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批次樣品均未檢出敵敵畏 海參養殖戶盼儘快全面查清

2021-01-12 瀟湘晨報

半島記者 景毅

近日,央視「3·15晚會」曝光海參養殖業戶在養殖前清理池塘時違規使用敵敵畏的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相關部門迅速介入調查,並於7月19日下午給出首批調查結果:在農業農村部工作組指導下,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和當地有關部門對事發基地水體、底泥、海參進行了取樣檢測,抽檢的66批次樣品均未檢出敵敵畏成分。

一場針對海參養殖的地毯式排查正在進行,與此同時,關於海參養殖的討論也在激烈進行中。在半島記者的實地調查走訪中,所有受訪海參養殖戶都期盼著儘快完成全面調查,給該事件一個科學、公正的調查結果。

「誰敢在養殖過程中用敵敵畏啊?」

19日下午,半島記者冒雨來到即墨區田橫鎮多處海參養殖池塘進行探訪。在南丁戈莊的一處養殖池,有著十多年海參養殖經驗的孫女士說,央視曝光,加上個別自媒體的錯誤解讀,把即墨的海參養殖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實際上,我們在海參養殖的過程中,肯定是不能使用敵敵畏的。」

海參養殖對水質要求較高。

如孫女士所言,央視「3·15」晚會上報導的是,養殖戶在養殖前清理池塘時違規使用敵敵畏,而不是在養殖過程中。

「現在的養殖,很多都是『套殖』,就是說,在養殖海參的養殖池裡,再養上蝦,或者養上螃蟹。」田橫鎮西北裡村養殖戶邵先生說,養海參一茬一般是3到5年,碰上天氣熱的天氣,海參也經常被熱死,為了保證收入,很多養殖戶,會在養殖池內再養上蝦,「蝦每年就能收一茬,這樣的話,起碼能有更好的收入。」

「試想,如果在養殖池內同時養殖蝦、螃蟹的話,我們會在養殖過程中投放敵敵畏嗎?」邵先生說,養殖過程中,他們非但不敢使用這類劇毒農藥,對水質更是十分上心。如果海水水質比較差,他們都不敢多往養殖池裡換水,「比如說以前有滸苔時,我們就換水比較少,畢竟,比較差的海水品質也會影響海參、蝦,或者螃蟹的生長。」

採訪中,邵先生還拿過來一包給蝦投放的飼料,「你看,這是我們給蝦投放的飼料,這是蛤蜊苗,活的,就算是飼料,我們也不會隨意投放。畢竟只有養殖好了,我們的收入才能更高。」

邵先生介紹,海參多和蝦蟹套養,對水質要求較高。

那麼,為什麼在央視的曝光視頻中,存在敵敵畏的使用情況呢?

探訪中一位養殖戶解釋說,每一茬海參養殖過後,為了清理多年養殖過程中積留在池塘裡不利於海參生長的生物,養殖戶會進行池塘清理,在清理過程中,不排除有養殖戶違規使用的敵敵畏,「不過,在敵敵畏使用過後,不但要進行大約20天的暴曬,還要進行池塘清洗,這個過程,基本完成了敵敵畏的揮發和降解,所以在投放海參苗時,池塘內基本就沒有敵敵畏了。」

違規使用的養殖池多為「灘涂池」

另外,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了解到,並不是所有的養殖池都會「清池」,違規使用敵敵畏「清池」的養殖池塘,多數屬於「灘涂池」,而巖礁池則相對較少。

「海參的養殖池塘有多種類型,有『巖礁池』『灘涂池』等。」孫女士解釋說,所謂巖礁池,就是依託海邊的巖石、礁石修建的池塘,這種養殖池塘就在海邊,海水可以隨時更換,養殖用的海水,基本是活水,所以基本不用清理池塘,即便是清理池塘也相對比較簡單,用不到敵敵畏。

「巖礁池」一邊是養殖池另一邊就是大海。

而「灘涂池」說的是在灘涂上建的養殖池塘,可能距離海邊幾公裡,需要靠壕溝引來海水,再用抽水設備抽進池塘,這種池塘一般15天左右藉助大海潮汐換一次水。因為「灘涂池」的海水流動性比較差,水溫往往也要高於巖礁池,一般養殖一茬海參之後,需要進行池塘清理,通過清理可以殺滅池塘內對海參養殖不利的有害生物。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田橫鎮沿海的池塘多數都是巖礁池,部分距離海邊較遠的養殖池塘為灘涂池。

