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
經濟導報訊12月8日,淄博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淄博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滿軍向社會公布淄博市「十三五」生態建設情況。
「十三五」期間,淄博市生態環境局堅持續在控源頭、治重點、強措施上狠下功夫。瞄準建設現代化環境監管體系這一目標,創新實施了「全員環保」等一大批機制,有力壓實了各級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管責任,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始終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十三五」期間,制定出臺了一大批精準地治理措施措,有力推動了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以優良天數為例,2016年全市優良天數183天、2017年194天、2018年190天、2019年180天,依據我市平臺初步統計,僅今年1-11月,全市優良天數就達到205天,是自2013年採用AQI標準評價空氣品質以來優良天數最多的一年。同時,我們的幾項主要汙染物也在逐年改善,SO2平均濃度由2016年的57微克/立方米降至今年1-11月的16微克/立方米;NO2平均濃度由2016年的54微克/立方米降至今年1-11月的37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濃度由2016年的134微克/立方米降至今年1-11月的90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由2016年的74微克/立方米降至今年1-10月的49微克/立方米。全市主要河流斷面 COD平均濃度由2016年的27.5毫克/升降至今年1-11月的19.83毫克/升,氨氮平均濃度由2016年的1.41毫克/升降至今年1-11月的0.91毫克/升,全市8條重點河流水質已全部恢復魚類生長的要求,馬踏湖流域綜合治理的探索列入中組部十八大以來攻堅克難典型案例。
2019年,市委江敦濤書記首次提出「全員環保」創新理念,市委、市政府下發了《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全員環保」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頂格成立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任雙主任的市生態環境委員會,並列入全市15項重點改革攻堅任務。
在全省率先建立公安、環保聯動執法機制,近三年全市累計辦理環境汙染類案件337起。建立完善了環境空氣品質考核辦法,每月對區縣及鎮街空氣品質進行考核、約談,有效傳導了壓力。在全省率先出臺「雙罰」制度,對環境違法企業進行處罰的同時,等額扣減相關區縣財政資金,統籌用於生態建設。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制定出臺了《淄博市生態環境局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輕微環境違法目錄清單》(第一批),明確界定了9類首次輕微環境違法行為,建立了免罰清單,推動了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
全市熔塊、焦化等產能已全面出清,建陶和耐材產業實現優化升級。與重慶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全省首支生態環境發展基金,規模約10億元,重點開展工業窯爐、VOCs治理,為加快建設一流的魯中地區生態環保產業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編審:於公樂
編輯:劉勇、徐陽
【來源:齊魯微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