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是山東省濰坊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原壽光縣,1993年6月1日撤縣設市。壽光市位於山東半島中北部,渤海萊州灣的西南岸,處於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開發區的疊加位置和關鍵節點,是中國最主要的蔬菜和原鹽產地之一。
壽光是山東省所轄縣級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6位(2009年),屬於濰坊市。著名的蔬菜之鄉,
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在此舉行。壽光市位於山東半島中北部,渤海萊州灣西南岸。跨東經118°32′~119°10′,北緯36°41′~37°19′。東鄰濰坊市寒亭區,西界廣饒縣,南接青州市和昌樂縣,北瀕渤海。縱長60公裡,橫寬48公裡,海岸線長56公裡,耕地141萬畝,總面積2180平方公裡,佔全省總面積的1.43%,常住人口113.94萬(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城區位於境西南部,處北緯36°52′,東經118°44′。有公路、鐵路(暫時沒有客運)。
壽光通全國各地,交通便利。直線距離:至北京市400公裡,至濟南市165公裡,至濰坊市37.5公裡,至青州市區31公裡,至廣饒縣城35.5公裡,至昌樂縣城20.5公裡。正東達寒亭區界24.4公裡,正西達青州市界9.2公裡,正南達昌樂和青州市交界處16.8公裡,正北達廣饒縣界42.48公裡,東北達寒亭區界40公裡,西北達廣饒縣界20.8公裡,西南達青州市界12.4公裡,東南達昌樂縣界16公裡。農業概況全市人口113.94萬,耕地141萬畝,蔬菜播種面積80萬畝,蔬菜年產量40億公斤,產值40億元。壽光市也是全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18個重大典型之一,首創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全國聞名,其蔬菜種植水平始終居於全國前沿水平,市場營銷範圍輻射全國。目前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80萬畝,其中有機蔬菜65萬畝,有322種農產品獲得國家優質農產品認證,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貢獻率達70%。
境內除第四系地層廣布外,主要為新生界下第三系地層,次為分布在壽光凸起區的古生界寒武系地層,縣境東南部有新生界上第三系地層分布。其主要巖性:第四系(Q)頂部為黃土層,黃褐色及灰白色含礫亞粘土層;下部為砂礫層。厚層50~300米不等。上第三系(N)為紫灰、黑綠色玄武巖,棕褐色粘土巖及粘土質、砂巖,底部為紅色礫巖,厚度大於200米。下第三系(E)上部為灰綠色細沙巖,下部為磚紅色粘土巖、砂巖,底部為紅色礫巖,厚度大於200米。寒武系(∈)為灰色石灰巖,夾黃綠色泥質條帶灰巖、竹葉狀灰巖。厚度未詳。 第十二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
在大地構造位置上,壽光市處魯西隆起區的東北部,濟陽坳陷東端,沂沐斷裂帶的北段西側。具體說來,處在濟陽坳陷盆地之中。境內發育有壽光突起。
中生代以前,縣境與魯西隆起區為一體,構造運動與魯西隆起是同步的。從中生代燕山運動起,便與魯西隆起區分化脫節,向斷塊運動發展。濟陽坳陷及濰西凹陷,均是燕山運動的產物,表現在構造形態上以斷裂構造為主,並伴有巖漿活動。境內斷裂構造主要有東西向、北東向和北西向三組,形成網格狀。將濰西凹陷分成許多小斷塊。最大斷裂帶為北北東向展布的彌河隱伏斷裂,斷裂兩側的褶皺構造,大致呈東西方向。西側有西宅科突起,牛頭鎮凹陷;東側有西岔河突起,上口東南凹陷和南韓突起、西稻田凹陷。濰西凹陷呈東西向展布,隨著構造變動,區內廣泛地接受了中新生代地層沉積,其厚度大於7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