「不得不說,央視曝光後,不少自媒體進行了錯誤的解讀,這樣的輿論影響,對我們的海參養殖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海參養殖戶蘭先生說,海參養殖投入非常大,他們的付出也非常多,「現在因為少數人在『清池』時使用了敵敵畏,對即墨所有的海參養殖戶,基本都造成了影響,我們也感到非常遺憾,也非常擔心,這麼大的投入進去了,希望可以收回成本。」

海參養殖是一個很耗工夫的活。

專家:

條例制度亟待「無縫銜接」

中國植保學會農藥殘留與環境安全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農業科學院菸草研究所研究員李義強在接受半島記者採訪時表示,不按規定使用農藥肯定是不對的,但也不必「談藥色變」。

李義強表示,敵敵畏是民眾比較耳熟能詳的一種高毒農藥,其毒性強,但降解快,其在土壤環境裡的半衰期只有一到兩天,在鹼性環境下更容易降解,而海水本身就呈鹼性,所以其在海水環境裡不會長時間存留。

李義強表示,對於使用農藥後可能造成的影響,一定要結合具體的濃度和使用環境考慮。藥物無論是在農業還是水產養殖業都是普遍使用的,只要按照規範要求,在收成前一段時間停藥,給藥物降解代謝以時間,就可大大減少藥物殘留。為了保障餐桌安全,我國也會對蔬菜、食用菌、水果、水產品等,進行嚴格的農藥殘留監測。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水產病害領域首席科學家王印庚此前曾跟隨調查組前往即墨調查。他告訴半島記者,在他之前接觸過的海參養殖裡,在養殖過程中都沒有使用敵敵畏的,被曝光的情況不排除是個別養殖戶在投放參苗前用敵敵畏進行「清池」或者叫「清塘」。

王印庚表示,「清塘」可以說是海參養殖過程中一個必要的環節,最普遍的清塘方式是把塘底淤泥翻一遍,再通過長時間暴曬的方式將池塘淤泥裡的有害生物殺死。也有採用添加氧化劑的方式提高殺滅效率,不過用的最多的氧化劑是生石灰。「用生石灰這種方式是最普遍最科學,也是對環境最友好的清塘方式。」

鎮上水產用品店裡擺放著海參養殖技術小冊子。

至於為什麼會有個別養殖戶採用敵敵畏「清塘」,王印庚分析可能是基於成本考量。他解釋說,一畝養殖池大概需要200公斤生石灰,一個大池子可能要用到上千公斤,除了生石灰本身的成本之外,還需要貨車運送和人工搬撒。

對於使用敵敵畏本身,王印庚表示其中也暴露了現行條例、制度、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王印庚解釋道,在水產養殖領域,禁用藥名錄裡沒有敵敵畏,對於一線養殖戶來說,不在禁用名單裡就意味著可以用。而在農業領域,農藥使用條例上明確要求農藥不準擴大使用範圍,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敵敵畏使用到水產上就屬於違規。

兩個不同部門制定的制度存在銜接上的漏洞,這對文化水平不高的養殖戶來說很容易造成認知困擾。

另一方面,就敵敵畏本身來說,它的「近親」敵百蟲在水產中可以使用,但敵百蟲遇到海水後就會反應變成敵敵畏,所以這裡面也存在一個矛盾。

王印庚說,此次事件對整個海參養殖產業的影響不言而喻,希望相關調查結果能儘快公布,給受到「牽連」的合法合規的養殖戶正名。同時也希望通過這一事件,倒逼水產養殖領域及農藥管理領域的條例進一步細化完善,把制度的漏洞補上,給一線的養殖戶們一個明明白白的指引。

