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中國各地豆腐做法數十種,總有你喜歡的,你家鄉的有上榜嗎?
北方凍豆腐:這在北方那可是火鍋必涮菜!由於過去冰箱還未普及,這種滿身是小孔的豆腐就是老天爺賜給北方人的美食。在天寒地凍的室外,一夜就成了,不但涮火鍋,還可以做一碗凍豆腐白菜湯,冬天裡趁熱吃,最是合適!
漢中菜豆腐:這是陝西漢中的著名小吃,用酸漿水點的豆腐白嫩細化,在濾過豆腐的酸水中加入大米、各種蔬菜和豆腐燴成一鍋,就這麻辣的小菜吃,很符合陝西人的口味。
四川麻婆豆腐:這道創立於清朝同治年間的民間佳餚,現在可以算得上是國菜了,連很多國外人也非常熟悉。雪白細嫩的豆腐上,點綴著牛肉末和油綠的青蒜苗,一盤透亮的紅油,口味麻辣,豆腐細嫩入味,非常下飯,可謂是老少皆宜。
四川遂寧的白菜豆腐乳:白菜葉包裹了豆腐塊密封半個月,菜葉和豆腐的香氣融為一體,加上調味料的催化,讓這道白菜豆腐乳從裡到外都透著厚實的濃香。
徽州毛豆腐:毛豆腐又叫黴豆腐,在《舌尖上的中國》出現過,於是一夜之間紅遍全國。不過知名度雖然大大提升了,但很多還是不敢嘗試,原因很簡單,這種豆腐表面有一層白色的絨毛,總會讓人聯想到食材放久長毛了。不過對於當地人來說,豆腐的美味正是由這種發酵出來的絨毛帶來的。
江南蟹粉豆腐:提起這道菜,小編我就口水直流。樸實的豆腐,加了濃醇香滑的蟹粉,立刻增添了幾分貴族氣質。正宗的蟹粉豆腐要用昂貴的禿黃油烹製,一隻大閘蟹拆不出多少來,所以這道菜還是蠻奢侈的。
客家釀豆腐:客家釀豆腐在廣東、福建、湖南等等客家人聚集的區域極平常,豆腐裡挖個小洞,塞入肉末等食材,四面煎黃後,再加水和調味燜熟,既有豆腐的清香,又有肉的葷香。
貴州米豆腐:雲貴人都喜歡豆腐,滿大街的小吃裡總少不了各種豆腐,貴陽人吃米豆腐,其實吃的就是佐料,通常在米豆腐上會放蔥姜蒜、豆芽、花生、炸黃豆泡酸蘿蔔、黑大頭菜,還要淋上紅油、,麻油、醬油、醋等等調味料。口感豐富,吃起來非常開胃,夏天賣得尤其好。
對於今天的分享,大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如果大家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讚、關注、收藏、轉發,也可以在下面留言評論,謝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