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塊9看好戲,中國木偶劇院試水雲端商演

2020-12-25 北京日報客戶端

錯過了六一的相聚,不想再錯過端午。中國木偶劇院發布消息稱,劇院官網雲劇場「端午偶聚場」將於6月24日19時至6月27日,正式推出三部精品劇目線上商演,觀眾只要9.9元就可在線觀看一齣好戲。

此次線上演出活動以點播的形式進行,推出中國木偶藝術劇院三部精品劇目《八仙過海》《飛吧丹頂鶴》《熊貓和小鼴鼠垃圾分類之環保小衛士》,每部戲只要9.9元,三天多的時間裡可以反覆觀看。與以往只有北京觀眾能夠看到演出不同的是,線上演出打破空間距離,全國觀眾均可在線點播觀看。此次活動也是中國木偶劇院首次嘗試線上商演,總經理趙永莊表示,自從1月23日以來劇院一直沒能演出,嘗試線上商演不僅是讓小觀眾能度過愉快的假期,也希望為藝術家們增加一些收入,讓他們能夠安心創作。

6月24日與6月25日下午,中國木偶藝術劇院還將在「京演快劇場」舉行專場直播,帶來更多好看、好玩的精彩活動。趙永莊表示,第一次嘗試線上商演,觀眾到底會有怎樣的反應,還很難預測,「哪怕只有100個觀眾,我們也很滿足了,但云劇場是中國木偶劇院未來將長期推廣的新形式。」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牛春梅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中國木偶劇院皮影戲與木偶戲 傳統藝術大PK
    金秋十月,國慶節期間中國木偶劇院為觀眾們準備了豐盛的視聽盛宴,傳統藝術劇目齊上陣。中國木偶劇院小鈴鐺劇場上演杖頭木偶童話劇《貪吃的小黑貓》 《咕咚來了》《蝸牛刷牙》,龍在天皮影藝術團在酷寶寶劇場上演皮影戲《貪吃的小老鼠》《喜羊羊學習班》。兩大傳統藝術的碰撞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 越南河內升龍水上木偶劇院的木偶戲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人文的旅行愛好者,到越南旅行就不應錯過越南河內升龍水上木偶劇院的木偶戲。河內升龍水上木偶劇院舞臺水上木偶戲是越南最具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臺戲,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木偶戲。升龍劇院樂手和歌手水上木偶劇院的木偶戲以水面為舞臺,木偶浮於水面上,左邊一班樂手,身著越南傳統服飾,彈奏和演唱越南民間傳統樂曲為木偶戲配樂。水上木偶戲開始,舞臺兩邊響起急促的民間樂器聲,帷幕漸漸打開。
  • 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在泉州木偶劇院復排上演
    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陳智勇)昨晚,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在泉州木偶劇院精彩上演。該劇曾榮獲「第十四屆文華獎」「優秀劇目獎」「舞臺美術(舞臺設計)獎」「舞臺美術(燈光設計)獎」等多個獎項。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由泉州市木偶劇團創排,取材於我國古典四大悲劇之一的《趙氏孤兒》。在演出過程中,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動作巧妙,各個角色的表演細膩逼真,整部戲活了起來。提線木偶做出抱嬰兒、拎藥箱、拔劍、牽手、連續甩髮等高難度動作,高超的表演藝術令人嘆為觀止。
  • 中國木偶劇院國慶中秋歡樂開演
    原標題:中國木偶劇院國慶中秋好戲連臺    本文作者:田超    經典杖頭木偶劇《美人魚》劇照。劇院供圖    在國慶節中秋節到來之際,煥然一新的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將開門迎接小朋友。不僅劇院外觀牆體、小劇場施工改造完成,演出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值得關注的是,10月1日中國木偶劇院七彩心童話劇場正式歡樂開演,經典童話故事劇《白雪公主》《三隻小豬》《小紅帽》將陸續上演。今後,七彩心童話劇場也將給小朋友帶來更多精彩的童話故事劇。
  • 中國木偶藝術劇院重慶劇院及重慶培訓中心落戶綦江
