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古代本使用中國漢字,卻被他提議廢除,還從此改變了韓國社會

2020-12-19 阿呆看世界

編按:相信大家去過韓國或看過韓劇的都不難知道古代韓國是書寫漢字,但到底韓文是如何發展出來的?下文作者就為大家介紹韓國的發展故事。

今天的韓國人主要以諺文為書寫工具,在發明諺文之前,韓國人原本都使用漢字,尤其是貴族和文人君子這類精英均能掌握漢字這種書寫系統。

由於漢字筆畫多,而且字款龐大而複雜,對於大多數從事勞力生產的老百姓來說,漢字難以掌握,亦沒有足夠時間去學習,因此古代的韓國人有很多文盲,一般百姓難有上升空間,更不用提平等這類議題。

直至後來韓國出現一位被他們國民稱為「最偉大君王之一」的世宗大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他召集一批學者,下令創造簡單又具系統性的諺文字母——諺文有10個元音和14個輔音,能全面的記錄朝鮮語的語音,一般百姓均能輕易地掌握諺文。

當時有句話說:「聰明的人一個早上就可以學成,愚昧的人在十天內也可以會。」對於今天努力學習韓文的莘莘學子們,這句話自有誇大之虞。諺文的發明一來方便印刷,亦易於儲存於計算機中,因而諺文的出現對於減少社會文盲、促進出版事業發達的貢獻甚大。

諺文由發明直至全面推行並非順風順水。

在1443年,眾多使用漢字的朝鮮文人和兩班貴族都猛烈批評這項文字改革,因為他們認為拋棄漢字就等於失去中國文明,而成為夷狄之邦。

例如當時的學者崔萬裡便說過:「自古九州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類,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歷代中國皆以我國有箕子遺風,文物禮樂,比擬中華。今別作韓文,舍中國而自同於夷狄,是所謂棄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豈非文明之累哉?」。

他們當然反對,因為若韓國全面推行諺文,廣大百姓有了學識,當然足以動搖這班知識分子、達官貴人的地位。

在朝鮮文人和貴族的抵制下,韓文直到20世紀才被廣泛使用。在李承晚時期一直到樸正熙上臺為止,韓國人都是以諺文和漢字混合書寫為主,直到1970年後才慢慢轉以純諺文書寫的方式為主。韓文的發明大量地減少文盲和促進知識的傳遞,進而推動韓國政治、經濟及文化的發展,世宗大王也得到後世的愛戴。

韓國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十分重視民眾識字能力和基本知識的國家,在1945年,該國只有5%的人口接受過中學及高等教育,直到1990年代已超過了90%。歷屆政府開始視教育為國家發展的必備條件,並依照教育平等政策,大幅增加全國學校數量,所以才有今天聞名世界的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和延世大學。

