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大力推動水體治理 51條黑臭水體如今水清岸綠

2020-12-11 瀟湘晨報

流水潺潺的河道裡,小魚穿行於水草間;芳香四溢的花木中,棧橋、步道、遊亭……市民們愜意地休閒鍛鍊。近年來,淮安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2017年對建成區水體進行排查識別,確定黑臭水體51條,並於當年啟動整治。2018年,以優異成績入圍國家首批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淮安把水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大事來辦。經過兩年的生態修復和環境汙染治理,如今的淮安大地上,一批又一批垃圾河變成景觀河,越來越多的黑臭河變成風景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成為贏得百姓點讚的惠民工程。

立冬時節,家住東方麗景小區的王大爺來到二大溝架好魚竿,望著清澈的河面開始了閒適的一天。「我隔三岔五來釣魚,帶回家無論清蒸還是紅燒味道都很美。」王大爺說,別看現在來釣魚的人多,去年這裡的魚還沒人敢吃。當時,全長2公裡的二大溝,由於汙水嚴重淤積,成了兩頭高、中間低的鍋底型河道,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是典型的黑臭水體。「我們『一河一策』專業治理。」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河道泵站管理所副所長武承松說,通過控源截汙和內源治理,二大溝水質徹底改善,眼下雖已初冬,沿岸仍是綠意盎然。

水清了,還要岸美。二大溝的治理融合了江南園林的秀美,在西側設置主題景觀牆,布置坐凳、休憩臺,滿足居民休閒需求;東側種植櫻花,以松樹、竹子等點綴。兩岸布點親水植物,實現常綠與落葉、花草與樹木相結合,一年四季花開不敗。

高位推動黑臭水體治理,淮安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雙指揮長」的創建指揮部,全市51條黑臭水體均明確了1名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擔任責任河長,按照一河一策的原則進行生態修復、長效管理。

走進清江浦區小南河生態遊園,抬頭看綠樹,低頭見碧水,園內景觀層次分明。住在小南河旁的市民李廣學說,幾年前,這裡周邊豬糞、雞糞直接排進河道,「經過這裡都要捂著鼻子」。去年,清江浦區首先關閉所有排汙口,截汙再清淤。同時整治河道兩側岸線,採用景觀疊石「護岸+放坡」的複式斷面設計,水底種植沉水植物,兩岸種植草木、建景觀小品。歷時1年,小南河水清岸綠,現在成為附近居民的後花園。

「有人管、有錢管、有制度管」,推進黑臭水體治理,淮安注重機制建設,形成「廠—網—河」一體化運維模式。市政府連續2年將黑臭水體治理列入「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中,連續3年將黑臭水體整治寫入市、區政府工作報告,連續4年將黑臭水體整治納入全市年度目標考核。

地處淮安工業園區南片區的安邦河,之前因為企業、農田汙水直排,汙染嚴重。「河裡瘋長水葫蘆,幾十米外就能聞到難聞的化工味。」附近居民李步新記憶猶新。去年1月企業排汙口關閉、新建專用排汙管道;清淤疏浚河道,設置生態擋牆,建設親水平臺及景觀廊架。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如今安邦河兩岸樹木搖曳、小鳥枝頭鳴叫,換了新貌。

截至去年底,淮安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51條黑臭水體整治公眾滿意度測評均在90%以上,提前1年完成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的國家任務。全市累計投入資金約70億元,共封堵排口2091個、清淤186.39萬方、鋪設河道截汙管道188.65公裡、完成155個小區雨汙分流改造、建設33座泵站。

今年淮安投資10.09億元對已整治黑臭水體繼續實施岸帶綠化、護坡修砌、生態修復等水環境提升工程,確保「治理一條、美化一條、滿意一條」。

告別臭水溝,還渠清如許,一條條黑臭河華麗蝶變,成了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徐鴻寶 丁曙明 蔡志明)

