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著名詩人,其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陸遊中年時曾入蜀從軍,官至寶章閣待制,有過一段軍涯之旅,《謝池春·壯歲從戎》便是其間作品,作為陸遊最悲闊的一首詞,其意境雄壯豪邁,實屬千百年來無人能及的佳作!
謝池春·壯歲從戎
——陸遊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雲高、狼烽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來多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弔古。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
詩文翻譯:
壯年之際從軍,胸中曾有氣吞敵人的萬千豪邁氣魄。密霾雲層高掛天際,原來是烽煙四起之時。紅潤面龐、頭髮烏黑的少年,揮舞著雕飾精美的長戈戍邊西疆。可憐自古以來的儒生,大多白白耽誤了自己寶貴的青春韶華。
上陣殺敵、建立豐功偉績的夢想已然破滅,卻只能在吳楚大地上泛舟而行。漫自悲歌,傷心地憑弔前人的英雄事跡。煙波浩渺無際,邊關到底在何處?感嘆年華易逝,又是一朝虛度時。
詩文鑑賞: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陸遊在首句用一個「壯」字盡起雄渾悲涼之氣勢,描述了一幅英雄徵戰沙場的從容豪邁場景,渲染了一種激奮人心的感觸。緊接著「陣雲高、狼烽夜舉」,給讀者呈現出了戰爭的殘酷以及現實的悲壯,一個「高」字更是提綱挈領。最後兩句「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來多誤。」詩人逼真地還原了英雄的戰鬥面貌,以及徵戰沙場的動作,此處「誤」字更是點睛之筆,烘託了戰爭的悲壯激情及歲月的流逝無情。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這兩句與前面的雄渾豪邁之勢盡成悲涼悽慘之景,描述了欲上陣殺敵卻灰飛煙滅滅的理想落空之情,烘託了悲壯悽慘的現實。以至於詩人「漫悲歌、傷懷弔古」,只能泛舟吳楚之地,憑弔古人的英雄事跡,卻又對現實無可奈何的苦楚悽慘心境。詩人白髮叢生,卻望向秦關,不知何處,故而只能「嘆流年、又成虛度」,詩人在漫天的悲闊中,卻也只能感慨韶華易逝,青春不在,更顯一幅悲壯悽涼之景,實屬千百年來無人能及的佳作!