    中國木偶藝術劇院重慶劇院及重慶培訓中心揭牌儀式 (攝影:陳星宇)12月9日,中國木偶藝術劇院重慶劇院及重慶培訓中心揭牌儀式在綦江區影視會議中心舉行。據了解,中國木偶劇院是我國目前唯一一所以木偶戲演出為主的專業劇院,自1996年建院以來,一直堅持演出來自國內外的經典木偶劇作品,成為我國木偶藝術中心,在全國極具影響力。
  • 中國木偶劇院端午「偶聚場」三部大戲在線點播
    疫情期間的端午節,京演集團旗下中國木偶劇院將以雲端「偶聚場」的形式,在木偶劇院官網一連4天推出三部精品劇目網上點播——6月24日19:00—27日24:00,《八仙過海》《飛吧丹頂鶴》《熊貓和小鼴鼠垃圾分類之環保小衛士》將準時上線,觀眾只需支付每部劇9.9元,即可觀看。
  • 和中國木偶劇院一起歡動六一兒童節
    從即日起至六一兒童節,中國木偶劇院將為北京的小觀眾們獻上12臺145場木偶劇演出。其中在國家大劇院、中國木偶劇院、平谷大劇場、梅蘭芳大劇場4地為孩子們奉獻7臺36場精彩的大型木偶劇演出。北京動物園動物城堡、小鈴鐺劇場、酷寶寶劇場將演出4臺109場小型木偶劇。
  • 「2020世界劇院北京論壇」9月雲端開幕
    「2020世界劇院北京論壇」9月雲端開幕 2020年08月28日 12: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鬍子軒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西西里木偶戲:義大利民族藝術中獨一無二的一朵花
    他說如果你來到可可西裡看不到木偶戲,那就意味著導遊失職了。第二天晚上九點,我們跟著主人到了一個偏遠的劇院。當時木偶戲已經開始了,舞臺上的兩個木偶小丑正在演一出互動的鬧劇,劇院裡充滿了孩子們的笑聲,當我們坐下來的時候,我發現這家劇院相當簡陋,沒有幾個座位,最多能容納二三百人。
  • 京津冀三地劇迷報到,中國木偶劇院復工首日門票全售罄
    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復演首場選擇了大型卡通舞臺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生日的一天》,該劇是根據人氣IP形象創作演出的。這部劇是復演前觀眾呼聲最高的一部作品,復演首場50%上座率演出票全部售罄。中國木偶劇院院長趙永莊表示,久別重逢,劇院希望通過「大頭兒子」生日當天與「小頭爸爸」、「雲朵媽媽」和小夥伴「地瓜」、「棉花糖」等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有趣故事,讓大家重拾親子觀劇歡樂時光。
  • 民間絕活系列 布袋木偶戲
    在那個9分錢可買一斤麥子的時代,六七十元是一筆不小的錢財。    次年,吳培忠又到安徽蚌埠和亳州掙了六七十元;1963年,他跟隨師傅又來到安徽,生意不好時,他讓師傅給他刻了一些木偶,自己出去表演木偶戲,讓師傅在家裡畫「判子」,多一些掙錢的門路。
  • 一雙手撐起的草根藝術--木偶戲
    木偶戲因主演材料不同,中國的傳統影戲分手影戲、紙影戲和皮影戲三大類。潮州的鐵枝木偶戲又稱「紙影戲」,發源於宋朝,興盛於明清,改革於民國初年。戲班表演的劇目主要是吉祥戲,以討個好彩頭,如開臺必演的《五福連》,亦稱《八仙祝壽》。在潮汕民間,老人們把紙影戲當作真正的「老爺戲」,認為紙影戲過後才能做人戲,真人演出的潮劇要排在木偶戲之後。
  • 寧化:傳承客家提線木偶戲
    寧化提線木偶戲,俗稱傀儡戲,是客家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民俗藝術,有著上百年的歷史。近年來,寧化提線木偶戲逐漸走向衰落,藝人紛紛改行。為傳承保護好木偶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2016年9月,水茜中心學校將木偶戲引進校園,成立木偶戲社團,現有社員40多名。賴家麒被學校聘請為木偶戲社團指導老師,定期進校指導師生排練木偶戲。
  • 越南水上木偶劇院水上木偶戲
    表演特色 八百多年來,水上木偶戲是越南民間的一種別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形式。木偶在那些精練能幹的藝員手中猶如被授以活力,舉動靈活,演出感人。水上木偶表演的主題是從各民間傳說,各平常生活中反映出越南古代的文明:在農忙之後他們一齊表演,一齊欣賞反映他們自己生活的節目,如狐狸提鴨,打魚,舞龍;又如以四種靈獸(龍,麒麟,龜,鳳凰)經過一場熾烈的舞蹈,來表現人生的期望,健康,太平,長壽和幸福。生動的氣氛加上傳統的樂隊,古代的樂器,結合水面上的花炮,創造出一個非常熱鬧的氣氛,使得演出多姿多彩。