【來源:新華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江南區:深入治理黑臭水體 持續鞏固水環境質量
    江南區:深入治理黑臭水體 持續鞏固水環境質量南寧18條內河之一的鳳凰江,水清岸綠,附近居民到此散步,享受著一汪江水的靜謐。「老南寧人」王阿姨見證了鳳凰江由濁變清的治理過程,也見證了江南區近年來加大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所取得的成效。
  • 大連:黑臭水體治理全面推進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精神,大連市進一步加大了河道治理的力度,全力積極推進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2015年底前已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工作,並編制黑臭水體整治計劃,通過《大連日報》向社會公布黑臭水體名稱、整治的責任人和達標期限以及進展等相關情況。
  • 天津567條黑臭水體整治完成 實現水清岸綠環境美
    內容提要:市水務局會同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委於2019年啟動了全市域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組織各區全面排查出567條黑臭水體,利用兩年時間進行治理。天津北方網訊:市水務局會同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委於2019年啟動了全市域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組織各區全面排查出567條黑臭水體,利用兩年時間進行治理。截至2020年底,567條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消除黑臭現象,有效提高了人民群眾房前屋後水環境質量;部分具備條件的黑臭水體在治理完成後,進一步改造成為魚塘或村內小公園,為周邊村民增收和休閒娛樂提供了有利條件。
  • 讓城市河湖水清岸綠 安徽省整治黑臭水體初見成效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定義,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和(或)散發令人不適氣味的水體的統稱。  我省早在2016年就公布了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單,在這份清單上共有黑臭水體225條。
  • 臨沂南涑河向「黑臭水體」說再見
    兩年前,這裡水體黑臭,環境較差;現如今,黑臭水體整治初見成效,嶄新的沿河道路、綠化讓人眼前一亮,蘆葦蕩漾,美人蕉競相開放,不時有野鴨遊過。10月16日,記者親眼見證了我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項目為南涑河帶來的變化。
  • 各級人大監督下,安順市13個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顯著
    截汙納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補給……近年來,安順市多種措施開展13個黑臭水體治理,主要涉及安順貫城河幹流部分河段及其3條支流(西支流、南支流和挑水河支流)部分河段,河道長度約17.6公裡。截止目前,在安順各級人大機關、代表的監督下,安順已基本完成13個黑臭水體治理,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城市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 人居環境 | 臭水河變身景觀河 昭通中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見成效!
    人居環境 | 臭水河變身景觀河 昭通中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見成效!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申報成功後,按照市級主體、區級主責的原則,全區高位推進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建設,建設內容主要包含第一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第一汙水處理廠雨水處理項目、新建第二汙水處理廠項目、汙泥處置項目、排水管網延伸工程項目、利濟河示範段、利濟河非示範段、垃圾中轉設施工程、小區排水系統改造及海綿改造、城市內澇點治理、排水管網混接改造及提升修復、合流制溢流汙染控制、禿尾河示範段、禿尾河非示範段、
  • 一河兩岸成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高新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現在,東岸排洪渠上有橋梁,沿岸有親水平臺及3000米的周邊配套步道,已成為「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堤固」的親水休閒娛樂場所。   為確保各項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有效落實,高新區堅持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通過領導掛帥、徒步巡河、專題督辦等方式,「一河一策」定方案、「一河一臺帳」定措施,按生活、
  • 潞州區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工程接近尾聲
    黑臭水體綜合治理項目是我市為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提升城市品位、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而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施工建設,日前,該工程已接近尾聲。在湛上村至暴馬村河道沿岸的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工程第三標段現場,記者看到,整治後的河道水清岸綠,岸邊還增加了綠化、涼亭、驛站等供市民休閒娛樂的場所,不少市民正在這裡休閒健身。「過去這裡髒亂差,河道氣味特別難聞,臭氣衝天,經過改造,這裡環境特別優美,散步時特別舒心。」正在河邊散步的市民感嘆著這裡的變化,幸福感滿滿。
