性,該區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和監督機制,進一步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工程完工後,日常管護已納入河長制管理體系,設立了河長、河段長,由河段長日常巡查,對沿岸汙水排放、垃圾處理進行監管,防止汙染現象反彈。東風溝沿岸產生的汙水已全部收集至團結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達標排放。生活垃圾由村鎮收集,按照城鄉一體化要求由區城管局統一轉運處理。」道外區副區長李瑩介紹。為方便收集生活汙水、防止隨意傾倒垃圾,東風溝沿岸共設置汙水收集口140個、垃圾轉運間40個,設置圍欄13.4公裡。同時,還將強化宣傳,加強引導,培養居民的環保意識,號召居民改變隨意傾倒汙水、垃圾的不良生活習慣,倡導居民共同維護河道水清岸綠景美的綜合環境,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居民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東風溝為阿什河一級支流,總長15.94公裡,跨越道外、香坊兩個行政區,其中道外區段長13.24公裡,建成區長7.4公裡,屬重度黑臭水體,涉及團結鎮團結村、東新村、恆星村、百菜村、聯勝村和順安社區5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涉及居民5000餘戶,近2.82萬人。兩岸有大量小塑料作坊和畜禽養殖戶,畜禽存欄數近萬頭,每日所產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汙水、畜禽糞便以及汙染物排放量近30噸,不斷堆積在溝道兩側,致使水流不暢影響行洪安全,並散發惡臭,形成東風溝黑臭水體,直接影響了沿岸居民的生活和阿什河水質狀況。2016年年底,道外區啟動東風溝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同時該工程被列為國家住建部重點督辦項目。工程治理長度10.1公裡(建成區7.4公裡,延伸至香坊交界處2.7公裡),工程採取「截汙納管、內源治理、建立長效管理」等三項建設內容,總投資為1.5億元。道外區克服重重困難,關停小塑料加工企業107家,清理塑料製品和原材料9000餘噸;搬遷養殖戶104戶,遷出生豬19813頭,拆除圈舍面積20000餘平方米;清運垃圾及水面漂浮物18000餘噸;拆除違建110餘戶,面積40000餘平方米。

相關焦點

  • 淮安大力推動水體治理 51條黑臭水體如今水清岸綠
    2018年,以優異成績入圍國家首批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淮安把水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大事來辦。經過兩年的生態修復和環境汙染治理,如今的淮安大地上,一批又一批垃圾河變成景觀河,越來越多的黑臭河變成風景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成為贏得百姓點讚的惠民工程。
  •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十三五」期間松江人居環境...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十三五」期間松江人居環境進一步美化改善 2020-12-10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宿州: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家園
    12月18日,在宿城三八河附近,70多歲的李永安老人告訴記者,「我親眼見證了三八河的蛻變,昔日臭水溝,今日好風景,現在每天都要到這裡走一走。」城市美不美,首先要看水!近年來,圍繞「水動、魚遊、景美、燈亮、步道通」的治理目標,我市實施「一河一策」,創新打造主城區水環境治理升級版。如今,水清岸綠的生態秀美畫卷已在皖北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更加美麗的宿州正在漸行漸近。
  • 高新區(江海區)全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 未來擬打造水岸生態...
    整治河湧、投入巨資進行汙水處理、建設截汙管網……2017年起,高新區(江海區)正式向黑臭水體宣戰,明確提出在2020年底前麻園河、龍溪河、馬鬃沙河要基本消除河水黑臭現象,有效改善水環境質量,讓水生態功能得到基本修復。經過三年攻堅,如今,3條城市河流的蛻變,在完成汙染防治攻堅戰既定目標的同時也印證了高新區(江海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取得的成效。
  • 水清岸綠景美 南三河環境治理顯成效
    導 語對於水系密布的惠州來說,一流城市環境、一流城市品質,離不開水清岸綠,水環境治理是惠州市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2014年9月,惠州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惠州市一直圍繞「河清、海晏、湖美、惠民城」的水生態文明建設理念,下狠功夫做好水文章、答好生態卷。
  • 水清岸綠景美宜遊 「幸福」逐水而來
    在此之前,「別說在小清河邊上遊玩,就是從那裡經過都覺得有些臭。」市民王敏芝感嘆。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保障飲用水安全,基本消滅城市黑臭水體,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 江南區:深入治理黑臭水體 持續鞏固水環境質量
    江南區:深入治理黑臭水體 持續鞏固水環境質量南寧18條內河之一的鳳凰江,水清岸綠,附近居民到此散步,享受著一汪江水的靜謐。「老南寧人」王阿姨見證了鳳凰江由濁變清的治理過程,也見證了江南區近年來加大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所取得的成效。
  • 彭山區守護碧水藍天 水清岸綠景美
    近日,在岷江彭山段梓桐河入口處的黃荊灘,巧遇正在巡河的觀音鎮河段長謝紅,她手指眼前改道後的碧水清清的梓潼河到入口處,望著新建的岷江黃荊灘生態堤防,告訴記者,「2016年,這是一條直排岷江的臭水河,經過三年多的畜禽水產養殖汙水、農業種植面源汙染、居民生活汙水綜合治理,今年平均水質已達到四類以上,黃荊灘原來是處亂灘涂,淤積垃圾和淤泥嚴重,現在建設了水暢岸綠的生態堤防。」
  • 潞州區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工程接近尾聲
    黑臭水體綜合治理項目是我市為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提升城市品位、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而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施工建設,日前,該工程已接近尾聲。在湛上村至暴馬村河道沿岸的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工程第三標段現場,記者看到,整治後的河道水清岸綠,岸邊還增加了綠化、涼亭、驛站等供市民休閒娛樂的場所,不少市民正在這裡休閒健身。「過去這裡髒亂差,河道氣味特別難聞,臭氣衝天,經過改造,這裡環境特別優美,散步時特別舒心。」正在河邊散步的市民感嘆著這裡的變化,幸福感滿滿。
  • 大連:黑臭水體治理全面推進
    昨日,記者從市城建局獲悉,為了全面提升城市整體環境,給居民創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生活環境,通過不斷增加資金投入,對城市河道進行系統治理。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精神,大連市進一步加大了河道治理的力度,全力積極推進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 人居環境 | 臭水河變身景觀河 昭通中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見成效!