  • 傳承千年的木偶戲,演離合相遇悲喜為誰,木偶的分類與簡介
    據《漳州府志》記載,宋時龍溪地區就已經有木偶戲出現,清代中期布袋木偶戲興盛發展起來,民國初期後出現專職藝人和戲班。布袋木偶的種類又包括扁擔戲、被窩戲、要苟利子、布袋戲等,分布於北京、福建、閩南等地。提線木偶以流行閩南地區的泉州木偶戲最為有名,有絲戲、懸絲傀儡、加禮、嘉禮等名稱。「加禮」是指福建地區在婚嫁等隆重節日中,以表演提線木偶戲為大禮。3、託輥木偶又名杖頭木偶、杖頭傀儡、舉偶,「杖」指操縱木偶用的操縱木杖,「 頭」指木偶的偶首。
  • 中國木偶劇院童話劇大展演 每場特設低價票
    (2/2張)12年12月-13年1月上旬具體演出時間與劇目: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八喜大劇場):《少年孔子》:12月9日 10:30,12月15日 10:30 14:30,12月16日10:30 ,1月5日 10:30 14:30《喜羊羊與灰太狼》: 12月8、22日10:30 12月30日 13:301月6日 10:30《動物王國的危機》:12月23、30日10:30,12月31日10:30 13:30《韓國魔幻泡泡秀》:1月1日 10:30 14:30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小鈴鐺劇場):每周六日
  • 小木偶做出大文章 《垃圾大戰》亮相中國木偶藝術劇院
    《垃圾大戰》亮相中國木偶藝術劇院舞臺大洋網訊 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廣州市文藝精品進京展演系列活動之一,由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原創的大型環保題材木偶劇《垃圾大戰》亮相中國木偶藝術劇院舞臺,於7日和8日連續演出四場
  • 在上獨特的木偶戲不是在中國中,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水上木偶戲是越南最具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臺劇,世界上獨特的木偶戲,他的稀有之處在於他在泳池表面的表現。木偶表演者必須長時間地浸入水中,木偶以其強大的臂力和嫻熟的控繩技巧,將各種傳說和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他們的態度真是太棒了。水上木偶表演中的越南傳統伴奏樂隊。
  • 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戲
    贛縣白鷺木偶戲-神態與造型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繁多、技藝精湛,是中國藝苑中的一朵奇葩,三國時已行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根據歷史判斷,木偶戲正式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應該最遲在公元550—577年的北齊時代,那時己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縱、木偶裝扮具體人物、當眾表演簡單故事的木偶戲。木偶戲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製玩偶進行表湞的戲劇形式。木偶產生的年代並無準確記載,根據出土文獻記載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奴隸陶俑(商代〉,春秋、戰國有木俑(其中包括部分「樂俑」)。
  • 中國聯通聯手中國木偶藝術劇院 共建5G智慧場館
    9月28日,中國聯通與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在中國聯通集團大廈籤署了《5G智慧場館共建合作協議》,雙方宣布將共同投入資源,發揮各自優勢,採用最新5G技術及網絡,合作共建5G智慧場館,共同弘揚中國傳統木偶藝術,共同講好中國故事,打造5G智慧場館常態化商業運營的標杆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