  • 哈爾濱道外區根治黑臭水體改善居民生存環境 「水清岸綠景美」河道...
    ,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工作目標,居民的生存環境徹底得到了改善。近日,記者再次來到道外區團結鎮東風溝沿線,已看不到垃圾遍地,聞不到刺鼻臭味,曾經糞便滿溝、臭氣燻天的黑臭水體已變身為規劃整齊、乾淨整潔的生態河道。據了解,為確保黑臭水體治理的持續性,該區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和監督機制,進一步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工程完工後,日常管護已納入河長制管理體系,設立了河長、河段長,由河段長日常巡查,對沿岸汙水排放、垃圾處理進行監管,防止汙染現象反彈。
  • 柴家溝岸邊又見納涼人——記者實地探訪其黑臭水體整治後的變化
    柴家溝,這個兩年前還讓人掩鼻而過的臭水溝,隨著黑臭水體整治的完成,如今已經成了附近居民散步休閒的好去處。整治後的柴家溝柴家溝恢復了水清岸綠7月4日傍晚時分,記者站在柴家溝人民路橋。只見碧綠的河水隨風泛起陣陣漣漪,水岸線上新栽的水生植物長勢良好,青青河邊草向坡岸蔓延開去,宛如巨大的綠毯靜靜等候著遊人……柴家溝,這個曾經的黑臭水體又恢復了水清岸綠的美麗模樣。柴家溝,亳州市譙城區境內河流。柴家溝全長3.6公裡,寬約12米,流經利辛路、人民路、和平路,最終注入渦河。
  • 湖北鹹寧綜合施策,整治黑臭水體
    作為全國首批20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之一,近年來鹹寧從黑臭水體治理的痛點難點入手,從根源上截汙、將汙水管網轉入地下、大力整治周邊環境,摸索出了不少經驗,治理效果也逐步顯現。 湖北鹹寧,一座毗鄰武漢的溫泉城,山水相依。一條淦河貫穿全境,賦予城市靈氣。然而,在城市發展中,淦河部分河段、支流也遭遇了黑臭、淤塞、髒亂等問題。
  • 部分黑臭水體出現反彈 治理難在哪兒?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黑臭水體是我國當前最為突出的環境問題之一,群眾關注程度最高、反映問題最為集中。記者近日在浙江、山西、廣西、福建、雲南、貴州、河北等地走訪發現,一些曾經的黑臭水體治理後再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之景,但也還有部分黑臭水體頑疾待除。
  • 江西省新餘市總河湖長、市委書記蔣斌調研「兩江」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本站訊 近日,市委書記、市級總河長蔣斌就「兩江」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標準高質量推動「兩江」黑臭水體整治,建立長效機制,務求治理實效,全力推動城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營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優美生態環境。
  • 讓水更清岸更綠!沅江市下瓊湖黑臭水體整治項目經驗分享!
    黑臭水體治理總投資約5476.4萬元,包括下瓊湖沿岸排汙口整治工程及排水口周邊岸線景觀修復工程。(2)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黑臭水體治理與原下瓊湖公園提質有機結合。既做好了下瓊湖及周邊的生態修復,又把治水與提升公園景觀結合,提升了沅江市的城市品位。利用汙水處理站的管理用房部分房間建了一座公共廁所,再結合調蓄池新建一座垃圾站解決了周邊公廁和垃圾站不足的問題。
  • 高新區(江海區)黑臭水體舊貌換新顏 昔日「黑水河」邊遇見今日江海...
    昔日因為黑臭而被當地人戲稱為「黑水河」的高新區(江海區)黑臭水體,隨著近年來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開展和沿河環境品質提升,如今和永明社區公園一樣,河水變清了,臭味沒了,河岸綠了,成為附近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黑水河」再現清水流「村裡人都說我們這裡的河是『黑水河』,又黑又臭。」禮樂中心河附近居民梁伯說,「我們年輕的時候,夏天都是在河裡遊泳的。
  • 【共舞長江經濟帶 繪就雲嶺新畫卷】昭通全力推進中心城市黑臭水體...
    誰能想到短短三年多時間,曾經人人躲著走的「臭水河」變成了水清、河暢、路通、岸綠、景美的景觀河。昭通市昭陽區利濟河環西路河段風光。「河水變清了,河岸變綠了,環境變美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給廣大市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說起這幾年利濟河的喜人變化,昭陽區愛民路社區市民雷壽紅高興地說。
  • 中山打響黑臭水體整治提升「第一戰」!
    3日上午,中山市在白沙灣工業明渠旁舉行黑臭(未達標)水體整治提升工程動工儀式,標誌著整個工程正式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宣告中山打響全面推進全市黑臭水體整治提升的「第一戰」。他強調,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將堅持全流域整治、全系統治理、全市域監測、全民共同參與和全過程監督「五全」系統治水理念,全面啟動全市黑臭水體整治提升工程,開展好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循環等工作。
  • 邵陽縣蓮子塘水庫黑臭水體治理
    居民生活汙水中有機汙染物濃度、營養物質濃度超標,大量有機物經過長年腐敗、分解,產生氨、硫化氫等惡臭物質,致使水體變臭  2015年底,邵陽縣緊緊圍繞上級有關部門提出的「拆、截、清、修、引、測、管」七字法要求,對蓮子塘水庫四周進行了精細化、全覆蓋的摸排,通過打好「組合拳」,全面整改生活汙水排放口,有效整治了黑臭水體。
  • 南寧全面打造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截至今年 10 月底,全區黑臭水體治理累計完成投資約 249.7 億元,主要控源截汙措施已基本完工,黑臭消除或基本消除率達到 100%,長制久清的河段有 27 段;南寧市、桂林市、賀州市正在全面打造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