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時代-莫斯科大學

2020-12-10 騰訊網

莫斯科大學全稱羅蒙諾索夫國立莫斯科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М. В. Ломоносова,英文為Lomonosov State University of Moscow)。這是蘇聯最頂級的大學,儘管聖彼得堡大學比莫斯科大學的資格更老,是彼得大帝親自建立的。這不僅是蘇聯時代的最高學府,也是科研聖地。這些是60-70年代的莫斯科大學。

支持原創,分享、點讚、在看素質三連一氣呵成

相關焦點

  • 在後蘇聯時代的莫斯科狂歡
    俄羅斯,莫斯科,1993年© Gueorgui Pinkhassov | Magnum Photos在俄羅斯文化裡,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充滿傳說的十年。提到那個年代,不只是從解體的蘇聯秩序走向全球資本主義的轉型,還關乎一場令人難忘的文化運動。
  • 蘇聯的莫斯科七姐妹
    20世紀50年代,約瑟夫·史達林下令建造了七座摩天大樓,改變了莫斯科的天際線,這七座摩天大樓結合了巴洛克式城堡塔、中世紀歐洲哥德式與美國1930年代摩天樓的特色,填充了莫斯科的地平線,成為了表達新的國家意識形態的最高畫作。莫斯科七姐妹裡的老大是羅蒙諾索夫大學,也稱莫斯科大學。
  • 赫魯雪夫時代的莫斯科街頭,蘇聯最強盛時期首都人民的生活
    1、這是一組美國攝影師拍攝的老照片,集中反映了上世紀五十年代赫魯雪夫統治時期的蘇聯莫斯科人民的生活情景。圖集整理:普希金皇村2、從這組老照片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商業較為繁榮。3,老照片,美國人鏡頭裡赫魯雪夫時代蘇聯人的生活,商業繁榮,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4,老照片,美國人鏡頭裡赫魯雪夫時代蘇聯人的生活,商業繁榮,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5,老照片,美國人鏡頭裡赫魯雪夫時代蘇聯人的生活,商業繁榮,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6,老照片,美國人鏡頭裡赫魯雪夫時代蘇聯人的生活,商業繁榮,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
  • 麻雀山觀景臺位於莫斯科西南部,毗鄰莫斯科大學,莫斯科的制高點
    麻雀山觀景臺位於莫斯科西南部,毗鄰莫斯科大學,佔據了莫斯科的制高點,在蘇聯時期被稱為列寧山。這座山正對著莫斯科大學的正門,莫斯科河與整個莫斯科市區風貌皆可在觀景臺上盡收眼底,克裡姆林宮、新聖母修道院等建築在俯瞰之下也愈發顯得美侖美奐。
  •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
    一、學校簡介莫斯科大學是全俄羅斯最大的大學,也是俄羅斯最大的學術中心。莫斯科大學成立已有250多年的歷史,先進的教育方式和靈活的教學方法,學校師資力量較強,擁有教授、 講師及各類研究人員8600名,諾貝爾獎獲得者13名。
  • 莫斯科:跨時代的建築大都市
    這裡不僅有伊凡雷帝時期建造的瓦西裡大教堂、紅場,也有沙俄時代的建築:克裡姆林宮、古姆,同時還有在二戰後史達林執政期間建起的莫斯科「七姐妹」摩天大樓。在史達林執政的最後十年,為了慶祝莫斯科建城800周年(1947年),蘇聯政府結合了巴洛克式和哥德式的建築風格與美國1930年代摩天大樓的建築技術,在莫斯科建起了七座最高建築物,被稱為莫斯科「七姐妹」摩天大樓。
  • 莫斯科:跨時代的建築大都市
    這裡不僅有伊凡雷帝時期建造的瓦西裡大教堂、紅場,也有沙俄時代的建築:克裡姆林宮、古姆,同時還有在二戰後史達林執政期間建起的莫斯科「七姐妹」摩天大樓在史達林執政的最後十年,為了慶祝莫斯科建城800周年(1947年),蘇聯政府結合了巴洛克式和哥德式的建築風格與美國1930年代摩天大樓的建築技術,在莫斯科建起了七座最高建築物,被稱為莫斯科「七姐妹」摩天大樓。
  • 如果蘇聯丟了莫斯科,史達林還能退到西伯利亞,並反敗為勝嗎?
    二戰時期人類的戰爭已經進入到了現代化戰爭的時代,能夠有足夠的工業生產出足夠的裝備,對於軍隊的戰鬥力來說才是至關重要的。按照蘇聯當時的規劃來說,其工業基本都集中在了烏拉爾山以西的地區,一旦莫斯科被攻佔,那麼整個烏拉爾山以西地區就基本會被德軍佔領,在失去了工業的情況下,面對著強大的德國法西斯,再多的血肉之軀也是白搭了。
  • 走進俄羅斯(十一)遊覽莫斯科地鐵和莫斯科大學
    莫斯科大學建於1765年1月12日,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大學。1953年大學新主樓在麻雀山建成後,莫斯科大學遷至麻雀山。這座主樓是莫斯科七座史達林式建築(號稱七姊妹)之一,史達林式建築是典型的中央集權式建築,大底座,高尖頂,流露出強烈的「一元論」價值觀。
  • 老照片:1991年蘇聯解體的前夜,蘇聯國旗最後一次在莫斯科飄揚
    從1990年開始,蘇聯境內這樣的示威活動層出不窮,蘇聯已面臨解體的尷尬境地。1991年1月20日,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外遊行的大約10萬名示威者。示威者呼籲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巴契夫辭職。1991年1月13日,為了鎮壓立陶宛的示威活動,蘇聯軍隊向手無寸鐵的平民開火,造成了大量傷亡。