    人居環境 | 臭水河變身景觀河 昭通中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見成效!為此,昭陽區圍繞「打造長江上遊金沙江流域中等規模城市水汙染治理的典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與城市高品質建設雙贏的示範,同步打造大型海綿空間、提升人居環境質量的示範」示範建設目標,牢固樹立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和系統治理思維,堅持把實施黑臭水體整治作為新時代的一項重大治水工程、民生工程,制定了具體工作方案和施工計劃,倒排工期、嚴格時序,全面推進昭通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建設工作。
  • 讓城市河湖水清岸綠 安徽省整治黑臭水體初見成效
    要碧水清流,不要河湖黑臭。對城市來說,一些河道成為黑臭的排汙溝,既影響城市景觀,更危害居民健康。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定義,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和(或)散發令人不適氣味的水體的統稱。  我省早在2016年就公布了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單,在這份清單上共有黑臭水體225條。
  • 【共舞長江經濟帶 繪就雲嶺新畫卷】昭通全力推進中心城市黑臭水體...
    誰能想到短短三年多時間,曾經人人躲著走的「臭水河」變成了水清、河暢、路通、岸綠、景美的景觀河。昭通市昭陽區利濟河環西路河段風光。「河水變清了,河岸變綠了,環境變美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給廣大市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說起這幾年利濟河的喜人變化,昭陽區愛民路社區市民雷壽紅高興地說。
  • 臨沂南涑河向「黑臭水體」說再見
    兩年前,這裡水體黑臭,環境較差;現如今,黑臭水體整治初見成效,嶄新的沿河道路、綠化讓人眼前一亮,蘆葦蕩漾,美人蕉競相開放,不時有野鴨遊過。10月16日,記者親眼見證了我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項目為南涑河帶來的變化。
  • 東埔河黑臭水體整治,逐漸成為兩岸居民自覺行動
    東埔河黑臭水體治理既是一項環境工程,也是一項民生工程。近年來,河源市、源城區兩級黨委、政府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責任,全力推進黑臭水體整治工作,著力改善河道水質和生態環境,提升城區人居環境。同時,制定了一系列整治方案,通過截汙、清淤、補水、面源控制等系統治理,綜合施策,使整條河流河清、水暢、岸美。
  • 一河兩岸成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高新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以前,生活汙水和雨水在這排在一起,夏天最臭的時候我們都寧願繞遠路走!」東岸社區居民陳阿姨表示。現在,東岸排洪渠上有橋梁,沿岸有親水平臺及3000米的周邊配套步道,已成為「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堤固」的親水休閒娛樂場所。
  • 「治水管海」實踐者趙雲:水清岸綠方有美景
    金山作為全市河道數量最多的區之一,水環境治理任務艱巨。為了更好的發揮「五舉治水」「河長治水」「全民治水」「聯動治水」的作用,趙雲創新了工作方法,他說:「我們金山一共有198公裡的河道有消黑的問題。在水環境治理的過程中我們上下齊心協力,創新了『八個一』工作舉措,其中有一個『致河長的一份信』在全市得到推廣。」
  •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解讀
    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的責任主體,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會同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等部委指導地方落實並提出目標:2017年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汙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2020年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全國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
  • 各級人大監督下,安順市13個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顯著
    截止目前,在安順各級人大機關、代表的監督下,安順已基本完成13個黑臭水體治理,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城市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安順貫城河南支流整治後在治理過程中,安順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貢橋、安順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猛舟、羅曉紅、梅世松、張驪龍、馮朝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成剛等多次對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情況開展調研,市、縣(區)部分人大代表積極監督兩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全過程,
  • 紅花崗區蝦子河「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美景即將呈現
    「蝦子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工期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按照計劃,蝦子河黑臭水體處理要在9月30日前完成,整個蝦子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項目工程要力爭12月31日前完成。」中建四局三公司項目經理葉駿向記者介紹,目前,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已經完成大部分,正進入攻堅階段。截止9月22日,蝦子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朱家灣汙水提升泵站1座已建成,蝦子河朱家灣至湘江河口段河道清淤已完成;外環路汙水主管已完成7.114千米;次幹道汙水主管已完成9.8千米;黑塘子水庫清淤完成3.8萬立方米,排洪泵站土石方開挖1.5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築300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