【來源:半島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追蹤」山東即墨66批次海參樣品均未檢出敵敵畏,界定農藥使用範圍...
    7月19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消息,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和當地有關部門對事發基地水體、底泥、海參進行了取樣檢測,抽檢的66批次樣品均未檢出敵敵畏成分。青島恒生源海參養殖基地一養殖池。攝影:牛其昌央視「3.15」晚會披露,記者在山東即墨地區調查發現,海參養殖中使用敵敵畏的現象非常普遍,在一個養殖池塘旁邊的草叢裡堆放著一堆敵敵畏的空瓶。而恒生源是當地養殖規模較大的基地,基地內的養殖戶也承認經常要用到敵敵畏,「敵敵畏,一個池子我使三箱、四箱,魚蝦都死了。」
  • 66批次未檢出敵敵畏!海參對水質要求高,官方:不使用違規農藥
    孫先生說,他們當地大多數養殖戶為了提高養殖水體單體收益,養殖池除了投放海參外,還有蝦、螃蟹等多種海產品混養。「如果養殖過程使用敵敵畏,那麼蝦蟹還能存活嗎?」孫先生說,近年來,海參養殖行業並不景氣,養殖戶通過多種海產品混養的模式,以此來提高水體養殖收益。海參和其他海產品一起混養,會不會成為其他養殖海產品的美餐?
  • 「敵敵畏海參」問題,即墨區5名領導幹部被立案調查
    另外,山東現已排查海參養殖業戶1257家,暫未發現在養殖過程中違法違規使用投入品問題。當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依法對違法銷售土黴素原料藥、養殖前清理池塘過程中違規使用敵敵畏的三名涉案當事人做出行政處罰決定。即墨區紀委對區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田橫鎮分管負責人等5名領導幹部立案調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成立「315」晚會曝光問題全面開展海參養殖排查整治工作組,分赴各市指導開展現場排查。
  • 315青島海參養殖真相!對於被曝光的敵敵畏,業內人士有話說……
    幾天前,CCTV 3.15晚會將海參推到了風口浪尖。養殖戶坦率地承認,他們經常在池塘中添加敵敵畏以去除其他生物。晚會播出後,有關海參養殖的討論也在進行中,養殖戶期待事件科學公正的調查結果。1、7月19日下午,來自半島的記者於7月19日下午趕赴即墨天橫鎮,地點是南丁戈莊一個海參養殖池。
  • 即墨海參養殖現敵敵畏 養殖戶:少數人用農藥清塘
    央視3·15晚會把即墨海參推向風口浪尖。報導中養殖戶坦言,為了清除其他生物,經常往池塘裡加敵敵畏。晚會播出後,關於海參養殖的討論也在激烈進行中,養殖戶都期盼著能給該事件一個科學、公正的調查結果。田橫鎮西北裡村養殖戶邵先生說,養海參一茬一般是3到5年,碰上熱的天氣,海參經常被熱死。很多養殖戶會同時養上蝦,這樣能保證更好的收入。試想,如果在養殖池內同時養殖蝦、螃蟹的話,我們會在養殖過程中投放敵敵畏嗎?邵先生說,養殖過程中,他們非但不敢使用這類農藥,反而對水質十分上心。2那麼,問題來了。
  • 調查|即墨海參養殖現場,養殖戶說「少數人用農藥清塘」
    3·15晚會把即墨海參推向風口浪尖。報導中養殖戶坦言,為了清除其他生物,經常往池塘裡加敵敵畏。一位養殖戶解釋,每一茬海參養殖過後,養殖戶會想辦法清理積留在池塘裡不利於海參生長的生物。在清理過程中,不排除有人使用敵敵畏。
  • 媒體調查的不專業,差點毀了整個海參產業!
    7月19日下午,農業農村部官方發布消息,在農業農村部工作組指導下,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和當地有關部門對事發基地水體、底泥、海參進行了取樣檢測,抽檢的66批次樣品均未檢出敵敵畏成分。
  • 海參養殖戶使用敵敵畏,當事人被控制,這種海參人吃了會怎麼樣
    山東即墨作為我國主要海參養殖區域,存在養海參時整箱放敵敵畏、濫用土黴素等抗生素、為縮短養殖時間「北參南養」的現象,在海參養成後,還有使用麥芽糊精人工增重的行為。3·15曝光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海參行業的內幕:在製作海參的過程中違規使用麥芽糊精;養殖過程中使用敵敵畏和土黴素;用便宜的南方海參冒充北方海參。
  • 山東排查整治海參養殖 即墨區紀委立案調查5名幹部
    農業農村部官方網站消息,7月16日,央視「315晚會」曝光山東即墨海參養殖業戶在養殖前清理池塘時違規使用敵敵畏和個別農資店無證經營獸藥等問題。農業農村部、山東省委省政府隨即做出部署安排,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連夜行動,會同當地有關部門第一時間對違規使用農藥清理養殖池塘、無證經營獸藥等行為進行現場勘查,調查取證,並印發了《關於針對「315」晚會曝光問題全面開展海參養殖排查整治的緊急通知》,部署開展整治行動。  即刻,農業農村部派出工作組,赴山東指導後續查處工作。
  • 山東部分海參養殖戶池塘投放敵敵畏 農業農村部派工作組嚴查
    同時,對全省海參養殖、農獸藥銷售等環節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全面排查整頓。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農業農村部將在近期組織山東、遼寧等海參主產省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對海參養殖違法違規用藥等行為進行拉網式全覆蓋清查,加大打擊力度,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切實保障海參等水產品質量安全。
  • 6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汙染
