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究竟是怎麼回事?要怎樣建設?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一張圖讀懂!
「一帶一路」究竟是怎麼回事?要怎樣建設?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一張圖讀懂!
「一帶一路」框架思路一圖看懂
3月28日,備受國內外關注的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頂層設計規劃終於亮相。經國務院授權,當天,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正式公布「一路一帶」終極版圖。在此次出臺的設計規劃中,江西南昌與成都、武漢、長沙、鄭州、合肥等城市一起,被列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
在終極版圖中,圈定重點涉及的18個省,包括新疆、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等西北的6省,黑龍江、吉林、遼寧等東北3省,廣西、雲南、西藏等西南 3省,上海、福建、廣東、浙江、海南等5省,內陸地區則是重慶。此外,規劃還提及要發揮港澳臺地區在「一帶一路」的作用。還明確了各省在「一帶一路」中的定位及對外合作重點方向。
其中,新疆被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福建則被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規劃重點提及多個節點城市,西安、蘭州、西寧、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
而沿海的節點城市更是重點。規劃強調,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強化上海、廣州等國際樞紐機場功能。
內陸節點城市建設方面則強調,支持鄭州、西安等內陸城市建設航空港、國際陸港,加強內陸口岸與沿海、沿邊口岸通關合作,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
規劃提出,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將充分發揮國內各地區比較優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強東中西互動合作,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針對內陸地區,規劃提出,將利用內陸縱深廣闊、人力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好優勢,依託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長城市群等重點區域,推動區域互動合作和產業集聚發展,打造重慶西部開發開放重要支撐和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等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同時,加快推動長江中上遊地區和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的合作。建立中歐通道鐵路運輸、口岸通關協調機制,打造「中歐班列」品牌,建設溝通境內外、連接東中西的運輸通道。支持鄭州、西安等內陸城市建設航空港、國際陸港,加強內陸口岸與沿海、沿邊口岸通關合作,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優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布局,創新加工貿易模式,深化與沿線國家的產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