相關焦點

  • 韓國廢除漢字,還嘲諷日本保留漢字,結果被網友懟
    中國人並不是使用漢字唯一的國家,但是漢字起源於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古代中國的文化產業十分發達,我們就是周圍國家爭先學習的榜樣,由於之前漢字的廣泛傳播,在亞洲形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其中主要就是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為主,漢字也是他們國家在漢字廢止活動之前的一種主要使用的語言。
  • 為什麼越南朝鮮韓國廢除了漢字,但是中國和日本沒有廢除漢字?
    漢字是漢民族祖先的偉大發明,後來流傳到多個民族和國家,構成了龐大的漢字圈。自古以來,有幾十個民族曾經使用過漢字,漢字圈的範圍包括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越南和新加坡等國家。但是到了近代,越南和朝鮮相繼廢除了漢字,但是中國和日本卻依然使用漢字。這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歷史秘密?
  •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現在世界上的通用語言是英語,這是因為當年大英帝國在世界上神一般的影響力而得來的。中國雖然沒有世界上那麼廣泛的控制力,但一度在東亞文化圈內也是個強大的文化上流區域,很多國家的文化,制度,禮法,甚至文字都受中國影響,甚至照搬中國。就拿中國周邊的鄰居來說,第一個,日本那不用說了,現在日本語中還參雜了大量的漢字,在幕府時代的日本,上流社會的人都競相學習中國的文化著作,三島由紀夫的小說中就提到大正時期天皇的愛臣以精通宋學為榮。
  • 不是徹底廢除漢字了嗎,為何越南、朝鮮、韓國仍舊使用中文名字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後來流傳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使用,這就構成了龐大的漢文字圈。從古至今,有幾十個民族使用過漢字,比如中國、韓國、朝鮮、日本、新加坡、越南等等。但是到了近代社會,因為各種經濟、政治、環境等原因朝鮮、韓國相繼廢除漢字,日本一直沿用至今。
  • 韓國廢除漢字72年,為何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其實他們也很無奈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72年,為何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其實他們也很無奈你還記得幾年前,韓國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節"作為世界遺產地而搶佔了中國的先機嗎?"我們的認為"端午節"最早起源於中國文化,不應被韓國所採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韓兩國在歷史上確實有一定的淵源。很久以前,韓國也用漢字寫字,但到目前為止,漢字基本上被韓國人廢除了。韓國現在使用自己的文字!那麼,韓國身份證為什麼要用中文寫呢?
  • 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大家還記得在前幾年,韓國搶先中國一步,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祭」為世界上遺產的事情嗎?在我國引起了不同凡響,我國人認為「端午祭」最先起源於中華文化,不應該由韓國來申請!
  • 韓國為何廢除漢字?現在的韓國人又是怎麼看待漢字的?
    自然,朝鮮半島一直都深受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一直到在幾十年前,韓國所使用的主流文字還是是漢字。然而,在二戰結束後,民族主義開始在朝鮮半島上興起,韓國人為了獲得更高的認同感,樹立自己高大偉岸的大國形象,很多人開始提倡廢除漢字,徹底的擺脫中國文化對於他們的影響,這種呼聲在韓國也越發高漲。
  • 韓國廢除漢字幾十年了,現在的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
    樸槿惠的父親樸正熙算是有作為的總統,在他執政的18年裡,韓國經濟高速發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蹟」。 比如說:日本、越南、韓國都受漢字漢文影響很大。 但是,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落伍了。周邊小國便開始了去漢化運動。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文字改革,比如說如今的越南基本不再使用漢字了,不少人根本不認識漢字。
  • 韓國專家提議恢復漢字,遭大部分民眾反對,日本網友的話亮了
    我國憑藉著強勁的經濟實力和文化渲染能力,將中國文化傳到亞洲各國,很多外國遊客也喜歡來中國學習漢字,甚至有些外國人說的中文都比中國人標準。現如今國際交流日益密切,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我國的貿易夥伴大多都會認識一些漢字。
  • 傳承自身文化,花500年廢除漢字,韓國都改變了哪些風俗習慣?
    習俗就是對一切都司這見慣----奧索尼烏斯字對於一個國家是否擁有自身的文化傳承至關重要,韓國花費500年廢除漢字只為了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字,為了堅持自身的文化,春聯都改成和國旗一樣的顏色,白色。大韓民國在古代的時候傳說是中國的一支跨海而立,形成了今天的韓國,而在最早韓國也是用中文的,大韓民國花了500年的時間,廢除了原來使用的漢字,創立了自己的韓文,這就是民族文化。不管在多少年前我們是否同根同源,但今天我們有自己的國家,有自己的民族。當然也有自己的文化。所以我們就要用我們自己的文化來形成我們所使用的文字。