  • 蘇聯在莫斯科擋住了德國進攻,為何德國在柏林擋不住蘇聯進攻
    (二戰中進攻的德軍)一、蘇聯在莫斯科擁有成功案例。1941年6月,德軍放棄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集結大軍向蘇聯發動了進攻。在戰爭最初的幾個月裡,德國軍隊連續攻克基輔、明斯克等重鎮,迅速深入了蘇聯國境上千公裡。而蘇聯軍隊則節節敗退,軍心渙散。不久後,德軍各個方面的部隊都開始朝莫斯科進發,蘇聯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對於蘇聯來說,莫斯科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為了捍衛國都,史達林下令實行了「堅壁清野」戰術。
  • 壓垮蘇聯的最後一根稻草——《1991年莫斯科紅場搖滾音樂節》
    那是一個扭機因為暫住證而唱出《找回全家人的面子》,痛苦的信仰唱《國家的需要》,舌頭唱《油漆匠》的時代,那是一個讓無數人投身於搖滾樂的年代。看看這場蘇聯意志最後的倔強:莫斯科紅場搖滾音樂節搖滾樂一直被視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洪水猛獸,在當時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舉行這樣的音樂節,震撼效果可想而知!
  • 俄羅斯擁有兩個首都,蘇聯統治時期,為何遷都到莫斯科?
    1918年,十月革命之後,蘇聯的前身蘇俄把首都從聖彼得堡遷移到了莫斯科,從而結束了聖彼得堡200多年的首都歷史。那麼,蘇聯為何要把首都遷往莫斯科呢?今天,我們就聊聊俄羅斯帝國的崛起和遷都的複雜歷程。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再次走紅 殷桃唱出時代記憶
    不少觀眾表示,這首經典的老歌,被殷桃唱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唯美愛情在歌聲中一幕幕展現隨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旋律,在熱播劇《愛情的邊疆》片尾緩緩響起,文藝秋與萬聲、宋紹山、維卡糾纏了大半個世紀的情感故事,就如畫卷一般一幕幕展現在觀眾面前。
  • 日本媒體:俄羅斯在後蘇聯時代的影響力動搖了
    被俄羅斯視為其影響區內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在今年變得動蕩不安,一連串的事件很大程度上破壞了俄羅斯邊界附近的局勢。日本HNK電視臺認為這是俄羅斯在後蘇聯時代的影響力動搖了的體現。
  • 莫斯科中山大學存在五年 為國共培養大量幹部
    莫斯科中山大學:  5年培養859名中國留學生  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 董曉敏 詹婉容 文/圖  除了莫斯科東方大學,還有一所在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留學歲月中有著同樣重要地位的大學,那就是莫斯科中山大學。
  • 名校探秘:2020年QS排名,莫斯科國立大學84,萊斯大學85
    2019年6月19日,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俄羅斯的莫斯科國立大學和美國的萊斯大學分別位列第84名和第85名。這兩所大學你了解多少,快來看一下。(QS世界:第84名;國家/地區: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全稱為「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是俄羅斯聯邦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高等院校,全俄學術中心,同時是歐洲頂尖、世界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國際公立大學論壇成員。
  • 漫話莫斯科地鐵,每一個地鐵站都是俄羅斯的時代印記
    這些風格的背後都是俄羅斯每一個時代的印記。可以說走進莫斯科地鐵,就如同在看一本壯麗的歷史教科書。漸漸的新古典主義成為前蘇聯展現國力的工具。需要指出的是,其拱頂的馬賽克畫,是由當時尚被納粹圍困的列寧格勒的藝術家們繪製,克服了重重艱難困阻後,才將這些畫送到了莫斯科。20世紀50年代的莫斯科地鐵二戰結束後,蘇聯成為了世界強國,其民族自豪感達到了頂峰。
  • 馳騁於地中海海域的潛艇獵手,蘇聯「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反潛」成為了那個時代蘇聯國內軍事專家最關注的一個領域,軍方高層深知,想要獲得真正和美國掰手腕的底氣就必須有能力跟蹤、驅離甚至擊沉美軍的各種核潛艇,我們今天的主角「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 一個時代關於莫斯科餐廳的的集體記憶
    [摘要]倒轉幾十年,在當時屈指可數的幾家西餐館裡,最早開業、名頭最響的,就是莫斯科餐廳,這家被北京人習慣性叫作「老莫」的俄式餐館,已經成為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承載著那個時代的集體記憶。今天,北京是全球美食匯,「足不出城,吃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