    本報訊(記者王嘉)7月27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涉及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蜂產品、水果製品、保健食品5大類食品8批次樣品,其中6批次樣品因檢出微生物汙染被判定為不合格。  此次抽檢的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等23大類食品512批次樣品,未檢出不合格項目。
  • 日照這家海參店的檢測結果出來了!老闆,真「拗」!
    今年的「3·15」晚會把海參推上了風口浪尖。晚會播出後,山東迅速成立了調查組對海參養殖企業進行檢查,抽檢的66批次樣品均未檢出敵敵畏成分。管理部門對行業進行規範,是日照從事海參產品加工銷售行業的王翼希望看到的,不過他內心也很複雜,擔心這次曝光會波及到整個海參行業。
  • 養殖戶:海參抗藥性最厲害,敵敵畏都毒不死,螃蟹魚蝦都死了
    海參,對於不靠海邊的內地普通人家來說,屬於高檔貨,我們吃不起。即使條件好一點的家庭,也吃不慣那種口味,所以老警所在的小縣城裡,售賣海產品的門店也很少賣它。敵敵畏,在老警的兒時記憶裡屬於農藥,其毒性很強。夏天的夜晚,我母親經常用它來消滅蚊子,我們村有對夫妻鬧離婚,妻子因不堪重負喝了敵敵畏,不治身亡。
  • 壹點調查:養參用敵敵畏?你是不知海參多嬌貴!養參的幾個關鍵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阿鳳 宋祖鋒 稿件統籌 張琪海猛子在近海海域採海參。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震 攝(資料片)日前,有媒體報導了即墨個別海參養殖戶在清理養殖池時違規使用敵敵畏的問題,海參養殖業被推上風口浪尖。對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兵分三路赴海參主要養殖地青煙威進行了採訪調查。
  • 浪尖上的海參,山東官媒硬剛央視315,你支持誰?
    一是往養殖池子裡投放敵敵畏; 二是為了給海參抗菌,用土黴素原粉; 三是將海參拉到南方養大再拉回北方賣; 四是用麥芽糊精浸泡加重。
  • 海南這19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 超八成為食用農產品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7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抽檢了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2大類食品共1088批次樣品,有19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   超八成不合格樣品為食用農產品   不合格樣品中,有16批次為食用農產品,佔所有不合格樣品的八成多。
  • 315晚會|養海參整箱放敵敵畏 南方海參冒充北方海參
    據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官方微博消息,7月16日晚,315晚會曝光山東即墨「養海參整箱放敵敵畏,南方海參冒充北方海參」現象。山東即墨是我國主要海參養殖區域之一。2019年10月,正是海參苗培育期,記者來到栲栳灣養殖基地,發現一個池塘邊堆放著近百個玻璃瓶,上面寫著:敵敵畏。養殖戶坦言,為了清除不利海參生長的其他生物,他剛剛往池塘裡加入了不少敵敵畏。恒生源,是當地規模較大的海參養殖基地之一,基地內的養殖戶也承認經常要用到敵敵畏:「敵敵畏,一個池子我使三箱、四箱,魚蝦都死了。」記者在山東即墨調查發現,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 監管部門抽檢7類食品619批次樣品 5批次不合格
    中新網8月7日電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近期,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飲料、蜂產品、糕點、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糧食加工品和食用農產品等7類食品619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614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
  • 海參企業:不存在毒死魚蝦毒不死海參的情況
    山東金魯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寶葉告訴記者,海參對水質的要求最為苛刻,稍微汙染就可能化掉,更不可能存在「敵敵畏能藥死魚蝦卻藥不死海參」的情況。「做海參幾十年了,還沒聽說海參養殖中會用敵敵畏的。李寶葉介紹,金魯源海參就是來自於底播養殖。「不需要任何圍欄和網箱等,直接將苗種播在海洋底部,海參的觸角扒石能力特別強,一年走動也不會超多3米,不放任何餌料、飼料,就靠吃大海裡的微生物生長。相對於圈養兩三年的生長期,底播養殖需要4到5年。」
  • 佬麻雀1批次春茂雞多西環素超標,或是養殖戶違規使用獸藥所致
    近期,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市內生產經營的13大類共1699批次食品進行監督抽檢。結果顯示抽檢合格樣品1670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29批次,涉及知名餐飲品牌佬麻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