  • 日本人提議廢除漢字,日本網友直言:別跟韓國一樣做蠢事
    閱讀本文之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以後您每天就可以免費看到最新文章了,每天更新,每天精彩,還可以進入主頁瀏覽更多類似文章,喜歡就請關注吧!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其實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一直都在模仿我國的文化,無論是漢字還是建築,茶道,衣著,習俗等等方面,都是在模仿我們之後又進行了一些自己的改變,於是就形成了現在的日本,所以在現在的日本文字當中,還是不少的漢字!有些日本人就表示疑惑,為什麼不廢除所有的漢字,全部升級成日文呢?
  • 半個世紀前韓國廢除漢字,過年春聯怎麼寫?看起來像「法院封條」
    就拿韓國來說,韓國在此之前是屬於漢文化圈裡面的,當地的人們曾使用漢語。這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著很大的關係。韓國的很多習俗也受到了我國古代社會的影響。 半個世紀前韓國將作為主要語言的漢字給廢除了 不過,在半世紀前,韓國決定廢除漢字。為此還下發了法律條文。韓國強制要求用諺文來書寫。
  • 相比日本,為什麼越南和韓國都廢除漢字?
    中國上下五千年,漢語文字更是文化中的精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基本都是用漢字,可是在近代,為什麼越南和韓國能廢除漢字,日本卻沒廢除漢字?從廢除漢字,到宣稱漢字其實是韓國發明的,再到運動會作弊,無不是其強烈民族自尊心在作祟。
  • 用不用漢字韓國又吵翻了,學朝鮮完全摒棄還是學日本,韓國很糾結
    在日本人看來,他們比韓國人要聰明,廢除一種文字,就等於摒棄了文字所承載的文化,丟掉了文字後面的瑰寶。漢字雖源於中國,但日本在漢字字體開發方面甚至領先於中國,字庫數量數倍於中國。不止如此,近代以來,日本漢語詞彙反過來影響中國,今天我們使用的社會、教授、處女、計劃、共和、作者、總理等詞彙,都是日本舶來品。
  • 韓國廢除漢字後,過年的時候,用什麼寫對聯?
    春節時,一定要貼春聯,中國是這樣,韓國也是這樣。但是,韓國已廢除了漢字,他們怎麼寫對聯呢?其實,雖然韓國廢除了漢字,但是依然用漢字書寫!韓國已經廢除了漢字,寫春聯是不是用韓語書寫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們依然用漢語書寫。其實,韓國使用漢語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韓國是一個只有本民族語言卻無民族文字的國家。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韓國,後來又採用漢字的音和意來記錄朝鮮語,即「吏讀文」。
  • 韓國廢除漢字,民眾連史書都看不懂,遭日網友無情嘲諷
    實際上是因為自從韓國全面廢除漢字後,韓國文化開始出現嚴重的斷層和困擾,新一代的年輕人根本看不懂本國的古典文獻書籍,因為都是漢字記載。用日本網友的話說,那就是歷史古籍正成為韓國民眾心中的天書。那麼韓國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棄用漢字的呢?嚴格來說是從二戰後的1946年朝鮮全面禁止使用漢字開始!
  • 漢城改為首爾,韓國為何只要求中國改變稱謂?
    但說來也奇怪,韓國把漢城改為首爾,卻只要求一個國家改變這一稱謂,那就是我們中國。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韓國為何只要求中國,不要求其他國家更改呢?這個原因比較複雜,還要從漢城的歷史,以及韓國的歷史,古代韓國與中國的關係說起。漢城這個名字,我國也已經叫了六百年,從公元1394年開始,我們就已經稱這座城市為漢城。
  •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保留漢字,最後被日本網友懟的臉都丟完了
    韓國廢除漢字後,嘲笑日本保留漢字,最後被日本網友懟的臉都丟完了 我國是一個旅遊大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以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吸引了很多遊客來中國旅遊。大多數外國遊客來到中國旅遊後,都被中國的文化給深深吸引。
  • 韓國議員提議要教孩子漢字,這是後悔了,要恢復漢字教育?
    眾所周知,蒙古自成立以來就一直生活在蘇聯的羽翼之下,所以今天的蒙古文字幾乎都是俄語和西裡爾語,但今天,蒙古要改變西裡爾語了。改回原來的維吾爾語字母表,這或多或少印證了由於國力下降,俄語的使用不如以前。其實除了這兩個國家,還有兩個國家的經歷很有意思,那就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和韓國。在過去的幾千年裡,日本和韓國一直非常崇拜中原文化。其實我們也願意把日韓當成跟隨者。
  • 韓國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無奈啟用!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韓國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文字,所謂韓文,其實只是漢字的一種拼音,或者說是一種基於漢字的地方話。韓國漢字二戰之後的幾十年中,韓國在經濟上取得了一些成就,急於樹立文化上的自信,尤其要是擺脫來自中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