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加16天 創歷史最好水平
重慶「藍天行動」治理措施與成效
治理措施
■明確了2000多項重點工程措施,分解下達到各部門和區縣,從源頭改善空氣品質
■進行交通汙染、工業汙染、揚塵汙染和生活汙染4方面控制
治理成效
■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00天,同比增加16天
■空氣品質為優的天數:123天,同比增加16天
■PM2.5平均濃度:31微克/m3,同比下降13.9%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300天:26個區縣,同比增加11個
昨日,記者從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截至11月20日,今年重慶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已達到300天,同比增加16天,創歷史最好水平。
在300天的優良天數中,空氣品質為優的天數有123天,同比增加16天,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空氣中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31微克,同比下降13.9%。全市有26個區縣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過300天,較去年同比增加11個。
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市上下深入實施「藍天行動」,突出抓癥結、抓關鍵、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
今年初,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針對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制定了針對性的治理措施,明確了2000多項以柴油車整治、廢氣深度治理、分級管控城市揚塵、餐飲油煙整治為重點的工程措施,並分解下達到各部門和區縣,從源頭改善空氣品質。
目前,在控制交通汙染方面,我市實施主城區部分道路高排放車輛限行,淘汰治理老舊柴油車1.9萬輛。在控制工業汙染方面,完成1臺60萬千瓦燃煤火電機組和12臺3160蒸噸煤電鍋爐超低排放改造、122家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97臺工業爐窯、鍋爐整治;全市累計完成19臺共802萬千瓦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700餘家重點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800餘家工業爐窯廢氣治理升級改造、223臺燃氣鍋爐清潔能源改造、1000餘臺燃煤鍋爐淘汰。在控制揚塵汙染方面,創建和鞏固揚塵控制示範工地433個、示範道路465條,綠化覆蓋裸露地203萬平方米。在控制生活汙染方面,完成公共機構食堂油煙整治818家,餐飲業油煙整治2680家,新增高汙染燃料禁燃區29.4平方公裡。
此外,針對夏季時的臭氧和秋冬季時的PM2.5兩個主要影響空氣品質的因素,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指揮部組織有關部門、專家分析研究重點區域汙染狀況,「一對一」「點對點」指導幫扶,針對重點時段、重點行業、重點點源、重點問題採取針對性措施,削峰值、降濃度,積極開展攻堅行動,全力爭取每一個「藍天」。
在此基礎上,川渝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持續深入,籤訂《深化川渝地區大氣汙染聯合防治協議》、召開2020年川渝重點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第一次會議、聯合印發《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聯動幫扶工作方案》。今年以來,已開展聯動幫扶4輪次,檢查企業207家,移交問題線索133條,聯合執法查處違法違規問題27起。(記者 陳維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